1
|
“戏改”背景下新编秦腔《武松锄奸》的成功及借鉴意义 |
高日晖
杨垚垚
|
《菏泽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宋杂剧首服“诨裹”的形制与流行原因 |
张彬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论南宋戏曲世俗化形成以及传播途径 |
洪博涵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4
|
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七字调]——民歌戏曲化的文化考察 |
严永福
|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5
|
清代何元炳《采茶曲》新考 |
徐章程
邹文栋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6
|
中国当代流行戏歌创作研究——以京歌为例 |
施咏
|
《音乐文化研究》
|
2023 |
2
|
|
7
|
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二次高峰——1986-1992年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历程 |
施咏
|
《北方音乐》
|
2023 |
3
|
|
8
|
论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 |
刘洋洋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京歌《粉墨春秋》的演唱探究 |
肖虹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0
|
基于梅兰芳表演美学的京剧动画表演研究 |
马潇婧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1
|
论欧阳予倩对《长恨歌》的新剧改编 |
武玉曼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2
|
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 |
肖玲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9
|
|
13
|
新秧歌运动:解放区抗战歌谣的新高潮 |
张冰梅
王兆辉
任竞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2012 |
6
|
|
14
|
歌曲翻译研究:基本范式、理论框架与前景展望 |
方仪力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0 |
2
|
|
15
|
再谈我国民族声乐继承传统问题(2) |
翟社泉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0 |
2
|
|
16
|
中国民族唱法发展的新思考 |
施启龙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8
|
|
17
|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文体建构述论 |
徐燕琳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8
|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歌剧化进程研究 |
赵伟晶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9
|
如歌抒咏 直指人心——音乐剧音乐创作散论 |
居其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20
|
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误区与现实选择——兼谈张曼君“新歌舞剧”的历史定位 |
李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