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七七事变”到淞沪抗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德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6-432,共7页
从“七七事变”到淞沪抗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政策。“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军政当局立即以“卢沟桥事件”为契机,制造种种事端,激化中日矛盾,以此为借口,将“卢沟桥事件”扩大为“华北事变”,... 从“七七事变”到淞沪抗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政策。“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军政当局立即以“卢沟桥事件”为契机,制造种种事端,激化中日矛盾,以此为借口,将“卢沟桥事件”扩大为“华北事变”,再扩大为“中国事变”,将战火从中国平津地区扩大到华北地区,再扩大到上海及华中地区,终于将“卢沟桥事件”这一中日局部冲突,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淞沪抗战 日本对华政策 战争史
下载PDF
以笔代剑:两次淞沪抗战期间的邹韬奋
2
作者 陈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32,共9页
"九·一八"事变以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交织的艰难时势中,邹韬奋不畏强暴,以笔代剑,怒斥敌寇,反对投降,勇敢战斗在民族解放第一线,为"两次淞沪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二八"抗战期间,邹韬奋... "九·一八"事变以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交织的艰难时势中,邹韬奋不畏强暴,以笔代剑,怒斥敌寇,反对投降,勇敢战斗在民族解放第一线,为"两次淞沪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二八"抗战期间,邹韬奋忘我地支持19路军抗战,竭力"唤起民众注意,共赴国难",创办"生活伤兵医院",弘扬"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精神,驳斥一切妥协思潮。"八·一三"抗战期间,他更是投身于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创办了《抗战》三日刊,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和政策,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竭尽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韬奋 淞沪抗战 抗日战争
下载PDF
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抗战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汤梓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23,共6页
一.二八和八.一三抗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上海的两次对日战争。通过战争准备、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国共关系、战争结果及影响等四方面对两次淞沪抗战的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条国民党由被动抗战到主动抗战、国民政府逐渐抛掉对日和平幻想... 一.二八和八.一三抗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上海的两次对日战争。通过战争准备、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国共关系、战争结果及影响等四方面对两次淞沪抗战的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条国民党由被动抗战到主动抗战、国民政府逐渐抛掉对日和平幻想、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并走上全面抗战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淞沪抗战 战争准备 国共关系
下载PDF
关于冯庸义勇军参加淞沪会战的考证
4
作者 张士伟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冯庸义勇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实战的大学生军队。“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冯庸义勇军150人从北平出发,在得到了政府批准后,赴上海浏河参战。2月20日,冯庸义勇军开展了首次浏河保卫战,击退了日军的突袭。3月1日,日寇派海陆空部队再... 冯庸义勇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实战的大学生军队。“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冯庸义勇军150人从北平出发,在得到了政府批准后,赴上海浏河参战。2月20日,冯庸义勇军开展了首次浏河保卫战,击退了日军的突袭。3月1日,日寇派海陆空部队再次突袭浏河,被打退后,在七丫口突破我军防线后登陆。冯庸义勇军顽强战斗,但由于腹背受敌,不得不撤退。随后奉令先后抵太仓、唯亭、金鸡湖、苏州等地构筑工事、保护难民、救治伤兵。4月18日在防御工事全部竣工后返回北平。冯庸义勇军在淞沪抗战中表现英勇顽强,被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享誉海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八事变 淞沪抗战 冯庸义勇军 冯庸
下载PDF
全国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京沪杭地区国防工事体系的建立
5
作者 孟祥斐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47-58,共12页
京沪杭地区是国民政府的心脏所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以保卫南京为目标,以确保江防、依托防线逐次抵抗为方针,在该地区建立国防工事体系。要塞区的整备工作开始时间最早,首重江海防,且要塞区作为特殊区划可以为区域防御提供有力据... 京沪杭地区是国民政府的心脏所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以保卫南京为目标,以确保江防、依托防线逐次抵抗为方针,在该地区建立国防工事体系。要塞区的整备工作开始时间最早,首重江海防,且要塞区作为特殊区划可以为区域防御提供有力据点。围绕太湖两岸修筑的京沪杭间国防阵地带,以京沪方向上的吴福线、锡澄线及沪杭方向上的嘉平乍线为核心工事线,呈多层次分布。南京地区的防御工事以外围阵地与复廓阵地为主,工程浩大,工区错杂,修筑时间最长。国民政府历时数年,竭力完成的京沪杭地区国防工事体系,具备军事理论上的合理性,体现了国民政府备战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防工事 作战方针 要塞区 淞沪会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