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yered injection technology for chemical flooding of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in the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Songliao Basin,Northeast China
1
作者 Haicheng Li 《Energy Geoscience》 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
The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of Lasaxing oilfield in the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 have geological oil reserves of 1.86 billion tonnes,an oil recovery of 39%,with remaining reserv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45%of the t... The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of Lasaxing oilfield in the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 have geological oil reserves of 1.86 billion tonnes,an oil recovery of 39%,with remaining reserv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45%of the total geological reserves of the oilfield.Therefore,they hav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future oil production.The current layered injection technologies fail to achieve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low single-layer injection rates since they can only produce low thrott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under low injection rates(5-20 m^(3)/d).In this study,a symmetrically-structured double-offset-hole injection allocator and a novel throttling component were developed.Their spatial layout was constructed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which allows for expanding the flow rate range at low injection rates.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thrott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creased from 0.2 MPa to 0.8 MPa at an injection rate of 5 m^(3)/d,and the range of the single-layer flow rates expanded from 20-70 m^(3)/d to 5-70 m3/d.The fiel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production of oil layers with medium and low permeability was achieved and that the ratio of producing oil layer thickness to the total reservoir thickness increased by 9.7%on average.Therefore,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ffective chemical-flooding-based development of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flooding layered injection technology Low injection rate Lasaxing oilfield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 songliao basin
下载PDF
Shale oil enrichment evaluation and production law in Gulong Sag,Songliao Basin,NE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SUN Longde CUI Baowen +9 位作者 ZHU Rukai WANG Rui FENG Zihui LI Binhui ZHANG Jingya GAO Bo WANG Qingzhen ZENG Huasen LIAO Yuanhui JIANG Hangl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3期505-519,共15页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rilling,test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shales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Gulong Sag of the Songliao Basin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evoluti...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rilling,test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shales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Gulong Sag of the Songliao Basin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evolution,shale oil occurrence,and pore/fracture evolution mechanism.In conjunction with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oil testing and production data,the Gulong shale oil enrichment layers are evaluated and the production behaviors and decline law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are drawn in four aspects.First,the Gulong shales are in the stage of extensive hydrocarbon expulsion when R_(0) is 1.0%-1.2%,with the peak hydrocarbon expulsion efficiency of 49.5%approximately.In the low-medium maturity stage,shale oil migrates from kerogen to rocks and organic pores/fractures.In the medium-high maturity stage,shale oil transforms from adsorbed state to free state.Second,the clay mineral intergranular pores/fractures,dissolution pores,and organic pores make up the majority of the pore structure.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clay minerals undergo significant intergranular pore/fractur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minerals such as illite and illite/smectite mixed layer.A network of pores/fractures is formed by organic matter cracking.Third,free hydrocarbon content,effective porosity,total porosity,and brittle mineral content are the core indicator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hale oil enrichment layers.Class-I layers are defined as free hydrocarbon content equal or greater than 6.0 mg/g,effective porosity equal or greater than 3.5%,total porosity equal or greater than 8.0%,and brittle mineral content equal or greater than 50%.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avourable oil layers are Q2-Q3 and Q8-Q9.Fourth,the horizontal wells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light oil zone exhibit a high cumulative production in the first year,and present a hyperbolic production decline pattern,with the decline index of 0.85-0.95,the first-year decline rate of 14.5%-26.5%,and the single-well 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EUR)greater than 2.0×10^(4)t.In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more efforts will be devoted to the clarification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mechanisms,accurate testing of porosity and hydrocarbon content/phase of shale under formation conditions,precise delineation of the boundary of enrichment area,relationship betwee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UR and achieve a large-scale,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hale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Gulong shale oil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reservoir pore type pore/fra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enrichment layer evaluation production decline law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3
作者 杨为华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如包裹体均一温度、岩石热解和储层物性等,对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营四段)致密油藏类型、分布特征、成藏期次进行了分析,并从烃源岩评价、储层特征、构造活动和输导体系4个方面对致密... 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如包裹体均一温度、岩石热解和储层物性等,对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营四段)致密油藏类型、分布特征、成藏期次进行了分析,并从烃源岩评价、储层特征、构造活动和输导体系4个方面对致密油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双城断陷营四段致密油藏的类型及分布规律为,自中部洼槽向两侧斜坡依次发育源内岩性油藏、近源断层-岩性、地层油藏和远源构造油藏,油藏为一期成藏,主成藏期为晚白垩世姚家组沉积末期—嫩江组沉积初期(80~78 Ma)。(2)研究区营四下亚段发育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的生烃潜力较大,中部洼槽为生、排烃中心,生、排烃强度均较高,分别为(20~300)×10^(4)t/km^(2)和(5~53)×10^(4)t/km^(2);营四上亚段发育的扇三角洲相含砾砂岩储层厚度大、连续性好,前缘砂体延伸入湖,平均孔隙度为11.4%,平均渗透率为0.95 mD,其中孔隙度大于8.0%、渗透率高于0.85 mD的相对优质储层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目标;深层各类圈闭在早白垩世泉头组沉积末期即已形成,而主成藏期时研究区构造活动较弱,有利于油藏的形成和保存;由断裂、不整合和连通砂体组成的多类型立体输导体系是油气运移主要通道,促进油气向两侧斜坡汇聚。(3)研究区致密油成藏受“源-扇-体”耦合控制,围绕生烃洼槽呈环带状分布,具有大面积分布、局部富集的特点,中部洼槽为源内“源-储叠置、网毯连接、扇体聚集”成藏模式,东部斜坡为近源“源-储紧邻、断-砂匹配、阶梯运移”成藏模式,西部陡坡为远源“源-储分离、‘Y’型运聚、高点富集”成藏模式。被泥岩包裹或与泥岩互层式接触的扇体、油源断裂附近的断层-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靠近油源断裂的背斜和断背斜圈闭分别是中部洼槽、东部斜坡和西部斜坡的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油 断陷盆地 源内自生自储 近源岩性地层油藏 远源构造油藏 输导体系 营城组四段 白垩系 双城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施立志 吴河勇 +3 位作者 林铁锋 吴海波 王始波 王卓卓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6,31,共7页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根据约130口井声波测井资料,采用平衡深度法,恢复了青一段泥岩在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油气...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根据约130口井声波测井资料,采用平衡深度法,恢复了青一段泥岩在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扶杨油层从嫩江组沉积末到现今的古流体势,并以明水组沉积末期为例,对流体势分布特征及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进行了分析。以古流体势的分布为主要依据,综合生烃和排烃、输导体展布及盖层、圈闭发育特点等因素,预测出了扶杨油层的有利含油气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大庆长垣地区 扶杨油层 油气运移 古流体势 平衡深度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异常高孔隙带预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孟元林 丁桂霞 +5 位作者 吴河勇 姜文亚 修洪文 李亚光 王又春 王正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3,共6页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发育3个异常高孔隙带,主要由有机酸溶蚀储层形成。为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横向展布,应用成岩作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的展布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次生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并对异...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发育3个异常高孔隙带,主要由有机酸溶蚀储层形成。为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横向展布,应用成岩作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的展布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次生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并对异常高孔隙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次生孔隙发育的储层主要形成于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砂体,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1亚期,发育中期溶蚀成岩相;从盆地边部到中心,早期压实相、早期胶结相、早期溶蚀相、中期溶蚀相、晚期溶蚀相和晚期胶结相呈环带状展布,在纵向上相邻的成岩相,在横向上也相邻,可称之为'成岩相律';泉三段Sq3异常高孔隙带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周围的边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成岩相 沉积相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盆油成藏门限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2
6
作者 侯启军 赵占银 黄志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3-529,共7页
为了深化对深盆油藏成藏机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在实验室内进行不同粒级砂柱水封油物理模拟实验,并从理论上分析水封油机理和深盆油成藏门限。研究表明,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深盆油现象,深盆油成藏门限主要取决于储油砂层的孔... 为了深化对深盆油藏成藏机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在实验室内进行不同粒级砂柱水封油物理模拟实验,并从理论上分析水封油机理和深盆油成藏门限。研究表明,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深盆油现象,深盆油成藏门限主要取决于储油砂层的孔喉半径以及该条件下的油水界面张力和地层倾角。对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深盆油藏的成藏门限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深盆油藏边界预测模型:孔隙度不大于11%,渗透率不大于1×10?3μm2,最大孔喉半径不大于6.2μm,埋深为1 800~2 100 m,位于向斜或斜坡低部位,青一段优质烃源岩发育且具明显超压异常。依此确定了松辽盆地深盆油发育的3个有利"甜点"区:两井南"甜点"区、海坨子东"甜点"区和乾安西"甜点"区,3个"甜点"区预测深盆油潜力共计3.17×108 t,松辽盆地探明深盆油总资源量达15.75×108 t,勘探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盆油 模拟实验 成藏门限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的特征 被引量:68
7
作者 张永生 王延斌 +5 位作者 卢振权 王俊涛 苏奎 樊馥 曹洁 曾艳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20,共7页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层因长期以来被视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褶皱"基底"而受到油气勘探界的忽略。近4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上古生界除局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动力接触变质或热力变质外,并没有发生区... 松辽盆地及外围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层因长期以来被视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褶皱"基底"而受到油气勘探界的忽略。近4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上古生界除局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动力接触变质或热力变质外,并没有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初步查明本区石炭系—二叠系在区域上分布4套烃源岩,自上而下为:上二叠统(林西组、索伦组)、中二叠统(哲斯组、吴家屯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巴图组、阿木山组)和下石炭统(白家店组、红水泉组)。其中上二叠统和中二叠统中的暗色泥岩单层最大厚度达百余米、累计厚度达数百米至千余米,区域分布广,依据有机地球化学主要指标(有机碳、成熟度、干酪根类型),综合评价为中等—好烃源岩,是本区上古生界2套区域主力生烃层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可望构成松辽及外围地区油气勘探战略接替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及外围地区 石炭系-二叠系 烃源岩 油气勘探 新层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特征及勘探对策 被引量:42
8
作者 蒙启安 白雪峰 +3 位作者 梁江平 唐振国 薛涛 彭建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29,共7页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主力层系,是一套以青山口组一段为源岩和以泉头组三段、四段河流—三角洲相致密砂体为储层的上生下储型成藏组合.扶余油层的致密油具有源岩条件好、储集体类型多样、源储匹配关系好的特点,但单一砂体规...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主力层系,是一套以青山口组一段为源岩和以泉头组三段、四段河流—三角洲相致密砂体为储层的上生下储型成藏组合.扶余油层的致密油具有源岩条件好、储集体类型多样、源储匹配关系好的特点,但单一砂体规模小、连续性差、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油气沿广泛分布的通源断裂下排,匹配的断砂疏导体系决定了油气平面及纵向分布.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内砂岩厚度大,砂地比适中,易于形成致密油气藏,整体呈现大面积连片含油特征.采用孔隙度与渗透率交会法、含油产状统计法综合确定了扶余油层致密油储层的物性下限及分类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致密油的分布规律及勘探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扶余油层 致密油 基本特征 勘探对策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安地区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雨 邓明 +5 位作者 马世忠 陈玉明 于利民 张雁 闫百泉 张云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7,共9页
综合利用岩心、岩石薄片、恒速压汞测试及扫描电镜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大安地区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的储集层特征、含油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大安地区扶余油层含油特征表现为:1大面积(准)连续分布,局部"甜点"富集;2含油... 综合利用岩心、岩石薄片、恒速压汞测试及扫描电镜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大安地区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的储集层特征、含油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大安地区扶余油层含油特征表现为:1大面积(准)连续分布,局部"甜点"富集;2含油丰度低,致密油分布极其复杂;3含油级别以油浸—油斑为主,含油物性下限极低;4油水分异差,无统一油水界面。以上含油特征主要受控于研究区分流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储集层物性差异、孔喉结构及大小。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的边界即为致密砂岩油分布的外边界,致密砂岩油分布的非均质性受控于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多期(或多支)分流河道砂体间的接触关系;物性差异控制了"甜点"的分布,进而控制了致密砂岩油的富集;孔喉结构及其大小控制致密砂岩油的油水分异程度,纳米级喉道系统控制了石油滞留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 储集层特征 致密油分布 含油性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65
10
作者 黄薇 梁江平 +2 位作者 赵波 孙国昕 杨庆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5-644,共10页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发育河流—浅水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集层。在已提交的探明储量中,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11.8%,渗透率平均为2.30×10-3μm2,以岩性油藏为主;剩余勘探目标以赋存于孔隙度小于10...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发育河流—浅水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集层。在已提交的探明储量中,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11.8%,渗透率平均为2.30×10-3μm2,以岩性油藏为主;剩余勘探目标以赋存于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10-3μm2储集层中的致密油为主。从烃源岩、构造、断裂和储集层4个方面阐述了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认为成熟烃源岩控制了研究区致密油分布范围,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运聚指向区,北西向断裂带控制油气富集,河道砂体控制致密油"甜点"区。采用类比法进行致密油资源潜力评价,初步估算扶余油层致密油资源潜力为13.09×108t,是大庆油田资源接替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主控因素 资源潜力 扶余油层 泉头组 白垩系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的深盆油藏 被引量:31
11
作者 侯启军 魏兆胜 +2 位作者 赵占银 宋立忠 毛超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6-411,共6页
借鉴深盆气的形成机理,从沉积及储集层特点、烃源岩超压、油气运移动力、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松辽盆地扶杨油层的成藏机制。认为坳(凹)陷中大面积分布的低渗透油藏可称为深盆油藏,其成藏特点与常规岩性油藏不同:①砂岩全盆地连... 借鉴深盆气的形成机理,从沉积及储集层特点、烃源岩超压、油气运移动力、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松辽盆地扶杨油层的成藏机制。认为坳(凹)陷中大面积分布的低渗透油藏可称为深盆油藏,其成藏特点与常规岩性油藏不同:①砂岩全盆地连续分布,凹陷区储集层致密;②油源充足,超压为主要排烃动力,浮力作用弱;③油藏平面分布具有油水倒置现象;④油层连片分布,产量普遍较低,但局部存在储集层厚度大、物性好、单井产能高的经济勘探地区,即“甜点”。建立了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深盆油藏成藏模式,预测松辽盆地深盆油藏的资源潜力巨大,指出应转变勘探思路,向富油坳(凹)陷拓展,转变资源定位,调整预探目标和勘探技术序列,勘探深盆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扶杨油层 深盆油藏 成藏机制 低渗透油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减薄模式及控油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宗堡 赵淼 +3 位作者 吕延防 马世忠 方庆 郭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4-990,共7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薄,其减薄模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造成油气垂向分布认识混乱。利用1 024口井测井曲线和10口井岩心对葡萄花油层层序格架和储层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葡萄花油层为三角洲末端...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层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薄,其减薄模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造成油气垂向分布认识混乱。利用1 024口井测井曲线和10口井岩心对葡萄花油层层序格架和储层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葡萄花油层为三角洲末端边沉积边受构造抬升控制的顺源逐层减薄过程产物,其顶底砂泥突变面并不是其真实的顶底界面,而是自北向南砂岩相变为泥岩的砂泥对接面;葡萄花油层发育典型的河控浅水三角洲,微相类型主要为密集且连续的顺直型分流河道及末端河控席状砂;葡萄花油层垂向上发育先快速水退后缓慢水进的沉积演化序列,控制葡萄花油层中部(低水位期)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组成了油气侧向运移优势输导通道和富集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三肇凹陷 葡萄花油层 层序 沉积特征 油气
下载PDF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扶杨油层原油充注途径示踪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兴超 王铁冠 +2 位作者 陈践发 冯子辉 王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5,共5页
基于砂岩油藏充注模式,通过研究油藏内部原油成熟度的微细变化,依据成熟度参数的等值线可以示踪油藏充注的过程,成熟度参数等值线向前最为凸出的部位是石油运移/充注的优势途径。通过研究各项饱和烃成熟度参数,筛选出三环萜烷/17α(H)-... 基于砂岩油藏充注模式,通过研究油藏内部原油成熟度的微细变化,依据成熟度参数的等值线可以示踪油藏充注的过程,成熟度参数等值线向前最为凸出的部位是石油运移/充注的优势途径。通过研究各项饱和烃成熟度参数,筛选出三环萜烷/17α(H)-C30藿烷,Ts/(Ts+Tm),C30重排藿烷/17α(H)-C30藿烷,C29甾烷ββ/(ββ+αα)等4项不受其他地质因素影响的参数,用于王府凹陷扶杨油层原油运移/充注途径的研究。通过17件扶杨油层原油的研究表明,所有参数均反映出王府凹陷原油成熟度分布规律一致,双32井为原油充注点,其离烃源灶最近;研究区内存在3条优势运移/充注途径,一是自双32井往北东方向充注至双26—双301—双31井区;二是自双32井处,经双38井,往北西西方向充注至长64—长11—长17井区;三是自双32井往北西方向充注至双231—双23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油气运移 扶杨油层 王府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生油门限重新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14
作者 卢双舫 李娇娜 +7 位作者 刘绍军 冯子辉 李景坤 霍秋立 王雪 薛海涛 李吉君 申家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3,共8页
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主力烃源岩区(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主力烃源岩层(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二段-青三段)成烃转化率-埋深关系曲线及R0-埋深关系曲线进行了系统分析,重新厘定盆地生油门限深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 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主力烃源岩区(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主力烃源岩层(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二段-青三段)成烃转化率-埋深关系曲线及R0-埋深关系曲线进行了系统分析,重新厘定盆地生油门限深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力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深度可能为1400~1700m,而不是过去认为的1200m左右。生油门限深度的变化对盆地各地区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具有不同的影响:对于主力烃源岩区,生油门限变深,将使评价所得生、排烃量减少,但对资源潜力没有明显影响,可能影响对勘探方向和有利目标的评价;对于烃源岩埋藏相对较浅的滨北地区,生油门限变深,勘探潜力、勘探方向、有利目标评价将受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盆地内抬升剥蚀量较大的东南隆起区,生油门限变浅,约为700m,将明显提升朝阳沟阶地、长春岭背斜和宾县-王府地区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生油门限 生油高峰 主力烃源岩区 主力烃源岩层 勘探潜力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藏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0
15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3 位作者 姜洪福 刘云燕 刘宗堡 于利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87-2393,共7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总结出油藏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虽然整体具"满凹含油"特征,但油水分布规律极其复杂,以各种断块、微幅构造、断层-岩性及... 通过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总结出油藏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虽然整体具"满凹含油"特征,但油水分布规律极其复杂,以各种断块、微幅构造、断层-岩性及岩性类油藏为主。油藏分布主要受控于5种地质因素:成熟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运移范围及方式,成熟源岩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未成熟源岩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95%以上;断裂是油气优势输导通道,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继承性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优势指向,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诱导油气运移,并构成富油区;多因素时空配置控制油气最终富集成藏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葡萄花油层 三肇凹陷 成藏要素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油气下排的地质条件及找油方向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吕延防 李建民 +3 位作者 付晓飞 付广 王有功 玄昌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533,623,共10页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是质量尚好的烃源岩层,该地层普遍存在较高的孔隙流体超压,为油气的向下排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来源。扶杨油层的油气来自于其上覆的青一段源岩层。数值模拟和油气纵向分布规律表明岩石的孔隙、微裂缝及干酪根网络不...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是质量尚好的烃源岩层,该地层普遍存在较高的孔隙流体超压,为油气的向下排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来源。扶杨油层的油气来自于其上覆的青一段源岩层。数值模拟和油气纵向分布规律表明岩石的孔隙、微裂缝及干酪根网络不是油气下排的输导通道;断层的分布规律、断穿层位、演化历史及油气的纵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大量发育并在源岩有机质成熟后频繁活动开启的断穿T_2—T_(06)的断层是青一段油气下排的主要通道,该类断层即为油源断层。青一段在油气下排之后即变成了封闭能力极强的封盖层,青一段下排的油气被严格地限定在了青一段之下的扶杨油层之中。受地层倾向和起通道作用断层活动性的影响,油源断层的下降盘扶杨油层很难形成较大规模的油气聚集,油气主要在油源断层的上升盘一侧聚集成藏,故上升盘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流体超压 油源断层 输导通道 扶杨油层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源外岩性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3 位作者 张大智 赵慧 于利民 张永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1-537,共7页
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通过对已发现油藏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源外岩性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主要为局部构造—岩性油藏,整体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局部构造控界,... 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通过对已发现油藏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源外岩性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主要为局部构造—岩性油藏,整体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局部构造控界,单砂体控层"聚集特征,三级构造控制油气输导的总体趋势,单一圈闭控制油气的最终成藏;在单一圈闭内,油水平面分布边界受局部构造边界和分流河道砂体边界控制,单砂体的垂向发育特征控制了油水的垂向分布层位。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是本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这对当前复杂的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聚集特征 单一圈闭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初探 被引量:26
18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2 位作者 刘云燕 刘宗堡 于利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6-757,共12页
运用源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综合分析技术,按成藏"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生、储、盖、圈(闭)静态要素及其内生、排、运、聚、散(失)动态过程的综合研究,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的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条件进行探讨,提出了以次级凹... 运用源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综合分析技术,按成藏"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生、储、盖、圈(闭)静态要素及其内生、排、运、聚、散(失)动态过程的综合研究,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的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条件进行探讨,提出了以次级凹陷为中心、不同类型的油气聚集带紧邻并围绕次级凹陷最低部位呈环带状分布的大型凹陷内成藏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永乐次级凹陷中心及其三级聚油环带及徐家围子次级凹陷以西为"网式"运聚特征;在凹陷级成藏模式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面积密井网开发区综合解剖,提出三级构造带中单个的局部构造圈闭(群)、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群)控油和成藏规律,为认识本区基本控油单元、油水分布规律、油气勘探及扩大新探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葡萄花油层 局部构造 三级构造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断层新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有功 严萌 +2 位作者 郎岳 付广 李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4-740,共7页
从断层活动引起断层两盘地层变形特征分析断层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上白垩统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关键时刻(构造反转期)的活动特征,重新厘定油源断层。基于前人对三肇凹陷断层系统划分及活动规律研究结果,对上白垩统嫩江组二段、三段沉积时... 从断层活动引起断层两盘地层变形特征分析断层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上白垩统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关键时刻(构造反转期)的活动特征,重新厘定油源断层。基于前人对三肇凹陷断层系统划分及活动规律研究结果,对上白垩统嫩江组二段、三段沉积时期及反转期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断层断至T06地震反射层(嫩江组三段底界面)不能作为断层是否在构造反转期发生活动的判断依据。而反转期构造变形使伸展期地层受断层影响形成断层扩展反转褶皱变形,表现为反转期前后断层上下两盘地层变形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可确定反转期断层是否发生活动,进一步可厘定葡萄花油层的油源断层。根据油源断层是否断穿伸展期地层进一步划分为隐伏型和穿透型两种油源断层,这两种油源断层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油气平面分布的控制作用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三肇凹陷 葡萄花油层 油源断层 构造反转
下载PDF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孙雨 马世忠 +3 位作者 丛琳 赵慧 于利民 付宪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6-715,共10页
利用18口井的岩芯分析资料、1 595个重矿物分析数据和近800口井的录井、测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研究揭示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和东南部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双... 利用18口井的岩芯分析资料、1 595个重矿物分析数据和近800口井的录井、测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研究揭示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和东南部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双重控制,形成了枝状的高能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该三角洲体系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窄带状、连续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总体呈南南西向展布,砂体连续且向水下延伸较远,直至消失变成薄的席状砂,在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区,形成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中心的多支"河控带状体";前三角洲亚相与三角洲前缘亚相无明显界限,受湖浪作用控制在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外前缘区形成浪控席状砂,多个席状砂呈顺岸、垂源平行排列,单一席状砂具有明显条带、环状平面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河控浅水三角洲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