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pH in Cultivated Land of the Songliao Plain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35 Years 被引量:6
1
作者 SONG Yunhong DAI Huimin +1 位作者 YANG Fengchao LIU Ka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S01期142-143,共2页
Soil organic matter(SOM)and pH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soil fertility,but also a source of nutrients for plants and an energy source for the life activities of soil microorganisms(Huang,2000).Moreover,soil o... Soil organic matter(SOM)and pH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soil fertility,but also a source of nutrients for plants and an energy source for the life activities of soil microorganisms(Huang,2000).Moreover,soil organic matter(SOM)has a great impact on soil properties and can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buffer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SOIL FERTILITY songliao plain SOIL organic matter(SOM) PH
下载PDF
CONCEPT, DISTRIBUTION LAW AND FORMATION MACHANISM OF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 Taking Songliao Plain for Example 被引量:5
2
作者 SUN Guang you1, LUO Xin zheng2 , YI Fu ke1 , ZHANG Xiao ping1 (1.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130021,P.R.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y, Academy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52,P.R.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0年第3期63-69,共2页
The paper, taking Songliao Plain for example, studied the concept, distribution law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The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is distributed over the inland region o... The paper, taking Songliao Plain for example, studied the concept, distribution law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The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is distributed over the inland region of arid or semi arid climate; it is the wet or slightly stagnant environment, forming saline alkaline soil and salt vegetation and making the geogra phical environment fonming complex with an ecosystem of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The laws of zone nature and non zone nature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that extensively spreads in north part of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is formed jointly by atm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 and biosphere including intellectual sphere. Under the special condition, the artificial activity is possibly the key fun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uman environment, it is a great duty confronting the whole world to rationally transform the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Therefore, we presented an anti inland theory to promote the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plain INLAND SALINE ALKALINE WETLAND WETLAND distribution law WETLAND CONCEPT WETLAND FORM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PLEISTOCENE STRATA AND THEI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N THE SONGLIAO PLAIN OF NORTHEAST CHINA
3
作者 裘善文 夏玉梅 +1 位作者 汪佩芳 李凤华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89年第8期1003-1013,共11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leistocene strata and thei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n theSongliao Plain of Northeast China by applying determinative and analytic techniques of spore-pollen, magnetic stratigraphy, clay mi...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leistocene strata and thei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n theSongliao Plain of Northeast China by applying determinative and analytic techniques of spore-pollen, magnetic stratigraphy, clay minerals, isotopic dating, sedimentary facies, etc. Resultsshow that the underlying sand gravel layer below 75-80 m in depth in the central plain belongsto the alluvial-lacustrine deposits with a time range of 2.48-1.87 Ma, known as the lowerlimit of the Quaternary. As to the massive clay layer, its lower part, 40-30 m thick, belongsto the middle late period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ranging from 2.01-0.73 Ma, while its upperpart, 25-21 m thick, belongs to the middle Pleistocene, ranging from 0.73-20 Ma, with amean sedimentation rate of 3-4 mm/1000a under the big lake, long-range gentle and steady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plain PLEISTOCENE STRATA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区不同土壤结构的古气候背景与黑土成因机制
4
作者 刘航 李瑞红 +5 位作者 李胜荣 侯红星 秦天 高远 周业泽 李明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6-778,共13页
黑土成因机制研究是理解黑土形成演化过程的基础,更是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区吉林梨树县LZK-4钻孔为研究对象,基于粘土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14)C、光释光测年等手段,重建了梨树县晚更新世中期以来... 黑土成因机制研究是理解黑土形成演化过程的基础,更是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区吉林梨树县LZK-4钻孔为研究对象,基于粘土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14)C、光释光测年等手段,重建了梨树县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序列,揭示不同土壤类型的古气候背景,解析了典型黑土的气候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典型黑土形成于晚全新世,底界年龄为2452 cal.a BP;②LZK-4钻孔揭示了黑土层—灰白色粘土层—褐黄色粘土层的垂向结构,气候总体变化趋势由温湿向干冷转化;③研究区典型黑土主要形成于晚全新世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松辽平原梨树地区典型黑土的形成演化过程,为黑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粘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古气候 黑土成因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78
5
作者 赵兰坡 王鸿斌 +3 位作者 刘会青 王艳玲 刘淑霞 王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的原因和机理。结果发现,现行的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的耕作制度下,土壤剖面中耕层与犁底层的界面为“波浪型”,而年年进行秋翻的玉米田,其耕层与梨底层的界面为...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的原因和机理。结果发现,现行的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的耕作制度下,土壤剖面中耕层与犁底层的界面为“波浪型”,而年年进行秋翻的玉米田,其耕层与梨底层的界面为“平面型”。而且两者耕层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理化性质等指标也有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现行的以无机氮磷肥为主的施肥制度和玉米连作种植制度对土壤养分平衡有很大影响。因此认为,现行的不合理的耕作、施肥及玉米连作制度是导致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玉米带 黑土 肥力退化
下载PDF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演化特点及培育技术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兰坡 张志丹 +7 位作者 王鸿斌 高强 王宇 王淑华 冯君 刘淑霞 刘会青 郑庆福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1-516,共6页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松辽平原玉米带粮食生产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从土壤剖面构型、有效态养分平衡、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土壤酸化趋势加剧等方面揭示了玉米带黑土肥力演化的特点,分析了驱动土壤肥力演化的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松辽平原玉米带粮食生产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从土壤剖面构型、有效态养分平衡、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土壤酸化趋势加剧等方面揭示了玉米带黑土肥力演化的特点,分析了驱动土壤肥力演化的原因。简要介绍了前期工作中提出的"三三(全)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培育效果,目的是为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的防治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玉米带 黑土 肥力演化 肥力培育技术
下载PDF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高光谱数据的盐碱地等级划分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佳佳 姜琦刚 +1 位作者 赵静 吴阳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124,I0005,共8页
为了进行盐碱地的有效防治,以松辽盆地为例,基于环境减灾卫星(HJ-1A)高光谱数据,对比曲线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二种非线性回归模型在含盐率反演中的预测效果,探索该区土壤盐碱化指标定量反演的最佳模型,最终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 为了进行盐碱地的有效防治,以松辽盆地为例,基于环境减灾卫星(HJ-1A)高光谱数据,对比曲线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二种非线性回归模型在含盐率反演中的预测效果,探索该区土壤盐碱化指标定量反演的最佳模型,最终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预测的方法,在盐碱化较严重的大庆地区进行了多种盐碱地指标反演,并采用决策二叉树方法对试验区盐碱地进行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基于环境减灾卫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盐碱地进行信息提取;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反演模型精度最高;在遥感支持下采用决策二叉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盐碱地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准确可靠;研究表明大庆地区盐碱化现象严重,绝大部分为碱化土,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碱化地面积分别为345.03、1389.03、869.94km2。该研究对盐碱地信息的快速提取与盐碱地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回归分析 盐碱地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松辽盆地 大庆
下载PDF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鸿斌 赵兰坡 +1 位作者 王杰 王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40,共4页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连作黑土在不同的耕作制度下所形成两种不同构型剖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发现,“平面型”剖面构型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土壤结构优良,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造成...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连作黑土在不同的耕作制度下所形成两种不同构型剖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发现,“平面型”剖面构型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土壤结构优良,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造成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而坡地土壤侵蚀又是造成土壤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耕作制度下,土壤的抗侵蚀性有较大的差异,“平面型”剖面的侵蚀率平均为2 88,“波浪型”剖面的侵蚀率平均为3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松辽平原 特征研究 黑土 玉米带 土壤侵蚀特征 土壤质量退化 指标分析 土壤肥力 田间调查 土壤结构 肥力水平 土壤物理 抗侵蚀性 平面型 侵蚀率 剖面 构型 浪型 原因 平均 连作 坡地
下载PDF
松辽平原盐碱沼泽地的渔业治理模式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2 位作者 裘善文 王德斌 刘银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根据1990~1993年在松辽平原腹地大安市的试验研究结果,报导了盐碱沼泽地渔业治理中七种类型模式及其主要技术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盐碱沼泽地 渔业治理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东部典型黑土剖面孢粉组合、时代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运红 刘凯 +3 位作者 戴慧敏 许江 张哲寰 梁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28-1538,共11页
自然黑土区是环境演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研究黑土区形成的时代及古气候环境演变,清楚黑土的形成机制,对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东北大粮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松嫩平原东部海伦地区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 自然黑土区是环境演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研究黑土区形成的时代及古气候环境演变,清楚黑土的形成机制,对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东北大粮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松嫩平原东部海伦地区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相同层位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进行了AMS^(14)C测年。系统的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典型黑土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2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以Echinate Asteraceae-Artemisia-Boraginaceae-Pinus为代表,上部孢粉组合以Pinus-Amaranthaceae-Artemisia为代表。通过AMS^(14)C测年认为,松嫩平原东部海伦地区典型黑土为中全新世及晚全新世早期的产物。综合元素地球化学、古植物、孢粉分析表明,松嫩平原东部典型黑土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7400 a B.P.以来的大暖期,形成于松嫩平原温暖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植被为以草本灌木为主的草原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东部 典型黑土 孢粉组合 古气候 全新世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松辽平原区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福岳 路云阁 +2 位作者 姜德仁 陈树旺 姜琦刚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8年第3期90-93,99,共5页
利用卫星数据,结合实地地质调查、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cence,OSL)测年及孢粉数据,从地层、新构造和沉积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提出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或湖积物质是区... 利用卫星数据,结合实地地质调查、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cence,OSL)测年及孢粉数据,从地层、新构造和沉积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提出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或湖积物质是区内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沉积环境 荒漠化 弧形断隆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松辽平原黑土流失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邢宇 姜琦刚 +1 位作者 王耿明 王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6年TM数据和2001年ETM数据,对松辽平原黑土分布现状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分析了黑土流失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引入冲沟线密度概念量化黑土流失趋势。结果表明:松辽平原典型黑土面积54 989.92 km^2,沿京...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6年TM数据和2001年ETM数据,对松辽平原黑土分布现状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分析了黑土流失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引入冲沟线密度概念量化黑土流失趋势。结果表明:松辽平原典型黑土面积54 989.92 km^2,沿京哈铁路线呈弧形条带状展布;1986-2001年间,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 765.21 km^2,减少速度为251.01 km^2/a,集中在河流两岸、较大建筑用地附近和与盐碱土接壤的地区;仅考虑冲沟的有效作用域,预计到2016年黑土面积平均会有1411.0 km^2/a转变为冲沟,黑土流失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水土流失 冲沟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松辽平原
下载PDF
东亚季风El Nio与中国松辽平原夏季低温关系初探 被引量:31
13
作者 廉毅 安刚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4-735,共12页
分析了1951~1995年东亚夏季风、ElNino与中国松辽平原的代表站长春站夏季农作物生长期(5~9月)气温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50~70年代,东亚夏季风偏弱,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长春夏季多气温偏低或有... 分析了1951~1995年东亚夏季风、ElNino与中国松辽平原的代表站长春站夏季农作物生长期(5~9月)气温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50~70年代,东亚夏季风偏弱,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长春夏季多气温偏低或有低温冷害发生;1980~1995年,东亚夏季风偏强,即使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当年长春夏季气温多为稍高到偏高,次年夏季气温稍低,但不致出现偏低和低温冷害。初步分析了典型ElNino年OLR季内振荡特征,研究了ElNino,OLR季内振荡、东亚夏季和冬季风对松辽平原夏季低温影响的某些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松辽平原 夏季 低温 厄尔尼诺 季风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松辽平原土地退化宏观评估 被引量:17
14
作者 卢远 林年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该文利用植被指数、最小噪声化变换、纯净像元指数和匹配滤波等遥感信息定量分析方法,从MODIS陆地观测数据中提取反映松辽平原土地退化状况的植被覆盖、盐碱化和沙漠化信息,实现土地退化制图及土地退化格局分析。MODIS数据及其定量分析... 该文利用植被指数、最小噪声化变换、纯净像元指数和匹配滤波等遥感信息定量分析方法,从MODIS陆地观测数据中提取反映松辽平原土地退化状况的植被覆盖、盐碱化和沙漠化信息,实现土地退化制图及土地退化格局分析。MODIS数据及其定量分析技术,对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土地退化的宏观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土地退化 定量分析 松辽平原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松辽平原盐渍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凤臻 姜琦刚 +2 位作者 程彬 马驰 于显双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1-1925,共5页
运用RS、GIS手段,以航天遥感MSS/TM/ETM为主要信息源,运用参数构造法、空间叠加分析法和网格等值线追踪法,对松辽平原盐渍化进行多时相遥感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松辽平原盐渍化面积持续增加,强度持续增强。盐渍化面积变化总... 运用RS、GIS手段,以航天遥感MSS/TM/ETM为主要信息源,运用参数构造法、空间叠加分析法和网格等值线追踪法,对松辽平原盐渍化进行多时相遥感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松辽平原盐渍化面积持续增加,强度持续增强。盐渍化面积变化总动态度为-1.03%,其中,1975—1989年为-1.67%,1989—2003年为-0.31%。盐渍化强度中心位于大安与乾安之间,1975—1989年,强度中心向北东方向移动22.81km;1989—2003年,强度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16.50km。松辽平原盐渍化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盐渍化 遥感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松辽平原黑土信息提取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宇 姜琦刚 +2 位作者 李远华 崔瀚文 林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2-217,F0004,共7页
为保护黑土资源并使其可持续利用,基于ASTER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了黑土有机质含量,利用决策二叉树方法和DEM数据等提取了黑土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STER数据可快速有效地提取黑土信息;当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低于2%时,估算有机质... 为保护黑土资源并使其可持续利用,基于ASTER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了黑土有机质含量,利用决策二叉树方法和DEM数据等提取了黑土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STER数据可快速有效地提取黑土信息;当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低于2%时,估算有机质的模型精度受到土壤反射特性的制约而误差较大;在GIS支持下充分利用辅助信息可提高黑土的提取精度,使提取的黑土信息更准确可靠;根据研究得到松辽平原黑土带北起黑河市,南至昌图县,现有黑土总面积51360.15km2,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黑土面积依次递减,分别是35377.43、12511.71和2775.46km2,而且黑土有机质含量随经度或纬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该研究对黑土信息的快速提取、黑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条件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黑土 有机质 定量分析 松辽平原
下载PDF
利用ASTER影像反演松辽平原水体悬浮物浓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驰 姜琦刚 +2 位作者 李远华 陈凤臻 赵静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72-74,90,共4页
对松辽平原的ASTER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预处理,并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做掩模提取测区内水体,再将实测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和各波段反射率作相关性回归分析,探求水体中悬浮物的特征波段。... 对松辽平原的ASTER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预处理,并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做掩模提取测区内水体,再将实测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和各波段反射率作相关性回归分析,探求水体中悬浮物的特征波段。实验表明,当水体中悬浮物含量增加时,ASTER遥感影像的1-4波段水体反射率明显增加,且第3波段水体的反射率与实测水体悬浮物浓度关系最密切。最后确定了利用ASTER影像第3波段与水体悬浮物浓度进行线形拟合的方法反演水体悬浮物浓度。实践证明,利用回归分析所建立的线性反演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演测区内水体悬浮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遥感 定量反演 ASTER 悬浮物
下载PDF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地学机理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琦刚 刘占声 邱凤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0-434,共5页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就地学原因而论,新构造活动引起的长岭弧形隆起带即松辽分水岭的形成是最主要的地学因素,它的形成破坏了原属于一个由北向南流的统一完整的松辽水系格局,一分为二为松花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使松...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就地学原因而论,新构造活动引起的长岭弧形隆起带即松辽分水岭的形成是最主要的地学因素,它的形成破坏了原属于一个由北向南流的统一完整的松辽水系格局,一分为二为松花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使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水资源逐渐减少,开始进入日趋消亡的进程,从而形成了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前提条件。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松辽平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生态环境 长岭弧形隆起带 松辽分水岭
下载PDF
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盐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耿明 姜琦刚 +1 位作者 高永志 邢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7,111,共4页
在野外调查采样和土样化学分析基础上,给出了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盐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松辽平原盐渍土土壤含盐量较高,盐渍化程度较重且差异较大。建立的研究区土壤电导率预测土壤离子含量和含盐... 在野外调查采样和土样化学分析基础上,给出了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盐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松辽平原盐渍土土壤含盐量较高,盐渍化程度较重且差异较大。建立的研究区土壤电导率预测土壤离子含量和含盐量的模型,有助于实现野外土壤离子含量和含盐量的快速经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土壤盐渍化 盐分
下载PDF
吉林省松辽平原农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预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侯亚南 倪锦丽 郭庆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0-714,共5页
分析了松辽平原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历史变化趋势与现状,预测了2010,2015,2020年松辽平原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分别为2.8,3.2,3.9 hm2。
关键词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市场 松辽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