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潘-阿坝地区深部电性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高 吴健生 于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7-860,878,共5页
针对青藏高原东部特殊的“三角形”区域——松潘-阿坝地区,通过两条测线的MT资料分析和反演,对其深部电性特征进行了揭示,发现松潘-阿坝区中深层构造较为稳定,层状特点明显,地下电性横向变化小,具有稳定地块的特点.这里存在壳内... 针对青藏高原东部特殊的“三角形”区域——松潘-阿坝地区,通过两条测线的MT资料分析和反演,对其深部电性特征进行了揭示,发现松潘-阿坝区中深层构造较为稳定,层状特点明显,地下电性横向变化小,具有稳定地块的特点.这里存在壳内低阻层,厚度近10~20km;深部(岩石圈地幔内部)的电性结构也有两种类型:高阻异常区和具有幔内低阻层的次高阻异常区,全区岩石圈厚度在120km左右,其四周由深断裂与邻区接触.该区深部电性特征不同于龙门山隆起的电性结构,也不同于西秦岭构造带,后者具有高阻基底,岩石圈厚度或更薄或加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阿坝地区 MT资料 深部电性特征
下载PDF
树轮宽度记录的1861年以来松潘地区秋雨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学 秦宁生 +2 位作者 庞轶舒 罗玉 李金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6-303,共8页
为了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松潘地区秋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利用采自四川省松潘县二道海的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并重建了松潘地区过去150 a秋雨指数,回归方程的误差缩减值(RE=0.19)、乘积平均数(t=3.46)和F检验值(... 为了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松潘地区秋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利用采自四川省松潘县二道海的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并重建了松潘地区过去150 a秋雨指数,回归方程的误差缩减值(RE=0.19)、乘积平均数(t=3.46)和F检验值(16.4)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重建方程稳定可靠。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150 a松潘秋雨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是年代际波动显著,先后出现了3个偏强时段和4个偏弱时段。(2)从秋雨指数突变检验来看,松潘秋雨可以分为3个时期,1861—1910年、1961—2010年为明显波动期,1911—1960年为相对平稳期。(3)不同时期松潘秋雨的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861—1910年松潘秋雨的强弱主要由北方冷空气的强弱主导,1911—1960年则主要受夏季风系统控制,1961—2010年松潘秋雨受冷暖空气同步异常的影响。总体来说,1861—2010年松潘秋雨主要呈现出年代际波动的变化特征,这种年代际差异主要是由于北方冷空气和夏季风系统对松潘秋雨影响程度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松潘 秋雨指数 重建
下载PDF
清代满文档案中的甘青川地区蒙古俺答汗后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保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0,共9页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入居甘青川地区蒙古俺答汗后裔的遭遇十分悲惨。清代康熙年间满文档案中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据此可了解17世纪末蒙古俺答汗后裔——楚呼尔台吉在甘青川地区历史变革时期的政治活动。而清朝廷围绕"安置"问题...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入居甘青川地区蒙古俺答汗后裔的遭遇十分悲惨。清代康熙年间满文档案中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据此可了解17世纪末蒙古俺答汗后裔——楚呼尔台吉在甘青川地区历史变革时期的政治活动。而清朝廷围绕"安置"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可为当今"藏彝走廊"的研究提供新鲜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地区 蒙古土默特部 俺答汗后裔 楚呼尔台吉 安置
下载PDF
松潘地区兽类区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泽钧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松潘地区有兽类 81种 ,其中东洋界种类 5 2种 ,以喜马拉雅 横段山脉型占优势 ;古北界种类 2 6种 ,以高地型为主 .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及从东南往西北 ,东洋界成分减少 ,古北界成分增加 .该区珍稀濒危物种丰富 .
关键词 兽类 区系 松潘地区 四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