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ongpan-Garze Massif: Its Relation to the QinlingFold Belt and Yangtze Platform and Developmental History
1
作者 Yang Fengqing, Yin Hongfu, Chi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 uhan, HubeiYang HengshuNorthwestern Sichuan Geological Party, Mianyang, Sichuan and Lai XulongChi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 uhan, Hubei Fei Zhenb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26,共12页
Whether there existed the Songpan-Garze massif is a controversial problem.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proves that the old basement of the massif is represented by the pre-Sinian granitic rock series. This massif and the ... Whether there existed the Songpan-Garze massif is a controversial problem.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proves that the old basement of the massif is represented by the pre-Sinian granitic rock series. This massif and the South Qinling fold belt might both be a part of the old Yangtze platform. Rifting generated by the Caledonian orogeny in the terminal Early Palaeozoic caused the massif to be disintegrated from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This disintegration, however, was not thorough, and the rift troughs were later gradually closed and filled up. The Emei taphrogeny that was initiated in the Early Permian Maokou' an Stage involved a second disintegration of this massif from the Yangtze platform. The rift line largely goes along the Muli-Pingwu line. This rifting belongs to synchronous extensional rifting at peripheries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and in its interior, showing that the posterior, lateral and interior extension resulting from rapid northward shift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led to isolation of this massif together with South Qinling from their adjacent areas. During the Ladinian Stage, the Songpan-Garze massif and southern Qinling sank strongly en masse. This subsidence continued till the end of the Late Triassic when the late Indosinian movement caused the sea trough to be closed and Songpan-Garze1 and southern Qinling to be folded and uplifted and become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pan-garze massif Qinling fold belt Yangtze platform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Indosinian volcanic rocks in Songpan-Garze fold belt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New evidence for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被引量:17
2
作者 CAI HongMing1,2, ZHANG HongFei1,2, XU WangChun1,2, SHI ZhangLiang1,2 & YUAN HongLin3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Wuhan 430074, China 2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9期1316-1328,共13页
In 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 Indosinian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previous investigation of widespread granitoids. However, this model lacks ... In 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 Indosinian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previous investigation of widespread granitoids. However, this model lacks comparable information from volcanism in the area. During the Indosinian delamination in 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 whether partial melting of litho- spheric mantle taken place is debated. This paper reports U-Pb zircon LA-ICP-MS ages,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from the Aba and Wasai calc-alkaline volcanic rocks in the central Songpan-Garze fold belt. Obtained magma crystallization ages are 210±3 Ma for the Aba andesite and 205±1 Ma for the Wasai andesite. These are consistent with magma crystallization ages of the late Indosinian granitoids in 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 that formed in a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 setting. The Aba and Wasai andesites have distinct geochemical singnatures. The former has higher Al2O3, K2O, Rb but lower Na2O, Ba and Sr contents, suggesting differences in their magmatic evolution. The Aba andesites have ISr values of 0.7070-0.7076 and εNd(t) values of -3.9 to -5.3, and the Wasai andesites have ISr values of 0.7075-0.7077 and εNd(t) values of -3.6 to -3.9. Zircons show εHf(t) values of -3.7 to 0.3 for the Aba andesites and -2.7 to 5.5 for the Wasai andesites.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e that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crustal assimilation processes are not key roles for their magma evolution, implying that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those of primary melts. We suggest that the magma of the Aba andesites originated predominantly from a crustal source, with a minor mantle-derived component.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magma was likely at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The magma of the Wasai andesites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lithospheric mantle, which was probably metasomatized by fluids so that it was amphibole bearing. The petrogenesis of the Aba and Wasai andesites provides an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in the 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 indicating that this process invoked mantle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and caused the partial melting of remaining lithospheric man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CANISM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PETROGENESIS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songpan-garze fold belt
原文传递
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李忠权 冉隆辉 +2 位作者 陈更生 路中侃 段新国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5-609,共5页
川东高陡构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由一系列 NE-NNE向的隔档式褶皱组成。其构造变形经历了由隔槽式褶皱到“两背一断”,最终形成隔挡式褶皱的演化过程。在“两背一断”先存构造研究基础上 ,按继承发展的观点 ,综合运用伸展构造、反转构造... 川东高陡构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由一系列 NE-NNE向的隔档式褶皱组成。其构造变形经历了由隔槽式褶皱到“两背一断”,最终形成隔挡式褶皱的演化过程。在“两背一断”先存构造研究基础上 ,按继承发展的观点 ,综合运用伸展构造、反转构造、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新理论 ,系统探讨了川东高陡构造形成演化的成因地质模式 ,结合志留系主力生烃层的生气高峰期 ,对地腹不同成因类型的构造圈闭含气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槽式褶皱 隔挡式褶皱 反转构造 断层 油气藏 成因 四川
下载PDF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的数值模拟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必龙 朱光 +4 位作者 JIANG Dazhi 胡召齐 向必伟 张力 陈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1-711,共11页
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差分法(FLAC)对"侏罗山式"褶皱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层间粘聚力差异和上覆压力是控制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样式的主要因素,即层间的能干性差异和埋深的控制。当地层在埋深较浅时,层间能干性差异对褶皱样式起... 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差分法(FLAC)对"侏罗山式"褶皱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层间粘聚力差异和上覆压力是控制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样式的主要因素,即层间的能干性差异和埋深的控制。当地层在埋深较浅时,层间能干性差异对褶皱样式起主控作用,能干性差异小时出现隔槽式褶皱,差异大时出现隔档式褶皱。随着埋深加大,压力逐渐起主要作用,这时仅出现隔槽式褶皱。川东东带褶皱地层总体上层间能干性差异小,因而盖层的深部与浅部皆出现隔槽式褶皱,与模拟结果一致。西带褶皱地层总体层间能干性差异大,因而浅部出现隔档式褶皱。而其深部的下古生界地层主要受上覆压力控制,根据模拟推测应为隔槽式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隔档式褶皱 隔槽式褶皱 粘聚力差异 上覆压力
下载PDF
黔东南隔槽式褶皱成因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坤光 李学刚 +2 位作者 戴传固 张慧 周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60,共8页
隔槽式褶皱与隔档式褶皱构成侏罗山式褶皱。传统观点认为,侏罗山式褶皱是滑脱作用所形成,其典型实例是在刚性岩体(基底)之上有一层软弱岩层,在软弱层之上的岩层发生"台布式"滑动而形成隔档隔槽式褶皱。黔东南地区隔槽式褶皱... 隔槽式褶皱与隔档式褶皱构成侏罗山式褶皱。传统观点认为,侏罗山式褶皱是滑脱作用所形成,其典型实例是在刚性岩体(基底)之上有一层软弱岩层,在软弱层之上的岩层发生"台布式"滑动而形成隔档隔槽式褶皱。黔东南地区隔槽式褶皱实地调查发现:(1)隔槽式向斜核部的地层比两翼和背斜核部的地层厚;(2)沿隔槽式向斜核部发育多期次活动的纵向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枢纽一致;(3)背斜产状平缓变形弱而向斜产状急变变形强,背斜与向斜相间出露构成典型的强弱应变域,复杂变形发生在向斜核部。在湘黔交界处的寒武系内发育了典型的露头尺度隔槽式褶皱。通过隔槽式褶皱的露头尺度解析与宏观变形分析,认为黔东南隔槽式褶皱的形成受多期活动的断层控制,早期沉积阶段的正断层,控制了隔槽式褶皱紧闭向斜的发育位置,构造反转之后,先期断层是应力集中区,正断层转为平移或逆冲断层,在隔槽式褶皱向斜核部发育复杂变形。其次,正断层对隔槽式褶皱发育与逆断层对断弯褶皱发育的控制不同,前者断层发育早,后者断层发育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槽式褶皱 隔档式褶皱 断层相关褶皱 成因机制 黔东南
下载PDF
多层滑脱条件下褶皱—冲断带形成制约因素研究:以川东—雪峰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重庆 周建勋 郎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45-55,共11页
为了研究滑脱层性质对多层滑脱变形系统构造样式及演化过程的影响,设计了3组剖面模型,针对滑脱层流变学性质及其深度对上覆地层构造变形的影响进行物理模拟研究,并结合川东—雪峰构造带褶皱-冲断带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滑脱层性质对多层滑脱变形系统构造样式及演化过程的影响,设计了3组剖面模型,针对滑脱层流变学性质及其深度对上覆地层构造变形的影响进行物理模拟研究,并结合川东—雪峰构造带褶皱-冲断带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脱层流变学性质影响上覆地层应变调节方向;水平累积性收缩滑脱层控制下的地层变形具有较大水平应变分量,使得应力快速、大范围传递,形成宽缓的褶皱-冲断带;高流变性滑脱层控制下的地层变形具有显著的垂向运动,形成的褶皱-冲断带狭窄且具有较大锥度;滑脱层深度影响上覆地层褶皱的波长,深层滑脱形成大波长褶皱,紧密排列组合成隔槽式褶皱;浅层滑脱易形成高陡背斜,稀疏分布组合成隔挡式褶皱;川东—雪峰构造带不同区域沉积盖层厚度、滑脱层数量、滑脱深度的差异及南东—北西向挤压应力是形成该区隔挡式、隔槽式褶皱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滑脱 隔挡式褶皱 隔槽式褶皱 褶皱波长 构造演化 形成机制 物理模拟
下载PDF
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冰 朱本铎 +2 位作者 万玲 张伙带 吕文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67,共7页
位于我国南海南部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记录着古南海俯冲与消亡及南海扩张的演化史,为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系统。本文综合阐述了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动力... 位于我国南海南部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记录着古南海俯冲与消亡及南海扩张的演化史,为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系统。本文综合阐述了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动力学机制,建立构造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几何学特征差异该构造系统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南段和北段,垂向上分为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和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受控于动力学机制,北段褶皱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大于南段,体现在相邻逆冲褶皱排列间距明显小于南段。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古南海俯冲消亡于婆罗洲之下的地壳缩短作用,而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中中新世以来三角洲推进的重力滑脱作用与苏禄海盆扩张的地壳缩短作用的叠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演化 南沙海槽 南海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成因机制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域预测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常茂 刘进 宋立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的形成,与扬子、华夏板块的碰撞有关,其内部岩层中4个滑脱层的存在为本构造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隔挡式褶皱首先形成,然后逐步完成向隔槽式褶皱的转变,并最终在造山带根部形成基底挤出式变形...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变形带的形成,与扬子、华夏板块的碰撞有关,其内部岩层中4个滑脱层的存在为本构造带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其形成过程中,隔挡式褶皱首先形成,然后逐步完成向隔槽式褶皱的转变,并最终在造山带根部形成基底挤出式变形带。受构造带控制,各变形区的油气勘探应有所差别:隔挡式褶皱带内次级背斜、具备较好盖层的隔槽式褶皱带及逆冲推覆体之下具有较好石油地质条件地区成为有利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挡式褶皱带 隔槽式褶皱带 挤出变形带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南沙海槽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动力学演化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健 董淼 +1 位作者 吴时国 高玲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0,共14页
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是我国南海南缘陆架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海槽之下陆壳减薄的原因、前陆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机制是南海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地震、重磁、地热观测资料,依据地震沉积地层分析、重磁反演分析、地幔流应力... 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是我国南海南缘陆架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海槽之下陆壳减薄的原因、前陆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变形机制是南海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地震、重磁、地热观测资料,依据地震沉积地层分析、重磁反演分析、地幔流应力场分析、热-流变学分析方法,文中计算了南沙海区地壳结构特征、南沙海槽逆冲推覆热-流变学结构。结果表明:南沙海区Moho面深度在18~26km,其中海槽区Moho面最浅,由海槽中心向东南至陆坡,Moho面由20km快速下降到26km深度,说明南沙海区陆壳结构曾发生过强烈的构造变动。南沙海区地壳累积流变强度FC与岩石圈累积流变强度FL之比小于80%,显示为一个整体陆壳地块,岛礁区大部分地段地壳热流QC与海底热流Q0之比大于60%,为"热壳冷幔"型热结构,而海槽区情况正相反,QC/Q0小于40%,为"冷壳热幔"型热结构。南沙海槽Moho面温度在300~700℃,地壳整体温度较低,地温梯度在垂向上高、低相间成层分布,地壳浅层地温梯度在15~30℃/km,深层地温梯度大于45℃/km。南沙海槽南北两侧应力分布特征不同,北侧挤压,南侧伸展。北侧挤压区,地层挤压收缩量由深向浅减小,南侧伸展区,地层伸展量由深向浅增大,类似手风琴风箱结构。北侧黏滞系数高、流变强度大,南侧黏滞系数低、流变强度小。南侧的黏滞系数、流变强度大约比北侧低2~3个数量级,因此南沙海槽南侧比北侧更容易发生构造变形。由计算结果推测,南沙Moho面起伏或陆壳减薄与"地壳重力均衡作用"和"地幔热隆升作用"有关,海槽东南缘逆冲推覆体构造变形机制主要是"地壳缩短"作用,其次是"重力滑脱"作用。文中没有涉及南沙陆块不同地质时期Moho面、"地壳均衡"、"地幔热隆升"之间的演化关系,也没有涉及南沙海槽基底变形中"弹性挠曲"和"逆冲推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槽 陆壳结构 逆冲推覆 热-流变结构 深部动力学特征
下载PDF
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形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永树 韩丽萍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文根据地表移动基本原理及褶曲构造矿层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方法,给出了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矿层开采时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总结出下沉盆地中地表沉陷的分布特征;从地表移动机理方面对三种基本构造形式的下沉曲线形态进行分析,合理... 本文根据地表移动基本原理及褶曲构造矿层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方法,给出了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矿层开采时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总结出下沉盆地中地表沉陷的分布特征;从地表移动机理方面对三种基本构造形式的下沉曲线形态进行分析,合理地解释了产生曲线形态差异的基本原因;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 变形曲线 形态分析 矿层开采
下载PDF
东海盆地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分析及对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意义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鹏 赵志刚 +1 位作者 张功成 张锦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72,共8页
钓鱼岛隆褶带位于东海陆架东部,是分隔东海盆地东部坳陷带和冲绳海槽盆地的构造单元。结合东海周缘地质分析,认识到钓鱼岛隆褶带曾经是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该隆起形成于白垩纪,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其上还存有晚古生代—中生代残... 钓鱼岛隆褶带位于东海陆架东部,是分隔东海盆地东部坳陷带和冲绳海槽盆地的构造单元。结合东海周缘地质分析,认识到钓鱼岛隆褶带曾经是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该隆起形成于白垩纪,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其上还存有晚古生代—中生代残余地层,中新世分解为钓鱼岛隆褶带和琉球隆起两部分,具有"早成型晚改造"的特点。基于这一认识,认为西湖凹陷中—晚始新世为断陷沉积期,钓鱼岛隆褶带为平湖组东部物源区。东部陡坡带平湖组内发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体,是西湖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隆褶带 冲绳海槽盆地 东海陆架外缘隆起 构造演化 西湖凹陷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东薄皮构造模式之我见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尚忠 《四川地质学报》 1995年第4期264-267,共4页
根据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展布形态在卫星像片上所反映的影像特征──向斜扬起端呈三角形尖角翘起,背斜倾没端呈圆润的形迹逐渐隐没于地下的现象,从而判定薄皮构造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一般的箱形褶曲。并指出薄皮构造中的三种褶曲形态呈上下... 根据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展布形态在卫星像片上所反映的影像特征──向斜扬起端呈三角形尖角翘起,背斜倾没端呈圆润的形迹逐渐隐没于地下的现象,从而判定薄皮构造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一般的箱形褶曲。并指出薄皮构造中的三种褶曲形态呈上下叠置的关系。在外营力的剥蚀与破坏影响下,薄皮构造受到程度不同的剥蚀破坏而呈现出不同的褶曲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构造 箱形褶曲 外营力作用 隔槽式褶曲构造 城垛式褶曲构造 隔档式褶曲构造
下载PDF
槽式水冷结构在∏折叠中功率CO_2激光器上的应用
13
作者 丁健君 吴腾飞 +2 位作者 吴鲁海 瞿丰 王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报道了在 折叠中功率管式放电CO2 激光器的设计中采用槽式水冷却结构代替传统的同轴水冷套结构 ,具有结构简单紧凑 ,冷却效率高 ,谐振腔与输出功率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关键词 冷却水槽 输出稳定性 二氧化碳激光器 槽式水冷结构
下载PDF
下沉盆地及临界变形区的范围预计方法
14
作者 李永树 韩丽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40,共3页
本文利用地表移动预计方法求得下沉盆地边界点坐标和地表临界变形点坐标 ,给出下沉盆地面积和临界变形区面积的预计公式 ,并且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解算 ,实现了预计过程自动化。由于采用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能够处理褶曲... 本文利用地表移动预计方法求得下沉盆地边界点坐标和地表临界变形点坐标 ,给出下沉盆地面积和临界变形区面积的预计公式 ,并且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解算 ,实现了预计过程自动化。由于采用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能够处理褶曲构造矿层和任意形状工作面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盆地 临界变形点 褶曲构造矿层 任意形状工作面
下载PDF
关于川东—湘鄂西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心怡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年第2期50-56,共7页
被称为"侏罗山式"褶皱的隔挡、隔槽式褶皱在我国川东—湘鄂西一带典型发育。关于其形成机制,主要有粘聚力差异、动力学差异和外营力作用三种说法。川东-湘鄂西地区实地调查发现:(1)以齐岳山断裂为界,西带发育隔挡式褶皱,东带... 被称为"侏罗山式"褶皱的隔挡、隔槽式褶皱在我国川东—湘鄂西一带典型发育。关于其形成机制,主要有粘聚力差异、动力学差异和外营力作用三种说法。川东-湘鄂西地区实地调查发现:(1)以齐岳山断裂为界,西带发育隔挡式褶皱,东带发育隔槽式褶皱;(2)东带缺失含多套泥岩的碎屑岩及一套较厚的膏岩层;(3)西带褶皱仅卷入志留纪之后的地层,而东带卷入了早古生代的基底地层,且正、逆断层更为发育。通过分析有限差法数值模拟实验和定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的结果,认为层间能干性差异度和推挤力大小的不同是两带地形差异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挡式褶皱 薄皮构造 隔槽式褶皱 厚皮构造
下载PDF
利用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深部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歧焱 李大虎 +1 位作者 吴锋波 梁明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5-708,808,共15页
为了揭示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差异,获取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本文收集了2009年5月至2016年8月期间四川及邻区数字测震台网的203个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P波走时数据,应用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 为了揭示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差异,获取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本文收集了2009年5月至2016年8月期间四川及邻区数字测震台网的203个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P波走时数据,应用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50—600 km深度范围内的三维壳幔P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地块东缘及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分区特征,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西秦岭和祁连山褶皱系的整体速度异常较低,研究区东部具有克拉通性质的四川盆地西北缘和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则呈明显的高速异常。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特征差异表明松潘—甘孜地块的抬升可能与地幔上涌有关,巴颜喀拉地块东缘九寨沟震区及周边50—250 km深度范围内的上地幔存在低速异常,在400—600 km地幔过渡带深度范围内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特征。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方向运移受到东部高速、高强度的扬子克拉通地块对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的强烈阻挡,而九寨沟震区处于松潘—甘孜地块重要的北东边界断裂交会处附近,应力容易在此集中,这些因素均可能是东昆仑断裂塔藏段与岷江断裂北段交会处附近发生九寨沟M_S7.0地震的深部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频走时层析成像 巴颜喀拉地块 九寨沟MS7.0地震 P波速度结构 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
下载PDF
湖南炎陵印支期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柏道远 陈建成 +4 位作者 孟德保 王先辉 马铁球 张晓阳 陈必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查明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对炎陵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和野外观察。调查表明,泥盆纪跳马涧组与前泥盆纪褶皱基底间不整合界面在空间上组成背、向斜,表明褶皱基底参与了印支期褶皱作用。平面上,向斜出露宽度及延伸规模... 为查明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对炎陵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和野外观察。调查表明,泥盆纪跳马涧组与前泥盆纪褶皱基底间不整合界面在空间上组成背、向斜,表明褶皱基底参与了印支期褶皱作用。平面上,向斜出露宽度及延伸规模明显较背斜小,向斜转折端表现清楚且狭窄尖长,而背斜转折端没有清楚显示;剖面上,不整合界面靠近向斜核部产状陡,向两翼方向迅速变缓。反映出背斜平缓开阔、向斜紧闭狭窄且侧翼呈上拱尖棱状的隔槽式褶皱特征。印支期褶皱呈北北东向,横跨在前泥盆纪褶皱基底中加里东期北西向褶皱之上,但未对加里东期褶皱造成明显地叠加改造效应,说明前泥盆纪地层在印支运动中没有发生明显地弯滑褶皱作用。露头显示,褶皱过程中盖层未沿不整合界面产生明显滑脱。因此,认为炎陵地区隔槽式褶皱形成于基底(厚皮式)横向收缩与压扁作用,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其隔槽式褶皱不可能是盖层沿基底滑脱的产物,纠正了前人的薄皮式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槽式褶皱 厚皮式 印支期 炎陵 湖南
下载PDF
齐岳山断裂东侧盆山过渡带褶皱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柏道远 熊雄 +2 位作者 杨俊 钟响 姜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8-1021,共14页
雪峰造山带与四川盆地之间的盆山过渡带以齐岳山断裂为界,分为西部的隔档式褶皱带和东部的隔槽式褶皱带。对盆山过渡带内褶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以"雪峰西推模型"影响最大并广为研究者接受。该模型认为盖层... 雪峰造山带与四川盆地之间的盆山过渡带以齐岳山断裂为界,分为西部的隔档式褶皱带和东部的隔槽式褶皱带。对盆山过渡带内褶皱的成因和形成机制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以"雪峰西推模型"影响最大并广为研究者接受。该模型认为盖层(南华系及以上地层)在雪峰造山带推覆体的推动下向NW发生多层次拆离推覆及递进挤压而形成隔槽式与隔档式褶皱。本文通过实测构造剖面、地球物理剖面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选择桑植-石门复向斜和沿河地区褶皱对齐岳山断裂以东地区的褶皱变形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解剖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桑植-石门复向斜内褶皱具"复杂褶皱"组合样式,主要形成于中三叠世后期印支运动;沿河地区褶皱为典型隔槽式褶皱,主要与早燕山运动NWW向挤压有关;(2)褶皱主要受区域挤压体制下包括褶皱基底和盖层在内的原地岩层体的整体水平收缩及其导生的冲断、滑脱作用所控制,其中桑植-石门复向斜内褶皱基底变形主要以逆冲断裂为主,沿河地区褶皱基底变形则以滑脱背斜为主;(3)区域挤压下整体水平收缩变形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雪峰西推模型不能解释的若干重要地质事实,包括褶皱轴面和逆冲断裂无向东或南东倾斜极性、雪峰造山带未发生向西侧褶皱带的大规模推覆、盆山过渡带具大幅度整体性构造抬升等,同时也不存在雪峰西推模型中地质剖面无法平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槽式褶皱 复杂褶皱 变形机制 盆山过渡带 齐岳山断裂
下载PDF
重庆西部地区地下热水分布规律及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舒泽宣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2-468,共7页
本文根据重庆市西部地区天然温泉及人工揭露的温泉资料,应用统计、规律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西部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及各背斜轴部、翼部、倾没端的分布、埋藏、运移,以及水量、水温、水化学特征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下... 本文根据重庆市西部地区天然温泉及人工揭露的温泉资料,应用统计、规律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西部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及各背斜轴部、翼部、倾没端的分布、埋藏、运移,以及水量、水温、水化学特征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下热水的分布、运移严格受本区的地形地质构造条件和上覆盖层的制约,地下热水主要分布于高隆起开启型、半开启型背斜的轴部及翼部,地下热水主要顺背斜构造线作纵向深部运移;地下热水的水量、水温及水化学特征的变化,从背斜轴部向翼部、倾没端水量增大、水温增高,水化学类型由重碳酸盐型水逐渐过渡为硫酸盐型水。在宽缓的向斜构造区,储热水层埋深大,地下热水径流滞缓,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水。重庆市西部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分布规律明显,开发前景广,为重庆市旅游业、浴疗业、养殖业等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温泉 储热层 开启型背斜 隔档式褶皱 岩溶槽谷
下载PDF
雪峰山西侧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对区域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柏道远 姜文 +1 位作者 熊雄 钟响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5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本文对雪峰造山带北西缘及其北西侧隔槽式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与油气关系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主要认识如下:震旦纪-早古生代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Z1-O1)和前陆盆地(O2-S)背景下形成了3套主要生储盖组合。主要烃源层牛蹄塘组早... 本文对雪峰造山带北西缘及其北西侧隔槽式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与油气关系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主要认识如下:震旦纪-早古生代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Z1-O1)和前陆盆地(O2-S)背景下形成了3套主要生储盖组合。主要烃源层牛蹄塘组早奥陶世开始排烃(油)、三叠纪末排烃(气)基本结束;五峰-龙马溪组晚古生代中期开始排烃(油),白垩纪末排烃(气)基本结束。晚奥陶世后期的都匀运动形成了雪峰造山带北缘隆起和黔中隆起(为大型圈闭),中侏罗世或中三叠世以前的油气多由周边凹陷区向这两个隆起区运移、聚集,严重影响到凹陷区中生代圈闭内天然气成藏潜力和规模。受排烃历史控制,隔槽式褶皱带内中生代圈闭构造有可能形成以五峰-龙马溪组为烃源的较大规模上组合气藏;以牛蹄塘组为烃源的下组合和中组合一般难以成藏,但在黔中隆起带有可能形成次生气藏。最后,基于构造和油气演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油气成藏远景,并提出了油气勘探方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演化 加里东期构造格局 中生代构造圈闭 成藏远景 雪峰山西侧 隔槽式褶皱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