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总DNA直接导入法培育优质高蛋白玉米材料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丁明忠 潘光堂 +3 位作者 荣廷昭 杨婉身 张莉萍 付凤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8-12,共5页
利用外源总DNA转导的花粉管通道法和经我们发展的减压渗透法将大豆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统 4 8- 2和S3 7,在 74 3份后代材料中筛选出 8份高蛋白含量变异材料 ,它们的蛋白质与受体相比提高 2 0 %以上。用种子蛋白SDS -PAGE、谷氨酸 -草酰... 利用外源总DNA转导的花粉管通道法和经我们发展的减压渗透法将大豆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统 4 8- 2和S3 7,在 74 3份后代材料中筛选出 8份高蛋白含量变异材料 ,它们的蛋白质与受体相比提高 2 0 %以上。用种子蛋白SDS -PAGE、谷氨酸 -草酰乙酸同工酶及RAPD等分析方法对变异材料及其受体进行了鉴定分析 ,同时也对此 8份变异材料的自交后代进行了筛选和在田间比较观察了变异材料与受体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这些高蛋白变异材料与受体 4 8- 2和S3 7在遗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其自交后代中仍有部分株系保持了高蛋白含量特性。此外 ,4 8- 2的变异材料在植株形态、花药颜色上有明显变化。上述结果初步证明高蛋白特性是可遗传的 ,这为选育高蛋白玉米新自交系提供了新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外源总dna导入 变异材料鉴定 SDS-PAGF RAPD 高蛋白 品质育种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大豆变异后代的SOD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德璞 袁鹰 庄炳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4-199,共6页
以花粉管通道途径向大豆导入外源DNA,变异后代已达D_4代。 受体为栽培品种吉林20号、吉林16号;供体足野生豆、半野生豆和栽培豆。从439个D_1植株中得12株变异株,变异率为3%。变异性状明显表现供体特征,并且是可遗传的。超氧物歧化酶(S... 以花粉管通道途径向大豆导入外源DNA,变异后代已达D_4代。 受体为栽培品种吉林20号、吉林16号;供体足野生豆、半野生豆和栽培豆。从439个D_1植株中得12株变异株,变异率为3%。变异性状明显表现供体特征,并且是可遗传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电泳鉴定,在有的变异株中检测到供体具有的亚基谱带b_1、b_2。结果表明,外源DNA导入技术在大豆育种上是可以利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后代 SOD 同功酶
下载PDF
导入大赖草DNA小麦后代的变异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新产 廖祥儒 付增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外源大赖草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诱导小麦籽粒蛋白质组成及过氧化物酶、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显著变化,蛋白质分别增加44,67,85ku新组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82%,15.62%,赖氨酸增长42.94%,同工酶不同程度出... 外源大赖草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诱导小麦籽粒蛋白质组成及过氧化物酶、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显著变化,蛋白质分别增加44,67,85ku新组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82%,15.62%,赖氨酸增长42.94%,同工酶不同程度出现了差异谱带,酶带缺失,酶活性增减的明显变化。导入DNA的变异小麦的籽粒色泽、硬度、胚乳粉质等生物学性状都有一些改变,其变异现象在连续后代中依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dna 外源dna导入 蛋白质 同工酶
下载PDF
亚麻外源DNA导入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玉富 刘燕 +6 位作者 乔广军 路颖 王殿奎 张福修 王彦荣 关东明 代贵金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8,共3页
本文讨论了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的适宜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进行的亚麻外源DNA导入后代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DNA导入后代与其受体的酶谱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酶谱带数的不同和谱... 本文讨论了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的适宜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进行的亚麻外源DNA导入后代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DNA导入后代与其受体的酶谱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酶谱带数的不同和谱带染色深浅的差异。由此表明外源DNA片段(或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外源dna 同功酶
下载PDF
玉米DNA导入水稻变异后代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永斌 赵远玲 +2 位作者 闫丽娟 孟庆勇 王广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68,共6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以玉米DNA导入水稻品种‘龙粳4’中,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对生育中、后期叶绿素a、b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DNA差异、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电泳和农艺性状的研究表明:与受体相比,外源DNA导入引起变异后代在...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以玉米DNA导入水稻品种‘龙粳4’中,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对生育中、后期叶绿素a、b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DNA差异、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电泳和农艺性状的研究表明:与受体相比,外源DNA导入引起变异后代在生理、DNA、蛋白质和形态性状上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光合特性表现不同程度的变异。证明通过导入可以将玉米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水稻中,为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高光效水稻新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源dna导入 光合特性 同工酶 RAPD
下载PDF
高粱DNA导入水稻稳定材料的特性及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广信 王广元 +2 位作者 于晓慧 梅青 乔燕祥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28-29,共2页
将高粱的DNA导入水稻品种内,子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异,经过多代选育,获得了遗传稳定的材料。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供体、受体和稳定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稳定材料出现了杂合酶带和1条受体所没有的酶带,该酶带同供体父... 将高粱的DNA导入水稻品种内,子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异,经过多代选育,获得了遗传稳定的材料。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供体、受体和稳定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稳定材料出现了杂合酶带和1条受体所没有的酶带,该酶带同供体父本上的带相似。结果表明,稳定材料获得了高粱的遗传物质,并能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dna导入 水稻 同工酶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水稻引起性状与分子变异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倪苏 李平 胡延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利用浸渍法以萌动种子胚为受体导入籼稻不育系D汕A的总DNA ,引起了常规稻蜀丰 1 0 8的叶色、生育期和穗部性状的变异。同工酶及RFLP分析表明 。
关键词 水稻 性状变异 RFLP 同工酶 外源dna导入 浸渍法
下载PDF
减压渗透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最佳时期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熔山 王西瑶 牛应泽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88-391,共4页
去壳的水稻种子,当浸渍在25℃蒸馏水中至4、14、36个小时,分别转移到小麦DNA溶液内(500mg/ml),施以负压(-0.06Mpa)继续浸渍4小时。在同样温度下催芽,做根尖细胞学观察和幼芽同工酶分析。并测定DN... 去壳的水稻种子,当浸渍在25℃蒸馏水中至4、14、36个小时,分别转移到小麦DNA溶液内(500mg/ml),施以负压(-0.06Mpa)继续浸渍4小时。在同样温度下催芽,做根尖细胞学观察和幼芽同工酶分析。并测定DNA浸种后的减少量。结果表明:浸渍4、14、36小时后外源DNA减压转导处理的水稻种子,对外源DNA的吸收量依次降低;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状无明显变化;居中者同工酶差异明显,苗期即出现性状变异。减压渗透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种子的最佳时期为种子吸水第二阶段的前、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外源dna 减压渗透 植物分子育种 水稻
下载PDF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经不同方法导入大豆DNA形成的幼苗同工酶分析
9
作者 张启军 杨婉身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9-43,共5页
以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以大豆DNA为供体,采用超声波法、减压渗透法和电激法转化玉米,所获后代材料采用PAGE电泳法对其进行酯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受试材料与对照材料之间其酶谱差异明显,表明导入处... 以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以大豆DNA为供体,采用超声波法、减压渗透法和电激法转化玉米,所获后代材料采用PAGE电泳法对其进行酯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受试材料与对照材料之间其酶谱差异明显,表明导入处理已对受体基因组产生较大影响;各转导方法的转化效果依次为:超声波法>电激法>减压渗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胚性愈伤组织 外源 dna导入 同工酶
下载PDF
高粱导入外源DNA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黎明 阴秀卿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文对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高粱的后代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由分析结果看出,所有导入后代均出现了不同于受体的谱带,并且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杂种酶带、酶带缺失、酶活性增强及酶活性减弱等现象,表明外... 本文对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高粱的后代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由分析结果看出,所有导入后代均出现了不同于受体的谱带,并且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杂种酶带、酶带缺失、酶活性增强及酶活性减弱等现象,表明外源DNA片段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外源dna 同工酶 酶谱
下载PDF
导入大豆的外源DNA同工酶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昭军 雷勃钧 +4 位作者 卢翠华 韩玉琴 李希臣 周思君 钱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19-21,共3页
本文采用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海豆、虎林绿草豆的外源总DNA导入后代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酶谱清晰,供体受体及后代在谱带上存在着差异及相关特性。从生化角度揭示了其遗传背景相关性,证明外... 本文采用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海豆、虎林绿草豆的外源总DNA导入后代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酶谱清晰,供体受体及后代在谱带上存在着差异及相关特性。从生化角度揭示了其遗传背景相关性,证明外源DNA已经导入受体,并得到整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总dna 过氧化物同工酶 酶谱分析 大豆 花粉管通道技术
下载PDF
外源基因导入小麦引起的生化特性变化
12
作者 朱新产 陈耀锋 付增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将外源豌豆 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中 ,结果发现变异小麦的籽粒蛋白质构成及过氧化物酶 (POD)、酯酶 (E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同工酶谱带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广泛变异 :超大穗变异株系 M1 新增加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86 ku和 80 ku组... 将外源豌豆 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中 ,结果发现变异小麦的籽粒蛋白质构成及过氧化物酶 (POD)、酯酶 (E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同工酶谱带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广泛变异 :超大穗变异株系 M1 新增加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86 ku和 80 ku组分 ,相反 ,中国春变异株系 C消失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92 ku和 82 ku组分 ,它们的中分子量蛋白区亚基带染色程度也分别产生了明显的加深和减弱变化 ;同工酶不同程度出现差异谱带、酶带缺失、酶活性增强或减弱的显著变化。表明受体发生广泛变异可能是外源基因导入、基因杂合、基因互作与外源 DNA片段“重组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导入 生化特性变化 小麦 豌豆
下载PDF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和分子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卫俊智 朱凤绥 +1 位作者 RichardR-C.Wang WillamF.Campbell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9,T002,共14页
本文用染色体C分带、同功酶和RAPD技术分析了来自不同地理分布的新麦草不同材料的单株,观察其c带的多态性,即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相同材料的不同个体之间,同一地区不同材料之间,以及不同来源的材料之间的多态性。10个同功酶揭示了14个假... 本文用染色体C分带、同功酶和RAPD技术分析了来自不同地理分布的新麦草不同材料的单株,观察其c带的多态性,即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相同材料的不同个体之间,同一地区不同材料之间,以及不同来源的材料之间的多态性。10个同功酶揭示了14个假定标记位点,其中11个显示了多态性(平均66.2%,每个位点具2.6个等位基因)。大量的等位变化发生在多数的多态位点上。在所用试材中有近90%的等位变化。在优化条件下,200个测试引物中有55.5%的材料间产生了多态性的RAPDs带型。在同一材料中和不同材料间分别有55.7%和47.8%的扩增片断是多态的。C—带、同功酶和RAPD分析结果是互相确证而高度一致的,为新麦草的遗传变异提供了模式。 新麦草具有抗旱、耐盐碱和抗黄矮病的特性,可以在小麦育种工作上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遗传变异 同功酶 RAP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