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of Starch Content in Hybrid Sorghum Based on AMMI Model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甘霖 丁国祥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3期92-94,共3页
[Objective]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of starch content variation in hybrid sorghum with the assistant of AMMI model.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CA using incomplete diallel cross(NCII), the SCA of hybrid s... [Objective] Analysis of combining ability of starch content variation in hybrid sorghum with the assistant of AMMI model.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CA using incomplete diallel cross(NCII), the SCA of hybrid sorghum was analyzed by AMMI model. [Result] For the starch content change of F1 hybrid sorghum, the effects of GCA and SCA accounted for 81.06% and 17.97%, respectively. In the present study, CMS lines 45A, 29A and restorer lines Hui 1, 44R were proved to be the excellent parent materials for preparing high starch hybrid sorghum cultivars.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starch content in parents should be mainly concerned in breeding high starch content hybrid sorgh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 model NCII hybrid design sorghum STARCH Combining ABILITY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ritability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Hybrid Glutinous Sorghum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先林 赵甘霖 +3 位作者 刘天朋 胡炯凌 陈国民 丁国祥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0期2104-2109,共6页
Using 3 sterile lines and 12 restorer of glutinous sorghum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36 hybrid combinations(3×12 NCⅡ) were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ritability of six main agronomic trait... Using 3 sterile lines and 12 restorer of glutinous sorghum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36 hybrid combinations(3×12 NCⅡ) were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ritability of six main agronomic traits,including plant height,panicle length,growth period,1 000-grain weight,per panicle grains and per panicle grain weigh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per panicle grain number all other five agronomic traits have remarkable or extremely remarkable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and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Six agronomic traits were found to be control by additive genetic effect.Most of these agronomic traits are more easily influenced by restorers than sterile lines,suggesting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elect restores in hybrid glutinous sorghum breeding.The narrow-sense heritability of these agronomic traits were in order growth period plant height per panicle grain weight panicle length 1 000-grain weight per panicle g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glutinous sorghum Main agronomic traits Combining ability HERITABILITY
下载PDF
Heterosis in locally adapted sorghum genotypes and potential of hybrids for increased productivity in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in Ethiopia 被引量:3
3
作者 Taye T.Mindaye Emma S.Mace +1 位作者 Ian D.Godwin David R.Jordan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79-489,共11页
Increased productivity in sorghum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developed world using hybrids.Despite their yield advantage,introduced hybrids have not been adopted in Ethiopia due to the lack of adaptive traits,their shor... Increased productivity in sorghum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developed world using hybrids.Despite their yield advantage,introduced hybrids have not been adopted in Ethiopia due to the lack of adaptive traits,their short plant stature and small grain siz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hybrid performance and the magnitude of heterosis of locally adapted genotypes in addition to introduced hybrids in three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in Ethiopia.In total,139 hybrids,derived from introduced seed parents crossed with locally adapted genotypes and introduced R lines,were evaluated.Overall,the hybrids matured earlier than the adapted parents,but had higher grain yield,plant height,grain number and grain weight in all environments.The lowland adapted hybrids displayed a mean better parent heterosis(BPH) of19%,equating to 1160 kg ha-1and a 29% mean increase in grain yield,in addition to increased plant height and grain weight,in comparison to the hybrids derived from the introduced R lines.The mean BPH for grain yield for the highland adapted hybrids was 16% in the highland and 52%in the intermediate environment equating to 698 kg ha-1and 2031 kg ha-1,respectively,in addition to increased grain weight.The magnitude of heterosis observed for each hybrid group was related to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parental lines.The majority of hybrids also showed superiority over the standard check varieties.In general,hybrids from locally adapted genotypes were superior in grain yield,plant height and grain weight compared to the high parents and introduced hybrids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hybrids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while addressing farmers' required tra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ers preferred traits High parent heterosis Locally adapted genotypes sorghum hybrids
下载PDF
苏丹草和高丹草转录组测序及其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森荣 刘佳凝 +4 位作者 袁昕 曾芷仪 木也赛尔·吐鲁洪 杨开泰 谢欣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725,共12页
为了初步探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和高丹草[Sorghum bicolor(Linn.) Moench.×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本研究对两者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分蘖调控以及粗蛋白和木质素合成关联基因... 为了初步探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和高丹草[Sorghum bicolor(Linn.) Moench.×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本研究对两者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分蘖调控以及粗蛋白和木质素合成关联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苏丹草相比,高丹草的单株分蘖数显著降低,粗蛋白、木质素和独角金内酯含量以及果糖激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反肉桂酸4-单加氧酶活性显著提高,己糖激酶-3(HXK3)、果糖激酶2(FRK2)、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T)、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1(SAMS1)、多酚氧化酶II(PPOII)、双功能天冬氨酸激酶/高丝氨酸脱氢酶2(AKI/DHI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反-肉桂酸4-单加氧酶(C4H)基因表达上调,独角金内酯酯酶D14(SLsE D14)基因表达下调。本研究为苏丹草和高丹草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分子标记开发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草 高丹草 转录组分析 分蘖调控 粗蛋白合成 木质素合成
下载PDF
江淮地区苜蓿短期连作对后作高丹草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5
作者 李争艳 徐智明 +1 位作者 李岩 李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168,共14页
为了探究苜蓿连作对后作高丹草产量品质及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分别以撂荒地正茬种植高丹草(yr_(0))为对照、苜蓿1年龄(yr_(1))、3年龄(yr_(3))、5年龄(yr_(5))后轮作高丹草3种处理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方法,试剂盒及高通量测序方法... 为了探究苜蓿连作对后作高丹草产量品质及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分别以撂荒地正茬种植高丹草(yr_(0))为对照、苜蓿1年龄(yr_(1))、3年龄(yr_(3))、5年龄(yr_(5))后轮作高丹草3种处理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方法,试剂盒及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了轮作后高丹草的生长状况及产量差异、轮作后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构组成的变化,阐明了苜蓿短期连作对后作高丹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从土壤微环境的角度评价了苜蓿连作对后作高丹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正茬高丹草相比(yr_(0)),苜蓿轮作高丹草促进了后茬高丹草叶片数量及产量的增加,3年龄苜蓿(yr_(3))轮作高丹草与正茬(yr_(0))高丹草相比,后作高丹草产量增加了63.23%(P<0.05),粗蛋白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也相应提高;后作高丹草土壤pH值随着前作苜蓿年龄的增加持续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持续增加,5年龄(yr_(5))苜蓿轮作高丹草后有机质含量比正茬高丹草(yr_(0))土壤增加了78.25%、全氮含量与正茬高丹草(yr_(0))土壤相比增加了34.88%(P<0.05);蔗糖酶活性在1年龄(yr_(1))苜蓿轮茬高丹草土壤中最高,脲酶在3年龄(yr_(3))后茬土壤中活性最高;在苜蓿轮作高丹草根际土壤中门水平优势细菌群落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优势真菌群落为子囊菌、担子菌和聚合菌;前茬苜蓿3年龄(yr_(3))时轮作高丹草土壤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P<0.05);前茬苜蓿5年龄(yr_(5))时轮作高丹草土壤真菌Shannon指数最高(P<0.05);苜蓿轮作高丹草土壤中的绿弯菌、浮霉菌、放线菌随着前作苜蓿年龄的增加呈先增加随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结构关系紧密,苜蓿-高丹草轮作处理下,前作苜蓿分泌物和残体降解物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加速特异微生物区系重构,缓解了土壤酸化及调整营养物质循环,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能够促产增效,但是种植年限不宜过久,种植年限超过3年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会打破平衡。该结果为江淮地区苜蓿连作障碍的生态修复,构建饲草可持续高效生产栽培关键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高丹草轮作 高丹草生长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环境
下载PDF
水稻复配高丹草青贮对饲草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李玲子 计长莉 +8 位作者 刘晔 付明芳 李宗润 仝俊丹 陈秋圆 张静 赵亚帆 王道丽 彭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40,共9页
为探究水稻与高丹草复配青贮条件下对饲草营养品质、饲喂价值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共设置100%水稻单独青贮处理(R)、100%高丹草单独青贮处理(SS)、50%水稻和50%高丹草混合青贮处理(R+SS)3个处理,于青贮60 d后,对各处理青贮饲料养分含量... 为探究水稻与高丹草复配青贮条件下对饲草营养品质、饲喂价值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共设置100%水稻单独青贮处理(R)、100%高丹草单独青贮处理(SS)、50%水稻和50%高丹草混合青贮处理(R+SS)3个处理,于青贮60 d后,对各处理青贮饲料养分含量、饲喂价值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复配高丹草青贮(R+SS)与水稻处理(R)相比,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10、5.35百分点,总可消化养分(TDN)、泌乳净能(NEL)、可消化干物质(DDM)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分别提高了4.23百分点、0.44%、4.10百分点、12.46%。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SS处理显著降低了饲草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增加了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NDF、粗蛋白(CP)含量及NEL是影响水稻和高丹草混合青贮饲草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水稻复配高丹草混合青贮可以提高饲草中发酵相关乳酸菌丰度,从而有效改善水稻青贮饲草营养品质,提高饲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丹草 混合青贮 饲草品质 饲喂价值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鲜饲高丹草替代玉米青贮对西门塔尔公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7
作者 魏梓恒 卜也 +4 位作者 苏华维 隋欣芯 罗丽 许珊珊 孙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48-5760,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鲜饲高丹草替代玉米青贮对西门塔尔公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粪便微生物区系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16头8月龄、平均体重为(338.5±35.3)kg的西门塔尔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鲜饲高丹草替代玉米青贮对西门塔尔公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粪便微生物区系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16头8月龄、平均体重为(338.5±35.3)kg的西门塔尔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粗饲料为玉米青贮),高丹草组(SS组)饲喂用高丹草替代基础饲粮中55%[干物质(DM)基础]玉米青贮的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分为第1~30天和第31~60天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第1~30天,高丹草组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第31~60天和第1~60天,高丹草组DMI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第30天,高丹草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第60天,高丹草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UN和TBIL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3)2组粪便微生物物种数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高丹草组粪便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髌骨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高丹草组粪便瘤胃球菌科UCG-005和未分类瘤胃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高丹草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97元(P<0.05)。综上所述,鲜饲高丹草替代55%玉米青贮饲喂西门塔尔公牛可以显著降低其DMI和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并降低F/G,同时促进机体蛋白质代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高丹草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粪便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高丹草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李博 杨春桃 +5 位作者 严东海 唐玮琦 张瑞珍 朱永群 程明军 李洪泉 《草学》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探寻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对高丹草产量的影响,以化肥、普通有机肥、有机无机混合肥为材料,开展高丹草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综合配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混合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探寻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对高丹草产量的影响,以化肥、普通有机肥、有机无机混合肥为材料,开展高丹草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综合配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混合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改良土壤理化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并增加高丹草产量,适合推广有机无机混合肥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理化性状 高丹草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品种高粱酿造浓香型白酒的香味物质组成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茂柯 田新惠 +5 位作者 刘成元 景晓卫 王思思 倪先林 张星宇 唐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115,共9页
在两个酒厂对四种酿酒高粱开展浓香型白酒的多批次大生产酿造试验,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技术检测酒样香味物质含量,探究不同高粱酒样的香味物质组成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酒样香味物质的结构组成受到酒厂、酿造批次和高粱品种等因素... 在两个酒厂对四种酿酒高粱开展浓香型白酒的多批次大生产酿造试验,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技术检测酒样香味物质含量,探究不同高粱酒样的香味物质组成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酒样香味物质的结构组成受到酒厂、酿造批次和高粱品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酿造批次的影响大于高粱品种。不同高粱酒样的差异香味物质种类及其数量随酒厂和酿造批次的不同而不同,从中筛查到6种较可靠的差异香味物质(2-甲基丁醇、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甲醇、丙酸),其中北方杂交粳高粱酒样的杂醇油含量明显高于糯高粱(金糯梁1号和机糯梁2号)。酒样香味物质的结构组成、酯类与醛类的总量以及丙酸和甲醇的含量均受入窖酒醅酸度的显著影响(P<0.05)。高粱的单宁含量显著影响醛类和异丁醇的含量(P<0.05),支链淀粉含量显著影响仲丁醇的含量(P<0.05)。获得了基于酒醅和高粱的理化成分为自变量预测差异香味物质含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对预测变量的解释度(R^(2))分别为23.00%~51.00%和14.60%~18.80%。本研究结果可为酿酒高粱的品种改良与推广以及酿酒工艺参数的优化完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白酒 酿酒原料 香味物质 糯高粱 杂交高粱
下载PDF
高粱杂交种熊杂8号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平 高丹 王立忠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3,18,共4页
熊杂8号是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以恢复系XR06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高粱杂交种。根据其亲本特性以及营口地区的气候特点,基于2019—2021年在营口地区连续3 a的制种情况,总结了该品种杂交制种过程中选地隔离、适时播种、花期调节、除杂去劣、... 熊杂8号是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以恢复系XR06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高粱杂交种。根据其亲本特性以及营口地区的气候特点,基于2019—2021年在营口地区连续3 a的制种情况,总结了该品种杂交制种过程中选地隔离、适时播种、花期调节、除杂去劣、适时收获等几个主要环节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熊杂8号 杂交制种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刈割高度对美国高丹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竟绍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期46-48,58,共4页
为了解不同刈割高度对高丹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达到合理利用的效果,本研究设刈割高度分别为5、10、15、20和25 cm 5个处理,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丹草茎孽数、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丹草叶龄、再生... 为了解不同刈割高度对高丹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达到合理利用的效果,本研究设刈割高度分别为5、10、15、20和25 cm 5个处理,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丹草茎孽数、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丹草叶龄、再生速度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刈割高度为20 cm的处理,高丹草的各项指标表现较为均衡,有益于高丹草收获总鲜草的提高,产量最高为74.19 t/hm^(2),刈割高度25 cm收获的总鲜草产量最少,为55.86 t/hm^(2),两者相差18.33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刈割高度 生长动态 产量
下载PDF
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悦 房永雨 +4 位作者 刘拴成 穆俊祥 于新超 卜令超 田牧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137,共8页
为探究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高丹草单作为对照(S),设置3种高丹草与黄芪的间作模式(2∶1,2∶2,4∶2),通过测定高丹草农艺性状以及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分析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生物性状和... 为探究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高丹草单作为对照(S),设置3种高丹草与黄芪的间作模式(2∶1,2∶2,4∶2),通过测定高丹草农艺性状以及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分析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生物性状和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高丹草间作模式下高丹草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等生物性状总体上高于高丹草单作模式,且就平均而言高丹草/黄芪2∶1的间作模式效果最好。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丹草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 rDN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对4个样品土壤细菌16S测序共得到优化序列172643条,碱基对数范围为13515561~22878067 bp,平均序列长度分布范围为415.62~417.42 bp。高丹草/黄芪间作使高丹草根际微生物群落Chao 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大于单作模式(P<0.05),高丹草根际土壤的优势菌种(相对丰度大于10%)分别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3种不同间作模式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高丹草单作土壤,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高丹草单作土壤。不同高丹草间作模式下,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变化,说明高丹草/黄芪间作模式可以改善高丹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为推广应用高丹草多样性种植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黄芪 间作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添加屎肠球菌对4种饲料原料发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振宇 杨成 +2 位作者 王明根 卢冬 郭雪峰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微贮过程中添加屎肠球菌对玉米秸秆、棉花秸秆、高丹草和芦苇发酵品质的影响,为4种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试验以玉米秸秆、棉花秸秆、高丹草和芦苇为原料,每种原料分别设原料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探究微贮过程中添加屎肠球菌对玉米秸秆、棉花秸秆、高丹草和芦苇发酵品质的影响,为4种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试验以玉米秸秆、棉花秸秆、高丹草和芦苇为原料,每种原料分别设原料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测定4种原料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及发酵后的感官评分和发酵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屎肠球菌发酵液使棉花秸秆和高丹草感官评定从2级尚好提高至1级优等。从常规养分来看,添加屎肠球菌发酵液显著降低了芦苇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高丹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添加屎肠球菌发酵液后,除棉花秸秆粗蛋白含量降低,其余3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均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发酵指标分析,添加屎肠球菌发酵液后,芦苇的pH值和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棉花秸秆中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4种饲料乳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棉花秸秆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添加屎肠球菌发酵液提高了玉米秸秆、芦苇和高丹草的发酵品质,提高了棉花秸秆和高丹草的感官评定分值,但对棉花秸秆发酵品质改善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微贮 发酵效果 棉花秸秆 高丹草 芦苇
下载PDF
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根系调控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瑞杰 何淑勤 +3 位作者 周树峰 杨晶月 金钰宪 郑子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9,共11页
为明确杂交粱草水土保持功能,开展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研究,以期从根系的角度明晰其变化机理。以杂交粱草—川农粱草1号为研究对象,选择植株0~45 cm空间范围作为采样区域,分别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呈放射性采集0~1... 为明确杂交粱草水土保持功能,开展杂交粱草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研究,以期从根系的角度明晰其变化机理。以杂交粱草—川农粱草1号为研究对象,选择植株0~45 cm空间范围作为采样区域,分别在水平方向(H)和垂直方向(V)上呈放射性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这3个层次的土壤样品,利用原状土冲刷槽法研究其不同生育期径流含沙量、土壤抗冲指数动态变化特征,结合WinRHIZO2000根系分析系统获取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综合分析探究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根系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随空间范围的扩大,川农粱草1号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指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趋势各异,其中径流含沙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表现为H0~15(0.10 g·L^(-1))V30~45(118.74 min·g^(-1))>V0~15(95.65min·g^(-1))。2)随生育期的推进,川农粱草1号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指数大小关系分别表现为抽穗成熟期(0.05 g·L^(-1))<拔节前期(0.11 g·L^(-1))<幼苗期(0.14 g·L^(-1))<拔节后期(0.17 g·L^(-1))和抽穗成熟期(233.30 min·g^(-1))>拔节前期(56.64 min·g^(-1))>拔节后期(51.30 min·g^(-1))>幼苗期(44.33 min·g^(-1))。3)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性增强值为1.10~364.52 min·g^(-1),增强率为2.29%~462.27%;其根系特征参数增幅为2.87%~326.87%,与土壤抗冲性增强值呈正相关。川农粱草1号生长期土壤抗冲能力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显著提高,且与其生长阶段根系辐射生长密切相关,通过调控日常管护措施可以更大程度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抗冲指数 径流含沙量 根系特征参数 杂交粱草
下载PDF
甜高粱添加量对杂交构树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鲍家乐 王奇 +5 位作者 鲁守敏 陈蕾 刘晓 唐凡迪 段仟婷 刘华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甜高粱对杂交构树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杂交构树和甜高粱为原料,共分为4个组,杂交构树组(10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90∶10组(9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80∶20组(80%BP组)、杂交构树... 试验旨在研究甜高粱对杂交构树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杂交构树和甜高粱为原料,共分为4个组,杂交构树组(10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90∶10组(9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80∶20组(8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70∶30组(70%BP组)混合调制后进行青贮,每组20个重复,分别于青贮第7、15、30、45 d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90%BP组、80%BP组、70%BP组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低于100%BP组(P<0.05),青贮第30 d,80%BP组的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低于70%BP组(P<0.05)。甜高粱的添加量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DM)、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第7、30、45 d,90%BP组、80%BP组和70%BP组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数量显著低于100%BP组(P<0.05),青贮第7 d后,各组青贮饲料均未检测出酵母菌、霉菌和大肠杆菌。研究表明,甜高粱占20%的杂交构树青贮饲料青贮30 d可获得良好的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 甜高粱 青贮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玉米与高丹草间作混合青贮品质及瘤胃发酵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娟 祁娟 +3 位作者 车美美 杨娟弟 贾燕伟 赛宁刚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1-108,共8页
【目的】探究玉米与高丹草间作混贮对青贮品质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方法】对玉米与高丹草行比为6∶12(YG6-12)、4∶8(YG4-8)、2∶4(YG2-4)3种间作模式以及玉米(Y)和高丹草(G)单作下青贮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玉米单作单贮的粗蛋... 【目的】探究玉米与高丹草间作混贮对青贮品质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方法】对玉米与高丹草行比为6∶12(YG6-12)、4∶8(YG4-8)、2∶4(YG2-4)3种间作模式以及玉米(Y)和高丹草(G)单作下青贮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玉米单作单贮的粗蛋白含量较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高丹草单作单贮的营养品质较差。YG6-12、YG4-8和YG2-4处理组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丹草分别提高了14.14%、10.71%和2.08%,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较高丹草降低了16.84%、14.63%、3.63%和9.44%、2.94%、2.65%,其中YG6-12的营养品质优于其他混贮处理组。发酵品质方面,高丹草单作单贮的乳酸含量最高,混贮处理组次之,玉米单贮最低。混贮可降低高丹草的氨态氮含量,其中YG6-12低于其他混贮处理组,较高丹草单贮降低了32.08%,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混贮乙酸含量均低于玉米与高丹草单贮,可提高青贮饲料的适口性。混贮瘤胃发酵的丁酸、乙酸、丙酸含量均介于玉米与高丹草之间。【结论】混贮可改善饲料的青贮品质以及瘤胃发酵特性,其中玉米与高丹草以行比为6∶12种植后混贮的青贮品质较其他混贮处理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混贮 营养品质 发酵品质 瘤胃发酵 玉米 高丹草
下载PDF
生长素与高粱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17
作者 商靖 逄洪波 +3 位作者 王兰兰 李雪梅 王艳秋 李玥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1-846,共6页
【目的】研究高粱生长素(IAA)与杂种优势之间的潜在关系,为高粱育种中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亲本及组配的11个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杂交种及其亲本生长素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含量,利用实时荧... 【目的】研究高粱生长素(IAA)与杂种优势之间的潜在关系,为高粱育种中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亲本及组配的11个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杂交种及其亲本生长素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抽穗期、成熟期高粱不同品种的生长素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11个杂交种成熟期的生长素含量均高于抽穗期,成熟期杂种辽粘3号、辽杂19、辽杂35、辽杂36、辽2297、辽2697、辽5397、辽糯7号、辽糯11号、辽夏梁1号的生长素含量与其亲本相比,子代生长素含量更高,成熟期只有辽粘6号的生长素含量比其亲本的低。以对应的母本或父本为对照,杂交种辽粘3号和辽杂19在抽穗期的生长素基因表达量低于其亲本,杂交种辽粘3号、辽粘6号、辽杂36在成熟期的生长素基因表达量低于其亲本,其余杂交品种在抽穗期、成熟期生长素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其亲本。【结论】内源生长素是调节高粱生长杂种优势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杂种优势 生长素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下载PDF
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历程及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青山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115-1120,共6页
山西省是我国高粱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杂交高粱育种中心。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代育种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回顾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历程,从历年山西粒用高粱选育情况、杂交高粱恢复... 山西省是我国高粱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杂交高粱育种中心。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代育种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回顾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历程,从历年山西粒用高粱选育情况、杂交高粱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改良与创制、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高粱品种机械化栽培改良等方面总结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亮点和成就;分析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突破性品种少,育种技术进入瓶颈期,中国高粱饲料、食用产业低迷,高粱育种绿色革命滞后;并展望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方向和目标:加强高粱在盐碱地、山旱地、瘠薄地等低产田和边际农田的利用,加强高粱在饲食用方面的开发利用,加强种质资源鉴定与种质创新,加快高粱品种绿色革命进程,推动山西杂交高粱育种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用杂交高粱 育种 不育系 恢复系
下载PDF
高丹草青贮加工及饲喂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梁欢 游永亮 +3 位作者 李源 赵海明 刘贵波 曾兵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6-943,共8页
对国内外高丹草(Sorghumbicolor×S.Sudanense)青贮、饲喂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影响高丹草青贮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高丹草品种、收获技术工艺和青贮加工工艺。青贮的最佳收割期根据株高、生育期、生长天数来判断更科学;... 对国内外高丹草(Sorghumbicolor×S.Sudanense)青贮、饲喂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影响高丹草青贮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高丹草品种、收获技术工艺和青贮加工工艺。青贮的最佳收割期根据株高、生育期、生长天数来判断更科学;添加酸类、甲醛、酶制剂青贮以及混合青贮均能显著提高高丹草的青贮效果;通过合理利用,高丹草氢氰酸对饲喂动物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高丹草对肉牛和奶牛等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及饲喂效果。高丹草青贮最大的问题是过高的含水量,尚未根本解决;高丹草的饲喂效果与青贮全株玉米相比尚无定论;均需完善相关研究思路、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青贮技术 饲喂效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粱、苏丹草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文华 王空军 +3 位作者 王永军 赵久然 董树亭 胡昌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8-1222,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京科草1号)与高粱、苏丹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与高粱和苏丹草相比,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生物产量高,其中,皖草2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苏丹草722选分别高83.8%和121.9%,...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京科草1号)与高粱、苏丹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与高粱和苏丹草相比,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生物产量高,其中,皖草2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苏丹草722选分别高83.8%和121.9%,京科草1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722选分别高98.6%和139.9%;杂交种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含量低;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产量及总能量均最高,高粱次之,苏丹草最低,杂交种饲用品质的改善主要是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显著提高;从物质分配和能量形成的角度分析,茎秆和叶鞘是鲜物质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干物质产量和能量的形成过程中,茎秆、叶鞘和叶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苏丹草杂交种 高梁 苏丹草 产量 饲用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