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被引量:3
1
作者 齐卫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3,共9页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加强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始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历史实践积累了...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加强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始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历史实践积累了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的丰富经验,为接续奋斗提供了现实启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出标志性成果,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件大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必须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好指导中国实践,促进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效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党的创新理论 凝心铸魂 实践效能转化
下载PDF
变电站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安祥 闫爱军 +2 位作者 姜丹 王紫鹏 吴伟星 《陕西电力》 2010年第12期28-30,共3页
对德国DIN50929土壤腐蚀性评价标准作出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网土壤腐蚀性的评价方法。用该方法对陕西省30个不同地区变电站典型土壤的腐蚀性作出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DIN50929土壤腐蚀性评价标准相比,变电站接... 对德国DIN50929土壤腐蚀性评价标准作出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网土壤腐蚀性的评价方法。用该方法对陕西省30个不同地区变电站典型土壤的腐蚀性作出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DIN50929土壤腐蚀性评价标准相比,变电站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变电站接地网土壤的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网 土壤 腐蚀性 评价标准
下载PDF
保卫“诗中有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赠怡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7-90,共4页
"诗中有画"的美学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主要因为它在四个方面面临着挑战:一是诗中之画能否可画、能不能与物质绘画相等同;二是诗歌追求绘画式形象性是否有意义;三是对立面的诗画能否统一;四是莱辛的诗画观是否意味着"... "诗中有画"的美学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主要因为它在四个方面面临着挑战:一是诗中之画能否可画、能不能与物质绘画相等同;二是诗歌追求绘画式形象性是否有意义;三是对立面的诗画能否统一;四是莱辛的诗画观是否意味着"诗中有画"的美学意义寿终正寝。因此,要恢复"诗中有画"应有的美学地位和价值,就需要对这四个方面一一厘清,以正视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有画 心灵赋形力 直观形象性 对立统一 莱辛
下载PDF
萨满的“飞翔”与“附体”析论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论及萨满的特性时 ,以著名宗教史学家M·埃利亚德为首的一些学者 ,赞同用“飞翔”的有无作为识别萨满身份的尺度。以社会人类学家M·刘易斯、日本学者佐佐木宏等为首的一些学者 ,则主张“附体”亦为萨满的基本特性。然而 ,“... 论及萨满的特性时 ,以著名宗教史学家M·埃利亚德为首的一些学者 ,赞同用“飞翔”的有无作为识别萨满身份的尺度。以社会人类学家M·刘易斯、日本学者佐佐木宏等为首的一些学者 ,则主张“附体”亦为萨满的基本特性。然而 ,“飞翔”与“附体”之间所具有的相互关系并未得到说明。从“飞翔”与“附体”的历史形成入手 ,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 ,并对萨满教从精灵崇拜趋向神灵信仰 ,这一发展阶段的性质转换作一概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教 飞翔 附体 精灵 神灵 性质转换
下载PDF
“改造民族灵魂”能够统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总主题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魏韶华 武菲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黄子平等人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这一新的文学史概念及其背后的文学史观念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下新的语境中,对这一概念有重新检视的必要。作为统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总主题的"改造... 黄子平等人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这一新的文学史概念及其背后的文学史观念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下新的语境中,对这一概念有重新检视的必要。作为统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总主题的"改造民族灵魂"并不能敉平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之间的政治、社会、文化断层,而传统文学史分期至今仍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改造民族灵魂 文学史分期
下载PDF
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研究——以“新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亚萍 《基础教育》 2011年第1期19-31,共13页
"新基础教育"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特征的认识,提出了学校素质教育"深化之型"是要在学校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教育实践中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要将育人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改变之"魂"渗透和附着在学校整体、... "新基础教育"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特征的认识,提出了学校素质教育"深化之型"是要在学校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教育实践中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要将育人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改变之"魂"渗透和附着在学校整体、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之成事与成人关系统一的变革与发展之"体"中,从而促进学校中的"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素质提升、主动发展及生命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校整体转型 深化之型 深化之魂 深化之体
下载PDF
精神的危机与心灵的探寻——社会历史视野中的阎真小说分析
7
作者 郑国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6-41,共6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消费社会的逐渐成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作为既秉承传统精神文化又遭遇时代新观念挑战的特殊群体,处在深度的精神焦虑之中。阎真小说通过构建一个厚重的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消费社会的逐渐成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作为既秉承传统精神文化又遭遇时代新观念挑战的特殊群体,处在深度的精神焦虑之中。阎真小说通过构建一个厚重的精神背景,从历史和心灵的深处对世纪之交处于快速世俗化大潮中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度的精神考察和心灵探寻,并从医疗、爱情和教育三个领域呈现出这个时代精神生存的艰难和苦痛,表达了作者对现实问题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忧思,同时也提示我们加强现代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真小说 社会历史批评 精神危机 心灵探寻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论李大钊的新民观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松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9-73,共5页
李大钊的前期新民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梁启超新民说的承继和发展,后期(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用唯物史观重新审视国民性改造问题,提出了“物心两面”改造的全新新民途径.但因忽视了生产力这一最终动因,其新民说带有一定的空想... 李大钊的前期新民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梁启超新民说的承继和发展,后期(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用唯物史观重新审视国民性改造问题,提出了“物心两面”改造的全新新民途径.但因忽视了生产力这一最终动因,其新民说带有一定的空想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新民思想 国民性 唯物史观 生产力
下载PDF
庄子物化论浅析
9
作者 刘文元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9-22,共4页
《齐物论》中的"物化"是为弥合分裂而提出的,是重建万物相融为一的和谐新世界的方式。广义的物化包括形化和心化。形化的意义是让身大于生,心化实为以虚通道。对待形化的态度是观化和参化。观化实为道成己身,神不朽是人安心... 《齐物论》中的"物化"是为弥合分裂而提出的,是重建万物相融为一的和谐新世界的方式。广义的物化包括形化和心化。形化的意义是让身大于生,心化实为以虚通道。对待形化的态度是观化和参化。观化实为道成己身,神不朽是人安心参化的心理支撑。物化论实为境界之学,它与孔孟仁学之境不分轩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物化 新世界 心化 形化
下载PDF
异曲同工之“功能对等”和“神化说”
10
作者 章莉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8-62,共5页
奈达的"功能对等"和中国传统的"神化说"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中国广为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和中国传统"神化说"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为中国翻译理论家们所... 奈达的"功能对等"和中国传统的"神化说"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中国广为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和中国传统"神化说"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为中国翻译理论家们所接受。中国的翻译理论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学习西方翻译理论,才能不断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 神似说 化境说
下载PDF
古代希腊的灵魂观念及其历史演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云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6-49,共4页
与整个古代比较一致的丧葬和哀悼仪俗相比,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灵魂观念。从总体上看,人们对灵魂的认识是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方向在发展。不同的灵魂观念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相互渗透与... 与整个古代比较一致的丧葬和哀悼仪俗相比,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灵魂观念。从总体上看,人们对灵魂的认识是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方向在发展。不同的灵魂观念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相互渗透与承递的关系。应当说后来的较为进步和较为复杂的灵魂观念是在以前比较简单和比较原始的观念基础上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 灵魂转移 灵魂不朽 幸福岛
下载PDF
平人脉象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晓迪 滕晶 《光明中医》 2014年第9期1811-1812,共2页
脉诊作为四诊之一,在临床辨证中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在应用脉诊时可以更随心意,文章从不同角度解读平人脉象,以期大家应用时可以知常达变。
关键词 平脉 有胃 有神 有根 四时 五脏 知常达变
下载PDF
浅论诗歌的灵魂及身体——以语言哲学为视角
13
作者 张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在语言哲学(及存在哲学)的分析帮助下,诗歌理论使用"诗歌的身体"与"诗歌的灵魂"相结合的创作、研究思路对于解决目前诗歌创作领域节奏、韵律以及"口语化"过多、过滥的问题有其独特的视野。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诗歌的转型 诗歌的身体 诗歌的灵魂
下载PDF
阿罗频多思想与徐梵澄的精神哲学——也谈章太炎·鲁迅·徐梵澄
14
作者 孙波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174,共8页
从章太炎到鲁迅再到徐梵澄,是现代“心学”即精神哲学之一脉的传承与发扬。章氏从唯识学楔入,但“心”的结构未尝打开。鲁迅自“超人”说立起,他将“心”分解为“神思”与“学”,成其为对立统一的关系,然而仍未达到“心”之结构的关系整... 从章太炎到鲁迅再到徐梵澄,是现代“心学”即精神哲学之一脉的传承与发扬。章氏从唯识学楔入,但“心”的结构未尝打开。鲁迅自“超人”说立起,他将“心”分解为“神思”与“学”,成其为对立统一的关系,然而仍未达到“心”之结构的关系整体(大全)。徐梵澄以阿罗频多思想为借鉴,依其“超心思”哲学而笃行,用“知觉性”这一概念,“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他将鲁迅“立人”“改造国民性”的主旨调整为“变化气质,并终期转化社会与人生”的理想。其中“变化”一词,包含“保存”“改造”(扬弃)“同化”三义,乃为一“正、反、和”的圆圈,其超上依据乃为“心灵”(仁),故可称之为“永恒中介”(雅斯贝尔斯)。而“心灵”在此世间之自身增殖的过程与完成就是“性灵”。徐梵澄特别强调对孟子“义”的概念的诠释,这是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之间横向的实践原则,他的目的不外是告诉人们——“我就是我们”(黑格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哲学 知觉性 变化气质 仁与义 心灵与性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