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ionospheric dynamo region inside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 被引量:2
1
作者 SiQi Yi XiaoJun Xu +5 位作者 ZiLu Zhou Qing Chang Xing Wang Lei Luo PeiShan He Hui Li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SCD 2023年第1期84-92,共9页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SAA)is a region where the geomagnetic field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On the basis of the models of CHAOS-7.8,Mass Spectrometer Incoherent Scatter Model(NRLMSI...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SAA)is a region where the geomagnetic field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On the basis of the models of CHAOS-7.8,Mass Spectrometer Incoherent Scatter Model(NRLMSISE-00),and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2016(IRI-2016),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lower and upper boundaries of the ionospheric dynamo region inside the SAA.In the ionospheric dynamo region,electrons are coupled with magnetic field lines,whereas ions are decoupled from magnetic field line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onospheric dynamo region inside the SAA is higher and larger than that outside the SAA.We also studied the boundary variations of the dynamo region inside the SAA depending on the seasons and solar activities.We found that the dynamo region inside the SAA is the highest and largest in the summer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t solar maximum.The larger and higher altitude range of the ionospheric dynamo region in the SAA can contribute to the stronger ionospheric current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atlantic anomaly ionospheric dynamo region IONOSPHERE
下载PDF
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的辐射环境与低轨卫星粒子辐射通量计算 被引量:8
2
作者 焦维新 濮祖荫 +1 位作者 方晓华 傅绥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90,分析了南大西洋异常(SAA)区磁场变化的特征,计算了低轨卫星轨道积分粒子辐射通量及其随年代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AA上空,同一高度上的磁场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粒子辐射通量随时间的推... 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90,分析了南大西洋异常(SAA)区磁场变化的特征,计算了低轨卫星轨道积分粒子辐射通量及其随年代的变化。结果表明,在SAA上空,同一高度上的磁场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粒子辐射通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对不同高度的卫星,轨道积分粒子辐射通量随年代的变化相差很大,低轨(<1000km)卫星的变化明显,而>1000km时变化很小.粒子辐射通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SAA区的磁壳结构畸变和“移动”,因此,计算不同年代的轨道粒子辐射通量,应使用同年代的磁场模型。近期卫星测量结果表明,这一论断与观测相符。本文提供的计算轨道积分粒子通量方法,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对卫星的合理设计,载人飞船的辐射防护以及卫星的正常运行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地磁异常 粒子辐射通量 卫星轨道
下载PDF
漂移壳追踪方法与内辐射带的长期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方晓华 濮祖荫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8,共9页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如何改变辐射带结构,如何在当前年代下恰当地使用AE-8/AP-8模型,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在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年代下使用辐射带模型AP-8的漂移壳追踪方法DSTM(DriftShellThacingMetho...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如何改变辐射带结构,如何在当前年代下恰当地使用AE-8/AP-8模型,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在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年代下使用辐射带模型AP-8的漂移壳追踪方法DSTM(DriftShellThacingMethod).计算结果表明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对内辐射带的通量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30-40年来,南大西洋通量异常区中心位置向西和向北发生偏移,高粒子辐射区域的范围扩大.在辐射带内边缘,由于漂移壳偏移,造成辐射强度显著改变,同一空间点的通量值最多可相差到3-4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壳 南大西洋异常区 内辐射带长期变化 DSTM
下载PDF
DEMETER卫星观测的超低频电场扰动预处理方法及震例应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新艳 申旭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0-829,共10页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超低频(ULF)电场波形,本文提出了更简单易实施的ULF电场扰动预处理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文献中已报道的2010年2月27日智利MS8.8地震前的ULF电场扰动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已报道的20°S—40°S...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超低频(ULF)电场波形,本文提出了更简单易实施的ULF电场扰动预处理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文献中已报道的2010年2月27日智利MS8.8地震前的ULF电场扰动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已报道的20°S—40°S地磁纬度带内的ULF电场扰动并非仅出现在最靠近震中的半轨道,而是出现在较大的经度范围内.大范围ULF电场扰动的区域正好位于南大西洋异常区,很可能受到该区域异常磁场的影响.南大西洋异常中心区域的ULF电场扰动表现出共轭特征,即在南北地磁纬度20°—40°范围内ULF电场均出现约5mV/m的扰动,北纬地区的ULF电场扰动幅度相比南纬地区更小.而在南大西洋异常中心区域外的ULF电场扰动则仅在20°S—40°S地磁纬度带内出现,在其共轭区并未观测到ULF电场扰动.这可能是由于南大西洋异常中心区域外的ULF电场扰动幅度比中心区域更小所致,在电离层中由于碰撞效应更易被衰减,因此ULF电场扰动无法传播至其共轭区.本文的方法和结果可为后续更全面地分析卫星在电离层高度记录的ULF电场扰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ETER卫星 超低频(ULF)电场扰动 南大西洋异常区
下载PDF
太阳周期活动对低高度内辐射带高能质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师立勤 林瑞淋 +1 位作者 刘四清 郑惠南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4-811,共8页
利用NOAA-15卫星1998年到2011年近13年的高能质子全向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一个太阳活动周内,低高度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的分布变化特性及其物理原因,比较了观测结果与AP8模型的不同.研究表明,低高度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与太阳活动水... 利用NOAA-15卫星1998年到2011年近13年的高能质子全向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一个太阳活动周内,低高度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的分布变化特性及其物理原因,比较了观测结果与AP8模型的不同.研究表明,低高度内辐射带高能质子通量与太阳活动水平的反相关关系与磁壳参数L值及磁场B值有关;L值越低,B值越大的空间点,其高能质子通量与太阳活动水平的反向相关性越明显.高能质子通量随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存在明显滞后现象,L值越高、B值越小的空间点,滞后现象就越明显,滞后严重时可以达到一年左右的时间;这种滞后现象反映出低高度内辐射带高能质子的源与损失达到平衡是一个中长期过程.通过与AP8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利用AP8模型时,仅考虑地磁场长期变化对质子通量的影响可能会夸大低高度内辐射带局部高能质子通量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质子 辐射带 太阳活动 南大西洋异常区
下载PDF
点在球面多边形内外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跃 陈黎 卢宇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1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精确判断卫星进出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SAA)对于保护卫星上重要仪器、延长卫星寿命和制定观测计划至关重要,这就是所谓点定位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判定球面上一点P是否位于指定的球面区域R内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把球面简化为平面,研究... 精确判断卫星进出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SAA)对于保护卫星上重要仪器、延长卫星寿命和制定观测计划至关重要,这就是所谓点定位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判定球面上一点P是否位于指定的球面区域R内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把球面简化为平面,研究点与平面多边形的关系。但SAA区域为球面上的区域,用平面简化得出的点定位误差较大。提出判断点在球面区域内外的算法,处理了可能出现的奇异情况,实现了点在球面区域内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多边形 内外点判断 南大西洋异常区
下载PDF
FY-3A观测的次南大西洋异常区形成机理
7
作者 马杰 薛炳森 +5 位作者 方涵先 翁利斌 周雅琴 夏际炉 卢晓姗 孙志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研究FY-3A卫星观测到的内辐射带质子通量分布,发现3~5 MeV能道出现除南大西洋异常区以外的第二个异常区.该异常区是一个质子通量的次极值区,由于该质子通量极值区比主南大西洋异常区强度弱、面积小,因此称之为次南大西洋异常区.通过在... 研究FY-3A卫星观测到的内辐射带质子通量分布,发现3~5 MeV能道出现除南大西洋异常区以外的第二个异常区.该异常区是一个质子通量的次极值区,由于该质子通量极值区比主南大西洋异常区强度弱、面积小,因此称之为次南大西洋异常区.通过在主南大西洋异常区和次南大西洋异常区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点进行研究,发现内辐射带质子通量随投掷角近似呈正态分布,当投掷角在90°附近时,质子通量出现极大值;当投掷角大于120°或者小于60°时,质子通量几乎为零.此外,主南大西洋异常区质子通量在各个能道均为完全各向异性,次南大西洋异常区质子通量随着能道增高逐渐趋于各向同性.通过NOAA观测数据对此规律进行了验证,并由此解释了次南大西洋异常区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3A 次南大西洋异常区 投掷角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