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in the Mutualism of Figs and Fig Wasps 被引量:1
1
作者 YaoJin-yan ZhaoNan-xian +3 位作者 ChenYi-zhu JiaXiao-cheng DengYuan YuHui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aries which can either produce one seed or one wasp. From observation on Ficus virens Ait., we showed that female flowers with outer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wall of syconiu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with inner and interval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syconium cavity), in which most seeds and wasps were produced. This meant that fig tree provided the sam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seed and wasps production.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usually only one foundress in syconium at female flower phase and no com- petition pollinators. Measurement of the style length of female flowers and the ovipositor of pollinators indicated that most ovaries could be reached by pollinator’s ovipositor. However, at the male flower phase, production of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wasps including non-pollinating was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ed and pollinating wasp production when without non-pollinating wasps produce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non-pollinating wasps competed ovaries not with seeds but with pollinating wasps for ovipositing. Bagge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ampling fig species was not self-sterile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figs and wasps to survive bad season. Seed production in self-pollinated fi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otal wasps in- cluding non-pollinating ones. This might be related with the weaker competition among wasps since bagged figs were not easy to reach by wasps from out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CUS Ficus wasp mutualism conflicts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Seed and Wasp Production in the Mutualism of Figs and Fig Wasps Yao Jin-yan1 2 Zhao Nan-xian1 Chen Yi-zhu1* Jia Xiao-cheng1 2 Deng Yuan1 2 Yu Hui1 2 1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P. R. china 2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P. R. china ABSTRACT Figs (Moracea: Ficus) and fig wasps (Hymenoptera: Chlocloids: Agaonidea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ir reproduction. Monoecious fig species and their pollinating wasps are in conflict over the use of fig ovaries which can either produce one seed or one wasp. From observation on Ficus virens Ait. we showed that female flowers with outer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wall of syconium)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with inner and interval layer of ovaries (near to the syconium cavity) in which most seeds and wasps were produced. This meant that fig tree provided the sam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seed and wasps production.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usually only one foundress in syconium at female flower phase and no com- petition pollinators. Measurement of the style length of female flowers and the ovipositor of pollinators indicated that most ovaries could be reached by pollinator’s ovipositor. However at the male flower phase production of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wasps including non-pollinating was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ed and pollinating wasp production when without non-pollinating wasps produce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non-pollinating wasps competed ovaries not with seeds but with pollinating wasps for ovipositing. Bagge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ampling fig species was not self-sterile which was important for figs and wasps to survive bad season. Seed production in self-pollinated fi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otal wasps in- cluding non-pollinating
下载PDF
外来植物入侵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沈珍瑶 肖月晨 +1 位作者 马晔 陈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我国现有外来植物入侵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以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生态入侵学、景观生态学,系统构建了外来植物入侵生态风... 外来植物入侵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我国现有外来植物入侵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以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生态入侵学、景观生态学,系统构建了外来植物入侵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并在考虑评价对象的尺度和空间特异性特征基础上构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以预测和评估外来植物入侵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华南植物园为例,从研究区的界定与景观分析、受体分析、风险源分析、暴露与危害分析以及风险综合评级等几个部分入手,从定量的角度对该区域外来植物入侵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最终通过综合生态风险值表征各个风险小区的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入侵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指数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檀香在华南植物园的引种栽培 被引量:16
3
作者 许明英 李跃林 +1 位作者 任海 高泽正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3期39-41,44,共4页
探讨了檀香在华南植物园引种栽培的技术与方法,阐述了檀香的分布区域、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措施以及园林应用,并提出檀香栽培和利用的建议和设想,期望能为檀香的更好引种栽培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檀香 生物学特性 引种 栽培 园林绿化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与世界一流植物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祥慈 张吉 +2 位作者 房迈莼 苏国华 廖景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7-600,共14页
植物园在植物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公众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性的功能。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为例,从物种保护、科... 植物园在植物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公众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性的功能。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为例,从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3个方面对植物园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为华南植物园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华南植物园乃至我国植物园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 邱园 密苏里植物园 物种保护 科学研究 科学传播
下载PDF
污染对华南植物园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少聪 任海 +3 位作者 季申芒 陈少薇 廖利芳 陈新辉 《生态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37-40,共4页
华南植物园水体 80年代前水质较好。进入 80年代后 ,由于水源受污染、厕所排放和枯枝落叶进入水塘腐解等因素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水体的透明度为 0 4m ,pH值为6 86,DO为 3 3mg/L ,BOD为 10 0mg/L ,电导率为 189 9μs/cm ,浮游生物... 华南植物园水体 80年代前水质较好。进入 80年代后 ,由于水源受污染、厕所排放和枯枝落叶进入水塘腐解等因素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水体的透明度为 0 4m ,pH值为6 86,DO为 3 3mg/L ,BOD为 10 0mg/L ,电导率为 189 9μs/cm ,浮游生物为 2 50 0万个 /L ,总P的质量含量为 0 2 5mg/L ,总N的质量含量为 2 0mg/L ,叶绿素总质量含量为 0 33mg/L ,水体中高等植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量为 0。上述指标表明水体已由草型变为藻型 ,水体的结构与功能被严重破坏。可采取工程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水生生态系统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寒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新兰 戴爱和 +2 位作者 龚琴 王美娜 陈红锋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7-1610,共4页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广州市经历了连续2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阴雨天气。华南植物园药园种植的794种药用植物有78种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害,受害率达9.8%。本文分析了寒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寒害后的补救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可为植物抗寒...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广州市经历了连续2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阴雨天气。华南植物园药园种植的794种药用植物有78种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害,受害率达9.8%。本文分析了寒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寒害后的补救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可为植物抗寒保育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寒害调查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傲雪凌霜学者脊梁——孙筱祥先生对当代公园和植物园建设发展的开创性、前瞻性贡献及深远国际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启翔 罗乐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10-27,共18页
【意义】随着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相继揭牌成立,当代公园和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孙筱祥先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其风景园林作品包括花港观鱼公园、杭州植物园、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植... 【意义】随着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相继揭牌成立,当代公园和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孙筱祥先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其风景园林作品包括花港观鱼公园、杭州植物园、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现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现华南国家植物园)、海南植物园、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云南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纵观这些作品的诞生、演变及创作时代背景,系统性地总结孙先生的理论、实践和职业生涯,对于当代公园和植物园建设发展史的研究至关重要。【评论】孙筱祥先生集教育家、园林家、花卉家、画家、建筑师和大地规划师于一身,他的风景园林作品在时代洪流中脱颖而出,成为永恒的经典和传世之作。通过对孙先生70年风景园林史料的分析和研究,从聚焦时代背景的视角,阐述他为当代建设科学与艺术、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抽象与现实相结合的世界一流公园和植物园开辟了道路、引领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展望】孙筱祥先生的风景园林作品,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不同气候带,他为促进植物多样性物种保存和迁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挥公园和植物园的生态、社会、美学和经济效应,均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理论思想和园林创作艺术将通过他的杰作代代传扬,持续推动中国和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孙筱祥 植物园 花港观鱼公园 杭州植物园 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 仙湖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下载PDF
杜鹃花在华南植物园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许明英 李跃林 任海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引种的12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杜鹃花在华南的引种栽培的技术与理论。在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引种杜鹃花要解决引种植物的耐热、耐光照的问题,并配套以适当栽培和管理措施。在介绍杜... 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引种的12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杜鹃花在华南的引种栽培的技术与理论。在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引种杜鹃花要解决引种植物的耐热、耐光照的问题,并配套以适当栽培和管理措施。在介绍杜鹃花及其园林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对华南植物园杜鹃花的引种栽培提出了构想,以期为指导广州地区利用杜鹃花资源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引种 栽培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创新浅析——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国华 陈峰 《农业科技管理》 2018年第5期12-15,55,共5页
科研院所的科技发展,除了依靠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科技管理上的创新能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科研院所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文章结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十几年来在... 科研院所的科技发展,除了依靠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科技管理上的创新能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科研院所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文章结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十几年来在科研奖励机制、考核机制上的改革,以及科技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浅析科技管理创新如何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技管理 科技创新 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蝶类名录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有声 董祖林 +1 位作者 刘东明 高泽正 《广东林业科技》 2000年第3期41-47,共7页
文章记录了华南植物园内采集到的蝶类9科、74属、109种。其中凤蝶科有15种,粉蝶科有10种,斑蝶科有7种,环蝶科有2种,眼蝶科有9种,蛱蝶科有35种,蚬蝶科有2种,灰蝶科有11种,弄蝶科有18种。文中还对各种蝴蝶的... 文章记录了华南植物园内采集到的蝶类9科、74属、109种。其中凤蝶科有15种,粉蝶科有10种,斑蝶科有7种,环蝶科有2种,眼蝶科有9种,蛱蝶科有35种,蚬蝶科有2种,灰蝶科有11种,弄蝶科有18种。文中还对各种蝴蝶的寄主作了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名录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城市蓬菜——分析古莲池园林风格以探究南北园林差异
11
作者 刘辛夷 郭笑梅 《建筑与环境》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本文以古莲池作为考察对象,从其平面布局,造园手法等方面,并针对其汇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这一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探析中国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风格的差异所在。
关键词 古莲池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异同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仁赞 李世晋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4-641,共8页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其中包括蕨类植物59科253属210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裸子植物11科64属55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被子植物284科5496属4604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标本分别采自中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其它107个国家或地区(98个国家,9个地区或岛屿);国内标本采自广东省的最多,国外标本采自美国的最多。其中模式标本6351号,隶属于194科938属4373种。还对标本馆今后的采集工作提出了建议。这些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植物标本 物种多样性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主温室趣味植物展示区景观营造的初探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素文 黄向力 翁殊斐 《广东园林》 2011年第6期59-66,共8页
文章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热带雨林植物温室趣味植物展示区的建设概况和营造过程。通过对食虫植物、凤梨植物、兰科植物、红树林植物和奇趣植物共5类250多种主题植物的展示和生境营造特点的分析,探讨展览温室景观营造的原则和特点,并强调在... 文章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热带雨林植物温室趣味植物展示区的建设概况和营造过程。通过对食虫植物、凤梨植物、兰科植物、红树林植物和奇趣植物共5类250多种主题植物的展示和生境营造特点的分析,探讨展览温室景观营造的原则和特点,并强调在温室条件下,营造适合的生境对上述5类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景观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 展览温室 景观营造 热带植物 广东园林
下载PDF
基于SEM的华南植物园环境解说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钰瑶 陈世清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
采用线路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分析华南植物园的专业型、探索型、偶然发现型、逃避型等四类游客选择与使用不同媒体的相关性。认为应通过提高讲解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重游率最高的偶然发现型游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取。根据... 采用线路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分析华南植物园的专业型、探索型、偶然发现型、逃避型等四类游客选择与使用不同媒体的相关性。认为应通过提高讲解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重游率最高的偶然发现型游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取。根据环境解说系统解说效果理论模型,运用AMOS进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得到拟合后的解说效果模型,认为华南植物园环境解说应采用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指出存在缺乏人文关怀、忽略认知体验、游客解说体验不足、内容缺乏趣味性等问题,提出应从解说理念、解说主题、解说内容、解说媒体等四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 受众分析 环境解说 SEM 效果依赖模式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亚南 《广东园林》 2015年第3期42-45,共4页
植物专类园作为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植物搜集、科研生产、科普展示、园林观赏等功能。华南植物园的兰园是由科研生产型专类园向现代化多功能综合专类园转变的积极尝试,通过对华南植物园兰园的总体布局、景观节点、植物分区、植物... 植物专类园作为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植物搜集、科研生产、科普展示、园林观赏等功能。华南植物园的兰园是由科研生产型专类园向现代化多功能综合专类园转变的积极尝试,通过对华南植物园兰园的总体布局、景观节点、植物分区、植物种植设计进行分析,以期为植物专类园的构建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专类园 兰科植物 华南植物园兰园 景观规划设计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总体规划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思跃 《中国园林》 2004年第7期25-28,共4页
根据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对规划区进行了植物园体系规划和园区景观规划,以实现科研、科普、生产、景观四位一体共同发展模式,并对本次规划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华南植物园 总体规划 功能分区 园区规划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鸟类种类特征及栖息地植物景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光大 白晶滢 +1 位作者 许铭宇 陈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
为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生境与鸟类栖息地的关系,分析影响鸟类物种和种群分布的因子,研究城市绿地引鸟植物景观构建的可行性方案,在2021年对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中的鸟类以及植物群落开展调查研究。采用样方法对鸟类物种和鸟类种群进行观测,... 为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生境与鸟类栖息地的关系,分析影响鸟类物种和种群分布的因子,研究城市绿地引鸟植物景观构建的可行性方案,在2021年对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中的鸟类以及植物群落开展调查研究。采用样方法对鸟类物种和鸟类种群进行观测,通过样方法对华南植物园游览区植物物种、植物群落和植物生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14目40科88种,其中留鸟最多,达64种,占72.73%。鸟类种群分布特征与植物种类和植被结构关系密切,鸟类种群的丰富度、丰度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地 植物景观 生物多样性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