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ngsha erosive channel o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helf and its induced Kuroshio South China Sea Branch 被引量:11
1
作者 LUAN XiWu ZHANG Liang PENG XueCh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Based on a data base of multi-channel seismic profiles covered over Dongsha plateau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we found that the sea bed morphology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had been changed dram... Based on a data base of multi-channel seismic profiles covered over Dongsha plateau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we found that the sea bed morphology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had been changed dramatically after Dongsha uplifting, that sedimentary layer since Miocene age had been eroded with maximum eroded thickness more than 1000 m, and that an erosive channel had been formed of 20 km in width and 200 km in length and several hundreds meters in depth on the outer shelf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erosive channel is parallel to the 600 m isobath line, stretching from northeast to the southwest north of Dongsha uplift. The Kuroshio intrudes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 Luzon Strait both in winter time and summer time, an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area, the intruded Kuroshio Branch takes the form of Pacific-Indian Ocean Through Flow (PITH) in winter time, while the Luzon Strait Subsurface Inflow (LSSIF) in summer time, the routes of both PITH and LSSIF coincide well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rosive channel. After climbing from the northern slope up to the northern shelf, and after joined by the southward flow from the middle northern shelf of South China Sea, the Kuroshio Branch is strengthened and thus is able to erode the sea floor, and the shape of the erosive channel is a result of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Kuroshio South China Sea Branch and the Dongsha outer shelf sea flo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Dongsha Uplift erosion Dongsha erosive channel Kuroshio south china sea branch
原文传递
A Not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Shallow Interocean Circulation 被引量:33
2
作者 方国洪 Dwi SUSANTO +3 位作者 Indroyono SOESILO 郑全安 乔方利 魏泽勋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46-954,共9页
The existing estimates of the volume transport from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summarized, showing an annual mean westward transport, with the Taiwan Strait outflow subtracted, of 3.5±2.0 Sv (1... The existing estimates of the volume transport from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summarized, showing an annual mean westward transport, with the Taiwan Strait outflow subtracted, of 3.5±2.0 Sv (1 Sv=-0^6 ma s^-1). Results of a glob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show an annual mean transport of 3.9 Sv from the Pacific to the Indian Ocean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boreal winter transport is larger and exhibits a South China Sea branch of the Pacific-to-Indian Ocean throughflow,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ern Philippine Sea toward the Indonesian Seas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as well as through the Karimata and Mindoro Straits. The southwestward current near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s shown to be a combination of this branch and the interior circulation gyre. This winter branch can be confirmed by trajectories of satellite-tracked drifters, which clearly show a flow from the Luzon Strait to the Karimata Strait in winter. In summer, the flow in the Karimata Strait is reversed. Numerical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cific water can ent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exit toward the Sulu Sea, but no observational evidence is available. The roles of the throughiiow branch in the circulation, water properties and air-sea exchang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n enhancing and regulating the volume transport and reducing the heat transport of the Indonesian Throughflow,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interocean circulation branch of the Pacific-to-Indian Ocean throughflow Karimata Strait
下载PDF
海上油田鱼骨刺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及应用
3
作者 李世举 卢昌 +2 位作者 夏竹君 曹鹏飞 李朝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6期81-83,95,共4页
近年来,鱼骨刺多分支水平井逐渐成为南海东部油田开发的主力方向。文章介绍了该类井钻井设计的难点及风险,提出了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录井测井参数优选、地质导向工具优化以及完井方式优化等关键技术,并以A1H1井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实施... 近年来,鱼骨刺多分支水平井逐渐成为南海东部油田开发的主力方向。文章介绍了该类井钻井设计的难点及风险,提出了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录井测井参数优选、地质导向工具优化以及完井方式优化等关键技术,并以A1H1井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实施情况及结果,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部 海上油田 分支井 水平井 钻井技术
下载PDF
冬季华南降水年际变化的环流特征及对前期海面温度异常响应
4
作者 李超 李媛 +1 位作者 陈潜 陈训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利用我国160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哈德莱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华南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降水年际变化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对前期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东亚高空急流... 利用我国160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哈德莱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分析了华南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降水年际变化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对前期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东亚高空急流异常偏南(偏北),东亚大槽减弱(增强),天气瞬变扰动和南支槽加强(减弱),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西南风在华南形成异常辐合(辐散),从而有利于该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偏少)。ENSO型SST异常不能完全解释华南降水异常年南支槽和低层环流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导致华南降水异常的南支槽和低层风场变化与热带印度洋和赤道西太平洋SST异常关系更为密切。由前期热带印度洋和赤道西太平洋构建的SST指数和华南冬季降水相关达到0.44,两者相关系数在SST指数超前1个月时达到最大,对华南冬季降水具有一定潜在预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冬季降水 天气瞬变扰动 南支槽 印度洋海温
下载PDF
南海暖流研究回顾 被引量:18
5
作者 管秉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329,共7页
阐述了南海暖流的发现经过,对进一步的观测实验以及形成机制等方面作了回顾,重点是阐述各学者对南海暖流形成机制的看法,并概括出各学者的观点至少存在着4种较大的差异,期望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将会逐步达到一个合理的共识。
关键词 南海 暖流 黑潮 正压效应 气候性现象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环流的一个耦合模式Ⅰ.模式的建立及背景 被引量:3
6
作者 蔡树群 王文质 麦波强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3期18-27,共10页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邻近海域环流产生影响的各个动力因子进行量级分析,在Hurlburt等人数值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耦合模式,以便能反映大陆架、大陆坡变化剧烈的底形效应对边缘海环流的影响。将该模式用于南...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邻近海域环流产生影响的各个动力因子进行量级分析,在Hurlburt等人数值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耦合模式,以便能反映大陆架、大陆坡变化剧烈的底形效应对边缘海环流的影响。将该模式用于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环流的数值研究。初步的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能克服两层模式易发生"交面"和"交底"等现象的缺点,同时能反映斜压效应及底形效应的影响,使模拟的计算结果更切合实际,即:(1)黑潮通过巴士海峡侵入南海海域,并导致东沙群岛附近终年存在一个气旋涡;(2)台湾海峡西南海域的大陆架-大陆坡底形效应十分重要;(3)海水在台湾海峡的流动基本上为N向流动,流量约为2×10~6m^3·s-1;(4)模式中有类似于南海暖流的海流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暖流 黑潮 气旋涡 南海 台湾海峡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环流机制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树群 王文质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1期7-15,共9页
利用1个正压的数值模式研究风应力、黑潮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环流的影响,结果为:(1)以风应力为驱动机制时其流态特别是在台湾海峡的流动具有季节性,但未反映南海黑潮分支的存在;在冬季也未见有南海暖流出现,但在东沙群岛附近... 利用1个正压的数值模式研究风应力、黑潮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环流的影响,结果为:(1)以风应力为驱动机制时其流态特别是在台湾海峡的流动具有季节性,但未反映南海黑潮分支的存在;在冬季也未见有南海暖流出现,但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终年存在着1个气旋涡;(2)以黑潮为驱动机制时,黑潮通过巴士海峡侵入南海海域,并导致东沙群岛附近气旋性涡旋的形成。另外,模式体现黑潮南海分支、南海暖流及台湾暖流的存在,并表明广东沿岸大陆架坡折区底形效应的重要性;(3)以风应力及黑潮入流作为联合驱动机制时,模式的结果似为第1,2种情形结果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南海 台湾海峡 黑潮 数值研究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环流的一个耦合模式Ⅱ.模式的试验结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树群 黄企洲 麦波强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4期73-78,共6页
利用一个耦合的数值模式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的环流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多种可能的动力机制对该海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风应力、黑潮作为驱动机制时,该模式的计算结果大致与正压模式的计算结果相同;风应力促使研究海区流... 利用一个耦合的数值模式对南海东北部及台湾海峡附近的环流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多种可能的动力机制对该海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风应力、黑潮作为驱动机制时,该模式的计算结果大致与正压模式的计算结果相同;风应力促使研究海区流场的结构和强度发生变化,而黑潮才可能是该海区动力机制的主要因子。黑潮人流、入射角及海区层结程度等因素对该海区流态变化的影响较大;文章同时指出摩擦效应对于流场结构产生影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南海 暖流 环流 黑潮 耦合模式
下载PDF
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晶 魏泽勋 +1 位作者 李淑江 王永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从海洋动力学角度,概述了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的主要入流和出流通道—吕宋海峡和卡里马塔海峡的研究现状。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是太平洋、南海和印度尼西亚海域进行水体和热盐交换的传输带,对西太平洋、南海、印尼海和... 从海洋动力学角度,概述了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的主要入流和出流通道—吕宋海峡和卡里马塔海峡的研究现状。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是太平洋、南海和印度尼西亚海域进行水体和热盐交换的传输带,对西太平洋、南海、印尼海和东印度洋的环流系统有重要影响。吕宋海峡水交换和卡里马塔海峡贯穿流都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季节变化特征,对维持南海的物质、能量和动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向南海输运水体和热盐,并传递ENSO等气候信号,对南海的环流、水体和海洋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卡里马塔海峡向印度尼西亚海区的水体和热盐输运对印度尼西亚贯穿流有重要意义。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南海分支和印尼贯穿流的年际变化趋势呈反位相,两者相互调制相互影响,维持了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间的平衡关系,对全球大洋环流的结构和长期的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 南海分支 吕宋海峡 卡里马塔海峡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洋际交换及其气候效应的观测研究
10
作者 魏泽勋 徐腾飞 +9 位作者 方越 王晶 秦秉斌 胡石建 李颖 聂珣炜 张志祥 李志 曹智勇 马强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800,共13页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洋际交换(简称洋际交换)主要通过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实现,包括印尼贯穿流,不仅是印太洋盆间重要的质量、动量和能量通道,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气候异常信号传播的“海洋信号通道”,还是大西洋深层水体进行表层补...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洋际交换(简称洋际交换)主要通过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实现,包括印尼贯穿流,不仅是印太洋盆间重要的质量、动量和能量通道,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气候异常信号传播的“海洋信号通道”,还是大西洋深层水体进行表层补偿从而使大洋传送带闭合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全球海洋和气候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对洋际交换海域环流和气候的研究极其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开始开展观测研究。我国学者2007年起在洋际交换的主要海峡通道、源区及出流海域开展现场观测,成为国际上洋际交换观测的主要力量。以国内外学者基于这些观测资料取得的科学认识为主线,围绕洋际交换的多尺度变化、跨尺度和跨海盆相互作用,以及对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气候模态的调制作用4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主要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梳理,同时,对未来5~10年的攻关重点与目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际交换 海洋观测 印尼贯穿流 南海分支 多尺度变化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