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ONSET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 被引量:3
1
作者 高辉 梁建茵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Results of the definition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date and East Asian summermonsoon index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And more questions to be resolved are introducedlater.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dat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
下载PDF
An Alternative Index for the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2
2
作者 SUNJilin WANGDongxi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An alternative index for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has been designed based on the reanalysis data of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 An alternative index for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has been designed based on the reanalysis data of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It i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opotential thickness over Guangzhou and Manila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index for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CS. Since the convective heating alters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Guangzhou and Manila is of synoptic scale in the geostraphic framework, the index can represent the strength of heating and the first baroclinic cell over the SCS. By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indi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over the SCS can be ascertained by the vertical zonal wind shear between 200 hPa and 850 hPa, the zonal wind at 850 hPa, the OLR anomaly, and the alternative index defin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meridional wind shear between 200 hPa and 850 hPa always appears over the SCS much earlier than the zonal wind shear and cannot be used as an index under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ve index summer monsoon onset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Defini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被引量:2
3
作者 田莹 王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281-1289,共9页
We analyz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SCSSM) onset are to establish a SCSSM onset time series that is more recognizable by a majority of indicators.With the acknowledged ... We analyz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SCSSM) onset are to establish a SCSSM onset time series that is more recognizable by a majority of indicators.With the acknowledged index,we determine a key area(105°E-112.5°E,7.5°N-12.5°N) and define the zonal wind component in this key area as a new SCSSM onset index,using daily mean reanalysis data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of the SCSSM determined using the index defined in this paper are preliminarily studied.Results show that the Somalia cross-equatorial flow is enhanced,the strongest westerly wind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shifts northward,the cyclone couple in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eaken and move eastward,convecti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creases,and the subtropical high retreat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CSSM.By analyzing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it is found that in 1984 and 1999,the SCSSM broke out in pentads 29 and 23,respectively,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onset times determined using our in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dex
下载PDF
INTENSITY INDEX OF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尚森 梁建茵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ities of summer mons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standardized index, sI, has been designed that integrates a dynamic factor (southwesterly component) and a thermody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ities of summer mons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standardized index, sI, has been designed that integrates a dynamic factor (southwesterly component) and a thermodynamic factor (OLR) for the indication of summer mons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the index determined for individual months of June, July and August and the entire summertime from 1975 to 1999, specific months and years are indicated that are either strong or weak in monsoon intensity. The variation is studied for the patterns and sI抯 relationship is revealed with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quasi-10 and quasi-3-4 year cycles i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monsoon over the past 25 years. When it has an early (late) onset, the summer monsoon is usually strong (weak). In the strong (weak) monsoon years, precipitation tends to be more (less) in the first raining season of the year but normal or less (normal) in the second, in the province, but it would be more (less) in northeastern China and most parts of the northern China and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less (mor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western part of northern China and 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index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ON SHORT-RANGE CLIMATE PREDICTION OF THE ONSET AND INTENS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5
作者 许力 何敏 宋文玲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3年第S1期1-8,共8页
The short-range climate predictions of the onset and intens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are studied by statistical and synthesis metho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index ... The short-range climate predictions of the onset and intens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are studied by statistical and synthesis metho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index (SCSMI) and the environmental fields,such as 850 hPa winds, 500 hPa heights,SSTs,OLR,is examined.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SCSSM is discussed.The anomaly of the winter SCSMI and the preceding environmental fields may be used as a precursor signal to predict the onset and intensity of SCSSM.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a conceptu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predict the onset and intensity of SCSSM. The results for the trial prediction during 1998 to 2001 have presented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index (SCSMI) short-range climate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何敏 许力 宋文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4,共6页
利用合成及相关统计方法 ,研究冬季南海季风指数与 85 0hPa风场、5 0 0hPa高度、海表温度、OLR等环境场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可能机制。指出冬季南海季风指数及环境场的异常特征可以作为预测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前兆信号。... 利用合成及相关统计方法 ,研究冬季南海季风指数与 85 0hPa风场、5 0 0hPa高度、海表温度、OLR等环境场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可能机制。指出冬季南海季风指数及环境场的异常特征可以作为预测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前兆信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概念模型 ,1998~ 2 0 0 1年的预测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爆发日期 强度 南海 短期气候预测 环境场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 被引量:68
7
作者 戴念军 谢安 张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63-374,共12页
利用NCEP风场资料和候平均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区域低层风场与对流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南海中南部的纬向风平均值来定义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确定了长序列(1949~1998)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 利用NCEP风场资料和候平均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区域低层风场与对流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南海中南部的纬向风平均值来定义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确定了长序列(1949~1998)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指数,并研究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指数呈显著的反相关;50年来的气候趋势是,爆发日期逐渐偏晚,强度指数逐渐减弱。二者都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它们在不同阶段上的波动是各种时间尺度振荡叠加的结果,而年代际尺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东印度洋海温异常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均与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呈显著的反相关。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与强度指数反相关,而爆发之后,与强度指数正相关。这体现了南海夏季风活动与ENSO事件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活动 年际 南海夏季风爆发 年代际变化特征 夏季风强度指数 向外长波辐射 爆发日期 ENSO事件 海温异常 对流活动 低层风场 南海区域 资料分析 风场资料 NCEP 气候趋势 时间尺度 东印度洋 东太平洋 平均值 纬向风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琚建华 刘一伶 +1 位作者 李汀 李跃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261,共9页
利用NCEP/NCAR风场、垂直速度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逐日向外长波辐射(简称OLR)资料,运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方法,对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简称ISO)的特征和年际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气候平均状况下ISO在亚洲季风区存在5个活动中心,... 利用NCEP/NCAR风场、垂直速度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逐日向外长波辐射(简称OLR)资料,运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方法,对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简称ISO)的特征和年际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气候平均状况下ISO在亚洲季风区存在5个活动中心,其中包括南海南部地区(5°N~15°N,110°E~120°E)。气候平均状况下南海ISO在5~9月有三次比较明显的活跃过程。以850hPa风在西南方向上的投影(Vsw)经30~60天带通滤波后的绝对值在南海区域的夏季平均定义了当年南海夏季风ISO活动指数,以此确定了南海夏季风ISO活跃年和不活跃年,并由此提取了两者在逐日序列和水平分布场特征上的差异。通过对南海夏季风ISO活跃年与不活跃年ISO信号差别的研究发现:在南海夏季风ISO活动较活跃年份的一个完整周期的8个位相合成中,低频对流中心从热带印度洋西部东传到达南海后,受Walker环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底层东风气流阻挡等其它动力和热力因素的影响转向东北传。春季南海地区较强的Walker环流和对流活动有可能作为南海夏季风ISO活跃的前期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ISO活动指数 年际变化 前期信号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72
9
作者 吴尚森 梁建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7-344,共8页
依据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基本特征,设计了一个动力学因子(西南风分量)与热力学因子(OLR)相结合标准化的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Is。并计算出1975~1999年6、7、8各月及夏季Is的数据,给出了强、弱夏季风月和年。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Is与夏季... 依据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基本特征,设计了一个动力学因子(西南风分量)与热力学因子(OLR)相结合标准化的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Is。并计算出1975~1999年6、7、8各月及夏季Is的数据,给出了强、弱夏季风月和年。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Is与夏季风爆发早晚,及与广东和我国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5年来,南海夏季风年际变化有准10年和准3~4年变化周期。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则该年夏季风大多偏强(弱)。南海夏季风强(弱)年,广东后汛期偏涝(旱),前汛期降水正常或偏旱(正常),我国东北、华北大部和江南大部夏季降水偏多(少),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北西部以及华西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强度指数 变化特征 热力学因子 动力学因子
下载PDF
华北地区夏季降雨量与南海海温长期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有海 程志强 关翠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比较了华北地区7个站与17个站1951-1997年夏季(6、7、8月)降雨量与气候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对其成因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用北京、天津、邢台、烟台、郑州、太原和济南等7个站可代表该地区夏季降雨量与气候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过去47a该地... 比较了华北地区7个站与17个站1951-1997年夏季(6、7、8月)降雨量与气候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对其成因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用北京、天津、邢台、烟台、郑州、太原和济南等7个站可代表该地区夏季降雨量与气候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过去47a该地区依次经历了湿凉、湿热、湿凉、干热、湿热几个时期。降雨量的长期变化与南海前冬(1-2月)海温成负相关。前冬南海海温偏高,意味着初夏南海地区大气对流低频振动偏弱,南海夏季风爆发较晚,西南季风较弱,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华北地区大气低层北风加强,华北地区夏季少雨;前冬南海海温偏低时情况则相反。考虑冬季(1-2月)南海海温和7-8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纬度)的影响用均生函数建模,试验结果与用子波变换重构方法考察华北地区夏季降雨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二者相吻合;预测试验结果与过去3a的实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变化 华北地区 夏季 降雨量 南海 海温 气候变化
下载PDF
POAMA海气耦合模式对2003和2004年南海夏季风预报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柳艳菊 丁一汇 +1 位作者 Keenan T 孙爱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30,共12页
运用澳大利亚大气海洋耦合预报模式(Predictive Ocean Atmosphere Model for Australia,POAMA)的输出结果,采用泰勒图与分类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该模式对2003和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和演变进行实时预报的能力。通过对泰勒图的分析发现... 运用澳大利亚大气海洋耦合预报模式(Predictive Ocean Atmosphere Model for Australia,POAMA)的输出结果,采用泰勒图与分类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该模式对2003和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和演变进行实时预报的能力。通过对泰勒图的分析发现,随着预报初始时间越来越接近实际的季风爆发时间,模式预报南海夏季风爆发和演变的能力越来越强。当提前1—30d预报南海夏季风时,模式能够很好地预报风场、射出长波辐射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和降水场的空间分布,其中对风场的预报最好。通过对季风爆发指数和分类统计的分析,定量分析了模式预报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其最大预报时限可以提前10—15d左右,这与目前中期预报的上限(2周)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南海夏季风 季风预报 预报能力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 被引量:115
12
作者 李崇银 张利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资料分析及其同南亚(印度)夏季风的比较,指出建立的突发性和经向分量的重要性是南海夏季风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根据南海夏季风经向分量与纬向分量同样重要的特征,并考虑南海地区大气环流的基本形势,提出了用对流层高低层散度差... 资料分析及其同南亚(印度)夏季风的比较,指出建立的突发性和经向分量的重要性是南海夏季风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根据南海夏季风经向分量与纬向分量同样重要的特征,并考虑南海地区大气环流的基本形势,提出了用对流层高低层散度差构成季风指数,它可以更好地描写南海夏季风的活动。资料分析和大气环流模式(GCM)数值模拟试验都清楚地表明南海夏季风年际异常对大气环流和气候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东亚地区,而且通过东亚-太平洋-美洲(PJ或称EPA)波列影响美国的天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季风指数 EPA波列 季风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海温预报指数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少妮 黄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5,共8页
使用1979—2009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气候预测系统(CFSR)的日平均资料,确定了1979—2009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具体日期。使用英国Hadley中心提供的海表面温度月平均资料,根据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和海温距平的相关场,定义热带西太... 使用1979—2009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气候预测系统(CFSR)的日平均资料,确定了1979—2009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具体日期。使用英国Hadley中心提供的海表面温度月平均资料,根据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和海温距平的相关场,定义热带西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WPI)和赤道中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CEPI)。通过对季风爆发早晚年和正常年的分析对比,定义客观标准:(1)WPI和CEPI从前1年秋季9月到季风爆发前3月份基本保持相反的位相,并且WPI没有发生正负位相转换;(2)WPI从前1年9月到该年3月这7个月的月平均指数的绝对值≥0.2;(3)满足(1)(2)条件后,当WPI<-0.2且CEPI>0,则南海夏季风爆发可能异常偏晚,而当WPI>0.2且CEPI<0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可能异常偏早;(4)当WPI·CEPI>0时,季风可能正常时间爆发,而满足条件(1)但不满足(2)时季风正常时间爆发的可能性较大。并对2010、2011和201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做出了比较合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预报指数 海温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选取 被引量:23
14
作者 高辉 梁建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32,共8页
对近几年来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选取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全面的概述,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建立日期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 夏季风强度指数 东亚 研究成果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强度年代际变化基本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霞 梁建茵 郑彬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9,共10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南海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的划分、不同年代际阶段平均场的差异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南海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的划分、不同年代际阶段平均场的差异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年代际时间尺度的转折,可将其分成两个阶段,1960—1976年(简称第一阶段)和1980—1998年(简称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南海地区夏季西南风强度显著减弱,年际变化的方差显著变大,变化周期变短,但是南海中南部地区的上升运动却有所加强。夏季,从低层到对流层高层,中国大陆上空的气温显著降低,海洋上空的气温有所升高,在热力作用下,导致大陆中低层位势高度增加比海洋上大,形成大陆地区反气旋性环流加强,从而减弱了南海中北部地区的西南风。从辐散风场来看,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显著增加可能对南海中南部地区上升运动的加强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年代际变化 突变 强度指数
下载PDF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南海北部枪乌贼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江涛 陈国宝 陈作志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6,共6页
根据2009年~2014年南海捕捞信息网络获取的南海北部200 m等深线以内近海底拖网渔业数据,结合环境遥感数据,构建南海北部枪乌贼类(Uroteuthis sp.)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选取海表水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 根据2009年~2014年南海捕捞信息网络获取的南海北部200 m等深线以内近海底拖网渔业数据,结合环境遥感数据,构建南海北部枪乌贼类(Uroteuthis sp.)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选取海表水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CHL)等环境因子,采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建模,并分月份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系数,从而建立南海北部枪乌贼类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解释渔场分布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可从模型中推断各环境因子的最适范围和变化趋势;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ect,CPUE)高的渔场主要分布于HSI大于0.5的海域,其他HSI高的海域可能为潜在渔场。对不同因子权重系数的研究发现,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渔场分布的重要因素。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其准确率达到75%以上。该研究表明,基于不同权重系数的HSI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南海北部枪乌贼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乌贼 渔情预报 栖息地指数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南海北部风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 被引量:16
17
作者 谷德军 纪忠萍 +2 位作者 高晓荣 孙广凤 谢炯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利用1961—2008年广东逐日降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先采用EOF分析、相关分析定义了影响广东前汛期降水的850 hPa关键区——"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再利用功率谱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近48年广东前汛期降水... 利用1961—2008年广东逐日降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先采用EOF分析、相关分析定义了影响广东前汛期降水的850 hPa关键区——"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再利用功率谱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近48年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南海北部风场指数的低频振荡特征,并研究了广东暴雨与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均以准单周、准双周振荡为主,而30~60天的季节内振荡不显著。南海北部风场指数与广东前汛期降水准双周振荡序列存在显著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准单周振荡序列的相关。近48年4—6月南海北部风场指数的准双周振荡波峰前后3天(个别4天)的广东省前汛期暴雨出现概率为78.2%。最后利用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准双周振荡的波峰附近有典型西南风暖区暴雨发生的大气环流场演变特征,可为广东暖区暴雨过程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预报方法 准双周振荡 前汛期降水 南海北部风场 暖区暴雨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预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浩 蓝光东 +2 位作者 温之平 程炳岩 李永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利用1958-2001年ECMWF和1948-2006年NCEP的全球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与前期气象要素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当年2月份全球风场(u、v、ω分量)、位势高度场、气温场等气象要素场之间都存在显著相... 利用1958-2001年ECMWF和1948-2006年NCEP的全球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与前期气象要素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当年2月份全球风场(u、v、ω分量)、位势高度场、气温场等气象要素场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区。把各要素场中的显著高相关区视为影响季风建立日期的关键区,并定义关键区内的要素平均值为建立日期的预报因子,从中选取10个与建立日期关系最为紧密的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对季风建立日期进行预测。分析发现,有10个预报因子与季风建立日期有密切联系,对季风爆发迟早有一定的指示能力和预测作用。最后,经过SAS系统的分析和试验选择最好的回归预测方案,利用10个预测因子建立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回归预报方程(简称回归预报方程)。对回归预测方程进行回报实验发现,拟合得到的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许多学者确定的建立日期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95%以上的置信度,拟合误差基本控制在2候以内,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可以说,该方法是作为预报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 SAS统计分析系统 回归预报方程
下载PDF
基于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降水延伸预报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官军 魏凤英 +1 位作者 姚文清 周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利用代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的850 hPa纬向风EOF分解的前两个主成分,定义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指数,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第2代气候预报系统(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NCEP/CFSv2)提供的1982 2009年逐日回... 利用代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的850 hPa纬向风EOF分解的前两个主成分,定义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指数,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第2代气候预报系统(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NCEP/CFSv2)提供的1982 2009年逐日回算预报场计算了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指数的预报值,用于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实时监测指数与模式直接预报降水量相结合的统计动力延伸预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季节内降水分量的预报效果。同时,该方法能够避免末端数据损失,修正了对模式预报降水直接进行带通滤波而导致的负相关现象,并起到消除模式系统误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 实时监测指数 延伸预报 NCEP/CFSv2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变化及其与全球大气和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娟 李建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8-580,共13页
本文分析了1948-2006年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化,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全球气象要素场如环流、相对湿度、海表温度(SST)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与全球各物理量之间有较好的大范围统计相关。选出了10个强南海夏季风年,8个弱南海夏... 本文分析了1948-2006年南海夏季风的年际变化,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全球气象要素场如环流、相对湿度、海表温度(SST)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与全球各物理量之间有较好的大范围统计相关。选出了10个强南海夏季风年,8个弱南海夏季风年,利用合成分析研究了季风强、弱年的环流和SST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弱年各特征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表现在SST上,强弱季风年不仅在夏季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有明显差异,并且前期春季此区域的SST与南海夏季风有持续的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的一个预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强季风年 弱季风年 显著相关 海表温度 季风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