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fiel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interpretation of igneous rocks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淑玲 孟小红 +3 位作者 郭良辉 姚长利 陈召曦 李和群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0年第4期295-305,399,共12页
Igneous rock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broad prospect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Integrated geophysical methods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igneous rocks and to determine and identify ig... Igneous rock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broad prospect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Integrated geophysical methods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igneous rocks and to determine and identify igneous rock bodies.Aimed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everal potential field processing methods are preferentially selected.Reduction to the pole by variable inclinations in the area of low magnetic latitudes is used to perform reduction processing on magnetic anomalies.The preferential contin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separat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and extract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y information of igneous rocks in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The 3D spatial equivalent distribution of igneous rocks in South China Sea is illustrated by the 3 D correlation imaging of magnetic anomalies.Since the local anomaly boundaries are highlighted gravity and magnetic gradients,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igneous rocks are roughly outlined by gravity and magnetic correlation analysis weighted by gradient.The results show the distribution of igneous rocks is controlled and influenced by deep crustal structure and faul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s reduction to the pole at low latitudes preferential continuation igneous rock distribution
下载PDF
FEATURES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森强 刘祖惠 +4 位作者 刘昭蜀 何善谋 黄慈流 袁恒涌 张毅祥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81年第9期1271-1284,共14页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survey lines of about 13,500 km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entral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from 1977 to 1978.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that the Bouguer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survey lines of about 13,500 km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entral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from 1977 to 1978.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that the Bouguer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have a tendency to increase gradually theirvalues from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helf, through the slope, to the central abyssal basin of theSouth China Sea. The change in free-air gravity anomaly values coincides to a certain degreewith the undulation of the sea-bottom topography. The primary factor determining regionalvariation of the Bouguer gravity anomayl values is the Moho depth. The main factor deter-mining the magnetic anomly values is the nature of the basement rock. The high magnetieand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values observed in some fault basin areas are inferred to becaused by draping the basic and ultrabasic magma extruding along the faults on the basementof the metamorphic rock,or by intrusion of the same magma into the bas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k featureS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sea
原文传递
南海磁性基底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郝天珧 徐亚 +2 位作者 赵百民 张永军 彭利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63-2774,共12页
利用南海最新的磁力资料,在岩石物性分析基础上,选择南海一条典型剖面拟合反演其密度与磁性结构并以拟合结果作为约束,反演全海域磁性基底的宏观分布,对南海磁力数据进行了低纬度化极处理,利用Halo小波基对化极磁异常进行了多尺度分析... 利用南海最新的磁力资料,在岩石物性分析基础上,选择南海一条典型剖面拟合反演其密度与磁性结构并以拟合结果作为约束,反演全海域磁性基底的宏观分布,对南海磁力数据进行了低纬度化极处理,利用Halo小波基对化极磁异常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并依据磁力异常特征进行了磁场分区.根据剖面与全海域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认为:南海北部陆缘更倾向于非火山型的构造属性.磁性基底对浅部沉积作用的控制关系在莺歌海一带表现得非常明显.中—西沙和南沙块体的磁性基底特征十分相似,推测在海盆拉张之前,二者为同一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磁性基底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南海北部盆地基底岩性地震-重磁响应特征与识别 被引量:33
4
作者 鲁宝亮 孙晓猛 +3 位作者 张功成 张斌 郎元强 王璞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3-572,共10页
针对性选取东南沿海露头剖面18条,采集245件南海盆地基底可能出现的岩性样品,测定其密度和磁化率,建立各种岩性的密度-磁化率交会图版,以此约束过井地震剖面和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总结出南海北部盆地基底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针对性选取东南沿海露头剖面18条,采集245件南海盆地基底可能出现的岩性样品,测定其密度和磁化率,建立各种岩性的密度-磁化率交会图版,以此约束过井地震剖面和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总结出南海北部盆地基底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沉积岩4大类11亚类岩性的地震-重磁响应特征.应用重磁震岩性解释模型逐一对南海盆地北部主干剖面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从而实现了盆地基底岩性的平面填图.这种从盆缘剖面到盆地内部、从岩石物性测量到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的方法,在资料获取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的南海盆地基底地质研究中,业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相信在其他盆地研究中也会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基底岩性 岩石物性 地震 重磁异常
下载PDF
关于黄海深部构造的地球物理认识 被引量:26
5
作者 郝天珧 黄松 +5 位作者 徐亚 李志伟 张丽莉 王家林 Suh Mancheol Kim Kwangkee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5-1326,共12页
利用黄海海区重磁观测数据,以最新的地震层析成像和浅层反射地震探测结果作为约束,并利用小波分解、纹理特征图像处理等手段,对研究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岩石物性总结、断裂信息提取和磁性基底埋深反演计算,同时对南黄海海域三... 利用黄海海区重磁观测数据,以最新的地震层析成像和浅层反射地震探测结果作为约束,并利用小波分解、纹理特征图像处理等手段,对研究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岩石物性总结、断裂信息提取和磁性基底埋深反演计算,同时对南黄海海域三条剖面进行了广义逆重磁数据拟合反演和地震P波速度成像.根据地球物理数据的各种处理结果,提出在南黄海西部存在一条串珠状地球物理线性构造带,并将这条NNW向断续延伸的构造带称之为南黄海西缘断裂带.该断裂带延伸长,断裂两侧前新生代地层差异较大,有可能是造成陆区和南黄海南部盆地区前新生代油气远景差异的原因之一.文中得到南黄海磁性基底埋藏分布具有"中间浅四周深"的分布特征,与地震层析成像结果相吻合.磁性基底的局部起伏和局部构造的边界断层共同控制了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的格架和残余厚度分布,反映出"区域控制局部,深层约束浅层"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拟合 地震层析成像 南黄海 磁性基底分布 前新生代油气
下载PDF
东海磁场及磁性基底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波 张训华 孟祥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磁性基底界面,分析解释磁性界面的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磁... 利用东海及邻域最新的磁力异常数据,分析东海的磁场特征,并利用该磁力数据计算东海的磁性基底界面,分析解释磁性界面的特征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从陆区、陆架盆地到冲绳海槽中部,磁力异常呈正负相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福建沿海地区;磁性基底深度在4~11km之间变化。从冲绳海槽中部到琉球群岛,磁异常从正磁异常变为负磁异常;磁性基底深度为7~12km之间变化。从琉球弧前盆地到琉球海沟,磁力异常为正负相间变化,中部磁异常为负值,两侧异常为正值;磁性基底深度为7.5~11km之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特征 磁性基底 东海
下载PDF
南海西缘断裂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长松 高金耀 +1 位作者 赵俐红 赵建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3,共7页
南海西缘断裂带以8°N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主断裂是一条形成于中生代的基底断裂,在新生代为持续活动的断裂带,并控制了沿断裂带及其邻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断裂带内无磁性的高密度岩体属于印支期或燕山第1,4,5期之中的某一期... 南海西缘断裂带以8°N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主断裂是一条形成于中生代的基底断裂,在新生代为持续活动的断裂带,并控制了沿断裂带及其邻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断裂带内无磁性的高密度岩体属于印支期或燕山第1,4,5期之中的某一期花岗岩侵入体,它很可能是燕山晚期的产物。该断裂带的基底断裂在万安盆地的延伸段位于盆地中部;万安盆地东缘断裂带是新生代以来受盆地中部基底断裂右行走滑的扭张应力作用,在盆地东部边缘引发断陷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缘断裂带 地球物理特征 基底断裂
下载PDF
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营养盐浓度分布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亚楠 陈法锦 +2 位作者 赵辉 曾珍 陈建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316,共7页
通过分析2012年12月南海西北部海水中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数据,讨论了南海西北部海域冬季营养盐分布与结构状况.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冬季A区(粤西沿岸)表层营养盐浓度受到冲淡水和沿岸流的影响较大,表层水的N/P、Si/N和Si/P比值均略高... 通过分析2012年12月南海西北部海水中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数据,讨论了南海西北部海域冬季营养盐分布与结构状况.结果表明:南海西北部冬季A区(粤西沿岸)表层营养盐浓度受到冲淡水和沿岸流的影响较大,表层水的N/P、Si/N和Si/P比值均略高于Redfield比值.而B区(琼东海域)和C区(外海海域)营养盐浓度较少受到河流输入的影响.B区表层水的N/P、Si/N和Si/P比值均低于Redfield比值;B区较低的N/P比值可能与海水中的脱氮作用有关.而C区N/P比值则是Redfield比值的2倍,这可能与该区真光层(75 m以浅)固氮生物的固氮作用有关;C区也存在缺硅现象,尤其是在C区的真光层(75 m以浅)缺硅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营养盐 叶绿素A 营养盐结构 分布特征 南海西北部
下载PDF
基于磁力资料的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杰 王万银 +6 位作者 罗新刚 姚攀 赵志刚 邱之云 纪晓琳 鲁宝亮 冯旭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69-4280,共12页
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和热演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磁性界面.为了研究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所反映的深部构造及其热活动的地质效应,本文在对磁异常进行化极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获得了磁性... 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和热演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磁性界面.为了研究南海及邻区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所反映的深部构造及其热活动的地质效应,本文在对磁异常进行化极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曲率位场分离方法,获得了磁性基底和居里面引起的化极磁异常,利用双界面模型快速反演方法,反演了南海及邻区的磁性基底和居里面深度,研究了磁性基底、居里面深度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磁性基底、居里面与新生界深度之间相关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磁性基底深度5~20km,洋盆南北两侧磁性基底走向分别以NE、NEE向为主,中南半岛周缘磁性基底呈NW、NNW走向.居里面深度15~32km,宏观表现为"洋壳浅、周缘深"及周缘"北浅南深"的特征,洋盆地区居里面深度呈现"西南浅、东部深",洋壳与陆壳接触带在居里面深度上表现为梯级带特征.新生界深度与磁性基底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magnetic basement and Cenozoic,CDMBC)多以不规则形状分布,在盆地的沉积中心呈现正相关;新生界深度与居里面深度相关性(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th of Curie surface and Cenozoic,CDCSC)多呈NE、NEE向带状正相关分布,走向与盆地走向一致;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南部和曾母盆地CDMBC呈正相关、CDCSC呈负相关,莺歌海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隆起而抬升,磁性基底张裂下沉,发生大规模沉降引起;琼东南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居里面随岩石圈变形下坳而下降,沉积中心与磁性基底下沉方向一致;万安盆地和曾母盆地相关性特征推测为:深部流体沿南海西缘断裂直接进入地壳,引起该处居里面深度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及邻区 磁性基底 居里面 盆地 相关性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陆缘基底磁异常反演与解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文敏 吴健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25-1729,共5页
在对南海东北部陆缘的磁场资料展开多尺度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中生代深度资料,反演求取了前中生代基底的视磁化强度分布.通过对现有综合钻井和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基底视磁化强度分布,推测研究区视磁化强度高值带北段可能... 在对南海东北部陆缘的磁场资料展开多尺度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中生代深度资料,反演求取了前中生代基底的视磁化强度分布.通过对现有综合钻井和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基底视磁化强度分布,推测研究区视磁化强度高值带北段可能受制于陆壳,而南段特高值则可能是受次洋壳的改造作用,研究区西部的视磁化强度低值区是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岩系,视磁化强度负值区的潮汕坳陷及其东南部基底具有洋壳或准洋壳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前中生界基底 视磁化强度 基底岩性
下载PDF
南海新生代沉积基底性质和盆地类型 被引量:30
11
作者 谢锦龙 余和中 +2 位作者 唐良民 傅瑾君 武金云 《海相油气地质》 2010年第4期35-47,共13页
根据新的重磁、地震及钻井资料,结合大地构造性质和新生代主要构造变形特征,将南海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划分为三个基底区,即北部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部中—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以及南部复杂基底区。北部基底区以古生界变质基底为主,同... 根据新的重磁、地震及钻井资料,结合大地构造性质和新生代主要构造变形特征,将南海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划分为三个基底区,即北部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部中—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以及南部复杂基底区。北部基底区以古生界变质基底为主,同时含有中生界残留断陷,它由北部湾断陷基底区、珠江口中—古生界断陷基底区以及西沙古生界断陷基底区三个次级区构成;西部基底区以走滑伸展为特征,分为莺歌海古生界、中建南中生界以及万安中生界等三个次级走滑拉分基底区;南部基底区较复杂,划分为曾母新生代早期褶皱基底区和南沙中—古生界复杂基底区。这八个次级基底区之间主要以俯冲—碰撞缝合带、蛇绿岩带、深海放射虫沉积岩带、洋中脊火成岩带以及深大走滑转换断裂带等分隔,各自有着不同的演化历史,控制了南海新生代多种类型次级沉积盆地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沉积 基底性质 盆地类型 构造演化 前新生代 南海
下载PDF
南海东沙以南海域陆坡航磁异常特征与含油气盆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天猛 《北京地质》 1996年第4期1-9,共9页
通过对南海东沙以南海城隆坡航磁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引起各类磁异常的地质原因,认为本区陆坡地壳结构与陆壳相同(只是厚度变薄了),属于由陆壳到洋壳的过渡型地壳。同时,圈出东沙南磁性基底拗陷,推测该拗陷是一个很有希望的... 通过对南海东沙以南海城隆坡航磁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引起各类磁异常的地质原因,认为本区陆坡地壳结构与陆壳相同(只是厚度变薄了),属于由陆壳到洋壳的过渡型地壳。同时,圈出东沙南磁性基底拗陷,推测该拗陷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含油气盆地,并对该拗陷沉积层厚度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含油气盆地 航磁异常 南海 陆坡
下载PDF
南海区域断裂特征及其基底构造格局 被引量:20
13
作者 鲁宝亮 王璞珺 +1 位作者 张功成 王万银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44-1553,共10页
基于覆盖南海的水深、重力、磁力以及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层特征,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研究,明确了南海区域断裂和前新生代基底构造格局特征.古生代以来,受控于特提斯和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影响,导致南海地区板块汇聚与分离,不同时... 基于覆盖南海的水深、重力、磁力以及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层特征,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研究,明确了南海区域断裂和前新生代基底构造格局特征.古生代以来,受控于特提斯和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影响,导致南海地区板块汇聚与分离,不同时期南海构造应力环境各异,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四周陆缘,致使北部陆缘主要为拉张型断裂,南部陆缘为挤压型断裂,西部陆缘为走滑型断裂,而东部陆缘则为海沟俯冲型断裂,以NE-NEE向、NW向和近SN向3组走向为主.在此研究基础上,海陆综合考虑,结合地块构造层序列、沉积建造、变质作用以及构造演化历史,以地块拼接带(蛇绿岩带、蛇绿混杂岩带及扩张边缘带)作为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以主要走滑断裂作为三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将南海及其围区划分为8个二级构造单元以及9个三级构造单元.南海地区基底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构造层,沉积建造以及变质作用,显示出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构造属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南海地区基底构造格局以及揭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为该区新生代构造演变提供基底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区域断裂 基底 构造单元 重磁异常
原文传递
南海三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4
作者 毕乃双 傅亮 +6 位作者 陈洪举 刘瑞志 陈霖 刘庆庆 林岿璇 姚鹏 杨作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184-2194,共11页
基于2016年10月在南海三沙永乐龙洞开展的水体环境要素的综合观测,获取了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叶绿素a、溶解氧、浊度、悬浮颗粒物粒度和海流等数据,研究了南海三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乐龙洞... 基于2016年10月在南海三沙永乐龙洞开展的水体环境要素的综合观测,获取了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叶绿素a、溶解氧、浊度、悬浮颗粒物粒度和海流等数据,研究了南海三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乐龙洞在水深10 m以下区域与外海无大规模连通;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存在多个跃层,分别位于水深3,10,50和80~110 m附近水深,其中以50 m水深附近跃层最强,155 m以下区域水文要素几无变化.叶绿素a垂向分布表现为多峰特征,在10~20 m附近存在一次表层叶绿素a最大值区.随着水深增加叶绿素a含量快速降低,在水深90 m附近叶绿素a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后叶绿素a快速降低.溶解氧浓度垂向分布较为复杂,表层最高可达7 mg/L,在温度、盐度和密度跃层水深附近浓度快速降低,并在水深90 m附近降为0,即无氧状态.水体浊度与叶绿素a分布特征极为相似,即在水深10~20和90 m附近存在浊度高值区.龙洞内悬浮颗粒物主要有两个粒径组分,分别为145~500μm的粗颗粒组分和5.28~38.55μm的细颗粒组分,其中以粗颗粒组分为主.龙洞80 m以上和其下水体性质差异显著,表明其来源不同.80 m以上水体温度、盐度跃层主要为日变和季节性跃层,80~110 m为永久性跃层.跃层处密度的显著差异,导致水体垂向对流受限并富集悬浮颗粒物,是导致溶氧浓度快速降低的主控因素.80 m以下水体与其上水体几无交换,加之有机颗粒物的氧化与分解,形成无氧状态.悬浮细颗粒组分体积浓度控制水体浊度变化,推测细颗粒应主要为矿物及岩石碎屑,粗颗粒应主要为藻类和海洋雪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三沙永乐龙洞 水体环境要素 垂向分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南海东北部海底潜在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庐山 鲍才旺 《南海地质研究》 2000年第12期87-101,共15页
根据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南海东北部海底潜在的地质灾害因素,特别是海底滑坡与崩塌、活动断层、沙波与沙丘、陡坎与断裂谷、埋藏古河道与古三角洲、侵蚀沟谷及海底峡谷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 根据大量地质-地球物理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南海东北部海底潜在的地质灾害因素,特别是海底滑坡与崩塌、活动断层、沙波与沙丘、陡坎与断裂谷、埋藏古河道与古三角洲、侵蚀沟谷及海底峡谷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危害性,为海洋开发与海底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质灾害类型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危害性 南海 滑坡 活动断层 崩塌 沙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