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PP distribution related to the terrain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LIYan LIAOShendong +1 位作者 CHIGuobin LIAOQif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6期617-624,共8页
The time series NDVI distribution maps of the study area were calculated with AVHRR images acquired from May 1999 to April 2000 on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The time series NDVI distribution maps of the study area were calculated with AVHRR images acquired from May 1999 to April 2000 on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NPP on the transect, the RS NPP distribution maps were created by zones and the quantitative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NDVI maps and field measured NPP sample data collected from Central and South China for forest and cultivated land. Furthermo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ative result were obtained through an overlapping and fitting analysis between the NPP maps and D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NPP distribution features are not only distinguished on detail zonation of natural vegetation in vertical, latitudinal and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but also reflected an obvious effect from the crop growing period of agricultural are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bove, an opposite opinion was given that the NPP values for the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areas vary grea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with the forest areas having a higher value than the agricultural areas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Huang, Huai and Hai Plains, agricultural regions have higher NPP values than the surrounding low mountai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the NPP values form a gradient across the mid-to-high mountain forest zone to plains and low mountain areas. Further, for most of the agricultural areas, NPP values range between 25—35 t·hm2·a-1 and do not show significant areal differen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横断面 中国东北地区 网状原始生产力 农业生产 NDVI 植被 生物圈
原文传递
Pattern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WUE and NUE in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被引量:21
2
作者 SHENG Wenping REN Shujie +3 位作者 YU Guirui FANG Huajun JIANG Chunming ZHANG M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4期651-665,共15页
From July 2008 to August 2008, 72 leaf samples from 22 species and 81 soil samples in the nine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were collected, from north to south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NSTEC). B... From July 2008 to August 2008, 72 leaf samples from 22 species and 81 soil samples in the nine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were collected, from north to south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NSTEC). Based on these samples, we studie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vegetable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and analyze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vegetable WUE and NUE were calculated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foliar δ 13C and C/N of predominant speci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1) vegetable WUE, ranging from 2.13 to 28.67 mg C g-1 H2O, increased linearly from south to north in the representative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 while vegetable NUE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 increasing from north to south, ranging from 12.92 to 29.60 g C g-1 N. (2) Vegetable WUE and NUE were dominantly driven by climate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il nutrient factors. Based on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soi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soi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were responding for 75.5% of the variations of WUE (p0.001). Whil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soi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could explain 65.7% of the change in vegetable NUE (p0.001). Moreover, vegetable WUE and NUE would also be seriously influenced by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in nitrogen saturated ecosystems.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rade-off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ble WUE and NUE in the typical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 (p0.001), indicating a balanced strategy for vegetation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global change would impact the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systems. However, vegetation could adapt to those changes by increasing the use efficiency of shortage resource while decreasing the relatively ample one. But extreme impacts, such as heavy nitrogen deposition, would break this trade-off mechanism and give a dramatic disturbance to the ecosystem biogeochemical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δ 13C C/N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NSTEC)
原文传递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REN Xiaoli LU Qianqian +2 位作者 HE Honglin ZHANG Li NIU Zhonge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11期1807-1822,共16页
The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T/ET) is a key parameter for quantify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ecosystem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uptake and water cycling in the ... The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T/ET) is a key parameter for quantify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ecosystems and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system carbon uptake and water cycl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The estimation of T/ET has been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 globally.In this paper,we used the Priestly-Taylor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Model (PT-JPL) driven by regional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ridded meteorological data,to simulate the T/ET 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 China (NSTEC) during 2001-2010,an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T/ET,as well a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in T/ET.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PT-JPL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sim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components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Eastern China,and has relatively good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T in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NSTEC was heterogeneous,i.e.,T/ET was higher in the north and lower in the south,with an averaged value of 0.69;an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ET showe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rend,with an increment of 0.007/yr (p<0.01).(3) Seasonal and inter- annual variations of T/ET had different dominant factors.Temperature and EVI can explain around 90%(p<0.01)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T/ET,while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ET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EVI (5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 china (NSTEC) forest ECOSYSTEMS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T/ET)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原文传递
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分析中国东部样带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格局 被引量:9
4
作者 钱峻屏 李岩 +1 位作者 廖其芳 廖圣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49,77,共5页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tastern China (NSTEC) was a typical ecologcal region which was mostly driven by heat and varied with its vegetation along with latitude.In-depth knowing of the NSTEC will enhance our unders...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tastern China (NSTEC) was a typical ecologcal region which was mostly driven by heat and varied with its vegetation along with latitude.In-depth knowing of the NSTEC will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change along with global warming.In this paper,NOAA-AVHRR data was used to get the vegetation index across the NSTEC.Then a regression model was built to get the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from it.Since the research area covered from 118°E to 128°E,40°N to 50°N,and from 108°E to 118°E,17.5°N to 40°N,to precisely acquire the NPP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whole area,different vegetation indice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and surface.Then thre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deduced for NPP.Finally,a NPP adjusting scheme was used to get a general NPP distribution map from the three regression results.The achievements well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 of NPP along the NSTEC and would support further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in land ecology system study and global chang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植被指数 中国 东部 农业生态系统 生产力
下载PDF
全球变化压力下中国东部样带植被与农业生态系统格局的可能性变化 被引量:38
5
作者 彭少麟 赵平 +1 位作者 任海 郑凤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对热量梯度驱动下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连续带的生产力变化进行模拟 ,对反映植被组成结构特征的生活型谱的变化 ,以及在全球变化平均温度可能增加的情况下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格局的变化进... 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对热量梯度驱动下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连续带的生产力变化进行模拟 ,对反映植被组成结构特征的生活型谱的变化 ,以及在全球变化平均温度可能增加的情况下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在这一样带中 ,从南到北地带性植被有北热带季节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模拟在温度增加 1℃的情况下生产力的变化 ;由南部的北热带季节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增加约 1%到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增加约 5 %~ 6 %,显示出生产力增加强度随纬度增大具一定相关关系。植被的物种结构变化比生产力变化缓慢得多。对样带的森林植被的生活型谱进行分析 ,表明其存在着 8种主要的生活谱结构类型。在平均温度增加的情况下 ,不同生活型谱结构的生态系统分布呈现向北扩展位移的趋势。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格局中 ,在平均温度增加的情况下 ,南亚热带水稻三熟将不会季节太紧而有可能进行大面积三造生产。中亚热带双季稻连作一年三熟受低温影响减少。北亚热带一年二熟季节上有保证。暖温带许多地方能有二造收成。温带和寒温带的生产面积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中国东部样带 生产力格局 生活型谱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
下载PDF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主要植被类型物候期的变化 被引量:40
6
作者 余振 孙鹏森 刘世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29,共14页
植被物候期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物候过程是反映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直接和最敏感的生态学过程之一,大尺度植被物候学过程主要以植被的季节动态体现其对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过程。基于NOAA/AVHRR从1982年至2006年的双... 植被物候期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物候过程是反映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直接和最敏感的生态学过程之一,大尺度植被物候学过程主要以植被的季节动态体现其对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过程。基于NOAA/AVHRR从1982年至2006年的双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依托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对主要植被类型的物候过程进行模拟,并计算了主要物候现象(包括返青起始期、休眠起始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发生时间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返青起始期显著提前的植被有温带针叶林(TCF,0.56d.a-1)、温带草丛(TG,0.66d.a-1)、亚热带热带针叶林(STCF,0.46d.a-1)、亚热带落叶阔叶林(SDBF,0.58d.a-1)和亚热带热带草丛(STG,0.89d.a-1);休眠起始期显著推迟的植被有寒温带温带针叶林(TCTCF,0.32d.a-1)、SDBF(0.80d.a-1)和温带落叶阔叶林(TDBF,0.18d.a-1);此外,大部分植被类型的生长季长度都有所延长,但延长的方式不同:TCF(0.77d.a-1)是由于返青起始期显著提前造成的;TCTCF(0.38d.a-1)和TDBF(0.36d.a-1)是由于休眠起始期显著推迟造成的;TG(0.76d.a-1)、STCF(0.83d.a-1)、SDBF(1.40d.a-1)和STG(1.30d.a-1)等是由于返青起始期提前和休眠起始期推迟共同造成的。对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温度对南北样带上植被物候的影响较大,而降水对物候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的响应各异。在南北样带上存在的热量梯度,使得整条样带上植被的物候现象也表现出时间梯度,从返青起始期发生的时间上比较,从北向南逐渐推迟,即寒温带植被>温带植被>亚热带植被;休眠起始期和生长季长度则正好相反,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温带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物候期 植被类型
下载PDF
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南北样带的自然概况 被引量:10
7
作者 滕菱 任海 彭少麟 《生态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1-10,共10页
介绍了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南北样带的自然情况 ,包括地理范围、地貌、气候、土壤、植被资源等。通过对东部样带内气候与植被相关分析发现 ,降水量与温度是影响东部样带内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气候 植被 土壤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种子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1 位作者 刘世荣 耿丽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857-7865,共9页
选取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核心分布区的7种优势栎属树种作为对象,通过检测种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淀粉、蛋白质、油脂、可溶性总糖、单宁和脯氨酸,分析其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种子化学组成的主要因... 选取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核心分布区的7种优势栎属树种作为对象,通过检测种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淀粉、蛋白质、油脂、可溶性总糖、单宁和脯氨酸,分析其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种子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日照时数次之,而降水没有明显影响。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随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年日照时数增加,生长积温减少,生长季缩短,淀粉含量积累下降,并趋向于水解为可溶性糖类;同时,从南到北,为适应低温的环境条件,栎属树种通过增加种子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以提高种子的抗寒性。栎属树种种子的化学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脯氨酸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它们三者与淀粉均为负相关,种子化学组成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样带 栎属树种 种子 化学组成 气侯因子
下载PDF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中南段典型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龙 国庆喜 +2 位作者 郑文超 杨国亭 周晓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1,共3页
以IGBP第15条国际标准样带———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的中南段为研究对象,应用NDVI数据将该区域植被类型划分为3大类,35小类。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0种代表该样带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并对不同植被类型NDVI指数与气候因子(月最低温度、月降水... 以IGBP第15条国际标准样带———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的中南段为研究对象,应用NDVI数据将该区域植被类型划分为3大类,35小类。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0种代表该样带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并对不同植被类型NDVI指数与气候因子(月最低温度、月降水和月均温)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第17类、24类植被类型受月最低温度影响最大;第25类、26类、27类、28类和29类植被类型受月均温影响最大;第30类、33类和34类植被类型对所选择的环境因子(月最低温度、月降水和月均温)的影响不敏感。并探讨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东部南北样带 分类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植被绿度期变化与降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植 刘世荣 +3 位作者 周连第 郭志华 孙鹏森 李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6-51,共6页
为了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基于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的原理和特点,笔者应用野外物候观测数据和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国国家气象局355个站点1951—2004年观测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 为了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基于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的原理和特点,笔者应用野外物候观测数据和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国国家气象局355个站点1951—2004年观测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的探路者数据集中的NOAA/AVHRR NDVI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将其应用于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上以物候为指示的植被格局动态与气候变化研究之中,分析1982—2003年样带植被绿度期参量与降水相关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植被绿度初期提前趋势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平均绿度初期提前8天左右;样带北部温度升高、降水减少,特别是春季降水减少,会使温带荒漠地区荒漠化趋势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植被绿度期 遥感监测模型 降水变化
下载PDF
华南地球化学走廊带碎屑沉积岩W、Sn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起超 迟清华 +3 位作者 王学求 刘东盛 刘汉粮 周建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11-219,共9页
通过系统的高密度采样,选取了470件来自华南走廊带的细粒碎屑沉积岩,涵盖了中元古到白垩系地层,对其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进行了精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都存在明显的稀土元素的分异和Eu的负异常,其中(La/Yb)N=10.0,Eu/... 通过系统的高密度采样,选取了470件来自华南走廊带的细粒碎屑沉积岩,涵盖了中元古到白垩系地层,对其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进行了精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都存在明显的稀土元素的分异和Eu的负异常,其中(La/Yb)N=10.0,Eu/Eu*=0.67。相对上地壳平均组成,样品明显亏损Ca、Na和Sr,并具有较高的化学风化指数,暗示样品受到了较为强烈的风化作用影响,并且经历了长距离的搬运过程;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图解暗示样品的源岩可能包括花岗质、安山质和长英质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样品可以代表较大的源区,并且W、Sn的含量可以反映走廊带上W、Sn分布特征。在走廊带上,W、Sn的含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在江山—绍兴断裂带附近突变,该分布特征与华南地区的钨锡成矿作用非常吻合。碎屑沉积岩中W、Sn的含量明显高于上地壳平均含量,其中W、Sn含量的峰值存在于中元古代—奥陶系地层,而华夏地块从中元古代开始便具有高钨锡含量,可能是该地区形成全世界最大的钨锡成矿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碎屑沉积岩 华南走廊带 钨、锡
下载PDF
基于BIOME4模拟未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生物群区的分布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卓瑶 欧阳琰 +4 位作者 李航 王磊 赵德华 安树青 刘世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7,共7页
利用生物地理耦合模型BIOME4,模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生物群区的潜在分布。根据中国气候-植被的关系对BIOME4的环境限制因子进行修正,运用经过修正的BI-OME4模拟现实与未来生物群区的分布。Kappa检验表明,BIOME4可以较精... 利用生物地理耦合模型BIOME4,模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生物群区的潜在分布。根据中国气候-植被的关系对BIOME4的环境限制因子进行修正,运用经过修正的BI-OME4模拟现实与未来生物群区的分布。Kappa检验表明,BIOME4可以较精确地模拟生物群区的分布,其中,热带常绿林、热带落叶林、亚热带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落叶泰加林和温带草原均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叶林的模拟结果不理想;在SRES-A1B情景下,模拟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亚热带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泰加林的分布均发生了明显的北迁;在未来生物群区分布的主要变化区域位于海南沿海,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北亚热带和温带大部分地区以及冷温带和寒温带境内大部分地区。热带森林、亚热带混交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的面积分别增加了1.167 6×105、5.004 8×105与6.110 0×105 km2;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泰加林的面积分别减少2.089 0×105、2.162 8×105和2.517 0×105 km2;温带针叶林在未来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4模型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生物群区
下载PDF
南海典型断面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俊 黄怡 +2 位作者 王淑红 苗莉 颜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103,共14页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环境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特征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以采集自南海4条典型断面(18°N、10°N、6°N、113°E)的7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环境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特征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以采集自南海4条典型断面(18°N、10°N、6°N、113°E)的7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V、U)分析,并结合沉积物粒度、元素富集系数等数据,探讨了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每个断面中的V、U含量变化趋势十分相似,Mo含量变化与V、U的总体变化趋势相近,但Mo在断面上的变化波动比V、U更强烈。4条断面中Mo平均含量表现出明显富集,除了V在断面Ⅰ中表现为轻度富集外,V和U平均含量都表现为亏损。影响沉积物中Mo、V、U含量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陆源碎屑含量、生物碳酸盐含量、细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所有断面中V和U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组分,同时也受到生物碳酸盐含量和细粒沉积物的吸附作用的影响,氧化还原环境对其含量影响较小,受环境影响的自生组分含量较低。Mo的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海底氧化还原环境,陆源碎屑组分的贡献和细粒沉积物吸附作用的影响较小,受环境影响的自生组分含量较高。西南次海盆的Mo含量及其富集系数都较低,可能是由于西南次海盆的底流活动使其海底存在氧化环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控制因素 表层沉积物 典型断面 南海
下载PDF
中国南北样带典型森林土壤属性数据集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丽 何念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9年第1期69-77,共9页
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在储存养分、维持植物生长、涵养水源、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科学规范的调查监测方法获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系统的属性信息对于完善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揭示土壤空... 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在储存养分、维持植物生长、涵养水源、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科学规范的调查监测方法获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系统的属性信息对于完善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揭示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模型优化或参数本地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于2013年7–8月对中国南北样带中的热带雨林、亚热带阔叶林、温带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9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林开展规范的野外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工作,构建了覆盖北半球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一套系统的土壤属性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了样点位置,气候环境,植被类型,植被生物量,土壤类型,土壤环境(pH、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土壤机械组成(粉粒、砂粒和粘粒含量),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全氮和全磷含量),土壤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碳含量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腐殖质碳组分(胡敏酸碳含量、富里酸含量、胡敏素碳含量和土壤可提取腐殖质碳含量)、土壤多元素(钾、钙、钠、镁、铝、锌、铁、铜、锰等元素)含量等信息。本数据集的建立和公开共享,除了为区域尺度解析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的分布特征和调控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还将为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北样带 森林生态系统 天然林 土壤属性
下载PDF
基于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观测的2004-2005年次表层盐度异常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博 曾丽丽 +2 位作者 陈举 谢强 黄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基于2004—2013年的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数据和1980—2010年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数据,发现南海北部次表层水体盐度在2004—2005年间盐度显著增大,相比于气候态均值分别增加了0.1和0.14,而且温盐特征曲线显示盐度增大的现... 基于2004—2013年的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数据和1980—2010年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数据,发现南海北部次表层水体盐度在2004—2005年间盐度显著增大,相比于气候态均值分别增加了0.1和0.14,而且温盐特征曲线显示盐度增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150m以浅。2004年净淡水通量仅略低于气候态均值,2005年净淡水通量则明显高于气候态均值,因此净淡水通量不会是导致此高盐事件的有利因素。我们进一步通过块体简化盐度收支方程,定量评估盐度收支方程里中平流输运项(包括跨海盆经吕宋海峡的平流输运项和南海海盆内部南北海盆之间的平流输运项)的贡献。发现在2004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显著大于气候态均值,是导致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盐度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探究2005年南海北部盐度持续增强的原因,我们进一步比较2004年和2005年的平流项演变,发现相对于2004年,虽然2005年吕宋海峡盐含量输运略低于气候态均值,但南海内部南海南北海盆间(通过18?N断面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增强,即在2005年,海盆内部经向平流盐输运的贡献是促使南海北部上层盐度继续增强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盐度异常 盐度收支 次表层 吕宋海峡 18°N断面
下载PDF
样线法在南方山地生态系统野生动物调查中的试点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田园 冯永军 +3 位作者 张春兰 遇宝成 唐小平 胡慧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样线法是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的首选方法,但已有文献表明该方法在南方山地森林中应用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于2010年4月19–24日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样线法的实际调查效果进行试点,在保护区中心区域划定5 k... 样线法是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的首选方法,但已有文献表明该方法在南方山地森林中应用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于2010年4月19–24日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样线法的实际调查效果进行试点,在保护区中心区域划定5 km×10 km的范围,布设6条3 km长的理论样线。实际调查时,使用GPS轨迹记录功能精确标记调查样线和时间。调查时有2条样线未能达到理论长度,平均每条样线耗时5.3±1.4 h,调查速度小于600 m/h。该方法针对常规调查物种的发现概率偏低,调查到的物种总数占保护区常规调查物种总数的比例(0.22)小于调查到的总物种数占保护区总物种数的比例(0.37);在调查强度为0.75%时,可对区域内物种进行有效抽样,但在有效评估一个区域的具体物种数量上可能存在缺陷。为此,我们对比了全国第一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及试点工作的结果,针对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调查提出以下建议:(1)应用GPS轨迹记录功能进行实际样线的设置和记录;(2)调查速度从2–3 km/h适当降低至600 m/h左右;样线长度控制在3–5 km,确保1天内可完成2条样线调查;(3)在现有的财力和人力条件下,样区内各类群调查强度略高于1%是较为适宜的;(4)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来提升常规调查物种的发现概率;(5)在地形复杂的位置可考虑使用样方或样点法辅助调查,增加物种发现概率,但不宜限制其调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山地 样线法 森林生态系统 陆生野生动物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02个优势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统计特征 被引量:145
17
作者 任书杰 于贵瑞 +2 位作者 姜春明 方华军 孙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6,共6页
选择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12个采样点,研究了102个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含量(Cmass)、全氮含量(Nmass)和全磷含量(Pma... 选择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12个采样点,研究了102个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含量(Cmass)、全氮含量(Nmass)和全磷含量(Pmas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74.1~646.5 mg.g-1、8.4~30.5 mg.g-1和0.6~6.2 mg.g-1,算术平均数分别为480.1、18.3和2.0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11.1%、27.5%和56.4%;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1~64.1、70.9~838.6和1.5~21.2,算术平均数分别为29.1、313.9和11.5,变异系数分别为32.8%、48.3%和44.1%.C∶N∶P质量比为313.9∶11.5∶1,摩尔比为810.9∶25.4∶1.与全球尺度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区域树木叶片Cmass和C/N明显偏高,叶片Nmasss和N/P明显偏低,而叶片Pmass和C/P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森林 Redfield比例 叶片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周广胜 何奇瑾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为从机理上理解、评估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在全球共启动了15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其中2条在中国,即中国东北样带和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从植物碳氮代谢、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与碳收支及样带生态系... 为从机理上理解、评估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在全球共启动了15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其中2条在中国,即中国东北样带和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从植物碳氮代谢、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与碳收支及样带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围绕中国这2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加深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的理解,提出未来中国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研究应充分利用我国特殊的生态与环境及区域特色,重点针对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化学—社会过程与管理、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生态效应及其调控机制和全球变化模拟预警系统开展研究,做出一些在国际上既有显示度又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样带 全球变化 中国东北样带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原文传递
中国森林叶片功能属性的纬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瑞丽 于贵瑞 +3 位作者 何念鹏 王秋凤 赵宁 徐志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35-1746,共12页
为了探究森林植物叶片功能属性的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在2013年7-8月期间系统调查了中国东部南北样带9个森林生态系统的847种植物的叶片面积(LA)、叶片厚度(LT)、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并结合群落结构计算了... 为了探究森林植物叶片功能属性的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在2013年7-8月期间系统调查了中国东部南北样带9个森林生态系统的847种植物的叶片面积(LA)、叶片厚度(LT)、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并结合群落结构计算了各属性的群落加权平均值(LACWM、SLACWM、LTCWM和LDMCCWM)。结果显示:847种植物的LA、LT、SLA和LDMC的平均值(士标准误)分别为2860.01±135.37mm2、0.17±0.003mm、20.15±0.43ms蝇。和316.73±3.81mgg^-1.SLA和LDMC表现出了明显的纬度格局,随着纬度增加,SLA逐渐增加,LDMC降低;然而,LA和LT沿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R^2=0.02~0.06)。不同植物类型之间叶片属性的差异是影响LA、LT、SLA和LDMC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叶片功能属性的群落加权值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纬度分布格局(R^2=0.46~0.71),这主要受到了气候因素和土壤N含量的影响。本文结果完善了中国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叶片功能属性地理分布的数据库,同时强调了在研究植物属性空间格局时,考虑群落结构在尺度扩展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格局 叶片功能属性 群落加权平均值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46
20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1 位作者 冯秋红 刘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3-802,共10页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且影响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该研究通过获取植物标本提供的叶片形态信息,结合相关分析和标准化主轴分析,探讨了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Quercus)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及...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且影响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该研究通过获取植物标本提供的叶片形态信息,结合相关分析和标准化主轴分析,探讨了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Quercus)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在南北样带暖温带区,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栎属树种的叶片形态性状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年平均气温的降低和年日照时数的增加,栎属树种叶面积增加,以利于吸收更多的光照辐射,并增加叶片的边界层阻力,减少叶片热量的散失;而叶片分裂程度的增加不仅可以降低热量的散失,也可以提高叶片液流的波动以增强叶片的生理活动;叶脉密度随温度的升高、光照强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响应叶片蒸腾作用的增强,提高水分的运输能力和叶片的支撑能力。此外,为适应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气候条件的变化,栎属树种的叶片形成了一系列的形态性状组合,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叶柄长度和叶片分裂程度逐渐增加,而叶脉密度降低;随着叶片倾向于向长条状发展,叶柄长度和叶脉密度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叶面积 叶片形态性状 南北样带 栎属树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