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基因解码与非遗保护双重视角下豫南民间美术建档研究
1
作者 徐珊珊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在文化基因解码与非遗保护双重视角下,豫南民间美术建档具有传承地域文化、重塑历史记忆、提振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经调查分析,豫南民间美术建档服务现状具有非遗档案化意识欠缺、缺乏统一规范标准、资料收集具有难度、数... 在文化基因解码与非遗保护双重视角下,豫南民间美术建档具有传承地域文化、重塑历史记忆、提振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经调查分析,豫南民间美术建档服务现状具有非遗档案化意识欠缺、缺乏统一规范标准、资料收集具有难度、数字化人文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等现实短板。根据现状可提供以下有效对策以提升建档服务:一是建立政策标准,多方组织协同;二是广泛征集资料,做到应采尽采;三是进行信息科学整合,完成鉴定归档;四是实现数字化人文资源共享,优化建档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基因解码 非遗保护 豫南民间美术 建档服务 数字资源 共建共享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南省南太行山区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王万同 周苗苗 +1 位作者 兰嘉琦 史轩轩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采用Super-SBM模型,将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纳入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南太行山区2001—2020年的旅游生态效率(TEE)进行测算,并对其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 采用Super-SBM模型,将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纳入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南太行山区2001—2020年的旅游生态效率(TEE)进行测算,并对其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纳入ES后,全区TEE均值增加了0.053,约4/5的县区TEE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约2/3的县区TEE位次出现改变,修武县尤为突出;(2)2001—2020年全区TEE处于较高水平,时空演变上表现为由“单峰”向“双峰”再向“单峰”的发展趋势,整体呈现“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2008年。TEE高值区由两端向中部聚集,再向北部转移,再随机分布;(3)旅游能源消耗和城镇化率对该区TEE呈显著负向作用,森林覆盖率及公路网密度对TEE呈现正向作用,其影响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和一定的波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河南省南太行山区
下载PDF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豫南“武装割据”失败之考察——以柳直荀1928年豫南社会调查报告为中心
3
作者 刘振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大革命失败后,为策应“两湖暴动”,柳直荀受中央委派赴豫南、鄂北做兵运工作,努力在豫南形成“武装割据”局面。在此期间,柳直荀详实考察了以张家寨为代表的豫南地主围寨,调查了当地农民深受军阀、土匪、豪绅地主掠夺的一般状况,了解到... 大革命失败后,为策应“两湖暴动”,柳直荀受中央委派赴豫南、鄂北做兵运工作,努力在豫南形成“武装割据”局面。在此期间,柳直荀详实考察了以张家寨为代表的豫南地主围寨,调查了当地农民深受军阀、土匪、豪绅地主掠夺的一般状况,了解到当地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向中央递交了豫南社会、军事状况的调查报告。从柳直荀对豫南社会的调查和当地存在的畸形社会结构来看,敌我力量的悬殊和“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使党在豫西南的“武装割据”计划长期未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直荀 豫南 社会调查 武装割据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豫南刺绣图案地域性研究
4
作者 崔丽君 何晓寒 《纺织报告》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豫南刺绣图案中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反映了当地人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在非遗视域下,文章对豫南刺绣传统图案进行地域性研究,以河南新县刺绣为例,从当地的地理位置、红色文化、楚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入手,分析并归纳豫南刺... 豫南刺绣图案中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反映了当地人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在非遗视域下,文章对豫南刺绣传统图案进行地域性研究,以河南新县刺绣为例,从当地的地理位置、红色文化、楚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入手,分析并归纳豫南刺绣图案的地域美,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豫南刺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刺绣 地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生态空间识别及演化分析
5
作者 褚加计 张致远 +2 位作者 金中昊 乔翔宇 宁立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0-286,共7页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南太行地区是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通过多期遥感解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归并法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的生态...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南太行地区是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通过多期遥感解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归并法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的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研究区生态空间格局变化明显,生态空间规模锐减,非生态空间迅速扩张;(2)各类型生态空间在不同时期内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农地空间是减幅最大的地类,研究区非农化趋势明显,而生态绿地空间小幅度减少,面积占比较为稳定,保证了研究区生态空间的平稳;(3)自然因素长期影响生态空间格局,而人文因素如城镇发展战略和国家政策对研究区的生态空间格局变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短时间尺度上造成生态空间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识别 演化进程分析 生态空间动态度 遥感解译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征迁实施效果评价
6
作者 刘晓岭 宋涛 王海峰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Improved Analytic Hieratchy Process,IAHP),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豫北段征迁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评价。IAHP法有效避免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中难以准确对元素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判断...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Improved Analytic Hieratchy Process,IAHP),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豫北段征迁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评价。IAHP法有效避免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中难以准确对元素间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判断,IAHP法创建的判断矩阵具有自调节性,满足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要求,可以省去AHP法一致性检验的过程,降低了参与者对指标间进行比较的繁杂程度,同时后期计算量也大为降低。从评价结果看,当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时,IAHP法能很好地替代AH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层次分析法 征迁 实施效果 南水北调 豫北段
下载PDF
豫南引种不同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核)与产量的数量性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理运 申明海 +6 位作者 王晓云 邱林 余开慧 周宁宁 李凤英 吴文竹 周亚运 《河南科学》 202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为探明豫南地区引种不同薄壳山核桃无性系间果(核)与产量数量性状的差异及遗传稳定性,进而对无性系进行评价,以16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为试验对象,对其果(核)与产量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观测研究,分析性状的差异、变异系数、重复力,并对重... 为探明豫南地区引种不同薄壳山核桃无性系间果(核)与产量数量性状的差异及遗传稳定性,进而对无性系进行评价,以16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为试验对象,对其果(核)与产量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观测研究,分析性状的差异、变异系数、重复力,并对重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各性状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坚果质量性状上,‘波尼’、132号、C21号、11号、13号、35号、64号等7个无性系坚果种仁较为饱满,质量较优;28号、104号、C10号、1号等4个无性系半饱或空瘪率较多.?果和核果的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平均值达49.37%和49.32%,单果质量、单核质量、青皮厚度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6.26%、20.48%、25.80%,?果长、宽,核果长、宽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9.37%、9.46%和7.36%、6.89%,变异较小.11个数量性状的重复力均在70%以上,其中,?果纵径的重复力最高(0.997),表明各无性系继承原株优良性状的比率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果、核果的大小、质量和单株产量是影响薄壳山核桃综合性状的重要指标,其次是出核率、出仁率和坚果饱满率,反映了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数量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得出‘波尼’、35号、13号、64号等无性系的坚果综合性状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数量性状 变异系数 重复力 主成分分析 豫南地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野 聂相田 苏钊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5,101,共5页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核心要素。从水质水量双视角出发构建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为例进行生态补偿量测算,并对受水...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核心要素。从水质水量双视角出发构建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为例进行生态补偿量测算,并对受水区各省市生态补偿量进行了分摊测算。结果表明:河南水源区对受水区水质产生正外部性影响,从水质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 667.89万元;河南水源区为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从水量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1 719.55万元;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对总补偿额24 387.43万元进行生态补偿量分摊测算,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分别应承担补偿量为4 755.55万、2 560.68万、7 682.04万、9 389.1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水质 水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河南水源区
下载PDF
6种除草剂对豫南稻区直播再生稻头季稻田中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9
作者 赵海英 刘祥臣 +8 位作者 丰大清 余贵龙 张强 谷孟轩 邹俊 吕未 史厚东 孙全东 吴长好 《杂草学报》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6种除草剂对豫南稻区直播再生稻田的除草效果及水稻安全性。结果表明:药后14 d,40%草·丁草胺EC 1875 mL/hm^(2)、39%甲戊·草酮SC 1800 mL/hm^(2)、12%二甲戊灵EC+48%丁草胺EC 1500 mL/hm^(2)对田中多数杂...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6种除草剂对豫南稻区直播再生稻田的除草效果及水稻安全性。结果表明:药后14 d,40%草·丁草胺EC 1875 mL/hm^(2)、39%甲戊·草酮SC 1800 mL/hm^(2)、12%二甲戊灵EC+48%丁草胺EC 1500 mL/hm^(2)对田中多数杂草均有较好的株防效。药后21 d,40%草·丁草胺EC 1875 mL/hm^(2)对稗、莎草科杂草以及部分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91.75%~100.00%;39%甲戊·草酮SC 1800 mL/hm^(2)对莎草科杂草的株防效为75.00%,对其他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0.24%~100.00%;12%二甲戊灵EC+48%丁草胺EC 1500 mL/hm^(2)对稗、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100.00%,对莎草科杂草的株防效在67.00%~83.25%之间。以上3个处理鲜重防效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三者间差异不显著;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3.21%、10.12%、14.52%;以上3个处理分别比对照增收2752.8、2108.0、3025.6元/hm^(2)。综上,生产上建议推荐使用以上3种药剂对直播再生稻田进行封闭处理,22 d后再用茎叶处理进行防除,可达较好的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稻区 直播再生稻 除草剂 除草效果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豫南引种18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黑斑病抗性调查
10
作者 章理运 申明海 +6 位作者 邱林 余开慧 吴文竹 周宁宁 周传涛 周亚运 龙达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98-102,111,共6页
为给豫南地区筛选适合的、对黑斑病抗性较强的薄壳山核桃主栽品种和配置授粉品种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和感病率、病情指数指标,对豫南引进的18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的黑斑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8个薄壳山核桃无性... 为给豫南地区筛选适合的、对黑斑病抗性较强的薄壳山核桃主栽品种和配置授粉品种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和感病率、病情指数指标,对豫南引进的18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的黑斑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8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6号、11号、13号、20号、21号、25号、35号、64号、132号、“波尼”为高抗病无性系,28号、C12号、C29号为中抗病无性系,5号、104号、C10号为低感病无性系,29号为中感病无性系,1号为高感病无性系;相关性分析表明,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无性系的树体性状、果实性状和无性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冠幅呈显著负相关、与地径、树高呈负相关;与果实长度、单核质量呈正相关,与果实宽度、单株核产量呈一定负相关;与不同无性系之间有相关性。从18个无性系的抗病性、核果质量和产量性状差异综合评判,13号、64号、“波尼”、25号、132号等5个无性系可以作为豫南地区抗黑斑病较强的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豫南地区 抗病性 黑斑病 无性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河南段)生态功能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1
作者 魏杰 程翔 +3 位作者 刘赞 邢昱 申进朝 朱红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08,共6页
为厘清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河南段)生态功能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依据遥感资料与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构建生态功能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 为厘清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河南段)生态功能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依据遥感资料与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构建生态功能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4-2018年水源涵养区(河南段)生态功能和高质量发展趋势及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2014-2018年水源涵养区(河南段)6县(市)原始生态功能指数均呈增大趋势,增幅范围为1.04~8.07,对于标准化后的生态功能指数,除淅川县和邓州市整体表现为增大外,其他区域均表现为略微减小;6县(市)高质量发展极不均衡,邓州市经济基础好、发展快,历年高质量发展指数均高于0.650,卢氏县发展平稳但水平较低,2018年高质量发展指数最小,为0.094,与邓州市差距明显;6县(市)生态功能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差别较大,西峡县为优质协调,栾川县、内乡县和淅川县为良好协调,邓州市和卢氏县为中度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生态功能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南水北调 河南段
下载PDF
汝阳县南部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40
12
作者 马红义 黄超勇 +2 位作者 巴安民 黎红莉 李发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2,共6页
汝阳南部是河南省重要的铅锌钼多金属成矿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探明中型以上铅锌矿床3处,大—中型钼矿床2处,小型铜矿床3处,还有多个钼、铅、锌、铜矿点。铅锌铜矿床均赋存于熊耳群安山岩体内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中或与之相交的北东向构... 汝阳南部是河南省重要的铅锌钼多金属成矿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探明中型以上铅锌矿床3处,大—中型钼矿床2处,小型铜矿床3处,还有多个钼、铅、锌、铜矿点。铅锌铜矿床均赋存于熊耳群安山岩体内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中或与之相交的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钼矿床赋存于花岗岩体侵入形成的斑岩体周边,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控制着矿床规模、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环境的分析,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钼矿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汝阳南部 河南省
下载PDF
豫南水耕地土壤肥力评价及其与水稻产量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冯婉婉 张学雷 段金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70,共6页
以河南省南部潢川县伞陂镇为例,选取土壤全P、速效P、速效K、缓效K、有机质、pH值、全N、质地、阳离子交换量(CEC)与容重10个土壤肥力因子作为水耕地肥力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运用ENVI 4.5提取该镇耕地信息,利用Arc... 以河南省南部潢川县伞陂镇为例,选取土壤全P、速效P、速效K、缓效K、有机质、pH值、全N、质地、阳离子交换量(CEC)与容重10个土壤肥力因子作为水耕地肥力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壤肥力评价,运用ENVI 4.5提取该镇耕地信息,利用ArcGIS 9.3地统计分析模块生成水耕地土壤评价图。对各项土壤肥力因子与当地代表性作物水稻产量数据进行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验证肥力评价的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耕地土壤肥力优等级占全镇面积17.39%,中等级占70.86%,差等级占11.75%;速效P,速效K,有机质,缓效K,全P等评价单因子以及综合评价分值与水稻产量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显示土壤肥力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 水耕地土壤肥力 评价 水稻产量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甄志高 段莹 +2 位作者 王晓林 赵晓环 张少泽 《花生学报》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对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豫南地区旱地花生苗期短,有效花期短,前期生长发育快,产量形成分配系数高。旱地花生出苗后25 d左右始花,花期45 d左右,花后20d进入盛花期,单株平均开花量为120.1朵,初花期结果... 通过对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豫南地区旱地花生苗期短,有效花期短,前期生长发育快,产量形成分配系数高。旱地花生出苗后25 d左右始花,花期45 d左右,花后20d进入盛花期,单株平均开花量为120.1朵,初花期结果数占总果数的26.5%,盛花期结果数占总结果数的73.5%,末期开的花为无效花。干物质积累出现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增长慢、结荚期增产快,饱果成熟期又下降的趋势,干物质积累的高峰出现在苗后68 d,日增重量达0.92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地区 旱地花生 开花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播期对豫南机插籼稻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建军 尹海庆 +6 位作者 陈献功 王付华 王亚 王越涛 翟顺国 姜明波 王生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9,25,共6页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籼稻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播期对麦茬机插籼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对延迟,生育进程缩短,全生育期显...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籼稻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播期对麦茬机插籼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对延迟,生育进程缩短,全生育期显著缩短;即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缩短2.8 d。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构成因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产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品种间下降幅度不同;受播期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质量,其中播期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千粒质量除外)均呈极显著相关。在播期影响下,Y两优2号产量潜力最高,扬两优6号产量潜力实现率最高;即播期每推迟5 d,3个机插籼稻品种的实产减少613.3~646.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豫南 生长特性 机插稻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豫南野生百合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琳 庞瑞华 +3 位作者 蔡荣先 刘涛 严勇 于萍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1,233,共3页
采掘豫南山区野生百合鳞茎,小鳞茎直接用作种球,大鳞茎用鳞片繁殖2~3年后成种球.将种球分别定植于沿淮7年生板栗园林下的沙壤土和向阳坡地的粘质土壤,3年后采收.结果表明,野生百合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植株高度、鳞茎产量、... 采掘豫南山区野生百合鳞茎,小鳞茎直接用作种球,大鳞茎用鳞片繁殖2~3年后成种球.将种球分别定植于沿淮7年生板栗园林下的沙壤土和向阳坡地的粘质土壤,3年后采收.结果表明,野生百合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植株高度、鳞茎产量、大鳞茎比率明显优于其原产地.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生长在林下沙壤土比生长于坡地上的百合植株高9.0~12.6 cm,增产鳞茎5.48%~12.01%,大鳞茎比率下降1.8%~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南 野生百合 人工栽培
下载PDF
豫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叶永忠 王遂义 李培学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25-34,共10页
鸡公山是大别山西部余脉,位于豫、鄂两省的交界线上,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本文根据该区现代植物分布的科、属、种,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与其它地区的植物区系成分作了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①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计有132科、54... 鸡公山是大别山西部余脉,位于豫、鄂两省的交界线上,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本文根据该区现代植物分布的科、属、种,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与其它地区的植物区系成分作了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①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计有132科、544属、1161种。②鸡公山(大别山)是华东、华中、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汇之地,各种成分兼容并存。③该区(大别山)是秦岭以东南北植物分布的天然界线,以此为北界的植物有34属、72种,以此为南界的植物有5属16种。④大别山是中国西南成分、华中成分向华东地区扩展散布的北部通道,鸡公山是这条通道上的一个连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区系关系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豫南大别山区野生兰花资源及其开发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伟 何永 远凌威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48-51,共4页
对豫南大别山区野生兰花资源的种类、分布、生活环境、花期等方面作了详细调查研究,发现豫南大别山区兰花资源24属,38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豫南大别山区 野生兰花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豫南丘陵区施氮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雷振山 肖荣英 +1 位作者 卫云飞 胡汉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247-3250,共4页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冈优1237和Ⅱ优838为试验材料,在豫南丘陵区生态条件下设置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互作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相同施...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冈优1237和Ⅱ优838为试验材料,在豫南丘陵区生态条件下设置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互作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相同施氮水平时,两品种在高密度(24万株/hm2)时的产量比低密度(18万株/hm2)分别增加588~2 579 kg/hm2和13~424 kg/hm2;相同密度水平时,低密度时的水稻产量其氮肥用量有拐点,而高密度时没有出现拐点.相同施氮水平时,两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高密度比低密度分别提高4.3~11.5个百分点和3.1~27.5个百分点;相同密度水平时,两品种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总体上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说明提高移栽密度、减少氮肥用量能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施肥与密度相结合的栽培模式是一种提高肥料利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氮肥用量 移栽密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豫南丘陵区
下载PDF
豫南板栗林亚非马蜂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霁虹 张娅婷 曾伏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对豫南板栗林中亚非马蜂的形态、世代、蜂巢特点、越冬、活动规律、繁殖、捕食、趋性、天敌等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助迁蜂巢、田间管理、驯化、人工提前建巢增代等4个途径,提高了亚非马蜂在豫南板栗林中的数量.
关键词 豫南 板栗林 亚非马蜂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