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燕南赵北”与白洋淀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彭艳芬
窦文良
李京龙
-
机构
保定学院历史系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30-133,共4页
-
基金
河北师范大学燕赵文化中心研究项目
保定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白洋淀历史与文化"(2008010)
-
文摘
古燕南赵北地处由于太行山东麓诸水东注冀中凹陷形成的一系列淀泊洼地,它是以白洋淀-文安洼为核心的自然地理分界,进而对战国时期诸侯国势力范围的划分产生了深刻影响,燕南长城及此后长城堤的修筑印证这一事实;随着白洋淀区域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迁,战国时期燕南赵北划分的地理意义渐趋式微,燕南赵北间人为的在政权疆域上的划分失去意义,燕南长城实现了由堤防—长城—堤防的功能转化;燕赵文化的融合和逐渐成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
关键词
燕南赵北
白洋淀-文安洼
燕南长城
燕赵文化
-
Keywords
south of yan and North of Zhao
Baiyang Lake and Wenan low-lying
the great wall in south of yan
the yan and Zhao culture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燕南长城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 2
-
-
作者
吴磬军
-
机构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1-136,共6页
-
基金
201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燕南长城文化研究”(HB18KG002)。
-
文摘
战国时期,燕国在其南部疆域沿南易水修筑了一道长城,史称“燕南长城”,也称“易水长城”。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发现,燕南长城从西至东贯穿今保定市的易县、徐水区,雄安新区的容城县、安新县、雄县和廊坊市的文安县、大城县。燕南长城从初设、修筑到扩建,其军事防御功能与燕下都的确立有着重要关系,也与其南部的中山国、赵国和东南部的齐国密不可分。燕南长城遗存墙体、沿线城址以及遗物特征与风格,反映出战国时期燕国社会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和文化风貌。燕南长城已经成为燕文化的特定符号和遗产,也是历史上“燕南赵北”文化交融地带的文化象征。在当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关键词
燕南长城
文化信息
文化交融
-
Keywords
south yan great wall
cultural information
cultural integration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