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environmental benefit assessment of China's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1
作者 DUANGuang-ming ZHAOJing-zhu LIUGuo-hua KEBing XIAOHan WUGang DENGHong-b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08-315,共8页
This paper assess the eco-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at may come from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China's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SNWT) with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economics and planning reports of ... This paper assess the eco-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at may come from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China's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SNWT) with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economics and planning reports of SNWT's middle route project. Some benefits were calculated in monetary units. To make sure that the results can be comparable with normal monetary indices, concrete assessment objects and the parameters are prudent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and its water import region. Primary assessment revealed that in differ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s, the benefit could be more than 13 07 billion RMB Yuan in 2010 and 19 79 billion RMB Yuan in 2030, respectively. The monetary value tends to increase with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To realize these potential benefits, however, calls for more endeav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Scheme(SNWT) the middle route project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MRPSNWT) assessment ecosystem services monetary indices
下载PDF
Evolution trend of the water quality in Dongping Lake after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HU Zun-fang KANG Feng-xin +4 位作者 ZOU An-de YU Lin-song LI Yang TIAN Tong-liang KANG Gui-ling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年第4期333-339,共7页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trend of water quality in Dongping Lake after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peration as well as to ensure the safe usage of the water receiving area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trend of water quality in Dongping Lake after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peration as well as to ensure the safe usage of the water receiving area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water delivery in different hydrological seasons. Then,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state index method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were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nutrition, and health risk of Dongping Lake wat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Dongping Lake water still met level Ⅲ (light pollution) no matter before or after water delivery. The nutrition state was improved from light eutropher before water delivery to mesotropher after water delivery. The health risk level was reduced from high-medium before water delivery to medium level after water delivery. In summary, the operation of the eastern route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s beneficial for 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of Dongping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Dongping LAKE WATER quality NUTRITION Health risk
下载PDF
South-north asymmetry of proton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artian magnetosheath
3
作者 Jing Wang XiaoJun Xu +1 位作者 Jiang Yu YuDong Ye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We perform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 (MAVEN) project on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protons in the Martian magnetosheath.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n number den... We perform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 (MAVEN) project on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protons in the Martian magnetosheath.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n number density distribution has a south-north asymmetry. This south-north asymmetry is most likely caused by the south-north asymmetric distributions of the crustal magnetic fields at Mars. The strong crustal magnetic fields push the inner boundary of magnetosheath to a higher altitud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Due to the outward movement of the inner boundary of the magnetosheath, a compressed magnetosheath forms, causing subsequent increases in proton number density, thermal pressure, and total pressure. Eventually, a balance is reached between the increased total pressure inside the magnetosheath and the increased magnetic pressure inside the induced magnetosphere. Our statistical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Martian crustal magnetic fields can strongly affect the proton number den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artian magnetosh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tian magnetosheath south-north asymmetry proton density distribution crustal magnetic field
下载PDF
DEFINITING AND ITS GEOLOGIC MEANING OF SOUTH-NORTH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 IN QIANGTANG BASIN, NORTH PART OF TIBET 被引量:6
4
作者 Liu Chiyang,Yang Xingke,Ren Zhangli,Wang Dingyi,Cheng Gang,Zheng Menli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23-224,共2页
There were more expounding to north—west (west) trend fault and north\|east trend fault within Qiangtang Basin, North Part of Tibet, in the past literature. With increasing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data, nearly eas... There were more expounding to north—west (west) trend fault and north\|east trend fault within Qiangtang Basin, North Part of Tibet, in the past literature. With increasing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data, nearly east\|west trend structure began to be taken note to. Since the year of 1995, by a synthetic study to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data, that south\|north trend faulted stru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 These structures should b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 because they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1 Spreading of south\|north faulted structure bel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the six larger scale nearly south\|north faulted structure belt could be distinguished within the scope of east longitude 84°~96° and near Qiangtang Basin. The actual location of the six belts are nearly located in the west of the six meridian of east longitude 85°,87°,89°,91°,93°,95° or located near these meridian. The six south\|north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spread in the same interval with near 2° longitude interval. The more clear and much more significance of south\|north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are the two S—N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of east longitude 87° and 89°. There are S—N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s in the west of east longitude 83°,81°, or near the longitudes. The structure belts spreading features,manifestation,geological function and its importance, and inter texture and structure are not exactly so same. The structure belts all different degree caused different reg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or gravity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 There is different scale near S—N trend faulted structure belt between the be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QIANGTANG Basin south—north TREND STRUCTURE BELT transverse transform STRUCTURE strike\|slip adjustment division of east—west region oil & gas prospecting
下载PDF
LONG AND DEEP DIVERSION TUNNELS OF 1^(ST) STAGE PROJECT IN WEST ROUTE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5
作者 Shen Fengsheng,Liu Xin (Reconnaissance,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Yellow River Construction Commission,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Zhengzhou 450003 China)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27-1532,共6页
West Route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situated in sou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is a giant project,which will deliver 17 billion m3 of water from the main stream and tributaries upstream of the Yangtze... West Route of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situated in sou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is a giant project,which will deliver 17 billion m3 of water from the main stream and tributaries up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t is to be constructed in 3 stages, of which the 1st stage project includes delivering 4 billion m3 of water by gravity from two tributaries of Yalong River and three tributaries of Dadu River. The project consists of 5 dams,7 tunnels and a channel in series,with the dam height of 63~123 m and water transfer length of 260.3 km,of which the tunnels measure 244.1 km. The special climatic,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 conditions make the project much more complicated in construction,especially 3 tunnels with the length longer than 50 km each create challenges to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survey,design and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西线工程 引水隧洞 TBM
下载PDF
油气富集域早古生代以来的古地理演化及其对成藏的控制:南美-北非-中东-中亚特提斯域古地理与油气资源
6
作者 鲍志东 王光付 +3 位作者 冯志强 郑秀娟 李新坡 孙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鉴于中国的油气需求与国内外油气资源禀赋,合理有效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以缓解国内能源需求压力,顺应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趋势,成为国内各类油公司的时代责任与义务。地质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因此组织了国外油气地质基础研究专栏。为... 鉴于中国的油气需求与国内外油气资源禀赋,合理有效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以缓解国内能源需求压力,顺应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趋势,成为国内各类油公司的时代责任与义务。地质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因此组织了国外油气地质基础研究专栏。为便于读者更好地阅读领悟本期刊发的5篇海外区域研究论文,部分编者撰写了这篇关于5篇海外论文的整体研究背景、各自成果特色及其创新认识相关性的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 北非 滨里海 海外古地理与油气 文章推荐
下载PDF
水网布局下黄河流域应对极端枯水的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煜 彭少明 +1 位作者 郑小康 尚文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
变化环境下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频发,长江、黄河面临同枯风险。在国家水网建设背景下,为提高长江、黄河同枯的极端不利情景下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本文分析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资源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识别了变化环境下大型流域... 变化环境下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频发,长江、黄河面临同枯风险。在国家水网建设背景下,为提高长江、黄河同枯的极端不利情景下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本文分析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资源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识别了变化环境下大型流域枯水遭遇—水危机形成—跨流域调水潜力—多线路成网互济—极端枯水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中亟需破解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水网布局下黄河流域应对极端枯水的总体研究框架,提出该领域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变化环境下长江、黄河极端枯水遭遇规律与空间变异机制,水危机风险多链路传导与复合影响定量评估,极端枯水下跨流域调水挖潜增供,长江和黄河跨流域联合调配与多线路互济精细化调控、极端枯水下流域水资源韧性提升优化调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枯水 枯水遭遇 水危机 跨流域水资源调配 水资源系统韧性 南水北调 黄河 长江
下载PDF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调蓄工程勘察关键技术
8
作者 张琦伟 刘晓锋 +3 位作者 杨良权 姚旭初 张如满 袁鸿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102,共6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调蓄工程是北京市“26213”供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分布于北京市西、北、南不同地区,场地建设环境条件复杂,地层结构分布及组合多样,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面临诸多地质问题及难题。工程勘察成果全面、...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调蓄工程是北京市“26213”供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分布于北京市西、北、南不同地区,场地建设环境条件复杂,地层结构分布及组合多样,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面临诸多地质问题及难题。工程勘察成果全面、涉及面广、涵盖工程勘察综合类的全专业领域,完成专业全面的技术成果文件与研究报告60余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取得七大方面技术创新、30余个技术创新点。勘察总体工作思路、技术路线、研发的创新技术、利用的先进手段等方面具有实践推广价值,特别是对城市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建设城市供水调蓄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工程 南水北调 勘察 综合物探 复杂地质环境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可调水量“十问”
9
作者 胡鹏 王浩 +13 位作者 赵勇 宁远 蒋云钟 刘欢 曾庆慧 杨泽凡 周毓彦 董宁澎 闫龙 阿膺兰 张丰博 唐家璇 王玉莲 王建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23,共1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尚待建设的最后一环,而水源区可调水量是西线工程规划论证面临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水资源本底条件与演变趋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调蓄水库与输水工程规模,调水对水源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尚待建设的最后一环,而水源区可调水量是西线工程规划论证面临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水资源本底条件与演变趋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调蓄水库与输水工程规模,调水对水源区及其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水力发电、航运等方面影响的角度,提出了与水源区可调水量相关的10个问题;以长江上游分布式水文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可调水量模拟分析模型,力图系统、定量地回答所提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在仅考虑满足水源区河道内外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需水的前提下,“上线+下线”组合方案多年平均可调水量为1.59×10^(10)m^(3),“完全下线”方案在建设岗托水库进行联调时,多年平均可调水量将达到1.74×10^(10)m^(3);在综合考虑调水对水源区水平衡、水力发电和航运影响及其可接受程度后,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可调水量为1.22×10^(10)~1.26×10^(10)m^(3)。长远来看,应谋划西南片区水网与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的连接与融合,在减小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影响的同时,提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整体供水能力以及对气候变化等外部条件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水源区 可调水量 生态需水 跨流域调水
下载PDF
综合水价内涵、形成机制及实施路径探析
10
作者 秦长海 武文红 +2 位作者 何凡 姜珊 王浩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0期20-24,共5页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水价管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南水北调受水区推进综合水价改革的现实需求,参考电价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系统解析了综合水价内涵及形成机制,明确综合水价具有区域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各类水源成本统一核...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水价管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南水北调受水区推进综合水价改革的现实需求,参考电价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系统解析了综合水价内涵及形成机制,明确综合水价具有区域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各类水源成本统一核算和用户终端水价差异化核定特征,提出综合水价需具备工程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监管制度化的实施基础,通过供给侧一体化定价、用户侧差别化定价和管理侧梯次化推进落实综合水价改革,最后提出了推进综合水价改革的相关建议,为我国综合水价改革提供技术支撑,并服务于相关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综合水价 南水北调 机制 水资源费(税)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冬季冰情变化特征及输水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11
作者 郭新蕾 潘佳佳 +3 位作者 苑希民 王军 罗秋实 苏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402,共14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能力受限已成为制约工程安全运行和社会效益发挥的巨大障碍。认识和辨析通水以来中线干渠冬季水温冰情演变规律及影响机理,是中线干渠冬季输水能力提升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中线干渠连续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能力受限已成为制约工程安全运行和社会效益发挥的巨大障碍。认识和辨析通水以来中线干渠冬季水温冰情演变规律及影响机理,是中线干渠冬季输水能力提升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中线干渠连续12个冬季的气象、水力、冰情等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中线干渠水温冰情时空分布本底和特征规律,明晰了影响中线干渠冰凌生消的关键因素,针对性提出了冬季输水能力提升的相关应对策略。分析表明:通水以来冰情发生的范围和时间相比理论预想偏小、偏短,冰凌影响区为七里河倒虹吸至北拒马河暗渠段,冰塞风险区为滹沱河倒虹吸至北拒马河暗渠段,多年平均冰厚15 cm,历史极端冰塞厚2.9 m,冰凌壅水最高值0.73 m;干渠冬季水温由南向北递减,依次出现岸冰、流冰和冰盖,日均气温转负后相应的断面平均测量水温在2.5、1.0和0.25℃左右,且沿程水温下降速率与流量和气温呈负相关,即增大输水流量可减缓水温下降速度;影响冰凌生消的关键因素是气温、流量、太阳辐射和风速,典型年如2016年的严重冰情与1月低累计负积温、大输水流量和短时寒潮叠加有关,漕河等渡槽失温快产冰量大与风速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分析,未来可考虑结合气象、水情、冰情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预报,建立水温-水量-水力协同调控和动态调度技术体系,重点从缩短冰期输水时长、降低冰情影响范围、优化关键控制指标和挖潜渠道防冰塞性能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冰情 时空分布 南水北调中线 冬季防凌 输水能力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演变
12
作者 高媛媛 杨亚锋 +2 位作者 杨荣雪 刘艺欣 王红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74,共9页
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变态势,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及促进工程综合效益发挥有决策参考作用。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东线一期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 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变态势,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以及促进工程综合效益发挥有决策参考作用。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东线一期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和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的作用,进而结合层次分析法,从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2个方面,筛选构建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工程年供水量、水质改善度、生态补水量、地下水压采量、地下水水位、水域面积、绿地面积和涵养水源等,并采用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即2013-2022年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的10年以来,受水区的生态环境整体复苏效果明显,近3年排序值保持在0.8以上;受降水偏枯进而影响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水位等因素影响,2019年间接生态环境效益下降29.2%,之后迅速恢复并保持稳定。在分析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演变的基础上,从工程提质增效、提高工程水质状况以及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东线一期工程进一步促进受水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东线工程及受水区生态环境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决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生态环境效益 指标体系 VIKOR
下载PDF
局部降温对输水渠道水华抑制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张雅卓 宋芷萱 +2 位作者 姚烨 闫琳琳 徐楚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8,148,共10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京津地区的主力水源。中线工程输水的水质理化指标相对稳定,但局部渠段存在藻类异常增殖现象,有水华爆发的风险。针对出现的藻类异常增殖问题,在通冷风这一改变局部气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京津地区的主力水源。中线工程输水的水质理化指标相对稳定,但局部渠段存在藻类异常增殖现象,有水华爆发的风险。针对出现的藻类异常增殖问题,在通冷风这一改变局部气象条件的工程措施基础上,建立了澎河—沙河渡槽段平面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研究了通风位置、通风温度和通风时长等因素对输水渠道水温和藻类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均与通风位置、通风温度和通风时长有关,通风温度越低、通风时长越长,平均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下降幅度越大,平均水温最高可下降约2℃,叶绿素a浓度最大可降低约54.5%,且仅上游和全渠段通风均可有效降低水温和抑制藻类生长,仅下游通风对水温和藻类的影响较小。因此,采取局部降温的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叶绿素a浓度的作用,综合考虑藻类抑制效果和工程成本,在水华易爆发渠段的上游通冷风是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渠道水华 局部降温 通冷风 叶绿素A 水温 数值模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14
作者 白景锋 张海军 白云帆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通过单线性回归(SLOPE)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法,用植被指数(NDVI)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植被分布变化趋势及机制,为保障水量和水质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2000—2019年水源区NDVI和入库流量呈现同步增长,植被逐渐变好,2007年以前NDV... 通过单线性回归(SLOPE)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法,用植被指数(NDVI)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植被分布变化趋势及机制,为保障水量和水质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2000—2019年水源区NDVI和入库流量呈现同步增长,植被逐渐变好,2007年以前NDVI增长幅度大,2008—2011年处于波动阶段,2012年以后增长幅度减小;NDVI变化最明显的是研究区东北部、西部和丹江口库区周边,这些区域地势相对低平、人口集中,中山和高山区NDVI变化不大;高程、坡度、人口数和城镇化是影响水源区NDVI分布的主要因素,降水、气温和产业比重是次要因素;各因素影响的强度和方向在空间上有异质性,自然地理因素对NDVI影响的最显著范围为高程1090 m以下、年均降水量980 mm以上的区域,人文地理因素影响的显著范围区是人口密度大、城镇化率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NDVI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南水北调立法对国家水网引调水工程建设的启示研究
15
作者 高媛媛 陆旭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国家出台《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规范其运行管理的专门立法,有效保障了工程水量调度、水质保障、供水管理、工程设施管理和保护等运行... 南水北调工程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国家出台《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规范其运行管理的专门立法,有效保障了工程水量调度、水质保障、供水管理、工程设施管理和保护等运行实践。文章系统总结了南水北调立法需要协调的关系,梳理了《条例》重点规范的制度及实施情况,整理了针对《条例》开展的配套制度建设情况。针对国家水网相关规划中提出的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从及早谋划工程立法建设、强化水量统一调度、突出规范工程运行涉及的重要内容、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国家水网相关的引调水工程立法建设提出了建议,可为引调水工程法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国家水网 立法建设
下载PDF
中国人的头面部观察指标特征
16
作者 张兴华 郑连斌 +1 位作者 李咏兰 宇克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对中国53个民族(62个族群)的8项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进行研究,探讨中国人头面部观察指标的特征.结果显示,中国人多有上眼睑皱褶,上唇皮肤部高多中等,多薄唇,鼻翼较宽,三角形耳垂出现率超过20%,凸鼻背出现率低.北亚类型族群的有内眦褶... 对中国53个民族(62个族群)的8项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进行研究,探讨中国人头面部观察指标的特征.结果显示,中国人多有上眼睑皱褶,上唇皮肤部高多中等,多薄唇,鼻翼较宽,三角形耳垂出现率超过20%,凸鼻背出现率低.北亚类型族群的有内眦褶率、凸鼻背、宽鼻翼和薄唇的出现率高于南亚类型族群,上眼睑有皱褶率、眼裂高度狭窄型率、三角形耳垂出现率、上唇皮肤部高中等型率低于南亚类型族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南亚类型族群的头面部特征比较接近,北亚类型族群的位点明显分散,反映出头面部特征差异较大.汉族族群的位点也比较分散,未形成明显的汉族位点聚集区.中国北亚类型族群、南亚类型族群及汉族族群头面部观察指标的差异多受遗传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观察指标 北亚类型 南亚类型 汉族
下载PDF
新闻报道中“南水北调精神”建构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周耀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基于话语分析理论,对2000—2023年间的472篇关于南水北调的新闻报道,以及2009年以来的42篇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闻报道是南水北调工程实践和精神观念之间的桥梁中介,建构出了15种南水北调精神的基本内涵,各内涵之间存在复... 基于话语分析理论,对2000—2023年间的472篇关于南水北调的新闻报道,以及2009年以来的42篇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闻报道是南水北调工程实践和精神观念之间的桥梁中介,建构出了15种南水北调精神的基本内涵,各内涵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和亲缘关系;新闻报道着重强调了南水北调精神的三个特色,即生态优先的价值追求、统筹协调的行动原则和牺牲奉献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地比较分析发现,新闻界与学术界对南水北调精神基本内涵的偏好与侧重并不一致。新闻界强调“生态优先”和“统筹协调”的观念;学术界则强调“牺牲奉献”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新闻界与学术界有必要统一共识,在弘扬传播南水北调精神上形成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精神 新闻报道 建构
下载PDF
基于生态补偿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水价研究
18
作者 黄德春 潘星月 贺正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制定科学合理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是开展水源区生态补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有水价的基础上,新增生态补偿作为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并引入社会发展阶段系数和政府支付能力系数... 制定科学合理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是开展水源区生态补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有水价的基础上,新增生态补偿作为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并引入社会发展阶段系数和政府支付能力系数对其进行修正,构建计入生态补偿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水价定价模型。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胶东干线为例,得到2016、2020年水源区的理论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116.121、199.992亿元,在现行价格基础上水价需分别提高0.93、4.51元/m^(3)。结果表明,生态补偿会耗费大量资金,只有当工程调水能力达到规划设计规模时,持续性调水才能逐步降低供水成本,否则水价会超出受水区的承受范围,工程效益也难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 机会成本 水价定价
下载PDF
我国南北差距的历史演变与趋势研判
19
作者 刘学良 沈扬扬 +1 位作者 李实 崔兆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9,205,共15页
近年来,我国南北差距快速扩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分析可得数据发现,2021—2022年南北差距扭转了过去快速扩大的势头,南北差距的绝对水平和相对占比都有所下降。从行业看,工业和房地产业的差距缩小是南北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南北差距快速扩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分析可得数据发现,2021—2022年南北差距扭转了过去快速扩大的势头,南北差距的绝对水平和相对占比都有所下降。从行业看,工业和房地产业的差距缩小是南北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从部门看,政府财政收入、企业利润的南北差距都有所缩小,但居民收入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结合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省份经济表现等,我国已充分认识到南北差距扩大问题并采取措施应对,加之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国际通货膨胀特别是能源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2021年以来南北差距有所缩小。但影响因素是短期性的,南北差距的长期趋势仍有待观察。南北差距扩大是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的重大问题,应对南北差距扩大问题需有新思路,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尊重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客观规律,为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地区等制定差异化开发政策,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地区提供有效转移支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差距 东西差距 二维分解 区域政策
下载PDF
基于典型气象数据分析的南北方 供暖特性研究
20
作者 丁勇 向一心 《暖通空调》 2024年第4期120-126,共7页
针对南、北方供暖的需求差异,基于历年气象数据,综合考虑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供暖度日数HDD18、供暖期天数等多种因素,分析了中国南、北方8个典型城市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需求调研和温度分布、波动差异对比情况,讨论了不同地区热负荷... 针对南、北方供暖的需求差异,基于历年气象数据,综合考虑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供暖度日数HDD18、供暖期天数等多种因素,分析了中国南、北方8个典型城市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需求调研和温度分布、波动差异对比情况,讨论了不同地区热负荷动态特性及负荷求解宜使用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南、北方地区的系统运行特征情况,给出了关于供暖系统设计、系统形式、运行策略的建议;并通过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了供暖系统设置的适宜性问题,为后续供暖设计方法、参数确定,供暖方式选择和系统设置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 南北方供暖差异 气象数据 供暖需求特性 系统特征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