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线路视角下陕南蜀道沿线传统聚落遗产特征及价值研究
1
作者 张定青 李霂芝 +2 位作者 李莎 王岭 王宇鹏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44-51,共8页
蜀道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线路遗产,其线路沟通川陕并汇聚于陕南地区,沿线传统聚落记录了蜀道的历史演变,留存了见证蜀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遗产要素。本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学、田野调查、类型学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陕南蜀道沿线传... 蜀道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线路遗产,其线路沟通川陕并汇聚于陕南地区,沿线传统聚落记录了蜀道的历史演变,留存了见证蜀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遗产要素。本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学、田野调查、类型学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陕南蜀道沿线传统聚落的基本信息,从聚落选址与空间形态、街巷院落与传统建筑等有形要素层面,以及民俗民艺等无形要素层面分析聚落遗产特征,从蜀道文化与地域特征的视角挖掘其遗产价值,为后续沿线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 文化线路 传统聚落 遗产特征 遗产价值
下载PDF
水环境影响下明代福建梅花所城海防聚落空间营建
2
作者 付嫣然 林志森 +1 位作者 李玲秀 沈杨帆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9,共7页
【目的】明代海防聚落多沿海分布,空间营建既要满足军事防御功能,也要满足御洪、防潮、排涝、取水的需求。研究明代海防聚落的选址与空间布局,有助于乡土地域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水环境影响下地域性聚落的保护。【方法】以明代福建梅花所... 【目的】明代海防聚落多沿海分布,空间营建既要满足军事防御功能,也要满足御洪、防潮、排涝、取水的需求。研究明代海防聚落的选址与空间布局,有助于乡土地域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水环境影响下地域性聚落的保护。【方法】以明代福建梅花所城为例,运用ArcGIS软件和DepthMapX空间句法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从人地关系出发,探究在水环境影响下海防聚落的空间营建特征。【结果】发现梅花所城因形就势,居高而建,跨海避河;利用山势、街巷、建筑排涝;筑城设壕,砌筑石屋、石墙,层层防御;合理布设水井,保障梅花所城用水安全。【结论】明代海防聚落基于水环境进行选址与空间布局,建成符合当地防御和发展需求的聚落空间,营建策略兼具御洪、防潮、排涝以及御敌功能,可为海防聚落等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为现代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文化景观 传统聚落 人地关系 洪涝 选址 空间特征
下载PDF
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相欣奕 张美华 +1 位作者 李元庆 谢小林 《高等建筑教育》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当前亚洲大部分地区正在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如何在此背景之下建设具有文化与生态多样性的人居环境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以东南亚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的阐释,以人居环境建筑美学的显现特征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其下... 当前亚洲大部分地区正在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如何在此背景之下建设具有文化与生态多样性的人居环境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以东南亚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的阐释,以人居环境建筑美学的显现特征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其下蕴含的生态性、持续性、本土性等特性,分析促使其风格形成与存续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当地人对文化传统的坚持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态是该地区人居环境风格存续的重要原因。期待该文研究能唤起城市规划与设计相关管理及专业人员对人居环境生态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重视,以期为当前亚洲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之中出现的文脉丢失、场所精神匮乏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人居环境 人居特征
下载PDF
近代南洋琼侨的社团与生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翔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7-38,共12页
近代以来 ,东南亚的华人移民数量急速增加 ,其中 ,来自海南者占有相当比重 ,构成了南洋华侨中的五大集团之一。南洋琼侨依据同乡 (地缘关系 )、同族 (血缘关系 )、同行 (业缘关系 )的不同纽带 ,结成了种种社团组织并生活于其间。这些社... 近代以来 ,东南亚的华人移民数量急速增加 ,其中 ,来自海南者占有相当比重 ,构成了南洋华侨中的五大集团之一。南洋琼侨依据同乡 (地缘关系 )、同族 (血缘关系 )、同行 (业缘关系 )的不同纽带 ,结成了种种社团组织并生活于其间。这些社团组织奉行的是南洋琼侨在故乡时就已接受和熟悉的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 ,反映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南洋琼侨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在异国他乡的严峻生存环境中 ,这些社团组织成为南洋琼侨交流沟通的桥梁 ,相互扶助的工具 ,规避风险的场所和日常生活的精神与物质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 社团组织 社会生活 文化传统 海南籍华侨
下载PDF
政治传统、宗教和殖民历史对东南亚民主政治的影响——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伟浓 汪鲸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09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分别讨论了政治传统、宗教和殖民历史对东南亚国家民主政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国家虽继承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形式,但文化、宗教的多样性与殖民历史对民主政治实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正... 本文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分别讨论了政治传统、宗教和殖民历史对东南亚国家民主政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国家虽继承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形式,但文化、宗教的多样性与殖民历史对民主政治实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正视这些因素并善加利用,东南亚国家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民主政治 文化传统 宗教 殖民历史
下载PDF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分期和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贺圣达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探讨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各个阶段的以及总体上的特点。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时期、早期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雏形期、走向... 探讨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各个阶段的以及总体上的特点。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时期、早期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雏形期、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和东南亚传统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东南亚近代历史和文化变化与转型期,以及1945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的新生和文化的新发展。这五个阶段前后相承,每个阶段又都有一些质的变化,反映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以及多样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历史 文化 分期 特点
下载PDF
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及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关瑞明 张帼卿 《华中建筑》 2018年第4期117-119,共3页
聚落是人类最基本的聚居形式,中国传统聚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到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聚落形态。该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来阐述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结合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从尊重自然环境、... 聚落是人类最基本的聚居形式,中国传统聚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到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聚落形态。该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来阐述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结合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从尊重自然环境、保持聚落风貌、提升居住品质、彰显地域文化等方面,探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特征 自然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渝东南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大明 周鸿莉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9-55,共7页
渝东南传统村落因自然地理环境、家族血缘关系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村落类型,具有依山傍水、山地特色显著,空间布局大分散、小集中,生计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总体滞后,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等特征,蕴涵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渝东南传统村落因自然地理环境、家族血缘关系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村落类型,具有依山傍水、山地特色显著,空间布局大分散、小集中,生计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总体滞后,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等特征,蕴涵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与旅游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村落的资源,是实现渝东南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传统村落 山地特色 历史文化价值
下载PDF
浅析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民居发展与文化传承
9
作者 杨林平 丁飞燕 +1 位作者 祁佳艺 石纪阳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第11期11-12,共2页
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流经甘肃甘南陇南部分地区,甘南州白龙江流域受特殊地形与民族聚居的影响,形成了以藏式民居为主的独特建筑风格。建筑是一个地域乃至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缩影,它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形式,承载着崇高的民族精... 白龙江发源于四川若尔盖县,流经甘肃甘南陇南部分地区,甘南州白龙江流域受特殊地形与民族聚居的影响,形成了以藏式民居为主的独特建筑风格。建筑是一个地域乃至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缩影,它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形式,承载着崇高的民族精神。而传统民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民居建造的因素有自然条件、民族文化、地域特征等。其中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对建筑的形制、功能等影响颇大。藏族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文化形式的呈现也不拘一格,藏式传统民居便是藏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文化 传统民居 聚落特征
下载PDF
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十年志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吉甫 王清华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4期136-151,158,共1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逐渐从中国对外开放的末端转变为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在与周边国家开展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交往过程中,云南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孟中印缅等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提升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逐渐从中国对外开放的末端转变为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在与周边国家开展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交往过程中,云南积极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孟中印缅等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提升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水平。在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中,特别是在2000~2010年的10年时间里,云南积极利用地缘优势,与毗邻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双方、多方举办的"节庆活动""文艺展演""文化展会""学术交往""考察互访"等文化活动平台进行文化交流。多种形式的交流,是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云南与东南亚、南亚文化交流,对于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理念,加强睦邻友好关系,促进澜沧江—湄公河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的开发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东南亚 南亚 文化交流 形式 特点
下载PDF
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全峰梅 《南方建筑》 2009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以原始崇拜、宗祖崇拜和宗教崇拜三种文化类型为基础,对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空间意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展示了不同文化形态下东南亚民居聚落的空间图式和聚落建成环境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 本文以原始崇拜、宗祖崇拜和宗教崇拜三种文化类型为基础,对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和空间意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展示了不同文化形态下东南亚民居聚落的空间图式和聚落建成环境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总结了其理想化、秩序化、领域化和符号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传统民居聚落 文化特质
下载PDF
东南亚传统民居特质及其现代发展与运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全峰梅 《中外建筑》 2009年第9期74-77,共4页
东南亚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区域,文章在总结该区域传统民居天然的建筑材料、简明的构造特征、民族化的装饰艺术、生态的建筑技术等建筑特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东南亚传统民居特质的现代发展与运用。指出当代... 东南亚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区域,文章在总结该区域传统民居天然的建筑材料、简明的构造特征、民族化的装饰艺术、生态的建筑技术等建筑特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东南亚传统民居特质的现代发展与运用。指出当代建筑师们应当在运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手法的基础上,吸收当地传统建筑的建构智慧,创造出适合当地生活条件、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的新建筑形式来,这也是乡土建筑现代化与现代建筑地区化的永恒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传统民居 文化特制 现代运用
下载PDF
从“娘惹歌峇雅”看跨文化融合与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焕仪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土生华人”是15至17世纪间,初到东南亚的中国移民与当地马来人结婚的后裔。在马来西亚,土生华人自称为“峇峇”(男)和“娘惹”(女)。这个族群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直到今天,它的文化仍然是华人(尤其是闽粤文化)、马来人和西方人文化的... “土生华人”是15至17世纪间,初到东南亚的中国移民与当地马来人结婚的后裔。在马来西亚,土生华人自称为“峇峇”(男)和“娘惹”(女)。这个族群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直到今天,它的文化仍然是华人(尤其是闽粤文化)、马来人和西方人文化的融合。“娘惹歌峇雅”是女性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特征,它在外观特征、文化保存功能、商品价值与用途等方面,都反映出传统服装与跨文化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生华人 娘惹 歌峇雅 传统服饰 文化整合 东南亚
下载PDF
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聚落变迁与空间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凯 陈颖 《中国名城》 2021年第12期68-74,共7页
米仓古道自先秦以来作为巴蜀地区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在民族迁徙、商贸往来中形成沿线聚落群。针对米仓古道中重要的枢纽地区恩阳段,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梳理米仓古道沿线聚落的历史变迁,探索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 米仓古道自先秦以来作为巴蜀地区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在民族迁徙、商贸往来中形成沿线聚落群。针对米仓古道中重要的枢纽地区恩阳段,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梳理米仓古道沿线聚落的历史变迁,探索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聚落如何在适应文化环境、时代挑战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特征。在聚落的变迁中,时间的痕迹与古道的记忆被保留在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中,从沿线聚落的变迁及空间特征中提炼出文化基因进行解码,是将米仓古道文化线路的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传统聚落 聚落空间特征 文化线路遗产
下载PDF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 被引量:239
15
作者 刘沛林 刘春腊 +3 位作者 邓运员 申秀英 李伯华 胡最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96-1506,共11页
传统聚落景观区划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是文化景观区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本身存在的地域性、系统性、稳定性、发展性、一致性、典型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本方案以传统聚落景观"意象"(Image... 传统聚落景观区划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是文化景观区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本身存在的地域性、系统性、稳定性、发展性、一致性、典型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本方案以传统聚落景观"意象"(Image)的内部相似性为前提,以相对一致性原则作为景观区域划分的主导性原则,综合考虑其他原则,如环境制约性原则、文化主导性原则、地域完整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面的覆盖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等,将全国聚落景观初步划分为3个大尺度的景观大区、14个景观区和76个景观亚区。以往关于文化区的识别,主要从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的;关于传统聚落景观区的识别,主要是从景观基因的角度进行的。区域景观基因成为判断传统聚落景观区的核心要素。通常情况下,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判别,可以重点从心理要素、生态要素、美学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时序要素等6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 聚落景观 区划 基因识别 中国
原文传递
美国苗族移民的社会适应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雪芳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6,共10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移民成为普遍现象。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结束后东南亚苗族以难民身份迁徙到美国。苗族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背景使他们难以适应美国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苗族移民在美国遇到了各种各样...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移民成为普遍现象。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结束后东南亚苗族以难民身份迁徙到美国。苗族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背景使他们难以适应美国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苗族移民在美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苗族移民所面临的困境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密切相关。美国苗族移民意识到现代教育是他们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最佳选择,故而对后辈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寄予重望。同时,年轻一代对苗族历史文化的陌生感使苗族长者深刻体会到苗族文化才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自己有责任唤醒后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现代教育与苗族文化传承对苗族移民适应社会生存发展及延续民族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苗族 社会适应 生存发展 教育 文化传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