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晚清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反思 被引量:8
1
作者 庄国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6,共8页
近代国家外交护侨的主要措施是建立领事馆。随着晚清朝野对华侨认识的逐渐转变,保护和利用华侨成为清朝华侨政策的主要内容。南洋在中国周边地区具重要战略地位,也是华侨聚居之地,应当是清朝设领的重点地区。但由于朝廷对设领的重要性... 近代国家外交护侨的主要措施是建立领事馆。随着晚清朝野对华侨认识的逐渐转变,保护和利用华侨成为清朝华侨政策的主要内容。南洋在中国周边地区具重要战略地位,也是华侨聚居之地,应当是清朝设领的重点地区。但由于朝廷对设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动不力,且外交人才缺乏、驻外使节布局失误和外交事权分散等,因此屡误设领时机,导致在晚清时期中国所设的45个领事馆中,在南洋地区仅设立7个领事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 清朝 领事馆 华侨
下载PDF
认知、市场与贸易——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海参贸易 被引量:6
2
作者 冯立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6,共8页
国人对海参的认知有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尤其至明清时代,其补肾壮阳的功效得到广泛"传颂",明清上流社会群体因之趋之若鹜。受众群体的无限贪求加剧了国内海参市场的供货危机,这极大地刺激了东南亚海参的捕捞与贸易,使之成为... 国人对海参的认知有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尤其至明清时代,其补肾壮阳的功效得到广泛"传颂",明清上流社会群体因之趋之若鹜。受众群体的无限贪求加剧了国内海参市场的供货危机,这极大地刺激了东南亚海参的捕捞与贸易,使之成为东南亚岛际贸易者冒死犯险、置身绝域而搜集海参的原动力。东南亚海参因之得以源源不断输入,成为中国国内海参市场亏缺的重要补给源。中国海商几乎垄断了中国与东南亚的海参贸易,这在欧洲人占统治地位的贸易格局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或可呈现出国人对于海参的认知、市场发展兴盛与中外双方贸易关系等诸多历史面相的重叠交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海参市场 中国海商 东南亚 海外贸易
下载PDF
1905~1911年间清朝官员在东南亚的活动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定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5,53,共8页
1905年以后,清朝政府多次派出官员到东南亚地区考察华侨商务。对此,荷兰殖民者设置重重障碍。清朝政府办实业需要资金,因而提出要保护华侨。而清廷把官员和军舰派到东南亚去“抚慰”华侨的时候,念念不忘要利用一切机会同革命派争夺群众... 1905年以后,清朝政府多次派出官员到东南亚地区考察华侨商务。对此,荷兰殖民者设置重重障碍。清朝政府办实业需要资金,因而提出要保护华侨。而清廷把官员和军舰派到东南亚去“抚慰”华侨的时候,念念不忘要利用一切机会同革命派争夺群众,美其名曰使华侨“不致为邪说所惑”,目的是阻止广大华侨对革命派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政府 东南亚 华侨 荷兰
下载PDF
明朝和清前期东南亚华侨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述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4-78,共5页
16世纪 ,西方殖民者侵入东南亚地区 ,生活在那里的华侨和东南亚人民便深受奴役和剥削之苦 ,不屈的华侨奋起反击 ,或独自为战 ,或与侨居地人民共同抗敌 ,对西方殖民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本文对其斗争史实进行了述评 ,并揭示出反殖斗争的... 16世纪 ,西方殖民者侵入东南亚地区 ,生活在那里的华侨和东南亚人民便深受奴役和剥削之苦 ,不屈的华侨奋起反击 ,或独自为战 ,或与侨居地人民共同抗敌 ,对西方殖民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本文对其斗争史实进行了述评 ,并揭示出反殖斗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前期 反殖民主义斗争 潘和区 历史意义 黄班 现实意义 东南亚 华侨 菲律宾 吕宋
下载PDF
论明朝和清前期东南亚华侨对侨居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5
作者 陈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5-53,共9页
明朝和清前期是华侨与侨居地人民一道开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时期 ,该时期的华侨为东南亚各国日后的富庶和繁荣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本文从东南亚国家农业、工矿业、商业的发展方面 。
关键词 清朝前期 明清时期 东南亚 华侨 经济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历史贡献
下载PDF
晚清政府的南洋“劝学”与华侨兴学——槟榔屿、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和新加坡的案例阐析
6
作者 高伟浓 《东南亚纵横》 2020年第5期21-33,共13页
清王朝的最后几年,为了争夺海外华侨,曾派员到东南亚的槟榔屿、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爪哇)和新加坡进行“劝学”,褒彰出钱、出力支持当地华侨教育事业的侨商、校董和教师等。这几地的华侨顺应清政府的“劝学”,继续创办新的学校,华侨... 清王朝的最后几年,为了争夺海外华侨,曾派员到东南亚的槟榔屿、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爪哇)和新加坡进行“劝学”,褒彰出钱、出力支持当地华侨教育事业的侨商、校董和教师等。这几地的华侨顺应清政府的“劝学”,继续创办新的学校,华侨学校数量在清王朝结束前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华侨与时俱进,在学校里开设了若干适应华侨在当地生存发展需要的实用性课目。新加坡等地更对儒学内容进行创新,开办华侨女子教育。各地的华侨教育实践远远超出了清政府的“劝学”目标。清政府的“劝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华侨的办学热情,但被“劝学”地区华侨教育事业的跃进主要建立在一代代华侨长期兴教办学、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与当地华商的物质支持密不可分,也得益于中国国内先后南来的知识分子的助力。东南亚华侨在顺应“劝学”的同时又努力扩展实用性教育内容,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智慧和勇气,在东南亚华侨教育史上写下了夺目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劝学” 华侨 东南亚
下载PDF
晚清领事保护与南洋华侨教育研究
7
作者 陈奕平 王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22,共12页
近代中国被迫进入西方国际法体系,使得晚清政府接触了领事保护制度,并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实践。清政府主动利用领事保护发展南洋华侨教育就是这一过程的例证。晚清领事保护促进南洋华侨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增强南洋华侨的中华文化认同... 近代中国被迫进入西方国际法体系,使得晚清政府接触了领事保护制度,并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实践。清政府主动利用领事保护发展南洋华侨教育就是这一过程的例证。晚清领事保护促进南洋华侨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增强南洋华侨的中华文化认同、改善南洋侨教生态、延续封建专制统治。经过清廷领事官员的努力,领事保护改善了南洋华侨教育生态并提振了华侨的中华文化自信。同时,这一实践也丰富了近代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内涵,为中国领事保护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清政府希望利用领事保护促进侨教以培养华侨效忠思想却事与愿违。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接受近代教育的华侨子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埋葬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南洋 领事保护 华侨教育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晚清南洋华侨生活方式考察
8
作者 肖伊然 《兰台世界》 2019年第7期148-151,共4页
晚清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大量百姓前往南洋地区谋生。通过分析这一特定时期南洋华侨的服饰穿着、饮食习惯、居住场所以及教育情况等方面,展现南洋华侨群体的生活风貌在异地文化影响之下的特征与变化,来体会当时南洋华侨群体在... 晚清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大量百姓前往南洋地区谋生。通过分析这一特定时期南洋华侨的服饰穿着、饮食习惯、居住场所以及教育情况等方面,展现南洋华侨群体的生活风貌在异地文化影响之下的特征与变化,来体会当时南洋华侨群体在背井离乡之后,在异国他乡的生存状况。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南洋华侨群体保持着与中国文化同质的本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社会所表现的顽强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南洋 华侨华人 生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