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东南莲垌和古龙岩体加里东期Ⅰ型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1
作者 周予茜 时毓 +4 位作者 黄椿文 刘希军 蓝媛春 唐源远 翁伯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48,共25页
早古生代加里东造山运动使整个华南板块产生了广泛的岩浆活动,而关于华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是俯冲碰撞还是陆内造山尚存争议。对钦杭结合带的I型花岗岩成因研究对揭示桂东南地区早古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早古生代加里东造山运动使整个华南板块产生了广泛的岩浆活动,而关于华南早古生代的构造属性是俯冲碰撞还是陆内造山尚存争议。对钦杭结合带的I型花岗岩成因研究对揭示桂东南地区早古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对桂东/南莲垌和古龙岩体中的花岗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莲垌和古龙岩体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相近,分别为435~434和436~435 Ma。莲垌和古龙岩体均为花岗闪长岩,并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10000Ga/Al值为2.07,w(Zr+Nb+Ce+Y)值为183×10^(-6),A/CNK为0.87~1.1,平均值为0.97,εHf(t)值为-2.2~1.8,主要集中在0~2,对应的T DM2年龄主要分布在1.6~1.2 Ga,峰值在1.5~1.3 Ga,Nb/Ta值为11.47~14.66,平均值为12.80,Rb/Sr值为0.22~0.52。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莲垌和古龙岩体均为钙碱性I型花岗岩,来源于中元古代基底变质火成岩的部分熔融,并可能含一定的幔源物质。其主要形成过程为:华南板块南部与冈瓦纳北缘大规模碰撞所产生的应力,自南向北、自东向西传入华南板块,引发华南板块陆内造山作用。加厚的岩石圈经历了造山后伸展减薄,地幔物质上涌为下地壳部分熔融提供了热量,形成新生地壳熔融型(如古龙岩体)或新生地壳与古老地壳混合熔融型(如莲垌岩体)的母岩浆;在陆内造山作用期后的伸展环境下,母岩浆沿通道上涌,形成了具有俯冲碰撞特征的I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期 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锆石Lu-Hf同位素 桂东南
下载PDF
桂东南岑溪—陆川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梁任鑫 时毓 +1 位作者 庞超伟 刘希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95,共18页
文章对桂东南岑溪—陆川地区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斜长角闪岩的形成时代不早于早古生代(487~428 Ma)。中—新太古代的古老锆石揭示该地区深部可能存在未暴露的太古代结晶基底。全岩... 文章对桂东南岑溪—陆川地区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斜长角闪岩的形成时代不早于早古生代(487~428 Ma)。中—新太古代的古老锆石揭示该地区深部可能存在未暴露的太古代结晶基底。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样品相对于原始地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Sr等和轻稀土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Ti等,类似于岛弧玄武岩(IAB)的特征。研究区斜长角闪岩由古老俯冲交代的地幔楔熔融而成,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碰撞后的岩石圈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构造事件 斜长角闪岩 锆石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岩石学 桂东南
下载PDF
桂东南马山玄武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对华南地区印支期构造背景的制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地 孙传敏 +2 位作者 贾小辉 张利国 周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3-585,共13页
【研究目的】桂东南马山杂岩体北部出露的印支期玄武岩,是研究华南印支运动的关键岩石探针。目前关于马山玄武岩的研究资料较少,制约了对华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演化的认识。【研究方法】本文对马山玄武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 【研究目的】桂东南马山杂岩体北部出露的印支期玄武岩,是研究华南印支运动的关键岩石探针。目前关于马山玄武岩的研究资料较少,制约了对华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演化的认识。【研究方法】本文对马山玄武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玄武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46.7±1.5)Ma,MSWD=0.16。岩石富碱((K_(2)O+Na_(2)O)=5.21%~8.02%)、富钾(K_(2)O=2.59%~4.96%),为钾质粗面玄武岩,稀土元素特征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特征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Pb、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HREE),Sr-Nd同位素显示具有EMⅡ富集地幔端元的特征。【结论】马山玄武岩符合钾玄岩系列的岩石特点,其岩浆作用以分离结晶为主,无明显的地壳混染,其源区为受俯冲壳源物质释放的流体交代作用形成的含金云母石榴子石的富集地幔(>80 km)源区。马山玄武岩产于板内环境,其形成可能与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后期的伸展作用有关,由于伸展作用产生有利空间,造成玄武质岩浆上涌喷发形成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马山玄武岩 桂东南 地质调查工程 华南
下载PDF
桂东南云开地区南渡钾玄质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周鹏程 秦亚 +4 位作者 杨启军 马强分 林炫名 钟宁军 邓伟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546,共12页
为约束桂东南地区燕山早期的构造环境,对南渡杂岩体开展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南渡杂岩体由谭福、六廪、新村和石河4个岩性单元构成,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正长岩、石英二长斑岩、角闪... 为约束桂东南地区燕山早期的构造环境,对南渡杂岩体开展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南渡杂岩体由谭福、六廪、新村和石河4个岩性单元构成,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正长岩、石英二长斑岩、角闪正长斑岩等。2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5.2±1.7 Ma和155.9±1.8 Ma,表明南渡杂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的晚侏罗世。南渡杂岩体的常量元素具有高硅铝、低铁镁和富碱的特征;里特曼指数为3.56~6.77,全碱(Alk)含量6.33%~11.59%,K_(2)O/Na_(2)O值为1.02~1.63。南渡杂岩体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轻微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Zr和Hf,中等Sr、P和Ti亏损,无明显Nb、Ta异常。在Harker图解上,TiO_(2)、^(T)Fe_(2)O_(3)、MgO、CaO、MnO和P_(2)O_(5)均与SiO_(2)呈良好的负相关性,而Al_(2)O_(3)和Na_(2)O与SiO_(2)无明显相关关系;结合Sr、P和Ti的亏损,以及无负Eu异常的特征,暗示可能存在磷灰石、钛铁矿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而无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南渡杂岩体的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典型的板内钾玄质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构造环境,可能与华南大陆内部燕山早期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岩石圈伸展和裂谷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定年 钾玄质侵入岩 伸展构造环境 南渡杂岩体 桂东南
下载PDF
桂西北丹池锡矿带与东南亚特提斯锡矿带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启锋 姜军胜 +2 位作者 吴越 张海坤 程湘 《矿产勘查》 2023年第9期1604-1613,共10页
桂西北丹池锡矿带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主要由芒场、大厂、五圩3个矿田组成,发育多个锡多金属矿床。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带,被称为东南亚特提斯锡矿带,覆盖中国西南三江、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 桂西北丹池锡矿带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主要由芒场、大厂、五圩3个矿田组成,发育多个锡多金属矿床。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的锡矿带,被称为东南亚特提斯锡矿带,覆盖中国西南三江、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文系统对比了两个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发现桂西北丹池锡矿带与东南亚特提斯锡矿带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均与特提斯洋演化存在一定的联系。类比东南亚特提斯锡矿带已发现矿床类型,桂西北丹池锡矿带未来也应关注隐伏岩体顶部的云英岩型及分异程度较高的花岗岩中的伟晶岩型锡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锡矿 桂西北 东南亚 特提斯
下载PDF
桂东南富钾岩浆杂岩的Nd同位素组成:华南中生代地幔物质上涌事件 被引量:66
6
作者 郭新生 陈江峰 +4 位作者 张巽 汤加富 谢智 周泰禧 刘玉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7,共9页
广西东南部罗容杂岩体由辉长岩 -闪长岩 -二长岩 -正长岩组成 ,马山由碱性辉长岩 -正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岩组成。它们富 K、富大离子亲石元素 (L IL ) ,无 Nb、Ta负异常等特征表明它们是形成于板内环境的钾玄质侵入岩。罗容杂岩体... 广西东南部罗容杂岩体由辉长岩 -闪长岩 -二长岩 -正长岩组成 ,马山由碱性辉长岩 -正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岩组成。它们富 K、富大离子亲石元素 (L IL ) ,无 Nb、Ta负异常等特征表明它们是形成于板内环境的钾玄质侵入岩。罗容杂岩体的各种岩石和马山的基性岩的εNd(T)高 ,为 +1.5到 +3.3,它们是交代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在地壳深部分异的产物。马山的花岗岩的εNd(T)稍低 ,为 - 0 .6 ,此岩石单元是由幔源岩浆加热地壳使之熔融的壳源岩浆形成的 ,并伴有与幔源岩浆的混合或交换。此二杂岩体形成于拉张构造环境。地幔物质上涌导致了中生代华南地壳张裂以及华南大规模花岗岩和相关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上涌 富钾侵入岩 锶同位素 钕同位素 中生代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SHRIMP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138
7
作者 邓希光 陈志刚 +1 位作者 李献华 刘敦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32,共7页
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以含过铝质矿物为特征 ,是华南地区显生宙典型的 S型花岗岩岩带。虽然前人对该岩带的侵入年代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 ,认为其为海西—印支期产物 ,但由于以往测年方法和技术的一些局限性 ,对于华南是否存... 桂东南地区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以含过铝质矿物为特征 ,是华南地区显生宙典型的 S型花岗岩岩带。虽然前人对该岩带的侵入年代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 ,认为其为海西—印支期产物 ,但由于以往测年方法和技术的一些局限性 ,对于华南是否存在海西期花岗岩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对大容山、旧州岩体和台马岩体进行了高精度锆石 SHRIMP定年 ,3个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 2 33± 5 Ma、2 30± 4 Ma和 2 36± 4 Ma,说明该花岗岩岩带形成于印支期 ,是由推覆构造引起地壳增厚、地壳重熔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 桂东南地区
下载PDF
古特提斯造山带在华南两广交界地区的新证据 被引量:44
8
作者 张伯友 石满全 +1 位作者 杨树锋 陈汉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作者等在两广交界罗定一带新发现了中晚古生代的枕状熔岩和二叠—三叠纪的构造混杂岩,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并提出了钦州-岑溪-罗定-云浮构造混杂带的存在。它与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演化有联系,故提出了两广交界地区存在古特提斯构造... 作者等在两广交界罗定一带新发现了中晚古生代的枕状熔岩和二叠—三叠纪的构造混杂岩,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并提出了钦州-岑溪-罗定-云浮构造混杂带的存在。它与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演化有联系,故提出了两广交界地区存在古特提斯构造的分支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特提斯 枕状熔岩 构造混杂岩 造山带 华南
下载PDF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格局 被引量:22
9
作者 文丽 王克林 +4 位作者 曾馥平 彭晚霞 杜虎 李莎莎 宋同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76-1684,共9页
利用桂东南桉树(Eucalyptus spp.)主产区5个不同林龄(1a、2a、3a、5a和8a)15个样点45个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桂东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的碳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尾巨桉人工林生态... 利用桂东南桉树(Eucalyptus spp.)主产区5个不同林龄(1a、2a、3a、5a和8a)15个样点45个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桂东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的碳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表现为3a林龄(195.25t·hm-2)〉5a林龄(169.57t·hm-2)〉8a林龄(166.70t·hm-2)〉2a林龄(165.00t·hm-2)〉1a林龄(111.84t·hm-2);不同林龄碳储量分布格局均为土壤层〉植被层〉凋落物层,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其中植被层为4.87-80.54t·hm-2,占总碳储量的4.36%-48.31%,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凋落物层为0.92-3.25t·hm-2,占0.82%-1.91%,随林龄增加呈递减趋势;土壤层为3a林龄(162.53t·hm-2,83.24%)〉2a林龄(141.55t·hm-2,85.79%)〉5a林龄(112.26t·hm-2,60.22%)〉1a林龄(106.05t·hm-2,94.82%)〉8a林龄(84.50t·hm-2,50.69%)。(2)植被层碳储量以乔木层最大(3.10-78.97t·hm-2),占63.64%-99.25%,其中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以树干最大(1.58-68.84t·hm-2),占乔木层碳储量的50.90%-87.18%,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枝、叶、根分别占4.97%-12.17%、1.97%-22.36%和5.87%-14.57%,均随林龄而下降。(3)桂东南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净固碳量平均为11.73t·hm-2·a-1,2a林龄(16.03t·hm-2·a-1)最大,3a林龄的固碳能力也很高,8a林龄年净固碳量与5a林龄持平,高达11.96t·hm-2·a-1,是较好的碳汇林业树种。提高桉树林的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其负面效应将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碳储量 年净固碳量 林龄 桂东南
下载PDF
桂东南大容山晚二叠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磊 龙文国 +2 位作者 周岱 徐旺春 金鑫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1-1303,共13页
对桂东南大容山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及Sr-Nd-Hf同位素研究,3个花岗岩样品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53.6±2.1Ma、256.4±1.8Ma和256.8±2.8Ma,暗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而不是早—中三叠世;岩... 对桂东南大容山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及Sr-Nd-Hf同位素研究,3个花岗岩样品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53.6±2.1Ma、256.4±1.8Ma和256.8±2.8Ma,暗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而不是早—中三叠世;岩体的ε_(Nd)(t)和ε_(Hf)(t)值均为负值,分别集中于-9.18^-13.4和-5.5^-6.7之间,对应的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c)和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55~1.84Ga和1.64~1.71Ga,表明岩体物质的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壳源物质。结合区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形成可能与华南板块和印支地块之间在海西期—印支期的俯冲/碰撞拼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 SR-ND-HF同位素 花岗岩 大容山 桂东南地区
下载PDF
桂东南新地-安平地区辉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国英 覃小锋 +5 位作者 王宗起 宫江华 杨文 朱安汉 石浩 詹俊彦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1-803,共13页
桂东南新地-安平地区的辉长岩体主要沿着岑溪-梧州深大断裂带两侧分布,与早古生代地层或震旦纪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并被白垩纪地层覆盖。岩相学研究表明,其主体岩性以角闪辉长岩和紫苏角闪辉长岩为主,还有少量的含长辉石岩、辉长闪长岩... 桂东南新地-安平地区的辉长岩体主要沿着岑溪-梧州深大断裂带两侧分布,与早古生代地层或震旦纪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并被白垩纪地层覆盖。岩相学研究表明,其主体岩性以角闪辉长岩和紫苏角闪辉长岩为主,还有少量的含长辉石岩、辉长闪长岩和辉绿(玢)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49.1±2.8 Ma(MSWD=0.44),相当于早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辉长岩体具有较低MgO(2.13%-3.59%)和较高Fe2O3T(16.42%-33.53%)、P2O5(0.58%-1.18%)和TiO2(1.52%-2.31%)的特征;岩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Ba、Rb和U),而Nb-Ta、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显示出与俯冲带有关的岛弧岩浆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称之为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有古生代洋盆的存在,该洋盆一直延续至中三叠世的印支运动才最终闭合,本区广泛发育的大陆弧型辉长岩应为该洋盆发生俯冲-消减作用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新地-安平地区 桂东南
下载PDF
桂东南油麻坡钨钼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明海 彭振安 +5 位作者 李超 郑浩 魏珺琛 刘嘉兴 张含 邵主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3-1002,共10页
油麻坡钨钼矿床是近年来在桂东南岑溪-博白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矽卡岩矿床,矿体主要产在油麻坡复式花岗岩体与泥盆系钙泥质粉砂岩的接触带附近,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目前发现有30个矿体,探获WO3资源量>8万吨,矿石品位WO3... 油麻坡钨钼矿床是近年来在桂东南岑溪-博白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矽卡岩矿床,矿体主要产在油麻坡复式花岗岩体与泥盆系钙泥质粉砂岩的接触带附近,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目前发现有30个矿体,探获WO3资源量>8万吨,矿石品位WO30.191%~1.284%、Mo 0.001%~0.019%,其中,Ⅰ号主矿体资源量占探获总量的84%。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取自Ⅰ号主矿体内的6件矽卡岩钨钼矿石样品开展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00.1±3.3Ma(MSWD=0.71)、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00.37±0.62Ma(MSWD=0.34),表明区内钨钼成矿时代为白垩纪。油麻坡复式岩体由主体花岗闪长岩和补体白云母花岗岩组成,前人研究表明,二者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09.0±0.3~109.7±1.1Ma和100.7±0.5~103.3±1.2Ma,且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Sm-Nd同位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它们不是分离结晶演化关系而是两期不同岩浆活动产物,补体经历了比主体岩浆更为强烈的熔-流体相互作用,有利于萃取W、Mo等金属元素并使之富集成矿。本次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的成矿年龄值与补体白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代接近,而与主体花岗闪长岩存在约10Ma的时差,进一步佐证了钨钼成矿可能与补体白云母花岗岩关系更加密切的认识。钦杭成矿带是华南板内的一条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岑溪-博白成矿带位于其西南段,综合近年来发表的Re-Os、Ar-Ar和锡石原位LA-ICPMS U-Pb法等高精度测年数据表明,钦杭成矿带内主成矿作用时代显示出自北东向南西,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白垩纪逐渐变新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特征 RE-OS同位素定年 钨钼矿床 油麻坡 桂东南
下载PDF
黔东南新元古代岩浆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8
13
作者 曾雯 周汉文 +2 位作者 钟增球 曾昭光 李惠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8-556,共9页
对黔东南地区摩天岭花岗岩、下江群基性火山岩及加榜基性侵入岩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法定年,年龄结果分别为(825.0±2.4)Ma,(815.8±4.9)Ma和(788.4±2.6)Ma,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中期。下江群的沉积上限应不晚于788Ma。下... 对黔东南地区摩天岭花岗岩、下江群基性火山岩及加榜基性侵入岩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法定年,年龄结果分别为(825.0±2.4)Ma,(815.8±4.9)Ma和(788.4±2.6)Ma,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中期。下江群的沉积上限应不晚于788Ma。下江群地层在所研究基性火山岩下厚度仅数百米,在其上厚度达数千米至近万米,可以推测下江群开始接受沉积的年代应接近于815Ma。在815~788Ma较短时间内沉积地层之厚,可见当时地壳上升和剥蚀速度都较快。前人的研究发现,扬子地块周缘和内部都存在着与摩天岭花岗岩年代相近的花岗岩体,以及扬子地块周缘和华夏地块都存在与下江群基性火山岩年代相近的包括双峰式在内的火山岩。另外,桂北黔东南和湖北黄陵地区新元古代的花岗岩和基性侵入岩在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上比较相近。认为桂北黔东南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形成与地幔柱导致的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幔柱 RODINIA 桂北 黔东南 扬子地块
下载PDF
桂东、桂东南晚泥盆世一个弗拉斯期放射虫动物群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酉兴 王玉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95-404,493-494,共10页
本文系统描述了广西玉林、贺县等地晚泥盆世榴江组硅质岩中的放射虫化石4属14种,其中有1新属2新种。这个放射虫动物群的多数分子曾见于苏联南乌拉尔地区和澳大利亚的弗拉斯阶。
关键词 放射虫 弗拉斯期 晚泥盆世
下载PDF
桂东南马其岗石英二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地 张利国 贾小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1-771,共11页
马其岗石英二长斑岩体出露于桂东南博白-梧州断裂带南东侧,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0.2±1.5Ma(MSWD=1.7)。岩体富碱(ALK=7.38%~8.14%)、富钾(K_2O=4... 马其岗石英二长斑岩体出露于桂东南博白-梧州断裂带南东侧,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0.2±1.5Ma(MSWD=1.7)。岩体富碱(ALK=7.38%~8.14%)、富钾(K_2O=4.41%~4.78%),稀土元素特征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微量元素特征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Pb、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HREE),符合钾玄岩系列的岩石特点。岩体有较高的Mg~#值(42.82~50.35),较低的Sr含量(268.00×10^(-6))~304.00×10^(-6)),以及较高的锆石饱和温度(860~883℃),同时Nb/Ta(平均值为11.24)、Zr/Hf(平均值为38.20),Th/La值(平均值为0.17)明显不同于大陆地壳特征,表明岩浆主要来自下部地壳或地幔,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大规模混染程度较小,具有EMⅡ富集地幔端元的Sr-Nd同位素特征。二阶段Nd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1.33~1.36Ga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主体为1.20~1.50Ga,两者模式年龄较一致,显示马其岗岩体可能是中元古代中期镁铁质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整个华南在90Ma左右存在一次大规模的伸展事件,其动力学机制与古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成因 马其岗石英二长斑岩 桂东南
下载PDF
桂东南鸡笼顶矿田断裂系统分形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喜彬 李家彪 +3 位作者 梁金城 冯佐海 初凤友 张绍勇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1,共6页
应用分形理论原理,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桂东南鸡笼顶金矿田断裂、矿床断裂及矿石和围岩的显微裂隙分维值,这些断裂和裂隙都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鸡笼顶矿田断裂分维值(1.66)大于桂东南金银成矿带断裂分维值和华南区域背景断裂分维值,... 应用分形理论原理,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桂东南鸡笼顶金矿田断裂、矿床断裂及矿石和围岩的显微裂隙分维值,这些断裂和裂隙都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鸡笼顶矿田断裂分维值(1.66)大于桂东南金银成矿带断裂分维值和华南区域背景断裂分维值,分维值越大,成矿规模越大。但在鸡笼顶矿床标度区间,断裂分维值(1.39)明显小于区域背景断裂分维值,这缘于北东向断裂分维值大于北西向断裂分维,矿床仅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鸡笼顶③号矿体中矿石显微裂隙和围岩显微裂隙的分维值都大于宏观断裂分维值,结构更加复杂,含矿热液流体和断裂破碎带应力耦合作用更加强烈。矿石显微裂隙分维值(1.76)大于围岩显微裂隙分维值(1.68),分维值越大,构造蚀变作用越强,裂隙连通性越好,矿化和赋矿作用越强。显微裂隙分维值也是断裂破碎带矿化的重要定量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断裂 金矿床 鸡笼顶 桂东南
下载PDF
桂东南藤县印支期基性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华 黄炳诚 +3 位作者 倪战旭 韩淑朋 潘艺文 黄英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6-87,共12页
桂东南灵山-藤县断裂带内基性侵人岩的演化背景,是认识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构造演化的关键。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三门滩岩体角闪苏长岩和东胜岩体石英角闪苏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30.0Ma±0.9Ma和236.5Ma士1.3Ma。岩... 桂东南灵山-藤县断裂带内基性侵人岩的演化背景,是认识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构造演化的关键。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三门滩岩体角闪苏长岩和东胜岩体石英角闪苏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30.0Ma±0.9Ma和236.5Ma士1.3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低镁、富钛铁的特征;稀土含量低且变化大,∑REE(43~189)×10-6,8Eu值0.79~1.63,以具Eu正异常为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强烈富集,伴有Ce、P和Sm弱富集的“三隆起”特征,高场强元素(HFSE)Ta、Nb和Zr、Hf在弱富集的背景上显示为“谷”形,总体显示为大陆性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藤县基性侵入岩形成于中三叠世,属大陆性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为桂东南地区印支期大陆边缘造山带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基性侵入岩 岩石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桂东南
下载PDF
基于GIS的桂西-滇东南地区锰矿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宝一 杨莉 +2 位作者 毛先成 周尚国 邓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0-1060,共11页
在桂西-滇东南锰矿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栅格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与锰矿成矿相关的沉积盆地、同沉积断裂、沉积相、地层、岩性组合、数字地形特征、航磁异常等地质变量。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预测了研究区各网格单元的... 在桂西-滇东南锰矿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栅格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与锰矿成矿相关的沉积盆地、同沉积断裂、沉积相、地层、岩性组合、数字地形特征、航磁异常等地质变量。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预测了研究区各网格单元的锰矿资源量,通过地质变量的筛选和组合构建了候选资源量预测模型组,为每个预测单元选择最优模型开展资源量预测;其次,利用证据权重法估算了研究区各网格单元的成矿有利度,根据锰矿资源量与地质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来筛选证据因子,在对地质变量二值化构建证据因子时既考虑锰矿床(点)的"数",又考虑锰矿床(点)的"量";最后,对成矿有利度与锰矿资源量预测结果进行乘法运算得到综合预测图,并结合成矿地质环境圈定了预测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预测 作用域 证据权重法 锰矿 桂西-滇东南
下载PDF
略论晚清时期桂东南地区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茂兵 刘色燕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5,共5页
晚清时期,桂东南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对民间信仰风俗产生深刻影响。民众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破坏感到困惑或无能为力,又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能寄托于神灵以应对,祈求消灾... 晚清时期,桂东南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对民间信仰风俗产生深刻影响。民众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破坏感到困惑或无能为力,又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能寄托于神灵以应对,祈求消灾赐福。因此,民间的岁时节令习俗无不渗透着广大民众对自然灾害的禳除和对人寿年丰的祈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桂东南地区 自然灾害 民间信仰
下载PDF
云开变质地体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康云骥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位于两广交界处的云开大山地区是一个由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与寒武纪变形变质花岗岩组成的变质地体。该地体形成于晚前寒武纪 ,它在古生代向北运移并同时发生左旋旋转 ,从而奠定了该区的构造格局。在中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期间 ,该地体最... 位于两广交界处的云开大山地区是一个由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与寒武纪变形变质花岗岩组成的变质地体。该地体形成于晚前寒武纪 ,它在古生代向北运移并同时发生左旋旋转 ,从而奠定了该区的构造格局。在中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期间 ,该地体最终与钦州沉积地体拼合。由于应力弛张作用 ,使两地体间的构造分界线 (灵山构造带 )后期表现为左旋断层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地体 韧性剪切 云开大山 前寒武纪 古生代 应力弛张作用 构造分界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