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int Inversion of the 3D P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under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Regional Earthquake and Teleseismic Data 被引量:12
1
作者 LI Dahu LIAO Hua +4 位作者 DING Zhifeng ZHAN Yan WU Pingping XU Xiaoming ZHENG Ch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6-33,共18页
The special seismic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frequent seismicity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how that this area is an ideal location to study the present tectonic movement and background o... The special seismic 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frequent seismicity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how that this area is an ideal location to study the present tectonic movement and background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a's Mainland and to predict future strong earthquake risk zones. Studies of the struc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structure in this area are helpful to explore deep dynamic effects and deformation field characteristics, to strength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of anisotropy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to study the deep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he seismic origin of the block's interior. In this paper,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under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obtained via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224 permanent seismic stations in the regional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of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and from 356 mobile China seismic arrays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using a joint inversion method of the regional earthquake and teleseismic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wave velocity anomalies in the shallow upper crus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rface geological structure, terrain and lithology. Baoxing and Kangding, with their basic volcanic rocks and volcanic clastic rocks, present obvious high-velocity anomalies. The Chengdu Basin shows low-velocity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The Xichang Mesozoic Basin and the Butuo Basin are characterised by low- velocity anomalies related to very thick sedimentary layers. The upper and middle crust beneath the Chuan-Dian and Songpan-Ganzi Blocks has apparent lateral heterogeneities, including low-velocity zones of different sizes. There is a large range of low-velocity layers in the Songpan-Ganzi Block and the sub-block northwest of Sichuan Province, showing that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is relatively weak. The Sichuan Basi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shows high-velocity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there are continuous low-velocity layer distribution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of the Daliangshan Block a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direction of the low-velocity anomaly is nearly S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the Daliangshan fault. The existence of the low-velocity layer in the crust also provides a deep source for the deep dynamic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y of the Daliangshan Block and its boundary faults. The results of the 3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show that an anomalous distribution of high-density, strong-magnetic and high-wave velocity exists inside the crust in the Panxi region. This is likely related to late Paleozoic mantle plume activity that led to a large number of mafic and ultra-mafic intrusions into the crust. In the crustal doming process, the massive intrusion of mantle-derived material enhanced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crustal medium. The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lso revealed that the upper mantle contains a low-velocity layer at a depth of 80-120 km in the Panxi region. The existence of deep faults in the Panxi region, which provide conditions for transporting mantle thermal material into the crust, is the deep tectonic background for the area's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China seismic array detection Panxi region Chuan-DianBlock Daliangshan Block sou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佳岐 吴中海 +2 位作者 黄小龙 黄飞鹏 王世锋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680-695,共16页
金沙江干流穿越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和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流域内发育了大量的巨型滑坡,使得该地区的滑坡灾害十分严重。因此,深入研究金沙江干流滑坡的成因机制对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前人研究资... 金沙江干流穿越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和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流域内发育了大量的巨型滑坡,使得该地区的滑坡灾害十分严重。因此,深入研究金沙江干流滑坡的成因机制对于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搜集前人研究资料和遥感影像分析,对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金沙江干流巨型滑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地形坡度是影响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坡度在25°~40°范围内发生滑坡的概率更高。其次,活动断裂在滑坡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断裂带活动会导致岩石变形和破碎,从而增加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地层岩性也是影响滑坡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岸坡的应力分布特征,导致区域稳定性的差异,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能。在这些因素中,活动断裂及强震活动在巨型滑坡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可能导致滑坡进一步发展,甚至引发流域堵江、溃坝、洪水等连锁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流 活动断裂 巨型滑坡 青藏高原东南缘 防灾减灾
下载PDF
雪崩的监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汶林科 贾靖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9-1702,共24页
雪崩是藏东南地区非常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准确且及时地监测并获得雪崩活动信息在雪崩灾害的减灾防灾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雪崩活动的监测包括实地监测和遥感监测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实地监测可以采取雪体试验、定点长期监测和次声地... 雪崩是藏东南地区非常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准确且及时地监测并获得雪崩活动信息在雪崩灾害的减灾防灾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雪崩活动的监测包括实地监测和遥感监测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实地监测可以采取雪体试验、定点长期监测和次声地震波三种方法,不同方法相互印证会取得更好的监测效果。近年来随着摄影测量及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遥感监测在雪崩的灾害管理、预测预警以及工程防治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与实地观测和定点监测相比,雪崩的遥感监测不直接接触不稳定性积雪,所以安全性更高。雪崩的遥感监测采用光学、激光和雷达三种传感器,搭载在地面、航空或者卫星平台之上,可以对不同空间尺度的雪崩进行临时或连续性观测。不同的传感器及平台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实际的雪崩监测中需根据成本、可到达性以及观测目标等因素灵活应用。大范围雪崩的自动监测及其算法问题依然是雪崩遥感监测的难点。藏东南是湿雪雪崩的高发地区,可以采用实地观测和高分辨率的RS-2U雷达影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长期监测,并采用哨兵-1号、SPOT或QuickBird光学影像进行验证。波密嘎隆拉隧道附近是藏东南雪崩的高发区,又是连接波密县和墨脱县的主要公路,适合建设固定的雪崩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崩 遥感 雪崩监测 藏东南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自然地理对铁路交通廊道提出的挑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向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共17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藏交通廊道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环境,全线复杂结构桥梁、超长深埋隧道众多、长大坡道客货共线运行,使其安全高效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营面临巨大挑战。首先阐释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新构造活动以及自...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藏交通廊道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环境,全线复杂结构桥梁、超长深埋隧道众多、长大坡道客货共线运行,使其安全高效建设和长期稳定运营面临巨大挑战。首先阐释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新构造活动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特征与规律;深入分析高原东南缘独特自然地理对川藏交通廊道提出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最后提出如何改进和强化轨道结构来应对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①沿线区域大地貌格局以高山峡谷为主体,具山高、坡陡、谷深的险峻地形和极致地貌景观;②沿线各地具有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和区域差异大等特点,灾害性天气如雷暴、冰雹、大风、大雪及暴雨频现;③沿线行经青藏高原周缘挤压转换造山带以及向东和南东方向“逃逸”的侧向挤出地体群,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断裂活动性强,具有强构造应力和高地热;④沿线区域为高灾害风险区,尤以强震、地震滑坡、高位远程滑坡、冰湖溃决以及大型滑坡堵江事件等致灾因子危险性高;⑤建议采取增加钢轨重量和采用合金轨、强化无缝线路结构稳定性以及轮轨系统动力学性能合理匹配等措施改进和强化现行轨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自然地理 新构造活动 自然灾害 铁路交通廊道 轨道结构
下载PDF
基于137Cs示踪法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土壤侵蚀状况
5
作者 张哲茵 衣鹏 陈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3-49,共7页
选取青藏高原东南部作为研究区域,根据流域从西到东划分为5个区域,通过野外采集43个表土样测量137Cs比活度、粒径、总有机碳(TOC)等指标,分析该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样点的137Cs比活度为0~23.75 Bq/kg,平均为10.... 选取青藏高原东南部作为研究区域,根据流域从西到东划分为5个区域,通过野外采集43个表土样测量137Cs比活度、粒径、总有机碳(TOC)等指标,分析该区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样点的137Cs比活度为0~23.75 Bq/kg,平均为10.48 Bq/kg,小于背景值43.7 Bq/kg,所有样点处均发生侵蚀;所有区域均发生轻度侵蚀,区域三的侵蚀模数最大,为16.3 t(/hm^(2)·年),区域五的侵蚀模数最小,为7.8 t(/hm^(2)·年);研究区域内,侵蚀厚度随坡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坡度为18°附近侵蚀厚度最大;侵蚀厚度与多年平均降水量、风速、植被覆盖度间无显著相关性;林地土壤的侵蚀厚度与TOC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草甸土壤处二者的负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137Cs示踪法 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东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盐源—宁蒗盆地的三维大地电磁成像及对油气资源勘探的启示
6
作者 王桥 杨剑 +4 位作者 夏时斌 廖国忠 张伟 李华 李德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9-319,共1页
盐源—宁蒗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沉积了志留系龙马溪组和泥盆系坡脚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为油气的富集成藏奠定了基本条件。然而,该盆地内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的分布及岩体的发育情况不清楚,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油气资源前景的认识。为此... 盐源—宁蒗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沉积了志留系龙马溪组和泥盆系坡脚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为油气的富集成藏奠定了基本条件。然而,该盆地内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的分布及岩体的发育情况不清楚,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油气资源前景的认识。为此,作者在盐源—宁蒗盆地部署了网度为10km×20 km大地电磁测深工作,获得了高质量的大地电磁数据集,并利用三维反演构建了该盆地高精度的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盐源—宁蒗盆地 大地电磁测深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早古生代早期造山事件 被引量:39
7
作者 蔡志慧 许志琴 +3 位作者 段向东 李化启 曹汇 黄学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3-2140,共18页
野外观察、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芒市地区存在奥陶系底砾岩与前寒武-寒武系之间的地层不整合;龙江眼球状片麻岩锆石边部U-Pb年龄约为502~518Ma,代表原岩花岗岩结晶时代;继承性锆石核部具有... 野外观察、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芒市地区存在奥陶系底砾岩与前寒武-寒武系之间的地层不整合;龙江眼球状片麻岩锆石边部U-Pb年龄约为502~518Ma,代表原岩花岗岩结晶时代;继承性锆石核部具有与拉萨地体相似的年龄谱,说明早古生代早期腾冲地体与拉萨地体属于统一陆块;锆石边部具有负的、变化范围较大的εHf(t)值(-15.7~-2.0),结合眼球状片麻岩野外、岩相学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说明原岩花岗岩来源于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并伴随不同程度幔源物质的注入,可能为岩浆弧的一部分。综合野外观察及锆石同位素研究结果,明确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存在早古生代早期造山事件。与喜马拉雅、拉萨、羌塘等地体的同一时代构造事件对比,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地区早古生代早期造山带为形成在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安第斯型造山带的一部分,为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滇西 早古生代 安第斯型造山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敏章 金涛勇 +3 位作者 郝洪涛 李忠亚 王嘉沛 张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9-987,共19页
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基于EIGEN6C4布格重力异常和SIO V15.1地形数据,计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0~100 km,四川盆地和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最大,达50~100... 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基于EIGEN6C4布格重力异常和SIO V15.1地形数据,计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0~100 km,四川盆地和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最大,达50~100 km;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大部、滇西等地区岩石圈强度弱,有效弹性厚度一般小于15 km;羌塘块体东部的玉树—德格附近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于40 km;滇南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10~30 km,大于云南北部地区.研究区域有效弹性厚度分布特征与岩石圈结构关系密切.四川盆地、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内部结构稳定,因而岩石圈强度大.川滇菱形块体等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小的地区与壳内低速、低阻/高导层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推测壳内岩石的部分熔融软化可能是造成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强度较弱的重要原因.羌塘块体东部的局部高力学强度岩石圈则可能是高原形成过程中的残留克拉通.根据本文计算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特征,结合地震学、大地电磁等研究成果,认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缘挤出后受四川盆地等阻挡,造成下地壳软弱物质在理塘—稻城—丽江一带堆积,少部分物质可能穿过鲜水河断裂带的康定—道孚地区向北运动,但大部分物质向南运动,在受到滇南块体阻挡后一支流向西南的腾冲方向,另一支流向东南的攀枝花—东川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岩石圈 有效弹性厚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第三纪盐源构造逸出盆地的沉积特征与构造控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勇 侯中健 +2 位作者 司光影 周荣军 梁兴中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43,共10页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位于夹持于鲜水河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块体的东南缘 ,并夹于木里弧与盐源弧形构造之间 ,为东西向展布并向南东凸出的弧形盆地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磨拉石 ,是一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具有总...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位于夹持于鲜水河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川滇块体的东南缘 ,并夹于木里弧与盐源弧形构造之间 ,为东西向展布并向南东凸出的弧形盆地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磨拉石 ,是一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具有总体先向上变细后向上变粗变浅的完整沉积旋回 ;盆地自南而北的充填样式总体显示为冲积扇 (水下扇 )—深湖—湖沼—河流冲积平原 ,为一个南厚北薄楔形盆地 ,沉积特征表明该盆地具有单断张性盆地的充填特征 ,盆地的性质属构造逸出盆地。其成因机制为在印亚碰撞导致大陆块体侧向挤出作用过程中 ,川滇块体向南东挤出作用使该区由原来的挤压状态下逆冲系统转变为引张状态下的向南东的构造逃逸系统 ,从而在川滇块体内形成晚第三纪盐源盆地 ,盆地的长轴垂直于川滇块体南东向挤出方向。因此 ,晚第三纪盐源盆地是大陆块体侧向挤出作用的沉积响应 ,沉积物的时代研究表明川滇块体这次挤出构造事件出现的时间为晚中新世—上新世 ,其与 Tapponnier(19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源盆地 构造逸出盆地 充填样式 大陆块体侧向挤出作用 沉积响应 晚第三纪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第一期观测资料的剪切波分裂特征 被引量:39
10
作者 太龄雪 高原 +1 位作者 刘庚 肖卓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79-4091,共13页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2013年)布设在南北地震带南段,本研究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布设在云南及相邻地区的部分流动台站记录到的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地壳各向异性分析.本文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2013年)布设在南北地震带南段,本研究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布设在云南及相邻地区的部分流动台站记录到的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地壳各向异性分析.本文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67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云南及周边地区复杂的构造、应力环境和纵横交错的断裂分布的影响,该地区快剪切波偏振方向(PAZ)整体上显示出NNE向和NE向的优势取向,但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复杂,虽然大部分台站的PAZ与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但部分断裂附近台站的PAZ受到断裂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区内不同区域的PAZ有一定差异性.本研究划分了5个子区,西部3个不同区域的PAZ从北到南分别为NNW向、近N-S向和NE向,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而东部的2个区域PAZ分别为NEE向和NNW向.研究证实,青藏东南缘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空间分布虽然非常复杂,但大体上与区域内的主压应力的方向和断裂分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地壳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快剪切波偏振方向(PAZ) 慢剪切波时间延迟(δt) 主压应力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的数学模型及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远长 王美娟 吴正方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6年第3期249-255,共7页
采用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影响垂直带分布的主要因子是热量条件。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上限的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分别为65℃·月、43℃·月、1... 采用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影响垂直带分布的主要因子是热量条件。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上限的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分别为65℃·月、43℃·月、16℃·月和10℃·月及-10℃·月、-24℃·月、-55℃·月和-75℃·月;其可能蒸散值分别为620mm、500mm、410mm和30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部 垂直带 数学模型 生态学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的全新世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钢 雷东宁 +3 位作者 胡庆 蔡永建 郭纪盛 汤勇 《科技通报》 2018年第10期32-38,共7页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和野外实地考察,厘定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有三条次级断裂在台地前缘平行展布,其切割台地前缘I级阶地并形成断层陡坎。通过测定错断地质体位移和收集沉积物年龄数据,认为该段全新世4ka以来,垂直活动速率约为1...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和野外实地考察,厘定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有三条次级断裂在台地前缘平行展布,其切割台地前缘I级阶地并形成断层陡坎。通过测定错断地质体位移和收集沉积物年龄数据,认为该段全新世4ka以来,垂直活动速率约为1. 7 mm/a,左旋走滑活动速率约为0. 6 mm/a。综合分析认为,当雄盆地北缘所积累应变能在1952年谷露7. 5级地震和1411年羊八井8. 0级地震中未能够得到充分释放,据此推断该区应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上的地震空区,且全新世以来仍在持续积累应变能。该地震空区的断裂长度可视为潜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小长度,利用Wells等模型计算认为,当雄盆地北缘断裂上潜在地震的最大矩震级至少为M6. 8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 当雄 活动断裂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迪庆地区年季蒸发皿蒸发、降水和径流深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东升 段朝雄 +1 位作者 袁树堂 胡关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核心区迪庆地区3个站的蒸发皿蒸发、降水、径流深观测资料,分析了各要素年内、年际变化规律,检验了突变点,探讨了区域蒸发、降水、径流深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蒸发量年内四季分布相对均衡,其次为径流深及降水... 利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核心区迪庆地区3个站的蒸发皿蒸发、降水、径流深观测资料,分析了各要素年内、年际变化规律,检验了突变点,探讨了区域蒸发、降水、径流深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蒸发量年内四季分布相对均衡,其次为径流深及降水量;径流深年际离散系数低,其次为降水量、蒸发量;径流深年内季节分布年际离散系数低,其次为蒸发量、降水量。研究区年度蒸发量的增加主要因春季蒸发增加,年度降水量的减少主要因冬季降水量减少,年度径流深的增加主要因夏季、秋季、冬季径流深增加所致,夏季径流深增加主要因夏季蒸发减少,秋季径流深增加主要因秋季降水增加、蒸发减少、夏季径流增加、蒸发减少所致,冬季径流深增加主要因秋季径流增加所致。研究区年度、春季蒸发量下降趋势显著,年度干旱、春旱风险呈降低趋势;降水量年内占比趋向于向夏季、秋季集中,径流深夏、秋季呈增加趋势,区域内洪涝灾害风险有增大趋势。2000年以来,区域内年度蒸发量出现较为明显增加趋势,年度降水量、年度径流深出现明显减少趋势,该趋势与线性趋势出现背离,且年度和四季降水量、径流深在2014年左右均检测出变少突变信号,该现象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蒸发皿蒸发 降水 径流深 演变分析 相关分析 迪庆地区
下载PDF
基于2009-2014年Landsat和PALSAR数据的藏东南冰川编目
14
作者 柯灵红 丁晓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2期1-11,共11页
本数据集是基于2011~2014年多时相Landsat光学影像、2009~2010年的L波段PALSAR雷达影像和改正的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的最新藏东南冰川目录。大致空间范围在28°N^31°N、93°E^97°E内,包括念青唐古拉山中部和东... 本数据集是基于2011~2014年多时相Landsat光学影像、2009~2010年的L波段PALSAR雷达影像和改正的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的最新藏东南冰川目录。大致空间范围在28°N^31°N、93°E^97°E内,包括念青唐古拉山中部和东部,以及横断山西部,覆盖面积达11.5万平方公里。数据集内包括三个文件:1)定义研究区范围的矢量文件;2)冰川目录矢量文件;3)统计每条冰川特征的文档,参数包括GLIMS编号、冰川面积、最大和最小高程、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平均朝向、有无冰碛覆盖,以及冰碛覆盖面积等。为克服藏东南地区多云雨对光学影像的影响,对无冰碛覆盖冰川的提取采用了一种基于自动识别云和冰雪覆盖的方法,实现多景影像信息半自动融合;并将从光学影像中提取的地面信息和PALSAR雷达影像得到的相干图以及坡度结合起来,实现了冰碛冰川的半自动化单独提取。在后处理阶段,采用人工编辑提高数据精度:比如控制无冰碛覆盖冰川与其冰碛覆盖部分的连接,调整单条冰川界限,以及改正部分阴影、水体的影响。与人工数字化提取的冰川边界相比较,本数据集的冰川面积精度总体在3%以内。此编目为目前最新的冰川编目,有效地减小了云、季节性冰雪和冰碛覆盖对冰川范围识别的影响,可作为基础数据集,应用到各种冰川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藏东南 多源遥感 LANDSAT PALSAR
下载PDF
滇西北裂陷带的构造地貌特征与第四纪构造活动性 被引量:33
15
作者 黄小巾 吴中海 +4 位作者 李家存 尼玛次仁 刘艳辉 黄小龙 张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8-593,共16页
利用LANDSAT ETM+和ASTGTM数据构建了滇西北裂陷带三维可视化图像,并对区内各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解译与分析,然后针对该区31个主要断陷盆地,提取了多种指示边界断裂活动性的构造地貌参数,最后归纳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的特点... 利用LANDSAT ETM+和ASTGTM数据构建了滇西北裂陷带三维可视化图像,并对区内各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了解译与分析,然后针对该区31个主要断陷盆地,提取了多种指示边界断裂活动性的构造地貌参数,最后归纳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的特点,并将活动性区分为强、中、弱三级。结果表明,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活动性存在明显差异性和分区性。整体而言,丽江—大理断陷带与程海—宾川断裂带活动性最为显著,其次为剑川断裂带,通甸—巍山断裂带的活动性在4组中最弱。总体而言,滇西北裂陷带的断裂强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边界上,在纬度上以南、北端的断裂活动性为最强,中部弱;经度上为中间弱,东、西两边较强,并且该区断裂活动性的分区性及差异与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性整体上是一致的,反映了断裂活动性与地震活动之间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滇西北 构造地貌 活动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德钦-中甸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富峣 蒋良文 +1 位作者 张广泽 宋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56-2665,共10页
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向东挤出使得青藏高原内部和周缘形成一系列强烈变形的次级块体,川滇地块是其中变形最为活跃的地块。德钦-中甸断裂是川滇地块的西边界断裂之一,晚第四纪以来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滑动,同时发育倾滑分量。在奔子栏镇-瓦... 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向东挤出使得青藏高原内部和周缘形成一系列强烈变形的次级块体,川滇地块是其中变形最为活跃的地块。德钦-中甸断裂是川滇地块的西边界断裂之一,晚第四纪以来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滑动,同时发育倾滑分量。在奔子栏镇-瓦卡镇以南至中甸一带,断层发育明显的正倾滑分量,在奔子栏镇-瓦卡镇以北则发育明显的逆倾滑分量。奔子栏镇一带是断层运动特征的改变部位,也是断层宏观走向改变的部位,这些特征表明奔子栏镇更是德钦-中甸走滑断裂的枢纽部位。研究表明德钦-中甸断裂在奔子栏镇附近的古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为11.35±2.4ka,长期滑动速率1.3~1.7mm/a。按照构造类比原则,奔子栏镇是德钦-中甸断裂的地震成核部位,其潜在震级下限不会低于M7,潜在地震烈度下限不会低于Ⅹ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德钦-中甸断裂 奔子栏 活动性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力场多尺度分析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东 胡敏章 郝洪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8-1232,共25页
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WGM2012布格重力异常进行5阶分解,得到了该区域不同深度上的布格重力异常子集,并据此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构造、物质运动及其孕震环境。结果表明:2、3阶小尺度重力异常反映了该地区的强震主... 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WGM2012布格重力异常进行5阶分解,得到了该区域不同深度上的布格重力异常子集,并据此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构造、物质运动及其孕震环境。结果表明:2、3阶小尺度重力异常反映了该地区的强震主要发生在高重力梯级带及活动地块边界上,对比分析各尺度重力异常,发现地震孕育不仅受控于中、上地壳的断裂地块构造,也与深部地壳的密度变化有关,这种地壳深、浅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川滇地区地震孕育的重要条件;4阶中尺度重力异常显示松潘-甘孜地块的东南缘存在1个低布格重力异常圈闭,与巴颜喀拉地块地壳中存在着较厚的低速、低阻层的观测结果一致,推测可能与该地块东部岩石圈厚度大、下地壳温度较高、中下地壳部分岩体在高温下熔融有关。在攀枝花地区存在1个高布格重力异常圈闭,推测可能是在攀西古裂谷时期,深部高密度物质上涌过程中在中下地壳的物质残留所致;5阶大尺度重力异常显示在川滇菱形块体呈区域性负重力异常,为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地壳流”的存在提供支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小波多尺度分析 地壳构造 物质运动 孕震环境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复杂地形条件下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丹丹 苏鹏程 +1 位作者 孙铭 陈权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9,64,共8页
针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泥石流灾害活动频繁,但形成区缺乏较为准确的降水资料的现实需求,按照水系的分水岭将研究区分为6个区域,并利用区内60个气象观测站点1981~2010年年均降水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资料,结合GIS和统计分析,建立了各分... 针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泥石流灾害活动频繁,但形成区缺乏较为准确的降水资料的现实需求,按照水系的分水岭将研究区分为6个区域,并利用区内60个气象观测站点1981~2010年年均降水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资料,结合GIS和统计分析,建立了各分区的降水垂直分布关系式,并以金沙江流域的拉哇沟、大渡河流域的江咀沟对该统计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的流域,该降水垂直分布关系式能够获取缺气象观测站点的山区降水数据,大体上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降水测算,能为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形成区的汇流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垂直气候特征 降水垂直分布 青藏高原东南缘
下载PDF
丽江-小金河断裂全新世滑动速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郜宇 丁锐 +1 位作者 张世民 任俊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7-627,共11页
丽江-小金河断裂与锦屏山断裂共同控制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界,研究该断裂的滑动速率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变形模式。本文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与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断裂错断了一系列河流阶地与洪积扇,且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 丽江-小金河断裂与锦屏山断裂共同控制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界,研究该断裂的滑动速率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变形模式。本文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与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断裂错断了一系列河流阶地与洪积扇,且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分量。通过无人机断错地貌测量与碳同位素断代,获得红星-尖山营断裂段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为(3.32±0.22)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5±0.02)mm/a;汝南-南溪断裂段北支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为(2.37±0.20)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小金河断裂 全新世 滑动速率 青藏高原东南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与地震各向异性基本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莹 高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5,共31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受印度板块NE向推挤和高原物质SE向挤出及四川盆地、华南块体阻挡的共同作用,成为高原物质SE向逃逸的关键通道。本文综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不同震相和不同方法得到的不同深度的地震各向异性结果,结合区域内断裂分布、地... 青藏高原东南缘受印度板块NE向推挤和高原物质SE向挤出及四川盆地、华南块体阻挡的共同作用,成为高原物质SE向逃逸的关键通道。本文综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不同震相和不同方法得到的不同深度的地震各向异性结果,结合区域内断裂分布、地表运动、构造应力以及深部结构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上地壳至中下地壳及上地幔的介质各向异性与变形耦合特征。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地震各向异性的差异反映了区域内复杂的深部构造和壳幔变形。由于青藏高原形成机制、壳幔耦合状态和软弱层分布形态等科学问题尚处于学术探讨之中,有效结合不同数据和综合多种方法,有益于获得更加准确、精细的地壳—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图像,对深部物质运动与动力模式进行更有效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地震各向异性 体波 面波 深部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