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auses and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Sen Li XingHu Wei +3 位作者 JinGuo Huang XiZhi Wang GuanYao Lu HuiXia Li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年第1期80-90,共11页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is a fragile ecological zone with widesprea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in terms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is a fragile ecological zone with widesprea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in terms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During geological time periods, the region’s changing environment governed the natur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whereas during historical and modern times, anthropogenic processes have been superimposed on these natural processes. Human activities have accelerated and exacerbate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al period in which human activities began to exert a particularly strong influence on rocky desertification. Since then, the effect of anthropogenic factors has increasingly exceeded the effect of natural factors.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in southern China’s karst region combines surface ec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vegetation degradation and loss, soil erosion, surface water loss, and bedrock solution) with a reduction of the land’s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leading to degradation that produces rocky desert. Controlling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quir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provides employment alternatives to agriculture and thereby promotes the rehabilitation of rocky desertified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topography rocky desertification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A New Species of Odorrana Inhabiting Complete Darkness in a Karst Cave in Guangxi,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Yunming MO Weicai CHEN +2 位作者 Huaying WU Wei ZHANG Shichu ZHOU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Odorrana is described from a completely dark karst cave of northeastern Guangxi, southern China. The new species,Odorranalipuensissp. nov.,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a combin...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Odorrana is described from a completely dark karst cave of northeastern Guangxi, southern China. The new species,Odorranalipuensissp. nov.,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medium size (SVL: 40.7–47.7 mm in males, 51.1–55.4 mm in females);tips of all but ifrst ifnger expanded with circummarginal grooves; smooth, grass-green dorsum with irregular brown mottling; pineal body invisible; throat to upper abdomen with gray mottling; dorsal surfaces of limbs with brown bands; dorsolateral fold absent; tiny spinules on lateral body, temporal region, an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edge of tympanum;white nuptial pad present on ifnger I; males lacking vocal sacs; females having creamy yellow eggs, without black poles. Uncorrected sequence divergences betweenO.lipuensissp. nov. and all homologous 16S rRNA sequences ofOdorrana available on GenBank i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4.9%. Currently, the new species is only known from the type loc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orrana lipuensis sp. nov. karst cave GUANGXI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禽畜粪便分布与能源化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应军 熊康宁 +2 位作者 颜佳旺 黄岩 王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22-231,共10页
摸清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的畜禽粪便资源能源化底数,构建禽畜粪便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模式,对于提高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问题严重的贵州省为研究区,以贵州省... 摸清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的畜禽粪便资源能源化底数,构建禽畜粪便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模式,对于提高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问题严重的贵州省为研究区,以贵州省9个市/州的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省4类畜禽粪便资源量、人均禽畜占有量等进行潜力估算,明确了贵州省畜禽资源地域性特征,揭示了贵州省畜禽粪便资源量在喀斯特县和非喀斯特县差异性,以及与石漠化等级之间的关联性,提出禽畜粪便资源能源化利用的生物天然气模式,测算了该模式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2017年贵州省4类畜禽粪便理论资源量5 287.40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3 635.86万t,牛粪和猪粪占绝对优势;空间上呈现东南向西北增长趋势,县域差异显著;肥料化资源量为1 815万t,可能源化资源量为1 820.86万t;以禽畜粪便为原料的沼气工程模式在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巩固了石漠化治理成效且增加了农户健康和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甲烷 粪便 能源化模式 喀斯特石漠化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 被引量:52
4
作者 王世杰 张信宝 白晓永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1-648,共8页
对热带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任美锷先生提出的喀斯特地貌演化理论展开讨论,并遵循地貌类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的相似性,提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根据喀斯特地貌的气候类型,南方喀斯特地区分为... 对热带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任美锷先生提出的喀斯特地貌演化理论展开讨论,并遵循地貌类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的相似性,提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根据喀斯特地貌的气候类型,南方喀斯特地区分为: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和非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根据喀斯特地貌形态组合,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再分为:黔中高原浅碟型峰丛洼地,黔-桂斜坡带漏斗型峰丛洼地和广西峰林平原等3个亚区。根据区域地貌形态,非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再分为:川西、滇西北中高山,滇东高原盆谷,北盘江高原峡谷,黔渝川鄂湘接壤的中低山槽谷,湘中、湘南、鄂东中低山丘陵区等5个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喀斯特 地貌分区 纲要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水土流失现状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波 周忠发 刘梦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6-239,共4页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有着不同强度级别的水土流失现象,局部区域还伴随石漠化的发生。基于GIS与遥感技术,对遗产地内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遥感调查,分析了其空间分布与特点,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遗产地主要受生态环境、成土物...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有着不同强度级别的水土流失现象,局部区域还伴随石漠化的发生。基于GIS与遥感技术,对遗产地内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遥感调查,分析了其空间分布与特点,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遗产地主要受生态环境、成土物质与速度、土壤流失难易、环境异质性及人地矛盾关系的历史等因素控制。该研究为荔波遗产地进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依据,有助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世界自然遗产 GIS与遥感 水土流失 驱动力
下载PDF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日元 卢海平 +3 位作者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下水系统类型、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的叠置性和时空分布不均性分析,提出南方岩溶区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结果】南方岩溶区可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作用,一是掌握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发挥分散供水和应急供水作用;二是加强调蓄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是建立与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具有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与管道流系统、岩溶大泉系统以及分散排泄地下水系统多种类型,规模大小不一,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在垂向上具有叠置性,水空分布严重不均;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在地球科学系统论的指导下,查明岩溶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因地制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资源特征 可持续利用 保障对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岩溶区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与南方岩溶塌陷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贺可强 王滨 +1 位作者 郭璐 杜汝霖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7-64,共8页
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气候因素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决定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岩溶塌陷在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强度与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论文在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国南北方岩溶塌陷的... 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气候因素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决定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岩溶塌陷在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强度与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论文在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国南北方岩溶塌陷的地质条件、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岩溶塌陷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及强度以及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基础上,发现了南北方岩溶塌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北方区域构造上为较单一的断块隆起山地和沉降盆地,其岩溶水文地质单元规模大,地下水动力作用相对较弱,塌陷类型以古岩溶塌陷为主,塌陷机制除常见致塌模式外还有一种地震效应致塌模式;而中国南方区域构造上多形成较紧密的褶皱,其岩溶水文地质单元规模小、地下水动力作用较强,以现代岩溶塌陷为主,塌陷机制除常见模式外还有冲爆致塌和酸液致塌两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中国南方 岩溶塌陷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用Ca^(2+)离子浓度估算岩溶地区岩石溶蚀速率:以贵州普定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腊春 蒙海花 +1 位作者 苏维词 徐泽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4-670,共7页
在探讨岩石溶蚀速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特殊的岩溶地质特征,提出了采用Ca2+浓度估算岩溶流域岩石溶蚀速率的新方法.首先,将Ca2+浓度换算成CaCO3浓度,结合实测流量,计算出实际流失的CaCO3,并换算成流域平均岩石溶蚀量,然后根据... 在探讨岩石溶蚀速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特殊的岩溶地质特征,提出了采用Ca2+浓度估算岩溶流域岩石溶蚀速率的新方法.首先,将Ca2+浓度换算成CaCO3浓度,结合实测流量,计算出实际流失的CaCO3,并换算成流域平均岩石溶蚀量,然后根据岩石的平均容重,计算出流域岩石溶蚀厚度,经过换算得到流域岩石溶蚀速率,该方法适用于可溶岩中碳酸钙的比例较大的闭合区域.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母猪洞子流域为可溶岩中碳酸钙的比例约98%的封闭的洼地,因此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该方法对研究区岩石溶蚀速率的计算可知,该研究区的平均溶蚀速率为41.5 mm/ka,该研究区枯水期的岩溶溶蚀速率基本都小于丰水期的岩溶溶蚀速率,与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结果非常相近,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为以灰岩为主的岩溶地区地质溶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Ca2+离子浓度 溶蚀速率 贵州
下载PDF
广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孔庆嫦 梁刚毅 《广西水利水电》 2019年第3期79-81,85,共4页
介绍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概念,分析了广西小流域治理工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通过对部分典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的研究,归纳了广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3个类型,结合广西不同区域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情况,分析了不同小流域治... 介绍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概念,分析了广西小流域治理工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通过对部分典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的研究,归纳了广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3个类型,结合广西不同区域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情况,分析了不同小流域治理的需求。并针对南方红土区和西南岩溶区两种国家一级区制定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型小流域 治理模式 南方红土区 西南岩溶区 广西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3种经济林土壤呼吸日动态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俞 熊康宁 +3 位作者 喻阳华 许敏 程雯 谭代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9,共8页
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个脆弱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为阐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背景下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查耳岩村的核桃林Julans regia、花椒林Z... 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个脆弱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为阐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背景下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查耳岩村的核桃林Julans regia、花椒林Zanthoxylum bungeamum和关岭县花江镇峡谷村的枇杷林Eriobotrya japonica3种特色经济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ADC Bio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Lcpro+便携式土壤呼吸仪对土壤呼吸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能预测土壤呼吸速率变异83%~89%的信息,是影响土壤碳排放量变异的主要因素;2)3种经济林中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有所差异,Q10为4.34~6.40;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冬季土壤的月平均碳排放量达到了63.46 g·m-2;4)土壤呼吸速率的偏离程度变化较大,在-56%~83%之间;5)花椒林在09:00、15:00、21:00,核桃林0:00、11:00,枇杷林在12:00土壤的呼吸速率与日平均值偏离程度较小(<10%),为最佳观测时间;6)各土壤特征因子中,全钾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土壤 土壤呼吸日动态特征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中国南方
下载PDF
神奇的南方岩溶地下水库
11
作者 罗飞 黄奇波 巴俊杰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482-485,共4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南方岩溶地下水库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对每一类型的地下水库类型进行了简要说明及示例图,并对水库建成后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库的修建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南方 岩溶 地下水库 分类
下载PDF
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暂态存储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明明 季怀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2,共8页
溶质暂态存储是岩溶地下水溶质运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为揭示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暂态存储机制,本文构建室内管道-裂隙物理模型,开展集中补给条件下的定量示踪试验,运用双区对流弥散模型实现溶质运移过程模拟。研究表明:随着集中... 溶质暂态存储是岩溶地下水溶质运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为揭示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暂态存储机制,本文构建室内管道-裂隙物理模型,开展集中补给条件下的定量示踪试验,运用双区对流弥散模型实现溶质运移过程模拟。研究表明:随着集中补给水动力条件的增强,裂隙暂态存储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溶质穿透曲线由单峰型向双峰型转变;管道和裂隙中的平均流速呈负相关关系,溶质在管道和裂隙中的滞留时间差决定了穿透曲线的形态;溶质暂态存储引发了穿透曲线的拖尾效应和双峰现象,对岩溶地下水溶质运移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运移 管道-裂隙物理模型 暂态存储 穿透曲线 南方岩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