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ncient Charm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Mausoleum Stone Carvings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IN the Qthe field to the south-east of Naning there Squat several stone aniInals. These sfoneanimals of the Southern Dynasty(420-557 A.D.) tombs are treasurs ofart emforying the cfor Of Naningcapital of sin dynastieS.
关键词 The Ancient Charm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mausoleum stone carvings
下载PDF
南朝陵墓石刻艺术及其在中外交流中的民族特征
2
作者 尚荣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石刻始见于南阳,后传至襄阳,并随国家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而至建康。南朝陵墓石刻初融合秦代装饰写实与汉代雄浑写意造型风格,之后不断吸收波斯文化和佛教文化艺术形式,在不同文化艺术持续频繁的交流中形成其经典造型。南朝陵墓石刻具有... 石刻始见于南阳,后传至襄阳,并随国家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而至建康。南朝陵墓石刻初融合秦代装饰写实与汉代雄浑写意造型风格,之后不断吸收波斯文化和佛教文化艺术形式,在不同文化艺术持续频繁的交流中形成其经典造型。南朝陵墓石刻具有民族装饰化、调和折中化、中外融合性等艺术风格。南朝陵墓石刻承袭了传统艺术,并积极汲取北方和海外的艺术风格,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传统技法得到进一步丰富,这对后世石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陵墓石刻 艺术风格 中外交流 文化特质 民族特征
下载PDF
南朝石刻艺术数字化建设与展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祥民 刁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7-94,共8页
南朝石刻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很多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开展数字化保护迫在眉睫。基于南朝石刻的保护现状,着眼于对南朝石刻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展示设计研究,通过搭建南朝石刻相关信息资料数据库等新媒体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广传... 南朝石刻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很多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开展数字化保护迫在眉睫。基于南朝石刻的保护现状,着眼于对南朝石刻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展示设计研究,通过搭建南朝石刻相关信息资料数据库等新媒体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广传播南朝石刻的文化艺术价值。南朝石刻的数字化,需要解决其艺术风格甄别、艺术与技术结合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石刻 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雄浑高古 南朝气韵——我看南朝帝陵石刻造像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为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8,I0011,共6页
南朝石刻造像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六朝,创生于个性解放的时代。所谓"魏晋风度",正反映了当时文人放浪形骸,高谈玄理、超然自得的精神状态。雄浑高古的石刻形制水准达到了中国陵墓雕刻史的一大高峰,其程式化的夸张风格凌逾事物表... 南朝石刻造像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六朝,创生于个性解放的时代。所谓"魏晋风度",正反映了当时文人放浪形骸,高谈玄理、超然自得的精神状态。雄浑高古的石刻形制水准达到了中国陵墓雕刻史的一大高峰,其程式化的夸张风格凌逾事物表象,是汉唐之气的纽带和符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时期 帝陵石刻 夸张风格 程式化
下载PDF
南朝石刻原地保护的现实困境刍议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祥民 《民族艺林》 2021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南朝石刻包括石柱、石碑、石兽等内容,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宝贵的艺术价值。通过全面调研获取全新的石刻数据,对相关保护方式进行总结和思考。南朝石刻布局零落分散,是开展有效保护的主要难题。当代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为南朝石刻... 南朝石刻包括石柱、石碑、石兽等内容,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宝贵的艺术价值。通过全面调研获取全新的石刻数据,对相关保护方式进行总结和思考。南朝石刻布局零落分散,是开展有效保护的主要难题。当代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为南朝石刻的原地保护带来空前压力。现实中发生的石刻盗拓、偷窃等问题,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都是力所不逮。未来南朝石刻的保护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探索,进行集中和建馆保护为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石刻 原址保护 现实困境 雕塑艺术
下载PDF
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产品设计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明月 《创意与设计》 2019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尝试从电影衍生产品设计研究的角度出发,为中国当前电影衍生产业发展的窘境谋求对策与出路。当前中国电影衍生产业面临发展滞后、鲜见实践路径与亟待理论指导等问题,而电影衍生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式在整个衍生产业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尝试从电影衍生产品设计研究的角度出发,为中国当前电影衍生产业发展的窘境谋求对策与出路。当前中国电影衍生产业面临发展滞后、鲜见实践路径与亟待理论指导等问题,而电影衍生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式在整个衍生产业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探索实践性强的中国电影衍生品开发路径,需要研究国外成功的开发模式作为参考,并明确电影衍生产品的独特设计要求,包括重视电影版权授权、重视产品开发与电影制作环节的衔接以及多学科的协作、注意与其他艺术衍生产品设计的区别等,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衍生产业 产品设计 问题与对策 设计研究
下载PDF
基于南朝石刻项目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
7
作者 杨祥民 刁朦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6期75-81,共7页
项目教学法依托项目课题,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符合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与现象教学法教学理念方法也是一致的。南朝石刻数字化保护项目旨在利用现代数... 项目教学法依托项目课题,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符合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与现象教学法教学理念方法也是一致的。南朝石刻数字化保护项目旨在利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手段,为传统艺术赋予全新的集中呈现方式和网络传播途径;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领域,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功能和优势,将项目开展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以高层次项目化教学实现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依托社会实践课题开展项目化专业教学,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并且具有专业教育之外的多方面教育意义和培养价值;基于南朝石刻数字化项目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模式探索,适应国家新工科教育改革方向,也支持国家新文科建设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石刻 项目教学法 现象教学法 数字媒体艺术
下载PDF
南朝石刻数字化修复中的视觉信息创新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倩倩 杨振和 《工业工程设计》 2020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视觉信息和文物修复的内在关联性,强化信息艺术设计的认知过程和感受方式,以南朝石刻数字化修复为研究对象,进行视觉信息创新设计的研究。随着数字化文物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视觉信息创新设计也在南朝石刻保护和修复过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视觉信息和文物修复的内在关联性,强化信息艺术设计的认知过程和感受方式,以南朝石刻数字化修复为研究对象,进行视觉信息创新设计的研究。随着数字化文物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视觉信息创新设计也在南朝石刻保护和修复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其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南朝石刻保护与修复的图像、符号、场景等视觉元素,在现存的南朝石刻研究的基础上,将石刻保护与修复的视觉元素、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南朝石刻信息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充分发挥了信息视觉化优势,以数字化的创新思维模式,赋予南朝石刻新的情感含义,综合文物修复工程、视觉信息设计方法、数字信息技术等。探索视觉信息设计在数字化文物修复中的创新设计和突破,不仅增强了视觉传播效果,而且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文物形态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石刻 数字化修复 视觉信息设计 创新思维模式
下载PDF
唐代帝陵石刻番酋像带饰样式浅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春勃 何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3-41,共9页
旨在对关中唐代帝陵陵园内已发现番酋石刻的束带和带饰资料进行梳理,运用实例来分析石刻上呈现的束带方式和带饰分布的规律;并通过亲身参与相关发掘清理工作中的体会,对此类石刻带鞓上穿系悬挂的多种物件形象进行整理,浅谈些认识。
关键词 唐代 帝陵石刻 番酋像 带饰样式
下载PDF
唐代帝王陵墓研究——以桥陵为中心
10
作者 李彦 刘怡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3-96,F0003,共5页
在关中平原北缘,坐落着唐朝十八座帝陵,俗称"关中唐十八陵",而桥陵是唐朝帝陵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唐十八陵和桥陵都寓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并呈现出生动鲜明的特点。通过实地考察、翻阅史料、科学总结等方法提出关于... 在关中平原北缘,坐落着唐朝十八座帝陵,俗称"关中唐十八陵",而桥陵是唐朝帝陵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唐十八陵和桥陵都寓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并呈现出生动鲜明的特点。通过实地考察、翻阅史料、科学总结等方法提出关于实施桥陵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探索桥陵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以开发桥陵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再以桥陵旅游收入保护桥陵,最终达到桥陵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着重发展以桥陵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改变蒲城县域经济结构,更好地带动该县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帝陵 桥陵 石刻 旅游开发
下载PDF
石刻艺术品的公园化展示——以南宋石刻公园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安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0-64,共5页
从以石刻艺术品做公园化展示的角度出发,剖析现存南宋石刻文物的现状,阐述石刻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以南宋石刻公园的营造为例,讨论了南宋时期古石刻文物的保护、展示和南宋以后明清时期民间雕刻艺术品的公园化主题陈列和景观塑造。主... 从以石刻艺术品做公园化展示的角度出发,剖析现存南宋石刻文物的现状,阐述石刻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以南宋石刻公园的营造为例,讨论了南宋时期古石刻文物的保护、展示和南宋以后明清时期民间雕刻艺术品的公园化主题陈列和景观塑造。主张使人文艺术(景观)融入自然生态,让生态也成为一种艺术,创造"天趣与人情"融为一体的造园意境。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场地自然历史风貌,满足市民旅游、休闲和求知等需求的文化名胜景区,使之成为宁波东钱湖的人文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石刻 明清雕刻 民间艺术
下载PDF
丹阳南朝陵墓及石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再年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4-40,共7页
六朝文化是镇江历史文化的颠峰,六朝陵墓石刻是名城镇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丹阳南朝陵墓及其石刻艺术对探索南朝齐梁时期的陵寝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文化、艺术价值。保护和利用这些具有高度文化艺术水平的陵墓石刻,对增强民族凝聚力、... 六朝文化是镇江历史文化的颠峰,六朝陵墓石刻是名城镇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丹阳南朝陵墓及其石刻艺术对探索南朝齐梁时期的陵寝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文化、艺术价值。保护和利用这些具有高度文化艺术水平的陵墓石刻,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文明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阳 南朝陵墓 石刻
下载PDF
浅析南朝陵墓石刻与同时期绘画理论的联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玲 《科技信息》 2012年第25期169-170,共2页
南朝陵墓石刻作为雕塑艺术与绘画同时发展,并受绘画风格影响很深。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的绘画风格及谢赫的"六法"理论体系带领整个南朝的艺术活动,包括南朝的陵墓石刻。
关键词 南朝 陵墓石刻 绘画风格
下载PDF
南朝陵墓神道石兽造型设计分析——以萧梁王侯墓为例
14
作者 何乐君 卢小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168,共5页
南朝陵墓石刻的现代学术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神道石兽的造型艺术研究因精确测绘数据和线图的缺乏一直难以深入到对造型设计的探讨层面,而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引入则使该问题迎刃而解。文章利用该技术所得的测绘数据和线图,以萧... 南朝陵墓石刻的现代学术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神道石兽的造型艺术研究因精确测绘数据和线图的缺乏一直难以深入到对造型设计的探讨层面,而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引入则使该问题迎刃而解。文章利用该技术所得的测绘数据和线图,以萧梁王侯墓神道石兽为例,探析其造型设计方法,指出石兽的高度存在四肢、躯干、头颈为1∶2∶2的比例关系,且石兽的动势强弱与头部、胸部、臀部三处的控制圆相对位置关系有关。在造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在由形象设计向实物雕制转化的过程中,可能采取了类似"田字格"与"控制圆"相结合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陵墓神道石兽 造型设计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南京麒麟铺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墓主新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志高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南京麒麟铺一对南朝陵墓神道石兽过去一般认为是宋武帝初宁陵神道前列置。但据文献记载,初宁陵应该在蒋陵东南蒋庙附近,陵前仅设简易的竹木制的“标”,推测位于今马群一带。长宁陵与初宁陵同属钟山陵区,但比后者远,神道石刻又经南齐搬移... 南京麒麟铺一对南朝陵墓神道石兽过去一般认为是宋武帝初宁陵神道前列置。但据文献记载,初宁陵应该在蒋陵东南蒋庙附近,陵前仅设简易的竹木制的“标”,推测位于今马群一带。长宁陵与初宁陵同属钟山陵区,但比后者远,神道石刻又经南齐搬移,与麒麟铺石刻的位置及特征完全吻合。因此,麒麟铺南朝陵墓石刻更有可能属于宋文帝长宁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铺 南朝陵墓石刻 宋武帝初宁陵 宋文帝长宁陵
下载PDF
浅识南朝梁文帝建陵华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再年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陵墓华表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一种。南朝陵墓华表全国计发现有19件,与东汉华表型制基本相同,但柱顶有莲花纹圆盖和蹲姿小兽,是南朝特有的创造。19件华表造型虽彼此大体相似,但文化色彩不尽相同,因此不可一概而论。丹阳南朝梁文帝萧顺之建... 陵墓华表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一种。南朝陵墓华表全国计发现有19件,与东汉华表型制基本相同,但柱顶有莲花纹圆盖和蹲姿小兽,是南朝特有的创造。19件华表造型虽彼此大体相似,但文化色彩不尽相同,因此不可一概而论。丹阳南朝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华表是南朝诸帝陵华表中仅存的一对而独具个性。柱式是秦汉以来中国固有的民族形式;覆莲状顶盖也非佛教文化产物,而是出于审美情趣,思想追求,在"五行"说影响下塑造出的新的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石刻 梁文帝 建陵华表
下载PDF
南宋太学石刻像与文翁图渊源考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元琼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9-117,共9页
顾沅《吴郡名贤图传赞》部分图像袭用了《圣庙祀典图考》中的图像,《圣庙祀典图考》图像主要源于南宋太学石刻,而南宋太学石刻粉本在明清时期有源自李公麟画与“本之文翁图”两种说法。西汉时,文翁在蜀郡办学堂、兴教化。文翁学堂重“... 顾沅《吴郡名贤图传赞》部分图像袭用了《圣庙祀典图考》中的图像,《圣庙祀典图考》图像主要源于南宋太学石刻,而南宋太学石刻粉本在明清时期有源自李公麟画与“本之文翁图”两种说法。西汉时,文翁在蜀郡办学堂、兴教化。文翁学堂重“像教”,庙学合一,对后世官学的创办具有典范作用。文翁礼殿孔子弟子像,历代蜀官不断修缮、重刻、维护,同样影响较大。宋高宗时为推行道统而建太学、刻孔子弟子像时,文翁图尚存,多有摹绘本,宋高宗有获得摹绘本的可能。从图像渊源上来看,文翁图也是当时较佳的粉本选择。南宋太学石刻风格古朴,与宋摹《列女传图》笔法相像,与文翁礼殿图、文翁讲学图也具共性。因此,乾嘉学者秦瀛南宋太学石刻像“本之文翁图”之论,可备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太学石刻 文翁图 文翁礼殿图 文翁石室图 顾沅 李公麟 秦瀛
下载PDF
舟山擂鼓山石像的艺术特征及墓主身份考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楼正豪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22,共12页
浙江舟山城北擂鼓山麓原有一批石像,上世纪七十年代遭到破坏,现仅存五件人物残像与两只石虎。通过与宁波东钱湖一带南宋石像艺术特征的比较分析,认定它们是同一石匠集团之作品,此石匠集团长期服务于南宋宁波史氏家族。因余天锡是目前史... 浙江舟山城北擂鼓山麓原有一批石像,上世纪七十年代遭到破坏,现仅存五件人物残像与两只石虎。通过与宁波东钱湖一带南宋石像艺术特征的比较分析,认定它们是同一石匠集团之作品,此石匠集团长期服务于南宋宁波史氏家族。因余天锡是目前史料中可考的、舟山唯一与史弥远家族保持密切关系、官至正二品参知政事、后归葬家乡的人物,所以是能够享用此规模石像的不二人选。但在直接证据未出现之前,墓主为余天锡之说也仅是众多假设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擂鼓山 南宋石刻 史弥远 余天锡
下载PDF
明陵石刻造型特征及价值体现
19
作者 王晔 郑艺鸿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5-69,共5页
现有研究中对明代五处帝陵石刻的先后顺序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明祖陵石刻的时间存在分歧,且时间差距大,影响到五处石刻的先后关系。由于史料的缺少及记载的不统一,使文献作为标准判断石刻时间的准确性大打折扣。而石刻规制又... 现有研究中对明代五处帝陵石刻的先后顺序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明祖陵石刻的时间存在分歧,且时间差距大,影响到五处石刻的先后关系。由于史料的缺少及记载的不统一,使文献作为标准判断石刻时间的准确性大打折扣。而石刻规制又因为当时统治阶层的主观意愿而更改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即便能够从现存石刻实物中推断石刻制度的传承关系,但作为判断石刻先后的标准仍不够确凿,反映出当时雕刻者主观意识形态的石刻造型具体特征却因为能够体现出所处时代的普遍属性而更具有说服力,对石刻所属时间的判断也更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特征 明代帝陵 石刻时间 石刻表现 价值体现
下载PDF
豫北和晋南宋金墓杂剧形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帆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9,共8页
笔者通过比较豫北晋南宋金墓葬中所发现的部分重要的杂剧砖雕和石刻,尝试讨论了当时杂剧演出形象在墓葬空间中表现形式和意义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相关丧葬意识的发展。金代晋南的杂剧演出不仅是流行的世俗娱乐,也是当地庙会赛社中重要的... 笔者通过比较豫北晋南宋金墓葬中所发现的部分重要的杂剧砖雕和石刻,尝试讨论了当时杂剧演出形象在墓葬空间中表现形式和意义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相关丧葬意识的发展。金代晋南的杂剧演出不仅是流行的世俗娱乐,也是当地庙会赛社中重要的酬神娱鬼方式。当时墓葬中各种形式的杂剧砖雕线刻因而不再可以理解为舞台形象的简单复制。它们对当地民众而言,可能包含有某种祭祖祈福的礼仪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杂剧 砖雕 线刻 豫北晋南墓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