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CYCLONES IMPACTING 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SOUTHERN FUJIAN AND ESTIMATE OF MINIMUM CENTRAL PRESSURE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容焱 李玲 +2 位作者 高建芸 游立军 文明章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3年第2期162-170,共9页
Based on tropical cyclone (TC) data for the period 1949 to 2008 and following the Gumbe-Imethod, Pearson-Ⅲ method and determinacy method, 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possible minimum centralpressure of TCs affecting s... Based on tropical cyclone (TC) data for the period 1949 to 2008 and following the Gumbe-Imethod, Pearson-Ⅲ method and determinacy method, 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possible minimum centralpressure of TCs affecting southern Fujian where a nuclear power will be loc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observed minimum central pressure of TCs agrees well with the results determined with the methods aboveand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minimum central pressure is 867.4 hPa and 868.1 hPa,respectively, in a 1,000-yr return period). Established with the theory of atmospheric dynamics, thedeterminacy method yields a result of 867.28 hPa/1000 years, only a little smaller than the result of theprobability method. Because of randomicity in parameter adjustment with the Pearson-Ⅲ method whereasthe determinacy method is theoretically solid and its estimates are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methods, it istherefore reasonable, for security and conservative concerns, to adopt the result determined with thedeterminacy method as the possible maximum intensity of TC (with the central pressure being 867.28 hPa ina 1,000-yr retur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fujian area tropical CYCLONES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possible minimum central pressure probability METHOD DETERMINACY METHOD
下载PDF
Selenium and Sulfur Systematics of Mafic Dykes in Western Fujian Province,Southern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FAN Haifeng WEN Hanjie +1 位作者 ZHANG Guishan HU Ruiz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84-895,共12页
Fifteen samples from three study areas (the Bancun diabase dykes, the Bali hornblende gabbro dykes, the Linzifen gabbro-diabase dyk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selenium (Se), sulfur (S), copper (Cu), ma... Fifteen samples from three study areas (the Bancun diabase dykes, the Bali hornblende gabbro dykes, the Linzifen gabbro-diabase dyk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selenium (Se), sulfur (S), copper (Cu),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general, Se, S and Cu do positively correlate to each ot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S and Se and the S/Se ratio are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of primitive mantle (PM), and the Cu/S ratio falls in a narrow range (0.04-0.29),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primitive mantle (0.05-0.20). The Bancun diabase dykes and the Bali hornblende gabbro dykes were located in an intraplat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Oceanic subdu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magmatic activities. The magmatic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portation mechanism of Se and S. Because those two groups were closer to fault zones, which ma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 and Se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e two groups, no crustal contamination was observed, indicating that all analyzed elements may come from enriched mantle metasomtism associated with slab subduction. However, the Linzifen gabbro-diabase dykes were located in an intraplate rift environment, and its invading age is old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the primitive magma comes from mantle, and there is an anomalous relation between S, Se and Al2O3, (La/Sm)N, and all these factors could result in higher S and Se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nium and sulfur systematics mafic dyke MESOZOIC fujian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地方美育与“本硕一体”闽南文化课程新探索
3
作者 王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9-131,共3页
本文系统梳理“地方美育”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与价值作用,进而在此学理视野下结合区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全面探讨闽南方言戏曲在海峡两岸跌宕起伏的薪火传承及其内在镌刻的共同情感结构与共有审美经验,进而以之为检视入口系统... 本文系统梳理“地方美育”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与价值作用,进而在此学理视野下结合区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全面探讨闽南方言戏曲在海峡两岸跌宕起伏的薪火传承及其内在镌刻的共同情感结构与共有审美经验,进而以之为检视入口系统论述民俗曲艺与闽南族群之认知重构、价值重塑的复杂辩证关系,横纵对照、史今互文地呈现蕴涵其间之深广博大的中华美学精神,能有效推动区域文化建设与美育改革发展双向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美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地方知识 课程资源 美育共同体
下载PDF
当代闽南造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析--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
4
作者 赖世贤 王剑平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 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变化。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园林的建设力求回应这种变化,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闽南园林,并试图反思造园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造园与养园之关系,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之后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桃花岛园林 造园文化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基于闽南文化元素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设计研究
5
作者 张清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消费理念的不断转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愈发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酒店中餐宴会服务也不例外,在立足于顾客消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设出个性和特色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对于提升新时代下酒店的行业竞争力来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消费理念的不断转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愈发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酒店中餐宴会服务也不例外,在立足于顾客消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设出个性和特色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对于提升新时代下酒店的行业竞争力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拟以中餐主题宴会创意台面为研究对象,对闽南文化元素影响和熏陶下的中餐主题宴会台面构成进行研究,以期使闽南文化元素与中餐主题宴会台面设计间达成更好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元素 中餐主题宴会台面 创意设计
下载PDF
弗朗西斯科·皮纳尔《厦门方言语法》韵母系统研究
6
作者 李春晓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西班牙传教士弗朗西斯科·皮纳尔所著的《厦门方言语法》(1928)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对厦门方言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重点围绕着语法特征展开。论文着重整理韵母系统:19个元音韵母(包括7个单元音和12个复元音)、15个鼻音韵母、1... 西班牙传教士弗朗西斯科·皮纳尔所著的《厦门方言语法》(1928)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对厦门方言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重点围绕着语法特征展开。论文着重整理韵母系统:19个元音韵母(包括7个单元音和12个复元音)、15个鼻音韵母、10个鼻化韵母、2个声化韵母、31个入声韵母。《厦门方言语法》对元音的分析没有罗常培《厦门音系》的精细和全面,它的音系与《翻译英华厦腔语汇》《厦荷大辞典》《厦门方言英汉辞典》《厦门话字典补编》等传教士文献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传教士 弗朗西斯科·皮纳尔 《厦门方言语法》 闽南方言 韵母
下载PDF
闽南沿海红砖民居屋顶构造工艺研究
7
作者 成丽 于仲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闽南沿海红砖民居的屋顶多以红瓦覆盖,在当地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形态特征和构造工艺,蕴含着深厚的建构思想与营造智慧。文章采用田野调研、匠师访谈等方法,从屋顶各部位的构造特征入手,归纳材料种类、尺寸... 闽南沿海红砖民居的屋顶多以红瓦覆盖,在当地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形态特征和构造工艺,蕴含着深厚的建构思想与营造智慧。文章采用田野调研、匠师访谈等方法,从屋顶各部位的构造特征入手,归纳材料种类、尺寸与砌筑方式,探究其设计规律与原理,梳理构造做法的地域差异,总结构造设计与防雨、排水、抗风等实用功能的关联,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以及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传统建筑 红砖民居 屋顶 构造工艺 营造智慧
下载PDF
闽南溪底传统匠帮大木作“五针”口诀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彤 陈志宏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口诀是民间传统工匠口传手授营造经验的常见方式,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闽南溪底传统匠帮记诵的“五针”口诀解读入手,通过现场记录溪底传统大木作的施工过程,结合匠师口述并比对图纸、篙尺研究传统匠帮大木构架榫... 口诀是民间传统工匠口传手授营造经验的常见方式,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闽南溪底传统匠帮记诵的“五针”口诀解读入手,通过现场记录溪底传统大木作的施工过程,结合匠师口述并比对图纸、篙尺研究传统匠帮大木构架榫卯构造。系统梳理口诀中涉及的构件出榫做法,总结其中蕴含的交榫退让原则,进一步探讨营造过程中的构件合并及榫头调整方式,提出匠师口诀是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溪底匠帮 大木作 五针口诀 榫卯 营造思维
下载PDF
中医视角下闽南漳州坐月子文化与习俗
9
作者 陈惠娟 颜晓星 郑巧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87-90,共4页
通过调查漳州地区“坐月子”文化和习俗,分析以漳州为代表的闽南“坐月子”文化和习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用中医视角对闽南“坐月子”文化和习俗进行深入剖析,为其找到中医理论依据,并通过对其优缺点的分析,让更多的人更清晰地... 通过调查漳州地区“坐月子”文化和习俗,分析以漳州为代表的闽南“坐月子”文化和习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用中医视角对闽南“坐月子”文化和习俗进行深入剖析,为其找到中医理论依据,并通过对其优缺点的分析,让更多的人更清晰地了解闽南的“月子”文化和习俗,让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闽南“月子”文化和习俗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继承和发展,也能在传承中摒弃不合理因素,让更多的闽南人免受其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视角 闽南 漳州 坐月子 文化 习俗
下载PDF
闽南沿海地区海岸带韧性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戚洪帅 毛紫建 +6 位作者 曹超 蔡锋 刘建辉 雷刚 赵绍华 刘根 赵欣彤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4,共1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成为生态环境风险的高危地区。为揭示研究区海岸带韧性特性,有效评价海岸带韧性发展历程,从而对海岸带韧性提升提出针对性成效管理策略。本研究以闽南沿海地区的1...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成为生态环境风险的高危地区。为揭示研究区海岸带韧性特性,有效评价海岸带韧性发展历程,从而对海岸带韧性提升提出针对性成效管理策略。本研究以闽南沿海地区的18个县区(不包括金门县)为研究对象,选取海岸动力、海岸防护能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特征等5个方面、14个海岸韧性指标因子,利用AHP-Critic法、灰色关联TOPSIS法、自然断点法以及贡献度模型,构建研究区海岸带韧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闽南沿海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以厦门市辖区为代表区域的海岸带韧性高值区(韧性平均值为0.517~0.542),南部是漳州沿海地区的海岸带韧性低值区(韧性平均值为0.482~0.514);海岸动力、海岸防护能力是其主控要素和影响因子。闽南沿海地区韧性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早期的韧性提升阶段(1980—199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生态环境造破坏的韧性破坏阶段(1991—2010年),注重生态修复保护工作,使海岸带韧性提升的恢复阶段(2011—2020年)。厦门、漳州、泉州三地在上述3阶段的韧性演化过程存在时间上的相位差异,其与三地不同的区位特点与地域经济发展历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海岸韧性 时空特征 灰色关联法 闽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1
作者 丘金莲 林明水 +2 位作者 吴诗雨 刘邦 张雨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7,共9页
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在综合评价2011—2020年文化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 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在综合评价2011—2020年文化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地区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各城市文化发展不平衡;(2)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文化生态系统耦合水平均处于良性耦合阶段,各城市的耦合协调指数均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明显加强,协调发展优化趋势明显;(3)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3市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对文化生态耦合系统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适应性理论的乡村生态风险评估——以福建山区乡村为例
12
作者 何茜倩 罗涛 +1 位作者 陈晓菁 刘江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1期77-86,共10页
乡村生态安全是多山地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生态风险评估为乡村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依据。研究以福建山区乡村为例,借助生态适应性理论构建乡村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并借此框架评估乡村生态风险现状,以此核定乡村规划的用地... 乡村生态安全是多山地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生态风险评估为乡村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依据。研究以福建山区乡村为例,借助生态适应性理论构建乡村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并借此框架评估乡村生态风险现状,以此核定乡村规划的用地布局合理性。结果表明:1)不同村庄在连通度、发展潜力和恢复力风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各村庄的生态特征和应对能力各不相同。根据不同风险组合的类型将安后村划分为低发展潜力—低连通度—高恢复力类型,霞涌村等其余9个村庄划分为高发展潜力—低连通度—高恢复力类型。2)通过生态风险分级图与村庄规划图的对比,发现高风险区域多分布在人类开发重点区,林地等自然区域风险较低;多数村庄已采取措施减轻生态风险,但部分规划措施,如林地转水田仍会引发负面影响。本研究将为闽南地区的乡村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风险 生态适应性 风险评价 闽南地区
下载PDF
闽南义务教育阶段畲族女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基于bell hooks的批判课程视角
13
作者 杨黄琳 周旻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整体受教育水平与我国倡导的教育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畲族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面临不平等困境。鉴于此,分析闽南地区畲族女童的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教育不平等问题。同时,以bell hooks的...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整体受教育水平与我国倡导的教育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畲族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长期面临不平等困境。鉴于此,分析闽南地区畲族女童的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教育不平等问题。同时,以bell hooks的批判课程理论视角提出消除闽南地区畲族女童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建议,即加大教育宣传以促进个体观念转变;重构校园课程以适应畲族发展需求;加强师资建设以增强批判教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畲族女童 义务教育不平等问题 bell hooks 批判课程理论
下载PDF
文脉赓续视角下闽南地域建筑设计研究--以长泰宾馆为例
14
作者 林子涵 王绍森 +2 位作者 李立新 杨佳麟 宋智霖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该文以漳州市长泰宾馆项目设计为例,基于对城市的地域特征与人文历史的研究,以地域文脉赓续为主旨、“新闽南”建筑创作理念为指导、建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统一为设计原则开展设计。详细阐述了设计中将地域文脉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 该文以漳州市长泰宾馆项目设计为例,基于对城市的地域特征与人文历史的研究,以地域文脉赓续为主旨、“新闽南”建筑创作理念为指导、建筑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统一为设计原则开展设计。详细阐述了设计中将地域文脉要素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具体策略与手法,揭示建筑形象之下所蕴含的精神,探索文脉与地域建筑创作结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脉 “新闽南”建筑 地域建筑
下载PDF
触媒视角下闽南传统村落活力再生研究——以福建省围头村为例
15
作者 张璇 叶茂乐 王量量 《中外建筑》 2024年第9期91-97,共7页
在城乡二元格局背景下,闽南传统村落正面临文化传承失联、村落风貌受损、聚落结构松散、村庄肌理紊乱、文化特色缺失等一系列发展困境,其保护和复兴亟待重视。以触媒理论为基础,选取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通过实地调研和开源数据抓... 在城乡二元格局背景下,闽南传统村落正面临文化传承失联、村落风貌受损、聚落结构松散、村庄肌理紊乱、文化特色缺失等一系列发展困境,其保护和复兴亟待重视。以触媒理论为基础,选取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通过实地调研和开源数据抓取,引入香农多样性、核密度分析、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采取空间触媒、功能触媒、文化触媒等方式,将触媒理论应用到闽南传统村落活力再生的分析框架中,形成多元功能配置、优化空间布局、增强文化识别等实践策略,旨在为闽南传统村落应用路径和活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媒理论 活力再生 传统村落 闽南
下载PDF
闽南建筑中亭台楼阁装饰生成探析
16
作者 邢鑫 汪晓东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
亭台楼阁作为建筑园林的产物,最初用以观赏、休息之用,随着社会变迁在闽南建筑装饰上出现亭台楼阁,分析亭台楼阁建筑装饰从而窥视闽南文化特征,明晰闽南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闽南建筑极尽装饰,多种材料的运用及施工技术的表现,使得亭... 亭台楼阁作为建筑园林的产物,最初用以观赏、休息之用,随着社会变迁在闽南建筑装饰上出现亭台楼阁,分析亭台楼阁建筑装饰从而窥视闽南文化特征,明晰闽南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闽南建筑极尽装饰,多种材料的运用及施工技术的表现,使得亭台楼阁装饰成为闽南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在闽南建筑装饰中传递丰富的文化寓意,反映出居民对于亭台楼阁装饰的心理诉求。亭台楼阁作为闽南建筑装饰的构件,极具实用与美观功能,追溯亭台楼阁装饰在闽南出现的原因和表现媒介,解读出闽南建筑中亭台楼阁蕴含的多种文化寓意,体现出闽南先民的民间智慧,对于研究闽南建筑装饰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建筑 亭台楼阁 装饰
下载PDF
文化融合视角下闽南乡村民居元素的提取与转译——以《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为例
17
作者 高扬 李立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厦门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而形成了多重文化交融的现状,由于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其独具特色的闽南乡村风貌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元素构成较为复杂的民居风格。该文依托《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下称《导则》)的... 厦门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而形成了多重文化交融的现状,由于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其独具特色的闽南乡村风貌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元素构成较为复杂的民居风格。该文依托《厦门市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导则》(下称《导则》)的编制逻辑,根据厦门村庄风貌现状及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当下多重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将乡村民居建筑风貌分类,提取其主要元素特征并遵循管控原则进行转译,以求最大限度上维持其传统风貌并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乡村风貌 闽南 元素转译
下载PDF
泉州高甲戏“女丑”服饰艺术特征
18
作者 王永垒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高甲戏是根植于闽南地区民间的独特剧种,其丑行角色从表演到服饰都独具特色。高甲戏中“女丑”服饰个性突出,质朴自然,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风土韵味。为了进一步挖掘“女丑”服饰特征,通过实地考察、艺人访谈、影像资料和表演观摩等方法... 高甲戏是根植于闽南地区民间的独特剧种,其丑行角色从表演到服饰都独具特色。高甲戏中“女丑”服饰个性突出,质朴自然,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风土韵味。为了进一步挖掘“女丑”服饰特征,通过实地考察、艺人访谈、影像资料和表演观摩等方法,从款式造型、色彩特征、纹样图案特征和工艺特征等方面,探究高甲戏“女丑”服饰艺术特征。研究表明:高甲戏“女丑”服饰具有形象逼真、韵味隽永、特色鲜明等戏剧形态的剧种艺术特征,蕴含深厚的闽南地域文化和美学特征,在丑角行当中独具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丑服饰 艺术特征 以丑为美 闽南文化
下载PDF
闽南沿海雾滴谱统计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19
作者 张伟 崔梦雪 +3 位作者 王婧 胡雅君 吴彬贵 陈德花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8-1990,共13页
利用2019~2021年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观测的雾滴谱资料,分析了闽南沿海雾的微物理参数及滴谱特征,研究了能见度与粒子数浓度、液态水含量、相对湿度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能见度进行分级参数化拟合与检验评估。结果表明闽南沿海雾的平... 利用2019~2021年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观测的雾滴谱资料,分析了闽南沿海雾的微物理参数及滴谱特征,研究了能见度与粒子数浓度、液态水含量、相对湿度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能见度进行分级参数化拟合与检验评估。结果表明闽南沿海雾的平均粒子数浓度为47.5 cm^(-3),平均液态水含量为0.0763 g m^(-3)。当能见度下降时,粒子数浓度、液态水含量快速上升,平均直径、有效直径等物理量缓慢上升。能见度低于100 m时,平均粒子数浓度达到115.42 cm^(-3),液态水含量达到0.228 g m^(-3)。粒子数浓度和液态水含量谱线均呈现双峰结构特征分布,粒子数浓度主峰的粒子直径范围为4~6μm,次峰值为22~26μm。液态水含量与粒子数浓度相反,主峰位于24~26μm,次峰为4~6μm,表明雾的粒子数浓度主要受小粒子控制,但液态水含量以20~30μm段的粒子贡献最为显著。与沿海地区相比,闽南沿海雾的平均粒子数浓度小于华南沿海,高于华东沿海;平均液态水含量高于华南沿海,低于华东沿海。与内陆城市区域或县郊相比,同等状态下沿海的粒子数浓度明显更低,但液态水含量更大。采用四种参数化方案对能见度进行了分段以及不分段拟合。评估检验结果表明,采用粒子数浓度和液态水含量的乘积作为因子的分段拟合效果最优,尤其是对于1 km以下的能见度拟合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沿海 海雾 微物理特征 参数化方案
下载PDF
同心闽南,山水相依——漳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设计解读
20
作者 苑雪飞 张井岩 魏治平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42-44,共3页
文章立足于我国闽南地区独有的地域环境特征,围绕“同心结”“山水态势”的创作灵感来源,从延续文脉的总体布局、回应自然特征的单体生成、平赛结合的功能组织,以及提升建成完成度的细节处理四个方面,解读了漳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设计... 文章立足于我国闽南地区独有的地域环境特征,围绕“同心结”“山水态势”的创作灵感来源,从延续文脉的总体布局、回应自然特征的单体生成、平赛结合的功能组织,以及提升建成完成度的细节处理四个方面,解读了漳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设计过程,表达了体育建筑应该回归地域本源的创作思想理念,为我国体育建筑设计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中心 建筑设计 地域特征 闽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