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民族英雄赵立和楚州保卫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曾瑜 贾芳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8,共8页
读南宋史料,感觉当时最值得崇敬者,文臣是李纲、宗泽和张所三人,武将是岳飞、李彦仙和赵立三人,后两人是死得其所、又不得其所。此六人的共同点,是只能在惨酷的民族浩劫中产生的悲剧人物。民族英雄赵立和英勇壮烈的楚州保卫战,就是其中... 读南宋史料,感觉当时最值得崇敬者,文臣是李纲、宗泽和张所三人,武将是岳飞、李彦仙和赵立三人,后两人是死得其所、又不得其所。此六人的共同点,是只能在惨酷的民族浩劫中产生的悲剧人物。民族英雄赵立和英勇壮烈的楚州保卫战,就是其中的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民族英雄 赵立 徐州 楚州 保卫战
下载PDF
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农业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程 韩宝平 +1 位作者 葛兆帅 李高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78,共4页
以徐州地区历史上3个未受黄河泛滥影响和10个受黄河泛滥影响的农业耕作区为研究对象,测定各个样点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氮、磷、钾、pH值、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参数,研究了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的机械组成... 以徐州地区历史上3个未受黄河泛滥影响和10个受黄河泛滥影响的农业耕作区为研究对象,测定各个样点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氮、磷、钾、pH值、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参数,研究了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的机械组成影响着可耕性与保肥性,非黄泛区表层土与黄泛区表层土虽都为壤质沙土,但后者细沙含量较多,质地略细于前者,深层土也显现出同样的规律;非黄泛区无论是表层土壤还是深层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均显著大于黄泛区;非黄泛区表层及深层土壤pH值均显中性,而黄泛区各层土壤均显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南徙 土壤肥力 黄泛区 非黄泛区 徐州
下载PDF
不同下垫面条件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徐州市南部郊区为例
3
作者 加晓军 张玉婵 +1 位作者 朱奎 高艺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175,共5页
土壤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不同下垫面条件的土壤水分研究,对指导地区农作物配置与布局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南部郊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下垫面类型:梨树园、沙土堰、花菜地、毛豆地和撂荒地,测定0~100... 土壤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不同下垫面条件的土壤水分研究,对指导地区农作物配置与布局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徐州市南部郊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下垫面类型:梨树园、沙土堰、花菜地、毛豆地和撂荒地,测定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水分剖面和时间序列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和各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剖面大体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0~20 cm)、土壤水分活跃层(20~40 cm)、土壤水分传递层(40~70 cm)和土壤水分稳定层(70~100 cm);同一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根系的深度会影响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秋收和降水是土壤水分时间序列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下垫面条件 动态变化规律 徐州南部郊区
下载PDF
汉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徐州地区的流传与影响
4
作者 温凯 陈跃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自古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兴盛。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后,逐渐在神州大地传播开来。徐州作为中国古代多种宗教汇集之地,这里佛刹林立,高僧云集,为当时佛教重镇,在汉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播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自古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兴盛。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后,逐渐在神州大地传播开来。徐州作为中国古代多种宗教汇集之地,这里佛刹林立,高僧云集,为当时佛教重镇,在汉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播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汉晋南北朝 佛教
下载PDF
桓温与京口关系考论
5
作者 蔡小柳 钟小梅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1期6-10,32,共6页
桓温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先后担任琅琊太守、徐州刺史、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等要职,这些任职和京口有着密切联系,他对京口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关键词 桓温 京口 东晋 南徐 北府
下载PDF
刘宋“京郡”考论
6
作者 徐悦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京郡并非“指代南徐州无实土的侨郡”,其得名并非因为“居京领职”。京郡是指扬州和南徐州下辖的郡,因为扬州的治所建康为京师所在地,被称作“京师”“京邑”“京都”“京畿”“京辇”,南徐州的治所京口被称作“京城”“北京”,简称“... 京郡并非“指代南徐州无实土的侨郡”,其得名并非因为“居京领职”。京郡是指扬州和南徐州下辖的郡,因为扬州的治所建康为京师所在地,被称作“京师”“京邑”“京都”“京畿”“京辇”,南徐州的治所京口被称作“京城”“北京”,简称“京”。京口被称为“京城”,因其最初名为“京城”,简称“京”,京口是刘宋皇室的桑梓故里、龙兴之地。京郡的得名意味着其地位优于其他郡,这体现了六朝时期职官制度和行政制度的显著变化,即诸州刺史和诸郡太守原本地位相当,后来逐渐有了高低之分。在诸州刺史中,扬州刺史地位最高,南徐州刺史次之;在诸郡太守中,丹阳尹最高,吴郡、吴兴和会稽太守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 京郡 扬州 南徐州
下载PDF
论江苏徐州地区南北朝墓葬中的陶俑 被引量:9
7
作者 韦正 乔苏婷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3,共9页
南北朝时期,徐州经历了从隶属于南方到隶属于北方的巨大变化,这在文化上亦有所反映,尤其表现在墓葬随葬陶俑方面。通过对徐州南北朝墓葬及陶俑发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分析可知徐州地区南北朝陶俑特点的转变和演化大致可分为东晋刘宋、北魏... 南北朝时期,徐州经历了从隶属于南方到隶属于北方的巨大变化,这在文化上亦有所反映,尤其表现在墓葬随葬陶俑方面。通过对徐州南北朝墓葬及陶俑发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分析可知徐州地区南北朝陶俑特点的转变和演化大致可分为东晋刘宋、北魏和北齐三个阶段。同时,物质材料变化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指示出陶俑形象的转变与徐州在南北朝时期政治地位的升降变化存在紧密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南北朝 陶俑 墓葬
原文传递
南京江宁出土刘宋罗氏家族买地券研究——南徐州侨民与晋宋之际的建康社会 被引量:2
8
作者 陆帅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0,共6页
南京江宁出土的刘宋罗健夫妇、罗道训三方买地券,为研究六朝建康社会的历史变迁图景,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释读、考证券文可知,罗健与罗道训为父子关系,其原为堂邑郡高山县人,后南渡过江,著籍南徐州南彭城郡。东晋末年,罗氏父子追随... 南京江宁出土的刘宋罗健夫妇、罗道训三方买地券,为研究六朝建康社会的历史变迁图景,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释读、考证券文可知,罗健与罗道训为父子关系,其原为堂邑郡高山县人,后南渡过江,著籍南徐州南彭城郡。东晋末年,罗氏父子追随刘裕代晋建宋,活跃于刘宋政治中,由此迁居建康周边,买地营葬。罗氏家族的活动是晋宋之际建康周边社会变动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地券 堂邑罗氏 建康 南徐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