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营造学社西南编年事辑(1937—1940)——长沙、昆明
1
作者 冯棣 黄沁雅 黄福丹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昆明篇和李庄篇。本篇为长沙、昆明篇,主要辑录了中国营造学社1937年夏到1940年底辗转长沙、昆明期间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西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国立中央博物院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西南编年事辑(1941-1946)——李庄
2
作者 冯棣 黄沁雅 黄福丹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3期68-77,共10页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昆明篇和李庄篇。本篇为李庄篇,主要辑录了中国营造学社1941年从云南迁往四川李庄,至1946年从李庄回迁期间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西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国立中央博物院
下载PDF
西南地区竹编工艺数字化平台建构及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本俊 吴菡晗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9-357,共9页
目的从设计学角度提出西南地区竹编工艺数字化的设计策略,通过“艺术设计+数字平台”来实现竹编工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助推传统竹编工艺的保护、传承、传播与创新。方法在对西南地区传统竹编工艺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将西南竹编工艺进... 目的从设计学角度提出西南地区竹编工艺数字化的设计策略,通过“艺术设计+数字平台”来实现竹编工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助推传统竹编工艺的保护、传承、传播与创新。方法在对西南地区传统竹编工艺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将西南竹编工艺进行梳理与分类,并对工艺特征进行衍生设计,以非物质化形式构建起竹编工艺数据库平台,进而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在实现竹编工艺创新应用的同时,也验证了竹编工艺数字化设计策略的可行性。结果通过研究建立起了西南竹编工艺数据库,将有效地推动西南地区竹编工艺的设计产出与实践应用,拓宽了竹编工艺的应用范畴。结论设计与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传统手工艺的在地创新设计与在线推广传播,多元化的手段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竹编工艺数字化 创新设计与应用 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PDF
适应性设计视角下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4
作者 魏新娜 周波 +1 位作者 李洋名 吴潇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3年第2期25-38,共14页
适应性设计是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适应性设计的理念演进,并提出当前语境下适应性设计的研究框架;在总结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特征及当前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性设计视角下西南地... 适应性设计是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适应性设计的理念演进,并提出当前语境下适应性设计的研究框架;在总结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特征及当前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性设计视角下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研究框架,并以贵州清江村为例提出适应性设计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方案;最后提出传统村落未来应建立多尺度、多维度的动态适应性设计,加强面向实践应用的适应性设计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设计 西南地区 传统村落 研究框架 保护更新
下载PDF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蔡雄飞 王济 +2 位作者 雷丽 曾希柏 李阳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81-85,共5页
简述了国外近10余年来土壤侵蚀的研究动态以及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发展。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归纳为5个方面:土壤侵蚀现状、特征以及分级研究;土壤侵蚀成因、对策措施的研究;土壤贫瘠化治理的研究... 简述了国外近10余年来土壤侵蚀的研究动态以及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发展。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归纳为5个方面:土壤侵蚀现状、特征以及分级研究;土壤侵蚀成因、对策措施的研究;土壤贫瘠化治理的研究;基于侵蚀线、谷坝等监测方法的侵蚀量研究;计算机模拟研究。对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提出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为深入展开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侵蚀 中国西南地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铁永波 葛华 +8 位作者 高延超 白永健 徐伟 龚凌枫 王家柱 田凯 熊小辉 范文录 张宪政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3-665,共13页
西南地区发育有我国近3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成因最复杂、数量最多、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更好地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史和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危害特征现状基础上,简要... 西南地区发育有我国近3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成因最复杂、数量最多、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更好地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史和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危害特征现状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的主要历程,并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应重点关注高山极高山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技术、特大地质灾害链形成机理与风险防控、基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大数据智能挖掘的风险动态评价等,可供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地质灾害研究历程 链式地质灾害 趋势与展望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7
作者 覃小群 朱明秋 蒋忠诚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石漠化是目前岩溶学领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我国近年来不但系统调查研究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石漠化环境质量从生态、水资源、土壤、土地生产力和灾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 石漠化是目前岩溶学领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我国近年来不但系统调查研究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石漠化环境质量从生态、水资源、土壤、土地生产力和灾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还探索了不同环境下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和方法。今后一段时期内石漠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石漠化的形成过程研究,揭示石漠化与水土资源的相关性,探索石漠化区生态恢复技术及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溶 研究进展 中国西南
下载PDF
西南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庞晶 覃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近年来,发生在中国西南的严重干旱事件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政府部门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总结西南干旱的观测事实和规律,探讨干旱成因,为西南干旱的预测预...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近年来,发生在中国西南的严重干旱事件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政府部门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总结西南干旱的观测事实和规律,探讨干旱成因,为西南干旱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也极具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根据近年来有关西南干旱的研究进展,从影响干旱的几个主要方面着手,总结西南干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干旱 特征 成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近几十年青藏高原热源影响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余莲 封彩云 +1 位作者 李小兰 崔洋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
本文对近几十年关于青藏高原热源、西南地区降水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热源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时间阶段性。不同来源和时间长度的资料,对热源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夏季热源的... 本文对近几十年关于青藏高原热源、西南地区降水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热源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时间阶段性。不同来源和时间长度的资料,对热源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夏季热源的结论都比较一致。2)西南川渝地区的降水,在川西高原、云南中部以北高海拔地区年总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减少和增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明显。3)青藏高原热源与西南地区降水之间有明显的关联。但对于不同热源区对于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源 西南夏季降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西南涡研究和观测试验回顾及进展 被引量:39
10
作者 李跃清 徐祥德 《气象科技进展》 2016年第3期134-140,共7页
西南涡是我国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对西南涡及其影响的研究和预报,一直是天气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从西南涡研究和观测试验的回顾及10年来的进展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西南涡系统及其降水影响的主要成果;重点讨论了西南... 西南涡是我国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对西南涡及其影响的研究和预报,一直是天气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从西南涡研究和观测试验的回顾及10年来的进展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西南涡系统及其降水影响的主要成果;重点讨论了西南涡研究与应用存在的基础数据、中尺度特征、演变机理、天气影响和预报技术等主要问题;并且,强调了深入开展西南涡中尺度分析研究,尤其是其观测布局试验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基于与西南涡结构、演变和影响尺度匹配的观测系统、多源数据、分析技术和研究理论,加强西南涡及其影响的中尺度气象学观测、试验、理论和应用的综合研究是其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科学研究 观测试验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走廊”与“通道”:中国西南区域研究的人类学再构思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原 《民族学刊》 2014年第4期1-7,84-88,共12页
中国西南的人类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区域研究传统。改革开放之后,西南研究陆续出现了"区域模式"、"族群模式"和"跨境模式"三种研究范式。其中"区域模式"更贴近于社会历史现实,具有强烈的学科问题... 中国西南的人类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区域研究传统。改革开放之后,西南研究陆续出现了"区域模式"、"族群模式"和"跨境模式"三种研究范式。其中"区域模式"更贴近于社会历史现实,具有强烈的学科问题意识。至二十一世纪,基于历史上民族的源流考察与走势判断,兴起了诸如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滇黔驿道、进藏公路等"通道"研究。这种基于"走廊"学说和"通道"研究而展开的"区域模式",将交互性和流动性作为研究之重点,来深入地阐释形塑西南中国社会人文特质的关系结构,将有利于中国人类学获得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经验的世界图式,也有助于具体研究者获得真正的文化自觉和认知主体性。人类学的中国西南研究只有基于"区域性"的大视野来展开,在一种关系格局中来寻找西南研究的问题意识,才能摆脱"民族性"的现代叙事,并对"民族认同"这样的问题有所超越,最终回归到当地的社会历史现实和人文形态特质来深化对中国西南的认识把握,从而在学理上展开一些更为深入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区域研究 走廊学说 通道研究
下载PDF
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跃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4-1406,共13页
西南涡及其天气影响是高原气象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而西南涡的涡源则是其基本的科学问题。由于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西南涡涡源形成的重要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认识到:由于地形... 西南涡及其天气影响是高原气象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而西南涡的涡源则是其基本的科学问题。由于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西南涡涡源形成的重要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认识到:由于地形与环流的多尺度影响,西南涡的生成涡源具有多尺度分布特征,且不同涡源西南涡的结构、演变、成因和影响都具有明显差异;西南涡的不同涡源存在相互联系,九龙、小金等上游涡源对盆地等下游涡源具有显著的影响;西南涡的"上游涡源效应"、复杂地形下的大气重力波、降水引起的大气内部过程、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影响等也是西南涡涡源的形成机制之一,大气外源强迫作用和大气内部变化过程都对西南涡涡源具有突出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西南涡涡源的研究还面临精细观测与基础数据较薄弱、涡源及演变的多尺度结构不清楚、不同涡源的形成原因认识不深入、不同涡源低涡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不系统等主要问题。最后指出,高分辨率观测试验、内部结构与异常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区域气候响应影响等是西南涡涡源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对西南涡系统及其影响的预测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涡 涡源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建国以来西南地区土司问题区域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良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3,共5页
建国以来西南地区土司问题区域研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注重史料的整理,或注重土司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或关注某个民族的深入研究,或侧重研究具体地点和典型人物,或加强某个民族的文化研究。当然,研究... 建国以来西南地区土司问题区域研究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其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注重史料的整理,或注重土司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或关注某个民族的深入研究,或侧重研究具体地点和典型人物,或加强某个民族的文化研究。当然,研究过程中也存在学术梯队不合理、研究方法不新颖、研究成果不平衡、研究重点不突出,以及对土司文化不重视等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 西南地区 土司 区域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被引量:33
14
作者 何永彬 张信宝 文安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93-2398,共6页
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但由... 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但由于对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不同,致使研究者得出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有关喀斯特土壤侵蚀系统研究重点应该在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分级强度与土壤合理流失量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研究 喀斯特山地 探讨 中国西南
下载PDF
复合生态引导的全周期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贵阳市麦翁布依古寨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冰 丁洋洋 刘子萱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随着2018年国家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复合生态引导的国土空间规划将指引下一阶段的城乡建设工作。而乡村作为建成环境(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贵阳市麦翁布依古寨为例,探讨中国西... 随着2018年国家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复合生态引导的国土空间规划将指引下一阶段的城乡建设工作。而乡村作为建成环境(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贵阳市麦翁布依古寨为例,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城郊“特色保护”类村庄的振兴模式。提出了以“自然(生态)—社会(生活)—经济(生产)”复合生态引导的乡村振兴思路和规划设计策略,并以“设计研究”为手段,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初步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反思。研究发现复合生态引导的乡村规划设计路径有利于促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多元利益主体进行沟通协调,以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方案的顺利实施以及乡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西南乡村 乡村振兴 设计研究
下载PDF
西南地区斜拱价值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冷婕 陈科 《新建筑》 2018年第6期48-51,共4页
斜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别是民间斗栱技术发展成就的突出代表之一。西南地区是斜栱营造的活跃区,现有遗存丰富,其技术和艺术成就高,研究价值突出,但长期以来其价值未被充分认知,相关研究也较薄弱。文章尝试较为全面地总结斜栱价值,梳... 斜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别是民间斗栱技术发展成就的突出代表之一。西南地区是斜栱营造的活跃区,现有遗存丰富,其技术和艺术成就高,研究价值突出,但长期以来其价值未被充分认知,相关研究也较薄弱。文章尝试较为全面地总结斜栱价值,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唤起学界对这一特色斗栱营造技术的关注,并为斜栱的后续研究提出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斜栱价值 研究展望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礼堂 冯新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84,共8页
近三十年来,有关西南茶马古道的研究在古道时空范围的界定、古道商贸活动及其衍生问题、古道相关的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研究不够系统和规范、在地域和时段上出现断裂、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壁垒等问... 近三十年来,有关西南茶马古道的研究在古道时空范围的界定、古道商贸活动及其衍生问题、古道相关的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研究不够系统和规范、在地域和时段上出现断裂、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壁垒等问题。西南茶马古道研究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采用“一带一路”的新视野,建立大地理、大历史、大文明的新思维,运用以文献整理为核心、多学科综合的新方法,如此方能凸显古道的价值与意义,提升研究的水平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南茶马古道 文献整理与研究
下载PDF
西南地区军队研究型医院的创建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骥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年第5期407-408,共2页
结合全军医院系统中发起的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实践活动,立足驻西南地区军队医院实际,探讨对创建研究型医院内涵的理解,并剖析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培育创新文化,扩大群众基础;完善制度体系,发挥导向作用;打牢基础,争创等级医院;拓展功能... 结合全军医院系统中发起的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实践活动,立足驻西南地区军队医院实际,探讨对创建研究型医院内涵的理解,并剖析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培育创新文化,扩大群众基础;完善制度体系,发挥导向作用;打牢基础,争创等级医院;拓展功能,提高军事效益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西南地区 军队医院
下载PDF
建国以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综述
19
作者 吴明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共6页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呈现出民族种类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多样等特点。西南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及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相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呈现出民族种类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多样等特点。西南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及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相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重视、学界关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政策支持研究、发展历史和民族关系研究、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发展研究 民族理论 少数民族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关于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庆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新世纪以来,有关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到政权建设、党的建设、民族关系以及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笔者以此为主题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对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的研究。
关键词 新世纪以来 邓小平 大西南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