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1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I. Overview 1. History 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devel- oped from the Southwest People's Revolutionary University, which was founded in 1950. Based on the former university and the law de... I. Overview 1. History 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devel- oped from the Southwest People's Revolutionary University, which was founded in 1950. Based on the former university and the law departments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ongqing University, Guizhou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and Chongqi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the Southwest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wa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THAN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水土漏失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蒋忠诚 李振炜 +2 位作者 罗为群 蓝芙宁 吴泽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水土漏失是岩溶区特有的水土流失问题,自21世纪以来才逐步开展研究与防治工作。本文在系统分析把握已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明西南岩溶地区水土漏失的特点,揭示以岩溶地下河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漏失过程系统研究的重要性,总结水土漏... 水土漏失是岩溶区特有的水土流失问题,自21世纪以来才逐步开展研究与防治工作。本文在系统分析把握已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明西南岩溶地区水土漏失的特点,揭示以岩溶地下河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漏失过程系统研究的重要性,总结水土漏失监测评价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的水土漏失研究在岩土缝组构刻画、水土漏失关键过程和机制、水土漏失评价模型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向西南岩溶区水土漏失防治的国家目标和国际前沿研究方向,提出下一步应开展岩溶关键带水土漏失网络研究、水土漏失关键过程系统研究、以及水土漏失评价模型构建和应用3个重要方向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漏失 水土保持 岩溶 研究进展 中国西南
下载PDF
交融于川--西南交通大学民居研究学术史脉络
3
作者 张宇 沈中伟 《新建筑》 2024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文章回顾了西南交通大学民居研究的发端和演化历程,尝试厘清其学术脉络。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团队传承了中国营造学社的现场调研传统,重访了学社在四川调查的民居,汲取了学社的调研方法。团队关注四川民居建筑与聚落背后的逻辑生成,深入研... 文章回顾了西南交通大学民居研究的发端和演化历程,尝试厘清其学术脉络。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团队传承了中国营造学社的现场调研传统,重访了学社在四川调查的民居,汲取了学社的调研方法。团队关注四川民居建筑与聚落背后的逻辑生成,深入研究了巴蜀汉族地区的单体散居和场镇聚落,以及多民族地区的防御性聚落;特别是季富政教授,他在调研中融入了“画意”和“个性”,强调审美意趣和主观体验。在遗产保护层面,团队对民居调查对象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营造学社 民居研究 四川民居 季富政
下载PDF
重新发现“西南学”——江应樑先生西南研究的学科构建历程及其当代意义
4
作者 潘先林 霍毅 《历史地理研究》 2024年第3期114-123,156,157,共12页
民国时期的西南研究经历了政策、民族、边疆、文化等发展阶段,但未形成学术研究“区域”。1948年年底江应樑先生提出“西南学”,代表了一代学人对西南研究的思考和努力,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建立区域专门学问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江先生... 民国时期的西南研究经历了政策、民族、边疆、文化等发展阶段,但未形成学术研究“区域”。1948年年底江应樑先生提出“西南学”,代表了一代学人对西南研究的思考和努力,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建立区域专门学问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江先生主张“人类学与民族史结合研究”并积极实践,对西南研究方法论意义的反思影响重大;90年代,从传统“西南观”转到现代“西南学”,是西南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建立“西南学派”的倡议也被提出。受西方“东南亚”概念及其研究,以及华南研究、区域文化研究、族别文化研究等的冲击,西南学研究范围有所收缩,只与“少数民族”和“边疆”两个领域重叠较多。新时代的西南学研究要淡化各种界线和比较,借鉴“纠结的历史”方法,将传统西南历史视为一体进行研究,并关联亚洲史、全球史,重新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学 西南研究 学科构建 江应樑 纠结的历史
下载PDF
云南美术的蜕变:抗战至改革开放的艺术演进
5
作者 田茹兰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抗战至改革开放,云南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中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将抗战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云南美术划分成三个阶段:抗战时期的云南美术、新中国成立后的云南美术、改革开放后的云南美术,与古代云南美术进行对比研究。古代云南美术由于各... 抗战至改革开放,云南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中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将抗战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云南美术划分成三个阶段:抗战时期的云南美术、新中国成立后的云南美术、改革开放后的云南美术,与古代云南美术进行对比研究。古代云南美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足够关注。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这一现象开始改变,到80年代云南美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察云南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可以总结云南美术的发展成果及原因,能够重新重视云南近现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近现代美术 美术教育 云南画派 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西南编年事辑(1941-1946)——李庄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棣 黄沁雅 黄福丹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3期68-77,共10页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昆明篇和李庄篇。本篇为李庄篇,主要辑录了中国营造学社1941年从云南迁往四川李庄,至1946年从李庄回迁期间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西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国立中央博物院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西南编年事辑(1937—1940)——长沙、昆明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棣 黄沁雅 黄福丹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昆明篇和李庄篇。本篇为长沙、昆明篇,主要辑录了中国营造学社1937年夏到1940年底辗转长沙、昆明期间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西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国立中央博物院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特征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肖旭芳 张双龙 +3 位作者 郭雯 王敬富 杨海全 廖鹏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4-573,共10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水资源安全屏障。随着全球变化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西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日益严峻。本文系统总结了西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特征,主要表现在:1)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独特的交互关系影...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水资源安全屏障。随着全球变化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西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日益严峻。本文系统总结了西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特征,主要表现在:1)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独特的交互关系影响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2)水动力条件驱动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富集和迁移转化动力学过程;3)大宗固体废弃物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交叉污染;4)湖泊水库潜流带高内源污染负荷导致二次污染风险大;5)地下水环境极其脆弱,极易受到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缺乏。水污染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未弄清污染物在地表水-地下水系统中的运移规律。未来研究亟需瞄准西南喀斯特地区水环境保护国家重大需求,构建地表水-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揭示污染物的多尺度迁移转化动力学规律与健康风险,研发经济、高效的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支撑西南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地表水-地下水环境 污染特征 研究展望
下载PDF
适应性设计视角下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9
作者 魏新娜 周波 +1 位作者 李洋名 吴潇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3年第2期25-38,共14页
适应性设计是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适应性设计的理念演进,并提出当前语境下适应性设计的研究框架;在总结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特征及当前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性设计视角下西南地... 适应性设计是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适应性设计的理念演进,并提出当前语境下适应性设计的研究框架;在总结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特征及当前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性设计视角下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研究框架,并以贵州清江村为例提出适应性设计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方案;最后提出传统村落未来应建立多尺度、多维度的动态适应性设计,加强面向实践应用的适应性设计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设计 西南地区 传统村落 研究框架 保护更新
下载PDF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雄飞 王济 +2 位作者 雷丽 曾希柏 李阳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81-85,共5页
简述了国外近10余年来土壤侵蚀的研究动态以及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发展。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归纳为5个方面:土壤侵蚀现状、特征以及分级研究;土壤侵蚀成因、对策措施的研究;土壤贫瘠化治理的研究... 简述了国外近10余年来土壤侵蚀的研究动态以及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发展。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归纳为5个方面:土壤侵蚀现状、特征以及分级研究;土壤侵蚀成因、对策措施的研究;土壤贫瘠化治理的研究;基于侵蚀线、谷坝等监测方法的侵蚀量研究;计算机模拟研究。对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提出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为深入展开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侵蚀 中国西南地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14
11
作者 铁永波 葛华 +8 位作者 高延超 白永健 徐伟 龚凌枫 王家柱 田凯 熊小辉 范文录 张宪政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3-665,共13页
西南地区发育有我国近3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成因最复杂、数量最多、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更好地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史和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危害特征现状基础上,简要... 西南地区发育有我国近3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成因最复杂、数量最多、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更好地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史和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危害特征现状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的主要历程,并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应重点关注高山极高山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技术、特大地质灾害链形成机理与风险防控、基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大数据智能挖掘的风险动态评价等,可供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地质灾害研究历程 链式地质灾害 趋势与展望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2
作者 覃小群 朱明秋 蒋忠诚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石漠化是目前岩溶学领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我国近年来不但系统调查研究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石漠化环境质量从生态、水资源、土壤、土地生产力和灾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 石漠化是目前岩溶学领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我国近年来不但系统调查研究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石漠化环境质量从生态、水资源、土壤、土地生产力和灾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还探索了不同环境下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和方法。今后一段时期内石漠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石漠化的形成过程研究,揭示石漠化与水土资源的相关性,探索石漠化区生态恢复技术及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溶 研究进展 中国西南
下载PDF
1884年云南宁洱63/4地震补充考证与发震构造讨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虹 雷中生 +1 位作者 袁道阳 苏琦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3-673,共11页
对1884年11月14日云南宁洱地震参数进行了重新核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普洱府(今宁洱)周围,即23.1°N、101.0°E,精度为1类,误差≤10 km,震级6级,震中烈度Ⅷ度。等震线破坏区呈NE走向,而有感区长轴呈NE向,二者之间有... 对1884年11月14日云南宁洱地震参数进行了重新核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普洱府(今宁洱)周围,即23.1°N、101.0°E,精度为1类,误差≤10 km,震级6级,震中烈度Ⅷ度。等震线破坏区呈NE走向,而有感区长轴呈NE向,二者之间有一定差异。1884年宁洱地震区位于滇西南地区的龙陵—澜沧江断裂与红河断裂之间思茅次级地块内的普洱断裂带附近,其极震区长轴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应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 历史地震考证 1884 年宁洱地震 发震构造
下载PDF
西南低涡研究综述 被引量:95
14
作者 何光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3,共9页
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最初对于西南低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文章主要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西南低涡活动及结构特征,西南低涡形成维持机制,西南低涡发展东移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 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最初对于西南低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文章主要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西南低涡活动及结构特征,西南低涡形成维持机制,西南低涡发展东移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如对西南低涡的云系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的认识,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影响,大气边界层过程如何影响西南低涡发生发展,西南低涡活动异常机理的研究等,以便进一步深入开展西南低涡的研究,提高对此类天气影响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低涡 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西南联大研究的史料与视野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韧 杨海挺 石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143,共8页
西南联大研究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成绩斐然,但在地方系统档案的挖掘以及已挖掘出的一些特殊史料的整理出版等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在西南联大的史料使用上,有的研究对史料较为重视,能较为全面地挖掘利用各类史料;有的研究则忽视了史料,或... 西南联大研究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成绩斐然,但在地方系统档案的挖掘以及已挖掘出的一些特殊史料的整理出版等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在西南联大的史料使用上,有的研究对史料较为重视,能较为全面地挖掘利用各类史料;有的研究则忽视了史料,或对史料使用不当出现失误。在西南联大研究视野上,首先要拓展史料挖掘和整理的空间,重视云南地方系统的隐性史料和普通师生相关史料的挖掘整理,并加强已挖掘出史料整理出版工作。其次,要扩大研究的领域,要着力于研究西南联大对云南以及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贡献,重视西南联大的多学科研究;关注西南联大普通师生的研究。如此,较为全面地解析西南联大真正的价值与贡献,将西南联大研究推进到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研究 史料 视野 问题
下载PDF
近三十年西南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9
16
作者 刘红武 李国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年第2期68-73,共6页
西南低涡是在青藏高原地形影响下产生的α-中尺度天气系统,其发展东移后,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是造成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从天气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 西南低涡是在青藏高原地形影响下产生的α-中尺度天气系统,其发展东移后,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是造成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从天气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有关研究进行了分类,简要总结了各类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归纳出该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低涡 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西南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庞晶 覃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近年来,发生在中国西南的严重干旱事件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政府部门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总结西南干旱的观测事实和规律,探讨干旱成因,为西南干旱的预测预...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近年来,发生在中国西南的严重干旱事件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政府部门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总结西南干旱的观测事实和规律,探讨干旱成因,为西南干旱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也极具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根据近年来有关西南干旱的研究进展,从影响干旱的几个主要方面着手,总结西南干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干旱 特征 成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术地图变化与边疆研究的复兴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共11页
边疆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兴,是政学两界应对边疆危机与国家危局的结果。国家大后方战略的调整、国民政府和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内迁,促成了中国高校与学术地图的显著变化,原先远离边疆或并不从事边疆研究的学者有了亲临边疆并... 边疆研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兴,是政学两界应对边疆危机与国家危局的结果。国家大后方战略的调整、国民政府和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内迁,促成了中国高校与学术地图的显著变化,原先远离边疆或并不从事边疆研究的学者有了亲临边疆并研究边疆的机会,推动了中国边疆研究的复兴,促成了边疆研究格局的极大改观,使西南研究逐步取得了与西北研究可以等量齐观的地位。这段历史为我们理解与认识民国时期的政学关系打开了一扇窗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学术地图 边疆研究 西南研究
下载PDF
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6
19
作者 姚雄 唐永群 +2 位作者 文明 张现伟 李经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9-1064,共6页
文章介绍了西南生态区的再生稻生产现状,并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再生稻发展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技术不全、技术推广困难、蓄留面积减少等问题,探讨今后再生稻研究的重要方向,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增加经费投入,实现科... 文章介绍了西南生态区的再生稻生产现状,并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再生稻发展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技术不全、技术推广困难、蓄留面积减少等问题,探讨今后再生稻研究的重要方向,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增加经费投入,实现科研院所联合、夯实基础研究,强化技术集成、推广高产模式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西南生态区
下载PDF
近几十年青藏高原热源影响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余莲 封彩云 +1 位作者 李小兰 崔洋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
本文对近几十年关于青藏高原热源、西南地区降水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热源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时间阶段性。不同来源和时间长度的资料,对热源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夏季热源的... 本文对近几十年关于青藏高原热源、西南地区降水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热源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和时间阶段性。不同来源和时间长度的资料,对热源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夏季热源的结论都比较一致。2)西南川渝地区的降水,在川西高原、云南中部以北高海拔地区年总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减少和增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明显。3)青藏高原热源与西南地区降水之间有明显的关联。但对于不同热源区对于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源 西南夏季降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