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injiang Has Been a Multi-ethnic Re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1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9年第5期13-15,共3页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lso called Xinjiang for short), situated in the border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hinterland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occupies an area of 1.6649 million sq km, accounti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lso called Xinjiang for short), situated in the border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hinterland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occupies an area of 1.6649 million sq km, accounting for one sixth of Chinese territory. It has a land border of 5,600 km bounded by eight countries. It was an important section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Has Been a multi-ethnic re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oil Cracks in Yuanmou Dry-hot Valley Region,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XIONG Donghong YAN Dongchun +4 位作者 LONG Yi LU Xiaoning HAN Jianning HAN Xueqin SHI Liangt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Soil cracking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fluencing water and solutes transport in the Yuanmou Dry-hot Valley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Studying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oil cracks helps to further reveal the ... Soil cracking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fluencing water and solutes transport in the Yuanmou Dry-hot Valley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Studying the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oil cracks helps to further reveal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il cracking process and water movement in such semi-arid regions. Here we report regular changes on surface morphology of soil cracks with decreasing water in four different soils (Typ-Ustic Ferrisols,Ver-Ustic Ferrisols,Tru-Ustic Vertisols and Typ-Ustic Vertisols)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1) Different soils ultimately have different development degrees of soil cracks,according to their various values of crack area density. Soil cracks in Typ-Ustic Ferrisols can only develop to the feeble degree,while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soils are capable of developing into the intensive degree,and even into the extremely intensive degree. 2) Soil crack complexity,as expressed by the value of the area-weighted mean of crack fractal dimension (AWMFRAC),is found to continuously decrease as a whole through the whole cracking process in all the studied soils. 3) Soil crack connectivity shows a uniform trend in the studied soils,that is to say,connectivity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soil crack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racks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simulation experiment Yuanmou Dry-hot Valley region southwest China
下载PDF
Analysis of and Suggestions for Problems in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3
作者 陈新洋 陈新建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3期75-76,共2页
Under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and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and residential architectu... Under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and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and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should be innovated based on its inheritance.The historical context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extending architectural regionality.By taking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region as the study object,the paper has pointed out problems at the two stages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including eagerly getting rid of old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and form;blindly returning to tradition,piecing for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and buildi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Hence,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pirit and cultur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and meanwhile absorb the advanced idea about modern architecture,integrating them and achieving the harmonious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region TRADITIONAL RESIDENCE GET rid of RETUR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3
4
作者 Li Jia Cheng Shengkui Gan Hong 《Ecological Economy》 2007年第4期393-404,共12页
Evalu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a hot issue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regional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ntroduces system theory and Professor Porter's National Diamond Model in... Evalu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a hot issue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regional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ntroduces system theory and Professor Porter's National Diamond Model into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which includes four decisive factors, namely production factor, market, industry and sup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by comprehensive us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s lik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appraised values were calcul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dynamic demonstration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vinces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2001 to 2005.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ir tourism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has distinct differences.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Sichuan and Yunnan are better, Chongqing and Guangxi are in the middle, and Guizhou and Tibet are weak. According to the competitiveness ranks in 2001-2005,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factor, industry and support competitiveness changed a little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hanged a lot. This competitive pattern has been made mostly because natural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e provinces are very different and are difficult to be changed in a short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tourism compettiveness Systems theo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southwest China
下载PDF
唐代中国西南边疆拓南、开南二城的建置考论
5
作者 李宇舟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经过了天宝战争及随后的军事扩张,位于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南诏国在较短的时期先后建置了拓东、开南、镇西、宁北四个王国边境的重要治所城镇,其中开南城与拓南城的考释自元末以后已多现舛误,造成了史实混淆。事实上,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 经过了天宝战争及随后的军事扩张,位于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南诏国在较短的时期先后建置了拓东、开南、镇西、宁北四个王国边境的重要治所城镇,其中开南城与拓南城的考释自元末以后已多现舛误,造成了史实混淆。事实上,唐代中国西南边疆的拓南城与开南城确为南诏国开拓建置的两座新城,而非“开南亦称拓南”,元末以后,“拓南”名号逐渐隐没于原地,同时被移置于“开南”地望,开始混用一起。厘清二城地望考释,不难发现拓南城的建置开拓了南诏国的西南辖境,开南城的建置开拓了南诏国的南境,从而把中原的“郡县制”文化辐射到了西南边境区域,客观上促进了区域内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唐代及后世中国西南边境、边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基础,为唐代中国西南边境区域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拓南城 开南城 建置 唐代西南边境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下西南喀斯特地区气候与水文系统的综合响应研究——以贵州为例
6
作者 杨廷锋 陆仙梅 +1 位作者 肖冬冬 韩学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95-199,共5页
以贵州为例,分析了1978—2021年贵州的年平均温度、降水、湿度、日照时数、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河流输沙量等要素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并构建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综合响应评价。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与贵州气温变化相关性显著,... 以贵州为例,分析了1978—2021年贵州的年平均温度、降水、湿度、日照时数、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河流输沙量等要素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并构建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综合响应评价。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与贵州气温变化相关性显著,而与年平均相对湿度、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河流输沙量变化相关性比较微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贵州气温呈波动式的增加趋势,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而贵州全省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河流输沙量呈减少态势;综合响应总体呈增加趋势;贵州气候与水文系统中各要素总体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在研究时段,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河流输沙量均为负偏态分布,表明平均量偏多的年份比偏少的年份出现的概率大;而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日照时数为正偏态分布,表明平均量偏多的年份比偏少的年份出现的概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与水文系统 综合响应 气候变化 西南喀斯特地区 贵州省
下载PDF
民族志视阈下西南地区傣族武术历史探究
7
作者 周玺 侯晓敏 杨勇 《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23-25,29,共4页
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项目资料,了解傣族武术历史发展状况,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主要采用史料考据法、田野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傣族武术的特点、种类、广度、流行状况及历史发展。研究结果表... 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项目资料,了解傣族武术历史发展状况,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主要采用史料考据法、田野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傣族武术的特点、种类、广度、流行状况及历史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傣族武术手上动作变化较多,腿法、步法较简单,种类较多,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每一种派别都有其突出的特点及严格的程式,固定的动作图形和判断欣赏的标准;但也存在其一些不足之处,如傣族武术显得朴实,过于软和随意,普及度逐渐下降,目前一些武术套路和绝招已失传。因此,作为中华武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傣族武术,进行更好的挖掘整理,推陈出新,使这一瑰丽的珍宝放出光彩,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之花更加鲜艳,为建设民族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傣族武术 西南民族地区 历史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与非喀斯特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闫妍 莫金宇 +3 位作者 靳佳 黄玉清 胡宝清 史莎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5-1285,共11页
本文基于1982―2020年逐月自校正帕默尔指数(sc_PDSI)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西南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多时间尺度讨论... 本文基于1982―2020年逐月自校正帕默尔指数(sc_PDSI)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西南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多时间尺度讨论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西南喀斯特和非喀斯特地区均呈现“干旱-湿润-干旱”的变化过程,经EEMD分解后,sc_PDSI存在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年际尺度变化占主导地位(方差贡献率最大)。非喀斯特地区和喀斯特地区的sc_PDSI依次在2014年、2015年发生突变,喀斯特地区干旱指数突变发生在非喀斯特地区之后。总体上,喀斯特地区干湿度优于非喀斯特地区。②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呈现干旱化和显著干旱化的面积比例分别为42.47%和12.75%,均低于非喀斯特地区干旱化(50.69%)和显著干旱化(27.79%)的面积比例。且喀斯特地区显著湿润化的面积比例为48.81%,远高于非喀斯特地区显著湿润化面积36.23%。③在月度、年度和多年尺度上,喀斯特地区和非喀斯特地区植被NDVI与sc_PDSI均呈负相关关系。且随着时间尺度增加,植被NDVI与sc_PDSI之间相关性越大。西南地区78.87%的区域植被NDVI对sc_PDSI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喀斯特地区和非喀斯特地区植被NDVI对sc_PDSI的响应呈现滞后性面积比例分别是76.43%和68.75%,滞后时间尺度分别以1~3个月和3~6个月为主。本文期望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及区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校正帕默尔指数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多时间尺度响应 喀斯特地区 非喀斯特地区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定量研究--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9
作者 黄柔 吴秀芹 +3 位作者 石婕妤 李旭 倪朦朦 刘亚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924-9934,共11页
探究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典型贫困山区永胜县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发展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 探究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典型贫困山区永胜县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发展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县域2009—2022年间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及其障碍因子进行研究,为当地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09—2022年水土保持技术发展水平呈动态上升趋势,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则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二者经过“低水平同步发展型-水土保持技术领先发展型-高水平同步发展型”,当前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已经迈入同步向好的发展状态;(2)2009—2022年,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一直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从中级耦合阶段进入高级耦合阶段且快速增长,二者当前属于高级协调-同步型发展阶段;(3)2009—2022年,影响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为森林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主要的障碍要素为技术效益、技术相宜度、产业效率和产业效益。永胜县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已进入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当前应以提升技术相宜度和产业融合为主要目标,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提升技术成熟度,提高政策法规的适宜度,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进一步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发展 定量研究 西南高山峡谷
下载PDF
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10
作者 张曼雪 罗厚攀 +4 位作者 陈川 余康宁 陈太阳 黄蓉 刘战东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85-92,共8页
【目的】探明西南季节性干旱区不同作物下农田土壤含水率对不同降雨事件的动态响应。【方法】基于田间原位观测,结合2023年4—10月降水和土壤含水率原位连续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水稻田和玉米地土壤含水率对不同强度降雨的响应规律。【结... 【目的】探明西南季节性干旱区不同作物下农田土壤含水率对不同降雨事件的动态响应。【方法】基于田间原位观测,结合2023年4—10月降水和土壤含水率原位连续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水稻田和玉米地土壤含水率对不同强度降雨的响应规律。【结果】①不同强度降雨对农田土壤水分补给深度影响不同,小降雨事件(降雨强度<2mm/h)对土壤补给深度为0~20cm,强降雨事件(降雨强度>8mm/h)对土壤补给深度为0~50cm;②不同作物下农田土壤水分对降雨事件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期间水稻田和玉米地的土壤水分补给速率均值分别为0.72、1.07%/h,有效补给滞后时间均值分别为0.88、5.38 h,消退速率均值分别为0.04、0.02%/h;③与玉米地相比,水稻对降雨响应更敏感且响应效应更强烈,这可能与作物的冠状叶片截留、根系保水能力有关,同时土壤初始含水率影响土壤水分对降雨事件的响应效应。【结论】强降雨事件能够有效补给农田土壤水分,雨强较小或无降雨时,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充地面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雨 西南季节性干旱区 农田 作物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虞亚楠 陈佳卉 +1 位作者 殷晓洁 陆双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依据收集的中国西南地区8种主要桦木科(Betulaceae)乔木树种分布数据、37个环境因素数据,选取19个生物气候因素、15个土壤因素、3个地形因素,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分布区预测模型,预测当前(1971—2... 依据收集的中国西南地区8种主要桦木科(Betulaceae)乔木树种分布数据、37个环境因素数据,选取19个生物气候因素、15个土壤因素、3个地形因素,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构建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分布区预测模型,预测当前(1971—2000年)及未来2070年(2061—2080年)3种气候环境(SSPs126、SSPs245、SSPs585)时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桦木科乔木树种的潜在地理分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将8种桦木科乔木树种当前气候环境潜在分布区数据与2000年土地利用(有林地)数据结合,将未来气候环境时8种桦木科乔木树种各潜在分布区数据与2020年土地利用(有林地)数据相融合,分析各桦木科乔木树种的适生区范围、变化趋势及影响桦木科乔木树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①最大熵模型预测的模型精度值均大于0.8,模型预测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可信度。②影响高山桦(Betula delavayi)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贡献率37%)、等温性(贡献率23.6%)、坡度(贡献率17.6%)、表层土基础饱和度(贡献率16.6%),累计贡献率为94.8%;影响其他7种桦木科乔木树种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年降水量(贡献率36.1%)、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贡献率18.7%)、海拔(贡献率16.3%)、最冷月最低温(贡献率14.9%),累计贡献率达86.0%。③8个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糙皮桦(Betula utilis)、高山桦的潜在地理分布,延伸至陕西、山西、甘肃南部、河北北部、辽宁东部等地。④未来3种气候环境时,川滇桤木(Alnus ferdinandi-coburgii)、高山桦、白桦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减少1.3%~50.6%;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糙皮桦的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增加0.2%~13.0%;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潜在地理分布,适生区总面积在SSPs126、SSPs585环境时呈减少趋势(减少0.7%~4.9%),在SSPs245环境时分别增加2.6%、5.4%。⑤未来气候环境时,各乔木树种适生分布区均向北扩张;其中,川滇桤木、红桦、高山桦、糙皮桦的高度适生区,向北迁移至四川中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地区;尼泊尔桤木、亮叶桦、白桦、云贵鹅耳枥的高度适生区,向东北方向迁移至贵州、重庆、山西、湖北西部、甘肃南部、云南东部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桦木科乔木 地理分布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西南欠发达地区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对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
12
作者 张雪 戴璟 +3 位作者 许楠楠 杨志丽 张子怡 李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分析西南欠发达地区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内容对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并探讨社区医疗服务各项建设内容的边际影响和贡献程度。方法:在西南欠发达地区采取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20个社区(村)1205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 目的:分析西南欠发达地区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内容对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并探讨社区医疗服务各项建设内容的边际影响和贡献程度。方法:在西南欠发达地区采取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20个社区(村)1205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和Shapley值分解法进行统计对比和因素分析。结果:1205名调查对象中,776名慢性病居民选择社区医院就诊(64.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社区医院的隐私保护(OR=0.789;95%CI:0.543~0.818)、医疗设备(OR=0.736;95%CI:0.599~0.903)、医学检查(OR=0.559;95%CI:0.381~0.680)建设对慢性病居民由省市级医院流向社区医院有积极影响;社区医院的隐私保护(OR=0.806;95%CI:0.629~0.910)、专家坐诊(OR=0.741;95%CI:0.575~0.954)、医疗设备(OR=0.690;95%CI:0.533~0.785)、护理服务(OR=0.630;95%CI:0.443~0.894)、医学检查(OR=0.611;95%CI:0.452~0.792)、服务态度(OR=0.499;95%CI:0.356~0.741)和收费标准(OR=0.499;95%CI:0.385~0.648)建设对慢性病居民由县区级医院流向社区医院有积极影响。Shapley值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医院的隐私保护、医学检查、服务态度、诊疗成本和护理服务建设对慢性病居民就医选择的影响贡献率最大,分别为38.91%,12.44%,11.70%,9.84%和7.15%。结论:加强西南欠发达地区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对慢性病居民由省市级医院、县区级医院流向社区医院的促进作用明显。当地政府应加大社区医院在医疗设备、医学检查和专家坐诊方面的投入,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降低社区医院收费标准,提升社区医院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疗服务 慢性病居民 就医选择 西南欠发达地区 SHAPLEY值法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西南地区农贸市场更新设计研究
13
作者 都江 张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4-92,共9页
目的旨在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Kano模型的相关方法,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对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寻找用户痛点,设计并发放Kano问卷,分析统计各项需求的属性类别,并通过计算... 目的旨在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Kano模型的相关方法,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对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寻找用户痛点,设计并发放Kano问卷,分析统计各项需求的属性类别,并通过计算Better-Worse四象限散点图,对各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最后得出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更新设计重点。结果用户认为优化功能分区、摊位标准化设计、无障碍设计是市场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对导向设计、公共座椅、规划交通流线和停车位、预约停车位(小程序)具有强烈需求;对商品寄送到家(小程序)共享推车或共享菜篮、线上外卖点单(小程序)、特色摊位、餐饮区域、共享菜地、共享摊位,以及非遗文化展示售卖空间有较大期待。结论根据Kano模型的分析结果,按照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的顺序对功能进行设计,达到了集市空间的更新发展目标,有助于提升我国西南地区农贸市场活力、带动当地经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为我国西南地区农贸市场的更新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西南地区 农贸市场 情感化设计 集市空间
下载PDF
基于丰度分析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西南区域的省际差异
14
作者 周玺 杨勇 侯晓敏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采取丰度分析对西南区域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进行省际差异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探究西南区域六个省市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的优劣势程度。研究表明,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在西南区域六个省市内存在显著性省际差异,具体结论:丰度层面,贵州... 采取丰度分析对西南区域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进行省际差异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探究西南区域六个省市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的优劣势程度。研究表明,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在西南区域六个省市内存在显著性省际差异,具体结论:丰度层面,贵州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资源的高值区,云南和广西为中高值区,四川为中值区,重庆和西藏则为低值区。组合层面,贵州、云南两省域体育旅游精品资源组合度高,在景区、赛事、线路、目的地四种资源类型之间配合协调;广西、四川资源类型之间组合较不协调。重庆和西藏组合协调较差。综合优势度层面,贵州综合优势度最高;云南和广西优势较高;四川优势不明显;重庆和西藏较差。总体而言,贵州为精品资源富足区;云南、广西为丰富区;四川、重庆、西藏为不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精品资源 西南区域 丰度分析 省际差异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15
作者 张晓慧 焦树林 +2 位作者 杨柳英 韦宗校 张文龙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57,共13页
碳循环是地球主要物质循环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嘉陵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及西江水系溶解无机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DIC)与碳同位素(δ^(13)C_(DIC))的时... 碳循环是地球主要物质循环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嘉陵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及西江水系溶解无机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DIC)与碳同位素(δ^(13)C_(DIC))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来源进行全域性视角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DIC含量与δ^(13)C_(DIC)值在各水系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显著时空分布特征,其中赤水河水系DIC含量(2.79mmol/L)与δ^(13)C_(DIC)值(-8.15‰)均最高,西江水系DIC含量(1.95mmol/L)与δ^(13)C_(DIC)值(-10.6‰)最低;(2)该地区DIC含量变化受到碳酸盐岩化学风化、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流域内DIC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与土壤CO_(2)。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河流流域溶解无机碳变化的研究,为我国水体碳循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西南地区暴雨灾害集中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指数的关系
16
作者 鄢晓茜 肖天贵 王静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选取1971—2020年西南地区95个气象站点日降水资料,以降水集中指数(PCI)为基础,构建了暴雨灾害集中指数(PDCI),分析了该指数在西南地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变换方法探究了西南地区PDCI与大气环流指数的关系。... 选取1971—2020年西南地区95个气象站点日降水资料,以降水集中指数(PCI)为基础,构建了暴雨灾害集中指数(PDCI),分析了该指数在西南地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变换方法探究了西南地区PDCI与大气环流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 a西南地区PDCI呈现增加趋势,其递增率为0.09/10 a,暴雨灾害发生的机率增长;西南地区75%的站点未来PDCI指数呈现增加趋势,预测暴雨灾害发生将会更为频繁;西南地区PDCI与AO、NAO、NINO1+2、NINO3.4、NINO4、PDO、SOI均存在共振周期,在不同时间段内PDCI与上述多种大气环流指数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对应的相关系数介于−0.27~0.31之间,得到上述多种大气环流指数均对西南地区暴雨灾害集中度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集中度 变化特征 大气环流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西南地区物流业碳排放测算及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兵华 《物流科技》 2024年第5期99-102,共4页
我国内外贸飞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繁荣,贸易流通促进了物流业务增长,使得物流业消耗更多的能源由此造成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文章对西南地区2011—2020年历年物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低碳经济增长”公式,对西南地区... 我国内外贸飞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繁荣,贸易流通促进了物流业务增长,使得物流业消耗更多的能源由此造成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文章对西南地区2011—2020年历年物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低碳经济增长”公式,对西南地区物流业是否做到了低碳经济协同增长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的物流业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1—2020年物流业碳排放总量最大的是四川省;云南省和重庆市较好地保持着低碳经济协同增长的状态。基于研究结果,从政策、能源效率和科技等方面对减少物流业碳排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物流业 碳排放 低碳发展
下载PDF
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真实性对品牌权益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吴娜 肖汉雪 +2 位作者 罗明月 曾楉寻 刘晋怡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农产品的品牌真实性逐渐成为品牌管理、品牌塑造等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选取8项代表性的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此设计调研问卷,旨在探讨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真实性对品牌权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前期通... 农产品的品牌真实性逐渐成为品牌管理、品牌塑造等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选取8项代表性的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此设计调研问卷,旨在探讨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真实性对品牌权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前期通过文献检索与扎根理论构建品牌真实性、品牌体验、自我一致性和品牌权益之间的理论机制与测量量表,选取316位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消费者为样本,开展定量分析。结论显示: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真实性正向影响品牌权益;品牌体验在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真实性与品牌权益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域特色农产品 品牌真实性 品牌权益 品牌体验 自我一致性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中脊带”西南段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19
作者 王珏 王涵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49,共16页
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与全局性问题。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建设“美丽中国中脊带”作为缩小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战略抓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脊带”西南段是我国西部... 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与全局性问题。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建设“美丽中国中脊带”作为缩小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战略抓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脊带”西南段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发展区域,然而当地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承载能力与政策所带来的经济红利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西南段的发展,因此亟需探索西南段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CCDM)对2010—2019年“中脊带”西南段245个县的经济—社会—环境三系统协调发展情况、空间聚集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脊带”西南段整体协调发展态势向好,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热点主要集中于以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东北部,该地区三大子系统同步发展现象突出;冷点则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区域内大多数县的经济与社会系统滞后于环境系统发展。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的行政区划、生态本底、经济发展状况与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美丽中国 中脊带 耦合协调度 西南地区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与对策研究
20
作者 吴昊 韦柳叶 +1 位作者 劳柯澎 彭晴 《广西经济》 2024年第3期80-96,共17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实施,西南边境地区迎来快速发展。文章聚焦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通过详细分析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揭示影响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尽管西南边境经济... 随着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实施,西南边境地区迎来快速发展。文章聚焦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通过详细分析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应,揭示影响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尽管西南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足、尖端人才缺乏、经济增长动力不均衡、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为此,文章依托西南边疆地区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以不断深化边疆地区对外开放,加快推动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经济合作区 边境贸易 西南地区 边疆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