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rm–dry collocation of recent drought in southwestern China tied to moisture transport and climate warming 被引量:7
1
作者 戴新刚 柳晔 汪萍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46-554,共9页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cent drought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moisture transport (MT)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limatic Research Unit grid data, in si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cent drought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moisture transport (MT)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limatic Research Unit grid data, in situ observations in China, and ERA-interim reanalysis are us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ought and the associated mechanism. Recent precipitation trends show a pattern of "Northern wetting and Southern drying", similar to the anti-phase of the climate pattern prevailing during 1980--2000 in China's Mainland; southwestern China incurred a severe drought during 2009-20l 3. Wavelet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rought coincides with a warm-dry phase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a period of about 20 years and beyond 100 years, where contributions account for 43% and 57%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precipitation, averaged for 2003-2012, respectively.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drought results chiefly from the decline of the southwestern monsoon MT toward southwestern China, in addition to mid-latitude circulation changes, which leads to more blockings near the Ural Mountains and the Sea of Okhotsk in the rainy season and negative anomalies around Lake Baikal and northeast China in the dry season. These anomalies are likely to be correlated with glob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need to be studied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drought wavelet decomposition monsoon moisture transport and circulation anomalies climate warming
下载PDF
玉龙山温冰川浅冰芯记录现代指示意义 被引量:37
2
作者 何元庆 姚檀栋 +1 位作者 杨梅学 沈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41,共7页
1999年夏季首次在玉龙山最大的白水 1号冰川积累区钻取了一支穿透整个粒雪层的10m冰芯,获取了近期数年的气候环境记录.深度 78 m以上 δ18O周期性波动变化特征明显,通过与可溶性离子,电导率和PH值,以及粒雪中污化... 1999年夏季首次在玉龙山最大的白水 1号冰川积累区钻取了一支穿透整个粒雪层的10m冰芯,获取了近期数年的气候环境记录.深度 78 m以上 δ18O周期性波动变化特征明显,通过与可溶性离子,电导率和PH值,以及粒雪中污化冰层位置的对比分析,可鉴别出5个平衡年度的冰雪层,每年平均净积累折合水当量约 900 mm.由于融水渗浸的影响产生“均质化作用”, δ18O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在 7.8m以下,δ18O值变为均匀分布,气候记录波动变化特征逐渐消失,但由于粒雪层内融水再冻结层的保护作用,仍使以上若干年的气候环境信息得以保存.可溶性离子以Ca2+和Mg2+浓度较高,C1-和Na+含量很低.说明冰芯内以冬季风形成的陆源沉积为主.C1-和Na+的同步变化趋势指示出它们的相同来源,大部分层位上SO42-和NO3-浓度都很低,说明冰川区很少受到人类污染.根据冰芯内年平均净积累厚度和积累区的消融情况,粗略估计粒雪盆的年平均降水量在 2 400~ 31 00 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冰川 西南委风 浅冰芯 现代指示意义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大理近地层风场及湍流通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绩华 樊风 +1 位作者 徐安伦 董保举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9-379,共11页
利用2008年4~5月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近地面层观测系统的梯度、涡动相关通量观测资料,结合背景场环流分析,分析了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大理近地面层的风速、风向变化特征、风速廓线和垂直切变变化特征以及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变化特征。结... 利用2008年4~5月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近地面层观测系统的梯度、涡动相关通量观测资料,结合背景场环流分析,分析了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大理近地面层的风速、风向变化特征、风速廓线和垂直切变变化特征以及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西南季风爆发前,大理近地层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平均风速较大;风速日变化的双峰型特征较显著,风速的垂直切变大,动量通量数值较大且日变化特征较明显。西南季风爆发后,大理近地层西北风频率显著增加,平均风速减小;风速日变化以单锋型为主,风速垂直切变较前期显著减小,动量通量数值减小而日变化特征较不显著。西南季风开始前后大理地气热量交换都以潜热为主,西南季风开始前一旬期间,潜热通量的逐日变化特点是随时间逐渐减少,感热通量逐渐增大,二者差值逐渐减小;西南季风开始后潜热通量的逐日变化为逐渐增大而感热通量逐渐减少,二者差值逐渐增大。就月平均值的日变化而言,潜热通量峰值变化不大,雨季略低于干季的4月;感热通量4~6月的月平均逐月降低。其原因既与雨季天气的变化有关,也与下垫面状况的改变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季风 近地层风场 湍流通量 大理
下载PDF
高原东侧低涡切变线发展的个例数值研究——Ⅰ.分析和诊断 被引量:20
4
作者 彭新东 程麟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3-168,共6页
1983年7月末发生在川陕地区的大暴雨,造成陕南特大洪灾.大、中尺度天气分析指出:造成这次暴雨过程的直接中尺度系统是受控于稳定天气尺度系统的高原东侧西南涡和中-α尺度切变线;SW 涡初生于高原东侧西风气流汇合处、印度西南季风左半侧... 1983年7月末发生在川陕地区的大暴雨,造成陕南特大洪灾.大、中尺度天气分析指出:造成这次暴雨过程的直接中尺度系统是受控于稳定天气尺度系统的高原东侧西南涡和中-α尺度切变线;SW 涡初生于高原东侧西风气流汇合处、印度西南季风左半侧;西南季风活跃、副高东阻及中高纬冷空气的入侵形成了西南涡区斜压性质的对流不稳定;“东高西低”环流形势是低涡切变线生成、发展的有利条件,这反映了高原地形及系统异常的动力作用.诊断分析表明:SW涡是生成并发展于700hpa 的浅薄系统,具有暧湿中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变线 天气分析 诊断分析 SW涡
下载PDF
距今30万年来西藏中部地区环境变化与西南季风变迁 被引量:3
5
作者 靳鹤龄 董光荣 +1 位作者 高尚玉 张春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通过对西藏中部黄土 /古土壤 /风成砂地层沉积相、年代以及夏季风强度替代指标磁化率等的综合研究 ,并与印度洋 RC2 7-61孔的沉积速率、粒径和 δ1 8O记录以及黄土高原洛川剖面磁化率的对比 ,提出西藏中部在距今 3 0万 a以来经历了数次... 通过对西藏中部黄土 /古土壤 /风成砂地层沉积相、年代以及夏季风强度替代指标磁化率等的综合研究 ,并与印度洋 RC2 7-61孔的沉积速率、粒径和 δ1 8O记录以及黄土高原洛川剖面磁化率的对比 ,提出西藏中部在距今 3 0万 a以来经历了数次夏季风盛衰时期 ,与此相应 ,区域环境出现了数次暖湿与冷干变化 ,它们与全球冰期 /间冰期气候变化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环境变化 西南季风
下载PDF
云南华坪全新世大暖期百年尺度的季风气候的石笋记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美良 朱晓燕 +1 位作者 吴夏 潘谋成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4-814,共11页
通过对云南华坪葫芦洞FL4石笋进行高精度的ICP—MS—^(230)Th/U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该地区6 060-4 185 a BP间高分辨率的西南季风气候变化时间序列,进而揭示了该时段发生的3次季风减弱事件。这3次百年尺度(持续时间... 通过对云南华坪葫芦洞FL4石笋进行高精度的ICP—MS—^(230)Th/U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该地区6 060-4 185 a BP间高分辨率的西南季风气候变化时间序列,进而揭示了该时段发生的3次季风减弱事件。这3次百年尺度(持续时间为90~240a)的干旱寒冷事件,分别发生在6 060-5 950 a BP、5 380-5 140 a BP、4 810-4 620 a BP,呈台阶状演变;而石笋的碳同位素记录揭示了2次强降水事件,分别发生在5 503-5 443 a BP和4 210-4 185 a BP,持续时间分别为25a和60a。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的西南季风减弱以及强降水事件明显受太阳辐射强度的控制。分辨率为3~10 a的碳、氧同位素记录表明,在百年尺度的西南季风气候变化上,叠加了一系列十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呈锯齿状的高频波动。这些短时间尺度的季风气候波动事件与树轮14C残差、冰芯记录极为相似,反映低纬度地区石笋记录的季风气候与高纬度及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极好的可比性,可能主要是受中低纬度太阳辐射强度以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是控制印度季风的快速推进或退出(萎缩)以及百年尺度上的气候波动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中全新世 西南季风 降水事件 华坪葫芦洞 云南
下载PDF
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风变异及其对中国西南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颖 李栋梁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0-924,共15页
利用1951—2012年逐月NECP/NCAR-Ⅰ再分析资料和1960—2012年逐月中国西南地区116站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基于青藏高原地区夏季600 hPa涡度场特征,定义了新的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度和位置指数,讨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对中国西... 利用1951—2012年逐月NECP/NCAR-Ⅰ再分析资料和1960—2012年逐月中国西南地区116站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基于青藏高原地区夏季600 hPa涡度场特征,定义了新的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度和位置指数,讨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季风强度整体增强,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弱,与北半球气温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位置变化相对独立。夏季青藏高原季风强度和中心经度位置对中国西南地区气候有显著影响。当青藏高原季风偏强时,西南地区水汽异常辐合,以阴天为主,日照偏短,蒸发减弱,气温日较差明显减小,降水偏多;上升运动在川渝地区发展深厚,云贵地区仅限于600 hPa以下,川渝地区气象要素变化更显著。当青藏高原季风位置偏东时,西南全区受异常下沉运动控制,气温偏高,四川中、西部和贵州、广西等地出现较强的水汽异常辐散,气温显著偏高,相对湿度偏低,降水偏少。进入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季风强度和中心经度的反位相叠加,加剧了西南地区的干旱化。新的青藏高原季风指数不仅能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的季风环流特征,而且对中国西南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为中国汛期气候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夏季风 强度指数 位置指数 中国西南气候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南海区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郝鹏 李铁刚 +4 位作者 常凤鸣 南青云 熊志方 秦秉斌 郑旭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1,共9页
以南海西南巽他陆坡CG2岩心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δ18 O和Mg/Ca重建了近24ka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盐度(SSS),结合浮游有孔虫定量统计数据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南海西南海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化特... 以南海西南巽他陆坡CG2岩心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δ18 O和Mg/Ca重建了近24ka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盐度(SSS),结合浮游有孔虫定量统计数据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南海西南海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在YD、H1、8.2ka冷事件期间,巽他陆架海区盐度变高,浮游有孔虫暖水种丰度减少,温跃层变浅。相比其他开放大洋站位末次冰消期的缓慢变暖,南海西南海区Blling早期以及YD事件后期升温迅速,且H1期间具有明显的降温,是典型的"格陵兰式"升温,可能南海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强烈。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造成了海水盐度频繁的波动,在H1、YD期间,东亚夏季风突然减弱,盐度变高,B/A暖期夏季风增强,盐度变低,比较发现在这些气候事件期间,东、西太平洋站位的盐度变化特征几乎是一致的。LGM以来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的上层海水环境变化,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纬向移动及其相关的东亚季风异常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 热带辐合带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的影响--从季风角度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包浪 王楠 +1 位作者 倪志耀 卢涛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444-454,共11页
青藏高原隆升作为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因紧邻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复杂,该区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效应至今仍存在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整理总结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各... 青藏高原隆升作为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因紧邻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复杂,该区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效应至今仍存在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整理总结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各子系统形成与发展的相关性,从季风的角度分析了高原隆升对西南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对西南地区气候起控制性作用的东亚季风、南亚季风以及高原季风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密切相关。虽然东亚夏季偏南风在约22 Ma就因海陆差异形成,但冬季风却是在约7.2 Ma因青藏高原隆升才出现;南亚夏季风(西南季风)约在12 Ma因喜马拉雅山脉及临近山脉形成而出现,而其冬季风形成时间及原因与东亚冬季风相似,同样离不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季风形成的直接因素就是高原隆升,其约在36 Ma青藏高原主体隆升至约1500 m时才开始形成。(2)亚洲季风各子系统对西南地区的气候演变有重要影响。尽管东亚冬季风不能直接影响西南地区,但青藏高原隆升增强了海陆差异及其热源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并给西南地区带来水汽;南亚冬季风使得西南地区变得相对寒冷干燥,而南亚夏季风因青藏高原的隆升得到进一步加强,其通过形成南北向的水汽通道成为西南地区温暖湿润气候的主导者;高原冬、夏季风随着青藏高原隆升使得西南地区季节性干冷与湿润气候的差异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亚洲季风 气候演化 西南地区
下载PDF
2003年秋季华北地区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柴东红 宋晓辉 +1 位作者 傅昺珊 张海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61,共5页
通过对2003年10月10~12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场罕见大范围暴雨、区域性大暴雨天气的分析发现,生成于孟加拉湾的季风云团及其向东北方向扩展的西南季风云系与高空急流云系的结合为区域性大暴雨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及中... 通过对2003年10月10~12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场罕见大范围暴雨、区域性大暴雨天气的分析发现,生成于孟加拉湾的季风云团及其向东北方向扩展的西南季风云系与高空急流云系的结合为区域性大暴雨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及中、低空系统的上下叠加为大暴雨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动力场;多支低空急流的形成为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秋季 区域性大暴雨 季风云团 高空急流云系 动力场 水汽条件
下载PDF
中全新世青藏高原西南部异常高降水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凌昕 张帅 +3 位作者 陈婕 黄伟 阳坤 陈发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7-1418,共12页
青藏高原西部,尤其是西南部阿里地区异常高的古湖岸线揭示出,这一区域可能存在中全新世的异常高降水中心。基于此,本文利用WorldClim数据集资料对中全新世和现代降水进行对比,并使用ERA5数据初步探讨了出现异常高降水的可能机制。结果显... 青藏高原西部,尤其是西南部阿里地区异常高的古湖岸线揭示出,这一区域可能存在中全新世的异常高降水中心。基于此,本文利用WorldClim数据集资料对中全新世和现代降水进行对比,并使用ERA5数据初步探讨了出现异常高降水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西部中全新世降水远比现代高,尤其是西南部出现了相对的高降水中心。现代青藏高原西南部降水增加时,对应印度夏季风增强,印度次大陆低空对流层低压中心增强,深对流的发生更为频繁,导致向高原西南部输送的水汽增强。与此同时,印度北部降水增加导致的凝结潜热释放增加会使南亚高压增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导致青藏高原西南部上升运动加强,从而导致青藏高原西南部降水增加。相对于现代,中全新世印度季风较强,位于印度次大陆低空的低压可能更强,印度北部的凝结潜热释放也会加强,进而导致中全新世青藏高原西南部出现异常高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全新世 青藏高原西南部 印度夏季风 降水变化机制
下载PDF
西南河流源区1981~2020年间径流变化的南北差异及气候驱动机制
12
作者 龙笛 李雪莹 +4 位作者 吴业楠 崔艳红 田富强 段兴武 徐祥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821-3830,共10页
西南河流源区位于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及东南亚多个国家重要的水源地.本研究基于实测径流、再分析资料、遥感反演等多源数据,分析了过去40年(1981~2020年)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的南北空间差异,并从大气环流和水... 西南河流源区位于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及东南亚多个国家重要的水源地.本研究基于实测径流、再分析资料、遥感反演等多源数据,分析了过去40年(1981~2020年)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的南北空间差异,并从大气环流和水汽含量变化两方面阐明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过去40年南部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源的径流突变发生于1997年,北部三江源(澜沧江、长江和黄河源)的径流突变发生于21世纪初期(2004~2007年);(2)降水是引起径流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各流域的径流与降水的突变时间基本一致,且降水-径流相关性均高于0.8;(3)西风-季风环流改变引起青藏高原水汽输送和降水的空间变化,进一步导致源区径流的趋势在2000年左右发生反转,南部流域的径流先增后减,北部流域径流先减后增,空间上呈现南北对称变化的特征.大气环流影响下水汽含量的空间差异及降水变化,是过去40年间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呈现南北分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河流源区 径流变化 西风-季风环流 大气水汽 降水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冬季气候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49
13
作者 蒋兴文 李跃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5-1335,共11页
利用1961-2010年的多种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冬季气候异常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主要存在全区一致和东、西部反位相两种模态,这两种模态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全区温度的一致变化与东... 利用1961-2010年的多种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冬季气候异常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主要存在全区一致和东、西部反位相两种模态,这两种模态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全区温度的一致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异常有关,东、西反位相的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的异常活动有关。冬季降水异常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变化特征。北半球环状模(NAM,AO)和ENSO对西南地区气温没有显著的影响。当NAM偏强(弱)时,西南地区降水偏多(少)。ElNio年,西南地区降水一致偏多;LaNia年,西南地区中部降水偏多,东、西部降水偏少。2010年冬季西南地区的干旱更有可能是由NAM异常引起的,而不是ElN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2010年冬季 干旱 冬季风 北半球环状模(NAM AO)
原文传递
2万年来南亚季风演化历史 被引量:22
14
作者 沈吉 肖霞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9-820,共22页
文章综合中国西南部位于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代表不同地貌、气候和植被单元的星云湖、腾冲青海湖、泸沽湖和伍须海这4个湖泊2万年以来的孢粉、硅藻记录,揭示了中国西南部2万年来的气候变化与南亚季风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中国西南... 文章综合中国西南部位于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代表不同地貌、气候和植被单元的星云湖、腾冲青海湖、泸沽湖和伍须海这4个湖泊2万年以来的孢粉、硅藻记录,揭示了中国西南部2万年来的气候变化与南亚季风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中国西南地区,冰盛期后首次开始升温的时间发生在19.0~18.0 ka(1 ka=1000 cal.a B.P.)之间。自冰消期首次开始升温以后,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具有区域差异,即在中国西南部偏西偏南、受较单一南亚季风影响的区域,冰后期都存在H1冷事件、B/A暖期和YD冷事件,并于11.5 ka左右进入全新世,开始是缓慢增温增湿,随后在10.0 ka左右进入明显变暖湿的时期;全新世适宜期都出现在中全新世,然后进入晚全新世降温期,并逐步开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中国西南部偏东、偏北的区域,还兼受东亚季风影响,导致气候效应更加复杂。中国西南地区2万年来的气候变化揭示南亚季风从19.0 ka左右开始逐渐增强,在季风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出现两次明显的季风减弱期,分别对应H1和YD时期;在11.5 ka左右,南亚季风进一步增强,并在中全新世达到最强,随后又逐渐减弱。对其机制探讨认为,冰盛期后首次升温及此后逐渐增温的趋势主要受夏季太阳辐射的控制,同时,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也起了重要的调制作用。而增温过程中存在的H1和YD突然变冷事件与大西洋温盐环流减弱有关;南亚季风区的全新世适宜期发生在中全新世可能是受海平面上升、海表温度、冰量范围、9月太阳辐射量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气候变化 南亚季风 湖泊沉积 2万年来 中国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云南临沧晚中新世邦卖组植物群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双兴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408,共56页
云南临沧中寨晚中新世邦卖组植物群总计37科59属71种(含37新种)。其中,蕨类植物仅有1科1属1种(新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34科55属6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2科53属65种(含35新种)和单子叶植物2科2属2种];另有分类位置不明的果实... 云南临沧中寨晚中新世邦卖组植物群总计37科59属71种(含37新种)。其中,蕨类植物仅有1科1属1种(新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34科55属6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2科53属65种(含35新种)和单子叶植物2科2属2种];另有分类位置不明的果实1属1种(新种)。这个植物群属于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它反映稍湿润亚热带气候。化石植物群的特征显示当时青藏高原抬升的高度已经能够阻止印度洋暖湿大气环流的北进,南亚和东南亚一带季风气候已经形成,当时明显的季节性干湿更迭现象已经存在。邦卖组植物化石层的地质年代属于晚中新世,约晚于11.6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群 晚中新世 季风气候 古生态 云南临沧 中国西南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近700年来滇西南夏季风降水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越 王欢 +6 位作者 刘宏 王芳 李苗发 程海 马志邦 蔡炳贵 肖举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8-410,共13页
基于云南西南部司岗里洞一支长约168 mm石笋(编号SGL1)的7个230Th年龄和325个δ^(18)O数据,建立了1322~1605 A.D.和1700~1927 A.D.时段平均分辨率达2 a的夏季风降水演化序列。该序列显示存在百年尺度的δ^(18)O偏正阶段,即1322~1605 A.D... 基于云南西南部司岗里洞一支长约168 mm石笋(编号SGL1)的7个230Th年龄和325个δ^(18)O数据,建立了1322~1605 A.D.和1700~1927 A.D.时段平均分辨率达2 a的夏季风降水演化序列。该序列显示存在百年尺度的δ^(18)O偏正阶段,即1322~1605 A.D.和1700~1927 A.D.时段,指示当时夏季风降水持续减少,这与印度季风区石笋所记录的结果一致,但区别于东亚季风区石笋记录的小冰期后期(1700~1900 A.D.)季风逐渐增强的特征,表明小冰期后半段亚洲季风区石笋记录的区域干湿变化空间差异显著。显著的多年代际振荡是SGL1石笋序列最为突出的特征,在石笋生长稳定的1322~1540 A.D.时段,高分辨率氧同位素序列记录到9个持续时间约10~20 a、平均振幅达1.4‰的干旱事件,这些年代际尺度干旱事件在东南半岛及南亚地区的高分辨率记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SGL1石笋氧同位素序列与太阳总辐照度记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可能是小冰期季风气候百年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二者呈负耦合关系,即太阳辐射增强(减弱),对应区域季风降水减少(增多)。小冰期早期(1322~1540 A.D.),SGL1石笋记录的年代际干旱事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暖相位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冷相位相对应,其显著的15 a、24 a和56 a周期也类似于PDO的主导周期,说明该区多年代际气候变化主要受PDO调控;功率谱分析结果还显示SGL1序列具有显著的2.6~3.2 a和6 a周期,暗示该时期区域年际尺度气候变化可能受ENSO和(或)印度洋偶极子(IOD)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δ18O 高分辨率 印度夏季风 小冰期 云南西南部
原文传递
云南高海拔湖泊对末次冰消期气候突变的响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晓双 张灿 +1 位作者 柴轶凡 赵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5-984,共10页
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在当前全球暖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增温速率更快,其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但是,高海拔地区如何响应快速气候事件,由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资料在高海拔地区较少,这一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回答.为此选择云南省高... 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在当前全球暖化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增温速率更快,其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但是,高海拔地区如何响应快速气候事件,由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资料在高海拔地区较少,这一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回答.为此选择云南省高山湖泊错恰湖为研究对象(海拔约3960 m),分析了湖泊沉积岩芯(深度范围90~244 cm)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重建了末次冰消期(19000~9500 a B. P.)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变化,进而推断古气候演变.在17800~17000 a B. P.,错恰湖有机质以陆源输入为主,水生贡献相对减少,气候以暖湿为主;在17000~15100 a B. P.,水生有机质的贡献的比例增加,气候以冷干为主;在15100~12700 a B. P.,湖泊沉积有机质的陆源贡献增加,水生贡献相对减少,气候相对暖湿;在12700~11400 a B. P.时段,湖泊沉积水生有机质来源相对增多,气候相对冷干.与其他区域和全球气候记录对比发现,错恰湖的沉积记录指示的气候变化事件,受高纬冰量以及北大西洋驱动的西南季风突变所影响,在末次冰消期记录的4个明显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在时间上与First warmth、 H1、 B-A和YD事件相对应.与云南地区其他湖泊记录对比发现,小型湖泊或高海拔湖泊对这些全球快速气候事件的响应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季风 末次冰消期 高海拔湖泊-错恰湖 正构烷烃 古气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