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远东中国高级列宁学校的建立及其影响
1
作者 宁艳红 赵慧青 《八桂侨刊》 2024年第1期3-12,94,共11页
联共(布)为加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壮大,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在苏联海参崴建立了中国高级列宁学校。该校是联系联共(布)与中共关系的重要平台,其历史使命是为中国革命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政治立场坚定、经得起考验的党员、团员和... 联共(布)为加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壮大,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在苏联海参崴建立了中国高级列宁学校。该校是联系联共(布)与中共关系的重要平台,其历史使命是为中国革命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政治立场坚定、经得起考验的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其目标还包括提高远东地区华侨华人的文化素质,加强对华工的管理,进而促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边疆区 海参崴 联共(布) 中国高级列宁学校
下载PDF
俄罗斯远东北萨哈林盆地油气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贺正军 张光亚 +2 位作者 王兆明 梁英波 汪永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基于对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域内的北萨哈林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已发现油气田的解剖,总结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演化分析,对影响油气成藏及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北萨哈林盆地油气分布具有陆上储量规模小、海... 基于对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域内的北萨哈林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已发现油气田的解剖,总结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演化分析,对影响油气成藏及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北萨哈林盆地油气分布具有陆上储量规模小、海域陆架规模大的特点,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两大成藏组合,但油气主要富集于达吉组和努托夫组。这两个主要含油气层已发现油气藏在平面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靠陆内带以达吉组油气藏分布为主,远陆外带以努托夫组油气藏分布为主。油气富集受多旋回构造演化、富油气凹陷及构造活动差异性等控制,海域陆架裂后坳陷内的低幅度隆起构造区为高丰度大-中型油气田聚集的主要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油气分布特征 成藏组合 主控因素 萨哈林 俄罗斯远东
下载PDF
从组织推动到亮相共产国际舞台——苏俄、共产国际远东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玉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5,共13页
近年披露的苏俄、共产国际档案显示,1920年初至1921年年中,从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处外交科、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俄共(布)西伯利亚州局东方民族部到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这一系列设在苏俄远东、从俄共(布)系统最终转到共产... 近年披露的苏俄、共产国际档案显示,1920年初至1921年年中,从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处外交科、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俄共(布)西伯利亚州局东方民族部到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这一系列设在苏俄远东、从俄共(布)系统最终转到共产国际系统的机构及其派遣人员,准确抓住了五四运动中兴起的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力量,给予有力的组织推动,从而加快了中国的建党工作,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并推动中国共产党初登共产国际舞台就奠定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共产国际 远东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远东地区对中蒙朝的石油输出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德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6-80,共5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远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加工主要集中在萨哈林、哈巴等地,除部分满足地区需要外,还向东北亚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在冷战对峙急剧升级的国际环境下,苏联远东地区相对有限的石油运输、生产和加工能力既具有地区意...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远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加工主要集中在萨哈林、哈巴等地,除部分满足地区需要外,还向东北亚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在冷战对峙急剧升级的国际环境下,苏联远东地区相对有限的石油运输、生产和加工能力既具有地区意义更具有国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远东地区 萨哈林 石油生产与加工 中蒙朝
下载PDF
雅尔塔会议前美苏远东战略与共同支蒋政策的形成 被引量:3
5
作者 茹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8,85,共5页
二战结束前夕,美苏从各自的远东利益出发,确立了共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这一政策是美苏在远东地区战略互动的产物,虽然其政策本身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但它对当时中国以至整个远东地区政治形势的发展仍然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美苏 远东战略 利益 对华政策 内在矛盾
下载PDF
苏联的远东移民政策与人口增长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菊 《俄罗斯学刊》 2013年第3期14-20,共7页
外来移民是边疆地区人口发展的重要来源。苏联时期,在东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偏僻、荒凉的远东地区通过多种方式源源不断地接纳各类移民,从而实现了人口的持续增长。1991年,远东人口数量及其在俄罗斯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均达到了历史高峰。... 外来移民是边疆地区人口发展的重要来源。苏联时期,在东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偏僻、荒凉的远东地区通过多种方式源源不断地接纳各类移民,从而实现了人口的持续增长。1991年,远东人口数量及其在俄罗斯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均达到了历史高峰。苏联解体以后,远东地区人口外流日趋严重,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与苏联时期形成鲜明的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俄罗斯 远东 移民 人口增长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志高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67-173,共7页
共产国际远东局和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均参与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工作。远东局设计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入闽作战计划,导致蒋介石趁虚而入攻占了黎川。黎川失守后,远东局主张予敌以打击后西击南昌方向,... 共产国际远东局和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均参与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工作。远东局设计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入闽作战计划,导致蒋介石趁虚而入攻占了黎川。黎川失守后,远东局主张予敌以打击后西击南昌方向,遭到中革军委和李德的反对。福建事变后,远东局再次提出向西进军,中革军委和政治委员会均持反对意见。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均未提出援闽方案,而是主张坐收渔利,导致丧失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契机。随着战事的紧张,远东局的军事代表施特恩与中革军委的矛盾尖锐化,政治委员会开始直接领导反"围剿"斗争。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同意中革军委的撤离中央苏区计划,但又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局 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 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围剿”
下载PDF
简论中国形象在俄罗斯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昕沫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在双方成为邻邦后一直是既密切又复杂。20世纪以前俄罗斯对中国充满了误解和猜疑,中国被俄罗斯认为是黄祸的发源地。此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和当时的苏联从战友和同志再到阶级敌人,最后又回到了理智的现实和经济... 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在双方成为邻邦后一直是既密切又复杂。20世纪以前俄罗斯对中国充满了误解和猜疑,中国被俄罗斯认为是黄祸的发源地。此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和当时的苏联从战友和同志再到阶级敌人,最后又回到了理智的现实和经济的基础上。而现阶段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俄罗斯对中国现在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苏联 俄罗斯远东地区 国家形象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甡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0-46,共7页
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是在共产国际及其驻华代表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它们关于军事问题的建议有许多是正确的,推动了苏区军事斗争的发展,但也有些并不符合实际,严重干扰了苏区的军事行动。它们反对毛泽东的战略策略并撤销了毛泽东的红军领... 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是在共产国际及其驻华代表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它们关于军事问题的建议有许多是正确的,推动了苏区军事斗争的发展,但也有些并不符合实际,严重干扰了苏区的军事行动。它们反对毛泽东的战略策略并撤销了毛泽东的红军领导职务,同时又不得不接受毛泽东的战法并力求搞好同毛泽东的关系。共产国际派李德任中共军事顾问,在中央苏区掌控军事指挥大权。李德对"福建事变"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错误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指挥,又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李德的错误在遵义会议上受到严厉批判和彻底清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远东局 中央苏区 李德 军事斗争
下载PDF
简论1918—1922年日本与苏俄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春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9,共6页
1918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东部是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夺取远东霸权的继续。苏俄通过成 立“远东共和国”迂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取得一定胜利。历史与现实说明对日本 军国主义势力不能掉以轻心。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远东共和国 苏日关系
下载PDF
日本关东军对苏联远东“情报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宝庆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日本对苏联的远东地区一直是怀有野心的,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后,对苏联展开了积极的情报搜集工作。为此,关东军制定了详细的情报搜集计划,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搜集工作。大量的中国人被日军派往苏联境内搜集情报,成为日苏军事角力的牺牲品... 日本对苏联的远东地区一直是怀有野心的,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后,对苏联展开了积极的情报搜集工作。为此,关东军制定了详细的情报搜集计划,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搜集工作。大量的中国人被日军派往苏联境内搜集情报,成为日苏军事角力的牺牲品。但改变不了关东军必然失败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远东 情报战 关东军
下载PDF
契诃夫眼中的俄罗斯远东
12
作者 刘艳萍 《东疆学刊》 2004年第4期40-45,共6页
1890年,为摆脱思想和创作危机,真正认识人民的生活,契诃夫亲历俄罗斯远东,特别是萨哈林岛、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考察流放苦役犯的生活和命运,所见均是贫穷、破败、酗酒、淫乱,犯人无任何自由,是监狱和地方长官呵斥役使的奴仆,且动辄被饿... 1890年,为摆脱思想和创作危机,真正认识人民的生活,契诃夫亲历俄罗斯远东,特别是萨哈林岛、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考察流放苦役犯的生活和命运,所见均是贫穷、破败、酗酒、淫乱,犯人无任何自由,是监狱和地方长官呵斥役使的奴仆,且动辄被饿死、打死,俄罗斯远东在契诃夫眼中真正成为一座令人发指的人间"地狱"。作为这一人间地狱的缩影,《萨哈林岛》真实地揭开了沙皇残暴统治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俄罗斯远东 萨哈林岛
下载PDF
论苏(俄)远东苏维埃政权早期的革命措施
13
作者 黄秋迪 《俄罗斯学刊》 2015年第2期84-92,共9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远东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远东苏维埃政权贯彻执行苏(俄)中央委员会及各人民委员部颁布的各项法令和政策,在武装力量、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实施革命措施,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力图确立崭新的社会秩序。191...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远东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远东苏维埃政权贯彻执行苏(俄)中央委员会及各人民委员部颁布的各项法令和政策,在武装力量、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实施革命措施,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力图确立崭新的社会秩序。1918年秋,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联合进攻下,苏(俄)远东苏维埃政权全部被颠覆,早期的革命措施也被迫中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 苏维埃政权 武装力量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
下载PDF
苏联时期远东移民开发政策论略
14
作者 强连红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8,共3页
苏联时期远东移民采取国家政策性移民,移民成果较好。远东移民数量不断攀升,到1991年达到最高峰。苏联时期远东移民也存在着问题,如移民主要移入远东城市、移民在远东安家落户的少、移民自愿移入比例小等等。从苏联时期远东移民的状况... 苏联时期远东移民采取国家政策性移民,移民成果较好。远东移民数量不断攀升,到1991年达到最高峰。苏联时期远东移民也存在着问题,如移民主要移入远东城市、移民在远东安家落户的少、移民自愿移入比例小等等。从苏联时期远东移民的状况中吸取的教训是政府的鼓励支持是移民发展的保障,经济的繁荣是关键,美好的环境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时期 远东 移民
下载PDF
战后盟国对日管制机制的建立及美英苏关系
15
作者 崔建平 《俄罗斯学刊》 2011年第6期82-88,共7页
1945年底,随着盟国对日理事会和远东委员会的成立,盟国战后对日管制机制终于建立起来。其中,美英苏为了各自的利益,针锋相对,锱铢必较。尤其是苏联,与美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迫使美国最终作出让步。然而,苏联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 1945年底,随着盟国对日理事会和远东委员会的成立,盟国战后对日管制机制终于建立起来。其中,美英苏为了各自的利益,针锋相对,锱铢必较。尤其是苏联,与美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迫使美国最终作出让步。然而,苏联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战后盟国更加公平、公正和有效地对日本进行共同管理,而是出于和美国争夺亚洲势力范围、争夺对日控制权的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讲,盟国对日管制机制的建立是美英苏在亚洲利益角逐过程中相互妥协的结果,体现了大国间争霸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管制机制 远东委员会 盟国对日理事会 美英苏关系
下载PDF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政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奥莱格·琶鲎蘑夫 李燕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3期55-63,共9页
对民族/国家边界再生的认知是一个封闭的自我指涉过程,它产生于自身的内部操作,而不是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其他对象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对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民族政策为例,来阐明这一过程不仅是谈判或社会建设的结果,... 对民族/国家边界再生的认知是一个封闭的自我指涉过程,它产生于自身的内部操作,而不是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其他对象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对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民族政策为例,来阐明这一过程不仅是谈判或社会建设的结果,而且是一种认知结构与民族/国家群体之间形成的复杂的相互关系。同时也阐释了俄罗斯民族政策在社会中产生失望的背景下,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形成的原因。表明失望的期望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回归国家话语后,有助于维护政府的合法性、国家/民族观念的合法性,并激励社会继续进行国家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俄罗斯远东 后苏联时代 民族 心理特征综合体
下载PDF
浅析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山舰事件的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山舰事件性质的认识是有关中山舰事件研究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中较少为人注意的方面。实际上,事发半年后,远东局通过深入考察广州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明确指出中山舰事件源于中国大资产阶级同日益高涨的... 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山舰事件性质的认识是有关中山舰事件研究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中较少为人注意的方面。实际上,事发半年后,远东局通过深入考察广州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明确指出中山舰事件源于中国大资产阶级同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的利益冲突,是"反共"、"反动"的事件,事件后广州政府政策整个右转,以蒋介石为首的中派窃取了广州政府的权力和国民党的领导权。远东局与联共(布)一样反对北伐,但理由与其不同,这促使中国共产党对北伐的态度发生转变。远东局还认为应加强国民党中的工农成分以影响国民党,最终保证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舰事件 北伐 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 联共(布)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蒋介石
下载PDF
试议苏俄的远东政策(1917-1923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大平 张学智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1917- 192 3年这一时期是苏维埃俄国由立国未稳到日趋巩固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时期。由于苏俄远东政策服从服务于苏俄的欧洲政策 ,所以随着苏俄国内情况和外部形势的变化 ,苏俄远东政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很大的摇摆性和暂时性。它体现... 1917- 192 3年这一时期是苏维埃俄国由立国未稳到日趋巩固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时期。由于苏俄远东政策服从服务于苏俄的欧洲政策 ,所以随着苏俄国内情况和外部形势的变化 ,苏俄远东政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很大的摇摆性和暂时性。它体现了“推进世界革命与维护俄国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远东政策 武装干涉政策 民族利己主义 1917-1923年 外义政策 协约国 华盛顿会议
下载PDF
苏联对日宣战问题评析
19
作者 杭福珍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德黑兰会议前后,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是为争取美英早日开辟第二战场。随着欧洲战争形势的变化,苏联实力地位的提高,对日宣战成为其争夺远东利益的筹码。原子弹的使用,才使苏联迫不及待地最终宣战。
关键词 二次大战 远东太平洋战场 日本法西斯 苏联对日宣战条件 原子弹
下载PDF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远东生活图景探析--基于《死屋手记》《萨哈林旅行记》的批判现实主义描写
20
作者 刘行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5期17-21,共5页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有众多关于远东生活图景的优秀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死屋手记》和《萨哈林旅行记》,对于还原西伯利亚等远东地区真实生活场景有着重要意义。将文学文本与史料进行比较研究,能够分析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文学领域...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有众多关于远东生活图景的优秀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死屋手记》和《萨哈林旅行记》,对于还原西伯利亚等远东地区真实生活场景有着重要意义。将文学文本与史料进行比较研究,能够分析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文学领域中的映射。现今国内外的研究者尚未关注这一范畴下的文学文本与史料对比。而该文将对这两部作品出现的生活场景刻画进行分类分析,着眼于文学和现实间的关系,为今后有关文学作品中生活图景还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死屋手记》 《萨哈林旅行记》 俄罗斯远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