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菌核病可持续控制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洪玉 席景会 +5 位作者 刘伟成 李宏宇 刘宝林 白鹏军 赵清阳 张尊贤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经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主推品种抗性差异极显著,北93-313和北92-28较抗病.在菌核病常发区,大豆垄上双行栽培模式的群体微生态不利于菌核病发生.实行豆-麦-麦的种植结构有益于控制菌核病.深翻将使菌核在耕层全层感染,92.73%的菌核分布于5... 经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主推品种抗性差异极显著,北93-313和北92-28较抗病.在菌核病常发区,大豆垄上双行栽培模式的群体微生态不利于菌核病发生.实行豆-麦-麦的种植结构有益于控制菌核病.深翻将使菌核在耕层全层感染,92.73%的菌核分布于5~20 cm土层中.耙茬和深松@耙茬使93.85%和95.04%的菌核分布于0~10 cm土层中.菌核在3 cm土层下几乎不能萌发.近10 a试验表明,将豆-麦-麦的种植结构与耙-松@耙-翻的耕作模式有机结合,可将菌核病控制在5%左右,为菌核病的可持续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可持续控制 种植结构 耕作方式 菌核分布 土传病害 可持续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