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肉毒素注射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全超 郑苏 +2 位作者 徐远红 罗秀玲 胥婧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23年2月-2024年2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23年2月-2024年2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主要伸肌群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行下肢肌肉痉挛程度评价,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Lower Limb Fugl-Meyer Assessment,L-FMA)评分行功能状态评价,表面肌电积分值(Surface EMG integral Values,iEMG)行肌肉状态评价,采取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记录患者下肢各关节活动度及时空参数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MAS评分、下肢FMA评分、iEMG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步频、步幅、步速提高(P<0.05),步长偏差和患侧支撑相均缩短(P<0.05),患侧髋、膝关节的最大伸展度及最大屈曲度受限改善(P<0.05),患者步行能力明显提高;且治疗组的肌肉痉挛程度、运动功能评分、步态时空参数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但髋、膝关节活动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A型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痉挛肌群的肌张力,能有效纠正其偏瘫步态,提高患者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脑卒中 下肢痉挛 步态分析
下载PDF
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远程家庭康复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栾天明 吴文竹 +3 位作者 范艳萍 张鹏 赵彦博 王永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9-952,962,共5页
目的:探究远程家庭康复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出院的痉挛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成常规家庭康复组(对照组)和远程家庭康复组(观察组),每组20例。常规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家庭康复... 目的:探究远程家庭康复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出院的痉挛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成常规家庭康复组(对照组)和远程家庭康复组(观察组),每组20例。常规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家庭康复方案,接受家庭康复训练;远程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个体化远程家庭康复方案,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定期通过视频随访问诊及指导,在家属帮助下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2组患儿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muscular tension assessment scale,MAS)以及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range of motion,ROM)予以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BBS、MAS以及踝关节RO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训练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肌张力明显降低(P<0.05);远程家庭康复组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踝关节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家庭康复组(P<0.05)。结论:远程家庭康复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运动功能 家庭康复 个体化方案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雪梅 李丰玲 +2 位作者 刘君玲 耿建红 吴春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对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给予108例HFS患者BTXA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3及6个月时应用Cohen分级标准进行痉挛程度及疗效评价,用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抑郁自...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对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给予108例HFS患者BTXA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3及6个月时应用Cohen分级标准进行痉挛程度及疗效评价,用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3及6个月时Cohen分级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3个月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90.1%、100%,6个月时为83.3%、96.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及6个月时除环境评分外,各项QOL-BREF量表评分明显提高,SDS及SAS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有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比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BTXA治疗HFS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改善其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椎动脉解剖类型与面肌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管宏新 朱晋 +1 位作者 仲骏 尹春红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研究椎动脉解剖类型与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医疗小组2009年6月至10月收治并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8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MRI 3D-TOF)序列扫描,并将椎动脉分为三型:A型... 目的研究椎动脉解剖类型与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医疗小组2009年6月至10月收治并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8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MRI 3D-TOF)序列扫描,并将椎动脉分为三型:A型,两侧椎动脉呈对称分布;B型,椎动脉明显偏向一侧;C型:两侧椎动脉都位于一侧。并将椎动脉解剖类型与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侧进行比较。结果 88例患者中,MRI显示椎动脉A型3例,B型48例(其中椎动脉整体偏向症状侧40例,对侧8例),C型37例(偏向症状侧36例,对侧1例)。椎动脉的解剖变异(侧向偏离)与原发性面肌痉挛发病侧有显著性相关(P<0.01;相对危险度为8.4)。结论椎动脉的解剖偏离是面肌痉挛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解剖类型 面肌痉挛 MRI
下载PDF
益肾通督针刺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机制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谭龙泽 罗伟 +2 位作者 王跑球 刘春雷 黄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探究益肾通督针刺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运... 目的 探究益肾通督针刺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运动疗法,观察组45例给予联合益肾通督针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神经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中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大动作、适应性评分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督针刺法结合运动疗法可通过益肾健脾、通督疏经之功,以及调节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有效提高粗大与精细运动功能,促进神经认知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益肾通督针刺法 认知功能 神经因子
下载PDF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现状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琳 胡兴越 +13 位作者 董红娟 王文昭 黄月 靳令经 骆裕民 张为西 连亚军 梁战华 商慧芳 冯亚波 吴逸雯 陈俊 罗蔚锋 万新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8,119,共5页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rA)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现状。方法自2012—03-01—2012—08—31,采用调查问卷结合临床检查和医疗记录的方式,对全国15个运动障碍病中心门诊就诊的1033例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调查。...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rA)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现状。方法自2012—03-01—2012—08—31,采用调查问卷结合临床检查和医疗记录的方式,对全国15个运动障碍病中心门诊就诊的1033例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起病年龄、病程、曾经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共有1003例资料完整病例最终纳人研究。结果在入组患者中,男:女之比1:I.8。起病年龄15~92岁,平均(46.6±11.5)岁。起病高峰在41~50岁,病程0~49年(中位病程6.o年)。BTX—A注射(66.5%)、针灸(62.6%)和口服药(51.1%)是患者接受最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BTX—A重复治疗比例最高(68.7%),针灸重复治疗的比例最低(I.6%)。BTX-A治疗起效时间1~30d(中位数4d),疗效持续时间2~128周(中位数16周),总有效率98.9%,严重度和功能中度以上改善率95.9%,显著改善率58.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角歪斜(22.0%)和闭眼困难(15.2%)。结论BTX-A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非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的方法,重复治疗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面肌痉挛 治疗 A型肉毒毒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申艳娥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脑性瘫痪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按照单双数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头针、体针、灸法等开展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第6...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脑性瘫痪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按照单双数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头针、体针、灸法等开展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第60天利用GMFM-88量表进行评价,治疗组评分为58.74±1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39.40±14.76(P<0.01)。结论:针灸联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CP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体针 头针 医学康复 脑瘫 痉挛型
下载PDF
清湿热方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廖志浩 叶国强 +1 位作者 陈希 王浩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清湿热方对湿热痹阻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3例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联合清湿热方治疗,检测比较2组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 目的:观察清湿热方对湿热痹阻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3例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联合清湿热方治疗,检测比较2组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观察2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4.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 1,P=0.017 2<0.05)。2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ESR、CRP均降低(P<0.05);治疗组BUA降低(P<0.05),对照组BUA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ESR、CRP、B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心悸不安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 7,P=0.153 1>0.05)。结论:依托考昔片联合清湿热方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湿热痹阻型 清湿热方 依托考昔片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与综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红 童光磊 +2 位作者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运动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彭彬 张申起 +2 位作者 董红娟 罗瑛 卢祖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偏侧面肌痉挛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情况,以及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90例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 目的探讨偏侧面肌痉挛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情况,以及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90例和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BTX-A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在注射前、注射后2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比较HFS和BEB患者注射前后SAS和SDS分值的变化。结果(1)HFS患者治疗前SAS及SDS标准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1.25±6.35、42.25±7.57,其中女性患者SA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43.56±6.10、40.17±8.36,P=0.031),SD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45.48±7.31、40.25±6.46,P=0.008),治疗后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0.12±4.35(P=0.000)、30.58±4.89(P=0.000),与治疗前比具有统计学差异;(2)BEB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分别为58.90±10.61,58.78±9.89;其中女性患者SA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60.89±9.11、56.45±8.75,P=0.017),SDS评分比男性高(60.12±8.35、57.90±7.93,P=0.011);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8.17±3.67(P=0.000)、38.12±4.15(P=0.001),与治疗前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很多HFS和BEB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且女性较男性更明显,BTX-A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面肌痉挛 眼睑痉挛 焦虑 抑郁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与首次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璇 尤素伟 +2 位作者 吕洲 闫媛媛 高丽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7期797-800,共4页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与首次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2018年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164例,根据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次数分组,其中76例首次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为首次治疗组,88例重复接受A型肉毒...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与首次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2018年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164例,根据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次数分组,其中76例首次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为首次治疗组,88例重复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为重复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面神经电图、瞬目反射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重复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88/88),略高于首次治疗组的97.37%(74/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治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0.45%(62/88),明显高于首次治疗组的60.53%(4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治疗组患者患侧运动神经传导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振幅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AP差值(ΔCMAP),瞬目反射R1差值(ΔR1)、R2差值(ΔR2)和R3差值(ΔR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8/88),明显低于首次治疗组的21.05%(1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与首次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相近,临床获益情况均较好,其中重复治疗方案的综合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重复治疗 首次治疗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痉挛23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文辉 邵淑琴 陈康宁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7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235例HFS病人进行面肌多点注射BTXA,对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进行比较,并随访12—36周。结果:BTXA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235例HFS病人进行面肌多点注射BTXA,对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进行比较,并随访12—36周。结果:BTXA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231/235),无全身反应,半年复发率为60%,药效作用时间平均16周;重复注射同样有效。结论:局部注射BTXA是治疗HFS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杆菌毒素 面肌痉挛 局部注射 疗效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上肢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建军 吴卫红 +2 位作者 张雁 曾凡勇 李南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1-904,共4页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47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2)。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上肢BTX-A阻滞术治疗...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47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2)。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上肢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试验组患儿体重和改良Ashworth评分(MAS)来确定BTX-A剂量,每次用量在30-110 IU之间,平均(50.7±12.7)IU。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MAS、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法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提高(P<0.05),试验组提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BTX-A可有效降低脑瘫儿童的上肢肌张力,有助于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偏瘫 A型肉毒毒素 上肢 运动功能 神经阻滞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沛 谭玉燕 +2 位作者 李红霞 何璐 吴逸雯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注射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的疗效,分析影响BTX-A疗效的因素。方法:120例特发性HFS患者进行双侧BTX-A注射,采用Cohen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HFS严重程度,同时...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注射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的疗效,分析影响BTX-A疗效的因素。方法:120例特发性HFS患者进行双侧BTX-A注射,采用Cohen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HFS严重程度,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患者疗效满意度。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BTX-A注射疗效的因素。结果:HFS患者接受BTX-A注射后3例完全缓解,113例明显缓解,4例部分缓解,有效率96.7%,起效时间(3.68±2.35) d,疗效维持(166.03±37.83) d。疗效满意度与药效维持时间正相关(β=0.310,t=3.547,P=0.001),而药效维持时间主要与患者年龄(β=0.211,t=2.381,P=0.019)及HFS严重程度(β=-0.212,t=-2.401,P=0.018)关联。与轻度HFS患者相比,中重度HFS患者具有BTX-A注射剂量高[(41.84±7.09) U比(35.69±7.94) U,P'=0.003]、疗效维持时间短[(165.61±40.84) d比(219.65±190.51) d, P'=0.003]的特点。结论:BTX-A注射可以有效治疗HFS,患者疗效满意度主要与药效维持时间相关,而患者的年龄及HFS程度决定了药效维持时间。因此,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例特征进行个性化注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缓解脑性瘫痪患儿腘绳肌痉挛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登纳 安爽 +10 位作者 王明梅 王军 张玮 李三松 唐国皓 张广宇 杨永辉 杨磊 赵云霞 李平 马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6-512,共7页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与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肌肉形态改变及不良反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最终纳入78例腘绳肌痉挛脑瘫患儿。常规康复组为A组,21例;BTX-A注射组为B、C、D组...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与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肌肉形态改变及不良反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最终纳入78例腘绳肌痉挛脑瘫患儿。常规康复组为A组,21例;BTX-A注射组为B、C、D组,分别为19、18、20例,注射剂量分别为3U/kg、4U/kg、5U/kg。治疗前后1、3、6、12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表面肌电图被动状态积分肌电值(i EMG)评定腘绳肌的痉挛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腘绳肌的肌肉形态;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评定运动功能。结果:在MAS分级、i EMG数值方面,BTX-A注射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GMFM评分方面,BTX-A注射组与常规康复组在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肌肉形态方面,不同剂量组与常规康复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半腱肌的横截面积及肌纤维长度无差异(P>0.05)。不同剂量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BTX-A注射组缓解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优于常规康复组且未影响肌肉发育,不同注射剂量在临床疗效、肌肉形态改变和不良反应上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脑性瘫痪 腘绳肌 痉挛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玲 徐忠 +2 位作者 尚群竺 毕秀梅 艾青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6期19-22,26,共5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BS)、面肌痉挛(HFS)和Meige综合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自愿接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的HFS、BS和Meige综合征患者60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发病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BS)、面肌痉挛(HFS)和Meige综合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自愿接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的HFS、BS和Meige综合征患者60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发病年龄、病程、治疗前后的Albert和Cohen评分及效果维持时间。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S患者效果维持时间和病程呈负相关性(r=-0.677,P=0.037);单因素分析显示,HFS患者治疗前Albert和Cohen评分越低,有效率越高(P<0.05)。结论BS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HFS患者症状越轻,治疗有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眼睑痉挛 MEIGE综合征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半侧面肌痉挛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光 汤晓芙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观察半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肉毒毒素对半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近 3年来神经内科门诊诊断的面肌痉挛病人 2 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使用 Cohen's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起效时间是 5 .4± 7.... 目的 观察半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肉毒毒素对半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近 3年来神经内科门诊诊断的面肌痉挛病人 2 9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使用 Cohen's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起效时间是 5 .4± 7.8天 ,效果持续 18.4± 6 .1周。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 83.8% ,明显缓解率达 15 .2 %。 30 %的患者有副作用 ,主要是面肌、眼睑无力 ,眼睑下垂 ,流泪和眼干及复视 ,但这是暂时的、可逆的 ,2周内基本消失。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A型 半侧面肌痉挛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痉挛型肌张力障碍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孚伟 燕丽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1期74-76,共3页
局部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痉挛型肌张力障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报道260例患儿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前后的观察和护理。(1)治疗前对患儿关节活动度、肌张力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减少因心理紧张而导致的过度肌肉痉挛... 局部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痉挛型肌张力障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报道260例患儿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前后的观察和护理。(1)治疗前对患儿关节活动度、肌张力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减少因心理紧张而导致的过度肌肉痉挛;注射前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做好操作过程中的应急措施。(2)注射时根据解剖知识触摸动脉走向,避开大血管,注射过程中不断与患儿交谈,安抚患儿,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异常、突然停止哭闹、大汗、反应迟钝、不应答、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不良反应。(3)注射后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如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呼吸异常等;评估异常姿势、步态及关节活动度,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做好出院指导,告知家长及患儿在出院回家2~4周时为药物不良反应高峰期,可能出现注射肌群过度无力,要求家长注意观察患儿走路是否易摔跤,有无明显双腿发软、无力等情况。260例患儿经治疗后提高了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95%。所有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呼吸异常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护理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改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建才 翟明锋 +3 位作者 饶峰 秦亚勤 徐婷婷 李宗友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两种不同注射方法所致口角歪斜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面肌痉挛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A组32例采用传统单侧加健侧笑肌注射,B组32例在A组注射基... 目的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两种不同注射方法所致口角歪斜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面肌痉挛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A组32例采用传统单侧加健侧笑肌注射,B组32例在A组注射基础上添加健侧提口角肌群注射,分析A、B两组治疗后口角歪斜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口角歪斜的占比分别为:A组9例(28.1%),B组1例(3.1%),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面肌痉挛病人改良单侧联合健侧笑肌及提口角肌群注射A型肉毒毒素较传统单侧加健侧笑肌注射出现口角歪斜概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单侧痉挛 A型肉毒毒素 面部肌肉 注射 肌肉内 口角歪斜
下载PDF
脑卒中胸大肌痉挛患者肉毒毒素A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启富 吴小平 《中国康复》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胸大肌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并发胸大肌痉挛患者48例,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按脑卒中常规康复方案治疗。BTXA组患者并行胸大肌BTXA注射(100 U及2 ml生理盐水)1次。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胸大肌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并发胸大肌痉挛患者48例,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按脑卒中常规康复方案治疗。BTXA组患者并行胸大肌BTXA注射(100 U及2 ml生理盐水)1次。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行胸大肌肌张力Asworth评分,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前屈被动活动度测量,肩关节疼痛VAS评分,ADL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胸大肌肌张力Asworth及VAS评分均有下降、肩关节被动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BTXA组表现更明显(P<0.01)。ADL评分,2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TXA注射可以减轻脑卒中胸大肌痉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肩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胸大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