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
1
作者 Fei-Fei Sun Yong-Qiang Chen +1 位作者 Zong-Lin Jiang Lin M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2期4905-4912,共8页
BACKGROUND 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is a refractory pelvic floor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uncoordinated)contractions of the external anal sphincter and puborectalis muscle during defecation,resultin... BACKGROUND 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is a refractory pelvic floor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uncoordinated)contractions of the external anal sphincter and puborectalis muscle during defecation,resulting in rectal emptation and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PF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difficult defecation,often accompanied by a sense of anal blockage and drooping.Manual defecation is usually needed during defecation.From physical examination,it is commonly observed that the patient's anal muscle tension is high,and it is difficult or even impossible to enter with his fingers.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orectal pressure and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in treating pelvic floor muscle spasm syndrome.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elvic floor spasm syndrome.All patients underwent pelvic floor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assessment,anorectal dynamics examination,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jection 100 U intramuscular injection,and two cycles of biofeedback therapy.RESULTS After the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wo cycles of biofeedback therapy,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sting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surgery(P<0.05).Moreover,the electromyography index of the patients in the resting stage and post-resting stag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surgery(P<0.05).CONCLUSION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biofeedback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in treating pelvic floor muscle spasm syndrome.Anorectal manometr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objectively.Howev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e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 Botulinum toxin A BIOFEEDBACK Anorectal pressure measurement Agachan constipation score
下载PDF
扳机点松解治疗产后盆底肌痉挛便秘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寅洁 毛也然 +1 位作者 樊雯珺 刘志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8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扳机点松解治疗产后盆底肌痉挛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产后康复门诊的60位产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凯格尔运动及肌... 目的观察扳机点松解治疗产后盆底肌痉挛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产后康复门诊的60位产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凯格尔运动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扳机点松解,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便秘评分系统(CSS)评分和便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VAS、CSS、PAC-QOL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扳机点松解能改善产后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患者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便秘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产后康复 扳机点松解
下载PDF
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附42例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毅 崔金杰 杨新庆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 探讨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采用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39 ~ 100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 目的 探讨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采用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39 ~ 100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6天(7~19天),随访12个月,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分别为(55.95±5.57) mmHg、(43.19 ±5.1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肛管收缩压分别为(164.21±11.02) mmHg、(137.40±7.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肛管力排压分别为(128.31±16.93) mmHg、(81.33±8.37)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出口梗阻型便秘症状(ODS)评分分别为(15.83±4.52)分、(5.90±3.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Wexner评分分别为0分、(0.71 ±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Wexner评分均≤3分,未出现严重肛门失禁.手术前后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不满意)分别为(44.21±5.12)分、(14.36±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PAC-QOL评分(满意)分别为0分、(10.02 ±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术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术 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 出口梗阻型便秘
下载PDF
针刺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长宝 姜爱琴 黄崇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同期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Ⅰ组针刺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治疗Ⅱ组加百会、长强和内关穴。结果:治疗后两组肛管直肠压力均明显下降,治疗...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同期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Ⅰ组针刺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治疗Ⅱ组加百会、长强和内关穴。结果:治疗后两组肛管直肠压力均明显下降,治疗Ⅱ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Ⅱ组治疗后力排相肛直角的变化、耻骨直肠肌压迹长度及深度变化较治疗Ⅰ组变化明显(P<0.05);治疗Ⅱ组盆底肌电图干扰相指标变化较治疗Ⅰ组明显(P<0.05);治疗Ⅱ组有效率为93%,治疗Ⅰ组有效率为67%(P<0.05)。结论:针刺可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所致的便秘,加百会、长强和内关穴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针刺 肛管直肠压力 盆底肌电图 排粪造影
下载PDF
解郁汤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磊 贺迟 于永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解郁汤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肛周括约肌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解郁汤口服配合A型肉毒毒素肛周括约肌注射治疗。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解郁汤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肛周括约肌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解郁汤口服配合A型肉毒毒素肛周括约肌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直肠排便压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与各组治疗前相比CS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痛、排便辅助方法、每天去排便但排不出来的次数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汤配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解郁汤 A型肉毒毒素注射
下载PDF
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30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倩 刘春强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0期1842-1844,共3页
目的:观察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肛肠科门诊治疗的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 目的:观察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肛肠科门诊治疗的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平补平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初始便意感容积、直肠肛管压力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针刺 电针 中髎 下髎
下载PDF
盆底痉挛综合征38例X线分析
7
作者 焦俊 沈桂权 +2 位作者 许力行 郑渝平 杨桂英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对 38例盆底痉挛综合征 (SPFS)的测量结果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SPFS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排粪造影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X线诊断 SPFS
下载PDF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常规肌电图与单纤维肌电图比较
8
作者 崔毅 胡辉华 +2 位作者 程建胜 郑惠民 刘莹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02-204,共3页
本文对10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患者均检查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内、外括约肌共306块肌肉,检测6120个运动单位。结果表明:常规肌电图(EMG)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耻骨直肠肌肥厚组和耻骨直肠肌痉挛组异常率分别为... 本文对10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患者均检查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内、外括约肌共306块肌肉,检测6120个运动单位。结果表明:常规肌电图(EMG)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耻骨直肠肌肥厚组和耻骨直肠肌痉挛组异常率分别为92.2%(59/64)、95.3%(61/64)和86.3%(33/38)、63.2%(24/38)。提示EMG和SFEMG对耻骨直肠肌肥厚症和痉挛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直肠肌 综合征 肌电图 单纤维肌电图
下载PDF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应用价值(附1055例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田宁 邵广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659-661,669,共4页
目的分析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病因及其直肠排粪造影表现,探讨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方法 1174例便秘患者行直肠排粪造影检查,透视下动态观察并摄片;其中阳性1055例(男性170例,女性885例)。结果出口梗阻型便秘男性... 目的分析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病因及其直肠排粪造影表现,探讨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价值。方法 1174例便秘患者行直肠排粪造影检查,透视下动态观察并摄片;其中阳性1055例(男性170例,女性885例)。结果出口梗阻型便秘男性患者的主要病因为盆底痉挛综合征,而女性患者的主要病因为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常多种病因共存。结论动态直肠排粪造影能显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直接原因,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型便秘 直肠排粪造影 盆底痉挛综合征 影像诊断
下载PDF
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锐 李任重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比较电针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方法 50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生物反馈组,每组25例。电针组取穴八髎、支沟、大肠俞、上巨... 目的比较电针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方法 50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生物反馈组,每组25例。电针组取穴八髎、支沟、大肠俞、上巨虚、下巨虚、天枢,连接HANS电针仪,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30 min,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生物反馈组使用生物反馈疗法,在医生指导下,利用生物反馈仪指导患者纠正错误的排便方式,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通过排粪造影测量力排时的肛直角,通过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仪测定患者静息和收缩状态下的肛管压力。结果电针组与生物反馈组治疗SPFS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与生物反馈组的肛直角和肛管压力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电针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治疗SPFS,治疗效果与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生物反馈疗法相当,但电针对SPFS患者的肛直角和肛管压力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便秘 生物反馈 盆底痉挛综合征 肛直角 肛管压
下载PDF
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对盆底痉挛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亚婧 潘晓晔 +3 位作者 张轶 顾程 张春泽 王文红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在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5例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并行直肠排粪造影诊断为SPFS的患者为SPFS组,另收集31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SPFS组22例及对照组行3... 目的:探讨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在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5例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并行直肠排粪造影诊断为SPFS的患者为SPFS组,另收集31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SPFS组22例及对照组行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观察SPFS组及对照组不同时相下直肠、肛门的形态学及肛肠动力学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SPFS组力排相的影像学表现与肛肠动力学变化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SPFS患者力排相及黏膜相时的肛直角[分别为(88.63±2.75)°和(88.41±2.75)°]较静息相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变小。在力排相时,SPFS组的耻骨直肠肌切迹的深度与长度分别为(13.06±6.24)mm、(32.20±13.22)mm。(2)SPFS组与对照组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门括约肌功能长度及肛管残余压之间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SPFS组与对照组的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阈值之间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3)SPFS组在力排时肛直角与肛管静息压呈负相关(r=-0.521,P=0.013),与初始排便阈值及最大耐受阈值呈正相关(r=0.551,P=0.008;r=0.483,P=0.023);其肛上距与肛管残余压呈负相关(r=-0.483,P=0.023),与肛管松弛率呈正相关(r=0.687,P=0.000)。结论: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可定量观察肛肠动力学变化,为SPFS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手段提供可靠依据,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3D高分辨率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肛肠动力学 排粪造影
下载PDF
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敏 王建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8期1196-1199,共4页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人们压力增大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便秘患者越来越多,顽固性的便秘虽不会导致人的死亡,但对人体的危害不能轻视,长期的排便困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盆地痉挛综合征 便秘 治疗
下载PDF
3种方法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达军 罗超 +2 位作者 陈维顺 周婷 罗虹雨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对比生物反馈治疗、黛力新治疗及生物反馈联合黛立新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SPFS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物反馈治疗组(A组50例)、黛力新治疗组(B... 目的对比生物反馈治疗、黛力新治疗及生物反馈联合黛立新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SPFS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物反馈治疗组(A组50例)、黛力新治疗组(B组43例)、生物反馈联合黛力新治疗组(C组45例)。3周后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及3组间临床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及直肠肛管压力。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及直肠肛管压力较治疗前改善,其中A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优于A组,其中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无创的方法,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黛力新 盆底痉挛综合征 直肠肛管测压 心理状况测评
下载PDF
盆底肌电图在出口梗阻性便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波 王凡 陈文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各类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盆底肌电图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图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①静息相:5种出口梗阻型便秘均可出现异常电位,以松弛性盆底疾病多见,尤以会阴下降患者居多。松弛性疾病... 目的:探讨各类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盆底肌电图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进行盆底肌电图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①静息相:5种出口梗阻型便秘均可出现异常电位,以松弛性盆底疾病多见,尤以会阴下降患者居多。松弛性疾病表现出内外括约肌的异常静息电位居多,痉挛性疾病表现出耻骨直肠肌的异常电位居多。②轻度收缩相:5种出口梗阻型便秘疾病的动作电位电压下降,波幅缩短,表明肌源性损伤。③重度收缩相松弛性盆底疾病多见异常,痉挛性盆底疾病相对较少。④模拟排便相以痉挛性盆底疾病多见反常收缩,并以耻骨直肠肌异常居多,松弛性盆底疾病相对较少。⑤总体评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盆底肌电图异常率高达95·56%。结论:盆底肌电图应作为便秘的常规检查方法,不仅方便综合评定盆底功能,更能早期发现异常,还可以鉴别出松弛性盆底疾病和痉挛性盆底疾病。出口梗阻型便秘耻骨直肠肌的自制功能保存良好。松弛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内、外括约肌收缩障碍;痉挛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症状多由于耻骨直肠肌松弛障碍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盆底肌电图 便秘 诊断
下载PDF
盆底肌电图和肛肠压力测定对盆底痉挛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波 王凡 陈文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分析盆底肌电图和肛肠压力测定对盆底痉挛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接受盆底肌电图和肛肠压力测定的104例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其中67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盆底痉挛综合征,统计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指数。结果:盆底肌... 目的:分析盆底肌电图和肛肠压力测定对盆底痉挛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上接受盆底肌电图和肛肠压力测定的104例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其中67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盆底痉挛综合征,统计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指数。结果:盆底肌电图和肛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痉挛综合症之间的诊断价值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两种方法对盆底痉挛综合征的诊断率可提高到81·73%,与任一单种方法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将盆底肌电图和肛肠压力测定结合起来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才能提高其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盆底肌电图 肛肠压力测定 诊断指数
下载PDF
出口梗阻型便秘影像学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忠海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2期34-36,共3页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功能性肛肠疾病,属于功能性便秘中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伴有肛门、盆底结构与功能异常。出口梗阻型便秘根据其病理特点可分为盆底松弛综合征与盆底痉挛综合征两类,但是无论何种类型均伴有排便困难...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功能性肛肠疾病,属于功能性便秘中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伴有肛门、盆底结构与功能异常。出口梗阻型便秘根据其病理特点可分为盆底松弛综合征与盆底痉挛综合征两类,但是无论何种类型均伴有排便困难、无便意及排便不尽感等。目前,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诊断方法多以直肠管测压、结肠传输功能试验、超声、肛门直肠指检及排粪造影等为主,均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内科治疗、手术治疗等均为出口梗阻型便秘常用的治疗方法,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多数患者可从中获益。手术治疗虽然能改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症状,但经腹部游离直肠到盆底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患者术后复发率亦相对较高,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类型、影像学诊断及临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型便秘 影像学诊断 临床治疗 盆底松弛综合征 盆底痉挛综合征
原文传递
电针八髎穴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士伟 辛学知 +1 位作者 刘钧宁 李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9-87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的临床疗效。方法:SPFS患者36例,给予电针八髎穴治疗,选用断续波,频率为60次/min,留针20min。一般每次刺激一侧穴位,症状严重者刺激双侧八髎穴。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的临床疗效。方法:SPFS患者36例,给予电针八髎穴治疗,选用断续波,频率为60次/min,留针20min。一般每次刺激一侧穴位,症状严重者刺激双侧八髎穴。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肛门动力学指标及排粪造影变化情况,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愈14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9%。治疗后患者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肛门疼痛、肛门梗阻感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患者直肠肛门反射阈值容积上升,肛管最大收缩压下降到(16.62±1.54)kPa,肛管静息压下降到(7.22±0.36)kP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患者用力排便时肛直角增大到(116.55±9.42)°,肛上距减小,耻骨直肠肌压迹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结论:电针八髎穴治疗SPFS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便秘 电针疗法 八髎
原文传递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志民 辛学知 +1 位作者 段明明 林鸿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00-902,共3页
目的 观察骶神经电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12月接受SNS治疗SPFS的患者36例,观察SNS治疗的临床效果、肛门测压及排粪造影变化.结果 经... 目的 观察骶神经电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12月接受SNS治疗SPFS的患者36例,观察SNS治疗的临床效果、肛门测压及排粪造影变化.结果 经一个疗程的SNS治疗后,3个月时随访,治愈12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后患者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肛门疼痛、肛门梗阻感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直肠肛门反射( rectal anal reflex,RAR)阈值容积上升,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um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肛管静息压(anal rest perssure,ARP)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nal longest contraction time,ALCT)、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 pressure,R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用力排便时肛直角增大,耻骨直肠肌压迹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NS治疗SPFS的效果确切,症状改善明显,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便秘 盆底痉挛综合征
原文传递
动态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对盆底痉挛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晓伟 李华 +2 位作者 赵霞 崔治国 王志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930-932,94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在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38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全功能数字胃肠机测量患者静息状态下和力排状态下... 目的:探讨动态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在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38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全功能数字胃肠机测量患者静息状态下和力排状态下的肛直角,并计算肛直角差。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9例合并直肠前突和粘膜脱垂,3例合并直肠前突和内脏下垂,1例合并直肠前突和结肠疝,对照组患者4例合并直肠前突和粘膜脱垂,1例合并直肠前突和内脏下垂,1例合并直肠前突和结肠疝,两组患者的合并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静息状态下肛直角(103.46±8.15)和力排状态下肛直角(93.12±7.51)明显低于对照组(117.62±11.37)、(135.14±12.13),且研究组的肛直角差(10.34±7.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2±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动态观察盆底形态的变化,可为盆底痉挛综合征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痉挛综合征 直肠排粪造影 肛直角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针刺配合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关露春 龙再菊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中符合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第1组35例,为针刺治疗组,第2组35例,为针刺治疗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后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将...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中符合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第1组35例,为针刺治疗组,第2组35例,为针刺治疗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后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将2组疗效与其他临床学者对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相对比。[结果]2组治疗方法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均有明显的疗效,其中第1组总有效率为88.57%;第2组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针刺和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治疗均有明显的疗效,而将两种方法配合使用能更加显著的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生物反馈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