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aptor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光通信系统设计
1
作者 郝兵 吴迪 萧威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复用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固定比例像素化VLC系统。系统首先执行空间角度映射,使数据的传送可在角域中进行;同时利用R...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复用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固定比例像素化VLC系统。系统首先执行空间角度映射,使数据的传送可在角域中进行;同时利用Raptor编码方法来跟踪由于窗口截断而引起的数据信道特性变化;然后对于使用高速相机捕捉到的一系列时变图像,利用散景效应获得所有链路距离上的固定比例图像。实验利用液晶显示器和高速相机,对所提出的VLC系统进行了验证。与传统的像素化MIMO系统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在未对准朝向的情境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从而在多路复用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可见光通信 Raptor编码 空间角度映射 固定比例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文静 贾晋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在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驱动作用,但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 在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驱动作用,但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是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但数字化支持程度并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西部地区数字化支持服务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振作用最为明显。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正溢出,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普惠金融则会更多地影响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会显著影响周边邻近区域的发展。中介效应的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比有负向调节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并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比这一传导路径影响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测算、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紫媛 张朝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厘清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控排,支持全面协调推进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分析其区域异质性,并进一步运用固定效... 厘清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控排,支持全面协调推进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分析其区域异质性,并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识别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居住碳排放区域泰尔指数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市居住碳排放差异逐年缩小。(2)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区域内差异分布空间格局在2010—2019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区域内居住碳排放的差异越小。(3)我国居住碳排放的时间积累特征明显,且收入水平对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4)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本市人口密度提升会对周围城市居住碳排放产生轻微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在促进本市居住减排的同时也会导致邻近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碳排放 区域差异 固定效应模型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对居民消费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尚坤 乔国通 +2 位作者 陈飞 张旦旦 邹鹏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2-29,54,共9页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利用安徽省2012—2021年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在系列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居民消费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消费能力呈现出稳定的空间集聚现象;...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利用安徽省2012—2021年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在系列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居民消费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消费能力呈现出稳定的空间集聚现象;第一、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和地区生产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交通网络建设会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议,强化非中心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居民消费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盐池地区固定沙丘主要固沙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研究
5
作者 牛程旭 张定海 +1 位作者 张志山 王艳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的研究对预测种群的演替趋势和植被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毛乌素沙地固定沙丘上固沙灌木的地理位置和生长发育阶段数据,采用单变量、双变量成对相关函数和Monte-Carlo拟合检验方法,对油蒿(Artemisiaordosica...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的研究对预测种群的演替趋势和植被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毛乌素沙地固定沙丘上固沙灌木的地理位置和生长发育阶段数据,采用单变量、双变量成对相关函数和Monte-Carlo拟合检验方法,对油蒿(Artemisiaordosica)、杨柴(Hedysarummongolicum)和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三种优势种群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三个种群在小尺度下呈现聚集分布,大尺度下呈现随机或均匀分布;杨柴和柠条种群在研究尺度范围内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2)种间关系表明:油蒿和杨柴在小于5 m尺度下负相关,其他尺度下基本不具有相关性。(3)种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之间的种内关联关系表明:在小尺度下,3个种群的种内关系基本呈正相关;在大尺度下,油蒿种内关系呈负相关,杨柴和柠条的种内关系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固沙灌木 点格局分析 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范莉 叶钊 +2 位作者 祝好 张继 朱玉涵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5期493-505,共13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三峡库区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区域,在全球及区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0-2021年太阳辐射、气温、CO_(2)浓...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三峡库区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区域,在全球及区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0-2021年太阳辐射、气温、CO_(2)浓度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等数据,依据C-FIX模型,调整参数建立三峡库区(重庆段)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引入重心模型、趋势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1年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Miami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NPP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有94%的区域植被NPP变化趋势率为正值,集中分布于长江沿线及以北的大部地区。2000-2021年区域年平均NPP由666.02gC·m^(-2)增加至809.04gC·m^(-2),增幅为17.68%。(2)研究区NPP空间分布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格局,年平均NPP767.3gC·m^(-2)·a^(-1),其中NPP>800gC·m^(-2)·a^(-1)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主要分布在海拔400-900m的区域。(3)研究区植被NPP重心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移动的趋势,说明东北部植被NPP增量和增速高于中西部。(4)研究区植被NPP变化对气温作用更为敏感,植被NPP与年气温的偏相关系数为-0.68~0.94,呈正相关区域占比高达95.6%。植被NPP与年降水量的偏相关系数为-0.83~0.82,呈正相关区域占比75.7%,分布于长江沿线以北的大部地区及武隆和涪陵的大部区域。(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植被NPP变化过程的相对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处于植被恢复状态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3.63%,其中45.24%的区域受气候变化影响,46.72%的植被恢复区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者共同作用促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ix模型 NPP 重心模型 时空变化 三峡库区 驱动机制
下载PDF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创新效率——基于TrueFESFA模型的估计
7
作者 王志强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2期49-62,共14页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投入效能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文章基于数字核心产业的内涵,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反映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数--数字产业化指数,在分析数字产业化...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投入效能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文章基于数字核心产业的内涵,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反映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数--数字产业化指数,在分析数字产业化赋能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产业化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2003年以来,中国数字产业化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差异和“数字鸿沟”特征明显。2)数字产业化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但这种赋能主要来自于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影响较小。3)数字产业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西部东北部的研发效率和东中部的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效应更大;本地数字核心产业的发展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4)基于真实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TrueFE SFA)的效率估计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均存在显著上升趋势,中西部追赶趋势明显,区域差距不断缩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区域异质性 空间效应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兵 李艺 张弓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6,共14页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2018—2020年28个省份(未包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上海、天津、北京)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出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重固定...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2018—2020年28个省份(未包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上海、天津、北京)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出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数字乡村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打破了传统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约束,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可能呈现出空间溢出效应,因此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乡村振兴综合指标测算结果说明,乡村振兴水平在样本期内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基准回归结果说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提高乡村振兴水平,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产业兴旺程度,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说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中未起到中介作用,主要是由于规模效应与虹吸效应相互抵减所致;数字普惠金融的中介作用也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学习、接受的过程,短期并不能明显助力乡村振兴。个体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公路通达强度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因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水平不高,还不能形成空间上的外溢。异质性分析结果说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西部地区具有较大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为进一步优化乡村数字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应加大对数字新基建的投入力度,实施差别化和动态化的数字乡村建设战略,推动区域数字化协调建设,增强数字化建设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固定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与辐射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耕 张红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9,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及其辐射区的研究,有助于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与辐射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评估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空间分布格局,利用混合单颗粒拉格朗日整合轨迹(HYSPLIT)模型模拟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及其辐射区的研究,有助于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与辐射区之间的空间联系。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评估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空间分布格局,利用混合单颗粒拉格朗日整合轨迹(HYSPLIT)模型模拟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路径,识别与计算防风固沙服务的辐射区和辐射效应。结果表明,2020年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总量为1220万t,防风固沙能力整体表现为西南部偏高、中部和东北部相对较低,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路径为195条,大部分向东北和东南方向扩散,两个方向分别为83和70条,占总数的78.46%,辐射范围主要涉及东北、华北及黄渤海海域。中国境内陆地部分辐射区面积为184.82万km~2,防风固沙服务减少下风向沙尘量为597.78万t,受益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东、北京、河北和辽宁等11个省(区、市)。该研究对辽西北防护林工程防风固沙服务辐射效应实现了量化评估,可为筑牢该地区生态屏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服务 空间流动 辐射效应 辽西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的报价策略及联合交易模式
10
作者 王敏 陈媛 +2 位作者 左方林 于子暄 王惠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170,共8页
在微电网内进行点对点能源交易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用户间的信息交换密切,这会对用户的交易意愿和报价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交易出清。提出采用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代理商间交易意愿的空间交互效应,分析代理商交易意愿的空间溢出对... 在微电网内进行点对点能源交易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用户间的信息交换密切,这会对用户的交易意愿和报价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交易出清。提出采用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代理商间交易意愿的空间交互效应,分析代理商交易意愿的空间溢出对周围代理商的影响,并通过市场均衡价格报价修正的双向拍卖机制有效论证考虑代理商交易意愿空间交互效应的报价策略对出清价格的影响。针对分布式发电的不确定性对实际电力交割阶段造成的问题,提出基于可靠性报价的联合交易模式,购电代理商以购电成本最小化进行自主交易。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联合交易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交互效应 交易意愿 不确定性 可靠性报价
下载PDF
“空间修复”视角下的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特征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一名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8,96,共8页
在西方,公共空间出现以来便经历着不断的变化。早期西方公共空间主要作为特权阶级开展“政治性”活动的场所。到了工业时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开始形成。而1970年代末以来,由于新自由主义和资本全球化的兴起,政府在公共空间... 在西方,公共空间出现以来便经历着不断的变化。早期西方公共空间主要作为特权阶级开展“政治性”活动的场所。到了工业时代初期,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开始形成。而1970年代末以来,由于新自由主义和资本全球化的兴起,政府在公共空间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这些趋势造成了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特征的变化。文章讨论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特征的发展和转变,在此基础上透过大卫·哈维构建的“空间修复”理论视角,分析资本在城市空间中的扩张和固定过程对当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所产生的影响,并归纳出当代西方公共空间公共性所表现出的模糊性、复杂性和相对性特征,为我国转型期的公共空间治理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性特征 空间修复 大卫·哈维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半固定沙丘上油蒿种群的空间格局研究
12
作者 张文豪 张定海 +3 位作者 张志山 单立山 陈国鹏 王艳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37-2145,共9页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自相关性反映了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本文以腾格里沙漠半固定沙丘上的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g(r)函数和全局与局部Moran’s I指数等方法在4种微地貌类型上对...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自相关性反映了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本文以腾格里沙漠半固定沙丘上的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g(r)函数和全局与局部Moran’s I指数等方法在4种微地貌类型上对油蒿种群株高和冠幅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蒿种群在不同微地貌上的密度大小顺序为背风坡>丘底>丘顶>迎风坡,株高冠幅的大小顺序与种群密度大小的顺序呈相反的趋势;油蒿种群在0~14 m尺度范围内均为聚集分布;油蒿种群的株高和冠幅表现为正向空间自相关,主要表现为高高、低高和低低聚集的聚集模式。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半固定沙丘上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和聚集特征,对今后制定防风固沙措施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植物固沙模式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空间格局 Moran’s I指数 半固定沙丘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固沙梭梭林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13
作者 郝需婷 黄雅茹 +6 位作者 马迎宾 张帅 韩春霞 庞嘉诚 徐光甫 郝惠忠 刘雅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7-196,共10页
土壤水分是干旱沙区荒漠植被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了解乌兰布和沙漠固沙梭梭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采用烘干法于2021年4—9月对梭梭林生长季土壤水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梭梭林地0—20 cm土壤含水量0.23%~2.13%,为浅层干沙层... 土壤水分是干旱沙区荒漠植被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了解乌兰布和沙漠固沙梭梭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采用烘干法于2021年4—9月对梭梭林生长季土壤水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梭梭林地0—20 cm土壤含水量0.23%~2.13%,为浅层干沙层;20—80 cm土壤含水量0.36%~3.59%,为中层剧烈变化层;80—120 cm土壤含水量0.45%~1.63%,为深层稳定层。土壤含水量的月变化显示在4月处于土壤水分消耗较弱阶段;5—8月处于土壤水分消耗旺盛阶段;9月处于土壤水分缓慢恢复稳定阶段。土壤水分与土壤水势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R~2均大于0.514 2)。综上所述,梭梭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分层特征明显,时间上变异程度高于空间,具有较强的时间变异性,对该区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时空变化 乌兰布和沙漠 固沙梭梭林
下载PDF
动态空间自回归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经验似然
14
作者 谢小义 黄金珠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21,共6页
针对动态空间自回归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经验似然推断.为了规避伴生参数问题,先通过正交转换消除固定效应,构造剩余参数的经验似然比统计量,再以此得到固定效应的估计表达式;并在适当假设条件下证明了此经验似然比统计量的极限分... 针对动态空间自回归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经验似然推断.为了规避伴生参数问题,先通过正交转换消除固定效应,构造剩余参数的经验似然比统计量,再以此得到固定效应的估计表达式;并在适当假设条件下证明了此经验似然比统计量的极限分布为卡方分布,各参数的经验似然估计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固定效应 经验似然 渐近正态性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的江苏省房价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查华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2期104-112,共9页
近些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各市房价近些年也快速上涨。为了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2016—202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房价及其房价影响因素年度面板数据,使用dbscan聚... 近些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各市房价近些年也快速上涨。为了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2016—202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房价及其房价影响因素年度面板数据,使用dbscan聚类算法将江苏省房价聚类成为两大类地区,构建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江苏省房价进行分区域分析。进一步考虑各区域房价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并构建相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江苏省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影响因素 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福建省县级碳排放时空特征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16
作者 陈潇 陈奕霖 +2 位作者 甘晖 杜德胜 孙晓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83-92,共10页
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获取2000—2020年福建省县级碳排放量数据,从《福建省统计年鉴》等获取福建省县级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基于GIS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等方法,开展2000—2020年福建省碳排... 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获取2000—2020年福建省县级碳排放量数据,从《福建省统计年鉴》等获取福建省县级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基于GIS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等方法,开展2000—2020年福建省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构建县级碳排放量、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公路密度、人口总量、城镇化率的面板模型.结果表明,2000—2020年福建省碳排放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1年起增长速度变缓,其空间特征为闽东南方向碳排放量水平较高,闽西北方向碳排放量较低,碳排放量中心位于东南部.碳排放量的增加依次由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人口总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公路密度、进出口总额六要素拉动.碳排放量呈现与第一产业发展负相关的表象,分析认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通过发展第一产业持续降低碳排放量的潜力有限.提出进一步均衡福建东西部发展、持续加强节能制度和能力建设、优化能源结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碳减排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53
17
作者 何江 张馨之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52,共9页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性问题。首先介绍了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设定和经济意义,并概要说明了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模型选择和估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4年中...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性问题。首先介绍了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设定和经济意义,并概要说明了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模型选择和估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条件收敛是非常可靠的经验结论,同时验证了增长过程中区域外溢显著存在。最后概括了主要研究结论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空间固定效应模型 空间相关性 区域外溢
下载PDF
大卫·哈维“时空修复”理论的建构与考量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海月 赫曦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2,共5页
大卫·哈维作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他提出的"时空修复"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与政治经济学的解读阐释了空间视域的重要价值,分析了时间推... 大卫·哈维作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他提出的"时空修复"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与政治经济学的解读阐释了空间视域的重要价值,分析了时间推移与空间扩张、地理重组是当代资本主义处理过度积累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时空修复"理论的建构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我们分析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时空修复"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辨识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哈维 时空修复理论 空间思想 资本循环理论
下载PDF
旅游发展会推动城市空间扩展吗?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嘉毅 赵磊 沈伟丽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50,共10页
基于1998—2015年中国的分省数据,利用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实证检验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强度呈现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对城市... 基于1998—2015年中国的分省数据,利用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实证检验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强度呈现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强度大于中部地区。政府干预、信息化对旅游发展与城市空间扩展关系存在显著调节效应,国发【2009】41号文件出台,明显增强了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的推动作用,旅游依托省份相比非旅游依托省份,其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的边际影响力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也表明,人口规模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呈现区域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干预度、信息化是驱动中国城市空间向外扩展的显著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城市空间扩展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下载PDF
热像仪空间NETD测量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铁力 马世帮 +8 位作者 郭羽 辛舟 李四维 解琪 刘瑞星 范纪红 张玫 谢毅 刘军宁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4-1098,共5页
凝视阵列型热像仪的空间噪声制约着热像仪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分辨、跟踪性能。为解决热像仪空间噪声实际测量问题,分析了热像仪的空间噪声测量原理,给出了热像仪基于信号传递函数的空间噪声测量数学模型,介绍了热像仪某一组、某一区... 凝视阵列型热像仪的空间噪声制约着热像仪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分辨、跟踪性能。为解决热像仪空间噪声实际测量问题,分析了热像仪的空间噪声测量原理,给出了热像仪基于信号传递函数的空间噪声测量数学模型,介绍了热像仪某一组、某一区域或全部像素如何剔除时间域NETD,再通过统计计算得到其空间NETD的数学模型。对制冷型MCT320×256凝视列阵热像仪的SiTF和空间NETD进行测量,当背景黑体温度为5℃时,FOV区域中心信号传递函数(SiTF)为27.29 mV/℃,NETD为0.128℃,20℃时FOV区域中心SiTF为29.03℃,NETD为0.121℃。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评估空间噪声对热像仪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空间噪声 固定模式噪声 时间噪声 NET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