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f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armland Density and Its Temporal Change Using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Haitao GUO Long +3 位作者 CHEN Jiaying FU Peihong GU Jianli LIAO Guangy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191-204,共14页
This study used spatial autoregression(SAR)model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model to model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farmland density and its temporal change in Gucheng County,Hubei Province,China in 199... This study used spatial autoregression(SAR)model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model to model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farmland density and its temporal change in Gucheng County,Hubei Province,China in 1999 and 2009,and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lobal and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in terms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non-stationarity.Results showed that strong spatial positive correlations existed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armland density,its temporal change and the driving factors,and the coefficient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s decreased as the spatial lag distance increased.SAR models revealed the global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while the GWR model showed the spatially varying fitting degree and local weighting coefficients of driving factors and farmland indices(i.e.,farmland density and temporal change).The GWR model has smooth process when constructing the farmland spatial model.The coefficients of GWR model can show the accurate influence degrees of different driving factors on the farmland a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The performance indices of GWR model showed that GWR model produced more accurate simulation results than other models at different times,and the improvement precision of GWR model was obvious.The global and local farmland models used in this study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armland indices at different scales,which may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armland protection from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riving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lag model spatial error model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local spatial aurocorrelation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的民生福祉效应:“红利”与“鸿沟” 被引量:2
2
作者 谭远发 朱春霞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8,共14页
数字普惠金融比传统金融具有更好的地理穿透性,为增进民生福祉,破解“胡焕庸线魔咒”提供了可能,但较少有文献对此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基于中国民生发展指数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空间统计与计量方法,从市级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 数字普惠金融比传统金融具有更好的地理穿透性,为增进民生福祉,破解“胡焕庸线魔咒”提供了可能,但较少有文献对此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基于中国民生发展指数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空间统计与计量方法,从市级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民生福祉效应,并分析了以胡焕庸线为界的区域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生福祉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异质性特点,呈现“高值向东南集聚、低值向西北集聚”的趋势。数字普惠金融与民生福祉皆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呈两极分化格局,胡焕庸线仍是两者的重要空间分界线;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侧的沿海城市,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靠近胡焕庸线两侧的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增进了民生福祉,发挥出“数字红利”的普惠作用;该作用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显著高于西北侧城市,但两侧差距在缩小,这说明区域“鸿沟”在缩小,“胡焕庸线魔咒”有望破解。此外,研究还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主要驱动力,而且后者的作用大于前者。因此,要加快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与相关技术发展,提升胡焕庸线西北侧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以增进区域民生福祉均衡性和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民生福祉 胡焕庸线 莫兰指数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空间滞后模型在新疆地区HIV/AIDS报告率影响因素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阿提开木·吾布力 王倩 +1 位作者 姚雪梅 戴江红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5期148-152,共5页
目的应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影响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报告率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探讨该模型在AIDS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oda软件对新疆85个区县2007年—2015年HIV/AIDS报告率与社会人口学因素进行空间回... 目的应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影响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报告率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探讨该模型在AIDS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oda软件对新疆85个区县2007年—2015年HIV/AIDS报告率与社会人口学因素进行空间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多重线性回归(OLS)模型显示回归残差存在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2867,P<0.001),参照拉格朗日乘数(LM)检验,最后选用空间滞后模型(SLM)进行数据分析。SLM中空间滞后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HIV/AIDS报告率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HIV/AIDS报告率与人口数呈正相关,与农业人口比例呈负相关。与传统OLS模型相比,SLM的调整R^(2)上升,对数似然比的绝对值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值下降,提示拟合效果更好。结论人口多和城镇化比例高的地区HIV/AIDS报告率较高。SLM在AIDS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中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空间滞后模型 新疆
下载PDF
城市群集聚效应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雨欣 苗成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8-48,共11页
城市群的集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能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与提升城市活力,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人才的集聚效应并探讨其影响与作用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2011—2... 城市群的集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能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与提升城市活力,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人才的集聚效应并探讨其影响与作用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为样本,构建2011—2018年面板数据,使用莫兰指数计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级市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再运用AcrGIS软件绘制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态势演进表,最后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存在负向溢出效应,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人才集聚会抑制周边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虹吸效应”大于“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对策建议,可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效应 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测度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卜凡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6,共5页
文章立足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省份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 文章立足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省份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现持续攀升趋势,且表现出显著空间分化趋向,其中,东部地区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较高,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较低。城镇化率、人力资本、涉农技术创新、农业生产补贴、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乡收入差距时空格局及其对城镇化的响应
6
作者 史海金 赵新正 +3 位作者 李香香 黄羽中 郁星 相里博晨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1-1793,共13页
解析黄河流域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对破解城乡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76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空间计量模型及GI... 解析黄河流域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对破解城乡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76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空间计量模型及GIS与数理分析方法,分析2005—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揭示前者对后者的响应程度,并检验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其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黄河流域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各地带城乡收入差距呈“下游<中游<上游”阶梯递增趋势;各地区之间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与收敛的态势。分地区看,阿坝、安康、临汾等35个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趋势变化,安阳、宝鸡、包头等35个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呈近线型递减趋势变化。空间分布上,黄河流域城乡收入差距由北向南呈上升趋势,自西向东趋于降低。(2)2005—2020年黄河流域城镇化水平表现出由较低水平转变为中高水平的特征,城镇化水平提升明显。(3)黄河流域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城镇化水平超过一定的阈值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由正向促进转变为负向抑制作用。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其中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区域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黄河流域下游区域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负向线型特征。邻近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城镇化水平、邻近地区城镇化水平对本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存在显著非线性倒“U”型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缩小黄河流域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乡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 城镇化 空间滞后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2000年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演进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谭添 张立 +1 位作者 李雯骐 高润艺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9期13-23,共11页
2000年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文章根据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回归模型方法测度县域城镇化演进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探索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2000至2020年,我国县... 2000年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文章根据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回归模型方法测度县域城镇化演进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探索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2000至2020年,我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距逐渐缩小,东、中、西、东北地区内部差异高于地区之间的差异。2)县域城镇化水平演进呈现从东部引领高速增长到中西部加速赶超的两阶段发展转变,东北地区县域发展缓慢;区域差异格局从2000年的“东北领先、东部次之、中西部低水平持恒”,演变为2020年的“东部领先、中部赶超东北、西部滞后”。3)人均GDP、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水平、人才资源和区位条件对县域城镇化率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各影响因素具有空间依赖性,对我国不同地区的解释力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空间自相关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特征及其演变——基于“位次—规模”法则的实证检验
8
作者 刘月 张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利用“位次—规模”法则,可以对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情况(Zipf指数)进行估算。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呈现出以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四大机场为核心枢纽,成都双流、杭州萧山、郑州新郑三大机场为区... 利用“位次—规模”法则,可以对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情况(Zipf指数)进行估算。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呈现出以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四大机场为核心枢纽,成都双流、杭州萧山、郑州新郑三大机场为区域枢纽的“4+3+N”空间发展格局;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Zipf指数低于美国同期的15.11%,且近年来呈逐渐下降趋势;考虑空间维度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估计结果显示,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存在空间竞争,2009—2018年Zipf指数为0.505~0.597,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高估了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Zipf指数达12.04%。通过定量测度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情况,可以为行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优化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提供新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位次—规模”法则 机场货运规模体系 Zipf指数 空间滞后模型(slm)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城市用地结构与空气质量关联性研究——以粤闽浙三省市县为例
9
作者 张虹 李超骕 曾献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文章以粤闽浙三省204个市县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空气质量指数(AQI)时空分布特征,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城市形态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粤闽浙三省年空气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北高... 文章以粤闽浙三省204个市县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空气质量指数(AQI)时空分布特征,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城市形态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粤闽浙三省年空气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空气污染热点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北部、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空气质量较好的冷点主要在福建省东北部。(2)季节尺度上,AQI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3)回归模型显示:城市用地结构越均衡越能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对空气质量改善作用不明显;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市、县,空气质量越容易得到改善,且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效应优于县城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交通因子、建成区用地规模对空气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夏季高温将加剧空气污染;年最高温平均值、年降水总量、植被覆盖指数对空气质量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时空特征 土地利用混合度 空间滞后模型(slm) 市县空间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朱柯馨 赵华伟 夏志青 《浙江金融》 2024年第3期20-35,共16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要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产业空间集聚是我国金融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我国30个省份(剔除西藏、港澳台地区)2008~2020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要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产业空间集聚是我国金融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我国30个省份(剔除西藏、港澳台地区)2008~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集聚二者空间分布演进过程,探析不同地区、不同金融集聚程度、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的影响差异性,以及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空间溢出效应,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动态空间滞后模型 四段式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基于PCA-SLM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时中 郭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56-2166,共11页
为准确评估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空间滞后模型(SLM),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呈循环“升-降”的变化特征,各省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东部地区大... 为准确评估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空间滞后模型(SLM),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呈循环“升-降”的变化特征,各省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最优,东北地区其次,而中西部地区欠佳,区域非均衡特征较为明显。2)以2012年为界,大气污染治理子系统指数排序差异显著;大气污染治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大子系统指数分别呈现“平稳发展”“波浪形升降”“先升后降”“整体下降”和“波动上升”的演变特征;截面上,大气污染治理压力指数最高,驱动力指数与状态指数居中,影响指数与响应指数最低,均呈不同的变动趋势。3)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高-高”“低-低”集聚特征;影响因素上,地方政府竞争、科技创新、贸易开放度显著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提升,上述因素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废气治理设施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作用相反,上述因素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阐释了提升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大气污染 治理效果 空间效应 主成分分析 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基于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承载力测算
12
作者 刘金森 张彦 +2 位作者 陈露东 罗宁 符珊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为解决大量分布式屋顶光伏接入电网,造成的电网消纳能力降低问题,研究了基于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承载力测算方法,提升光伏承载力测算效果。通过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情况;... 为解决大量分布式屋顶光伏接入电网,造成的电网消纳能力降低问题,研究了基于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承载力测算方法,提升光伏承载力测算效果。通过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能源消纳时空特征的分布情况;以能源消纳时空特征、远方有载调压开关分接头挡位、光伏接入容量为决策变量,以分布式屋顶光伏承载力最大值为目标函数,以潮流约束与电压概率约束等为约束条件,构建分布式屋顶光伏最大承载力测算模型;通过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分布式屋顶最大承载力测算结果。实验证明:在不同置信水平下,该方法均可有效测算分布式屋顶光伏最大承载力;应用该方法后,可有效降低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设备的三相不平衡度,提升电网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纳 时空特征 分布式 光伏承载力 空间滞后模型 粒子群
下载PDF
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研究
13
作者 金鑫 张昱 +1 位作者 李伟锋 韩金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为推进区级疾控中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2022年面板数据,通过集中度指数、集聚度、空间自相关指数... 目的:分析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为推进区级疾控中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2022年面板数据,通过集中度指数、集聚度、空间自相关指数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结果:天津市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度指数位于0.2以下,10个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资源集聚度均大于1,7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均大于1,地理面积维度卫生技术人员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空间滞后模型实证了区域之间存在邻近效应。结论:建议从提高编制使用、增加财政补助、加强院校合作方面改善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从城乡对口帮扶、资源投入倾斜、加强医防融合方面改善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不均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技术人员 均衡性 卫生资源集聚度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林志炳 吴志煌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9,171,共14页
“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用人工智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加速资源消耗,导致碳排放的增长,这表明人工智能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对其进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用人工智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加速资源消耗,导致碳排放的增长,这表明人工智能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对其进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数理模型反映人工智能对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呈现人工智能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人工智能助力减排的路径进行检验。数理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当人工智能发展到高智能阶段,将促进碳减排。而当人工智能处于弱人工智能时期,人工智能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结果表明:(1)省际碳排放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性。(2)当前人工智能对碳排放存在非线性影响,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促进—抑制—促进的三阶段影响,稳健性检验结果仍支持这一结论。(3)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三阶段促进影响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阶段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时期人工智能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呈现非线性。(4)中介效应模型显示,人工智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减少了碳排放,且节能减排技术的减排效果优于清洁能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碳排放 汉密尔顿函数 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农村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滞后模型
15
作者 何俊文 黄晓敏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9期31-35,共5页
本文选取2014—2021年全国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考察了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具体而言,农村电商发展对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 本文选取2014—2021年全国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考察了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具体而言,农村电商发展对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似乎更显著,从而导致本地区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另外,农村电商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市场辐射、示范效应和上下游产业联动等作用间接拉大周边地区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在鼓励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优化电商平台的监管机制,确保收益分配的公正性,以此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淘宝村 农户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研究
16
作者 郭鹏飞 马子鉴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关乎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和效率,更是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手段。研究基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和区域创新能力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Moran指数,测算并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城市数字...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关乎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和效率,更是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手段。研究基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和区域创新能力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Moran指数,测算并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和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变化趋势,进一步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LM),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和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是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在上游地区,重庆市相对更高;在中游地区,武汉市相对更高;在下游地区,上海市、苏州市和无锡市相对更高。二是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正向空间集聚效应。三是经济基础、教育水平和外贸水平对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和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据此,研究从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数字普惠金融 区域创新能力 耦合协调度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刘小妍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20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法综合评价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用时间固定的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城乡基本公共服...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20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法综合评价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用时间固定的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城乡融合水平逐步上升,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的城乡融合水平最高、发展最快;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也在逐步上升;同时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城乡融合有显著正效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该省以及邻省的城乡融合发展;最后,长江经济带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地理位置越远,城乡融合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 莫兰指数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T=S Model to Simula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18
作者 Wang Qing, Chen Guo-jie, Zhang Yu, Chen Yong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03B期893-896,共4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chanism theory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by using a modified Logistic model. It reveals regional evolution is an integration of fluctuation in temporal dimension and disparity in spatial dimensio...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chanism theory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by using a modified Logistic model. It reveals regional evolution is an integration of fluctuation in temporal dimension and disparity in spatial dimension. T = S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Logistic model to simulate the growth of per capita GDP in China from 1990 to 1999. The result shows that T=S model accurately simulates the tracks of economic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 model temporal & spatial model SIMULATION lag time effect economic growth
下载PDF
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卢新海 任文琴 +1 位作者 杨浩 柯善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城市交通实现紧凑式发展是必然趋势。土地要素作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探究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如何影响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对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东部地区84个城... 城市交通实现紧凑式发展是必然趋势。土地要素作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探究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如何影响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对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东部地区8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分别构建城市交通紧凑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城市交通紧凑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建立空间误差模型探究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解析了不同交通因子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差异化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9年东部地区城市交通紧凑度整体不断提升,且区域差距呈逐渐缩小之势。②研究期内东部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利用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效率值由2005年的0.393提升到2018年的0.618;2019年受政府环境规制影响效率值又下降为0.398。③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且交通可达性因子的影响力最强,公交系统效率因子居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子的影响力则稍弱。因此,基于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提出,城市交通发展应多途径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交系统效率,在落实区域交通可达性高标准的同时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中心城市应主动发挥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回应国家对构建紧凑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紧凑度 城市土地利用 超效率SBM模型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空间误差模型
下载PDF
均衡性转移支付、税制结构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时中 童梦梦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重视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税制结构的调节作用。基于极值熵值法测度的共同富裕综合指数构建面板Tobit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模型,从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税制结构的不同视角,探究上述因素对共同富裕的... 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重视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税制结构的调节作用。基于极值熵值法测度的共同富裕综合指数构建面板Tobit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模型,从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税制结构的不同视角,探究上述因素对共同富裕的多重影响,结果发现:从基准回归和空间滞后模型看,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共同富裕的直接和空间促进效应尚未体现,以直接税和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直接和空间效应显著为正,且均衡性转移支付能够调节税制结构的直接和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均衡性转移支付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由“门槛效应”引起的非线性关系,合理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随着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提升,其促进效应不断减弱。动态空间滞后模型显示,共同富裕滞后一期的直接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国政府优化财税体制、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性转移支付 税制结构 共同富裕 空间滞后模型 门槛效应 收入分配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