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Analysis on Urbanization Patterns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Spatial Economy and GIS 被引量:1
1
作者 GE Ying LIANG Q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193-198,共6页
Regional core cities are the growth pole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the issue about efficient urbanization pattern has always become a hot spot among researchers and policy makers. The Spatial Economy ca... Regional core cities are the growth pole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the issue about efficient urbanization pattern has always become a hot spot among researchers and policy makers. The Spatial Economy can be employed to improve it. Nevertheless, there actually exists an obvious gap between it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 em- pirical simulation. To do so, this paper modifies the measurement of initial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Stelder gave, and implements the empirical analyses of urban distribution in Zhejiang during the period of 1980–1990 by mean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in GIS environment. There are several interesting results achieved in this process. Firstly, given the values of parameters (transport cost is τ, substitution elasticity of manufacturing sector ρ, and income share of spending on manufacture δ), initial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have the different impacts on urban systems, namely, urban locations, numbers and sizes over time across space. Secondly, the cities were distributed without any overlay in geo- graphical space, which makes the patterns of urbanization generate the largest possible economic efficiencies. Thirdly, the urban systems—the location, number and size of cities—from the simul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re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in the real world during the testing periods. Such results may have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policy how to choose the way of urbanization in a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区域经济 城市化 城市经济管理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上海市产业空间活力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曦 《上海国土资源》 2023年第2期7-14,21,共9页
以上海市产业区块(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作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由开发程度、经济活力、社会活力和环境效益4大类16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根据各指标的量化表征,收集和融合处理了相关大数据,开展了单因子评价和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以上海市产业区块(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作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由开发程度、经济活力、社会活力和环境效益4大类16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根据各指标的量化表征,收集和融合处理了相关大数据,开展了单因子评价和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受规划定位因素影响,产业社区综合活力高于产业基地综合活力;受区位因素影响,中心城近郊产业区块综合活力高于远郊综合活力。据此提出高质量发展、加强产城融合、低碳低排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产业空间 活力评价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其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昊 刘军胜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10,共15页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以黄河中下游四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城市群政策实施前后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发展特征及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各城市群内部...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以黄河中下游四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城市群政策实施前后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发展特征及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各城市群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整体呈现出“中游弱下游强”、“以点带面”的发展特点;城市群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各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网络格局表现出“整体稀疏,局部紧密”的特点;四大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但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群政策实施后四大城市群网络密度增长2.7倍以上;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内部各节点城市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兰州、西宁、西安、郑州、开封、青岛是支撑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发展的核心节点城市;结构洞与核心-边缘分析发现,兰州、西宁、西安、郑州、开封、洛阳、青岛、潍坊等8个城市受到限制最小,竞争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空间结构与城市竞争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2
4
作者 赵燕菁 《规划师》 2004年第7期5-13,共9页
长期以来,城市结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范式中被看作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分支,而非规划的基础要素。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空间结构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具有比城市规模等规划核心要素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作用。将城市的空间结构... 长期以来,城市结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范式中被看作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分支,而非规划的基础要素。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空间结构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具有比城市规模等规划核心要素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作用。将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放到更广阔的视野,揭示城市结构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城市结构要素的组织,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师的基本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市场经济条件 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结构 城市竞争力 城市规划师 基础要素 核心要素 城市规模 结构要素
下载PDF
中国西部兰白西城市群经济增长结构分解及空间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贾卓 陈兴鹏 +2 位作者 马振邦 强文丽 李恩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6-1114,共9页
采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分解2010—2015年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区)经济增长结构;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41个县(区)经济增长总量及各分量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兰白西城市群呈现以兰州市和西宁市为双核心的"中心—外围"... 采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分解2010—2015年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区)经济增长结构;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41个县(区)经济增长总量及各分量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兰白西城市群呈现以兰州市和西宁市为双核心的"中心—外围"经济结构,兰州市的经济中心地位更为显著。(2)根据经济增长总量及各分量,将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区)分为经济快速增长型、经济滞后增长型、竞争力优势推动型和资源配置优势推动型等4种类型。(3)经济增长总量、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在空间上存在集聚性特征,竞争力分量在空间上存在随机分布性特征,资源配置分量在空间上存在负相关性特征。(4)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分量与经济增长总量的空间重合度较高,竞争力分量、资源配置分量与经济增长总量的空间重合度有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白西城市群 县域经济 偏离一份额四分量模型 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特征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市空间开发行为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颖 李润田 +2 位作者 帅坤 陈涛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17,共6页
城市空间开发控制是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为城市空间开发控制优化带来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机遇。文章在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逻辑和外部利润分析模式... 城市空间开发控制是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为城市空间开发控制优化带来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机遇。文章在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逻辑和外部利润分析模式,从规模经济、外部性、规避风险和交易费用4个方面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空间开发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监督、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4个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优化、完善城市空间开发控制和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的制度与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空间开发控制 制度经济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 优化策略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与组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洪 石婷婷 余梦雪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8,共10页
我国城市之间更加紧密和复杂的联系致使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以长三角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和交通通达度指数对引力模型加以修正,建立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从网络密度、... 我国城市之间更加紧密和复杂的联系致使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以长三角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和交通通达度指数对引力模型加以修正,建立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对网络结构特征加以描述,分析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的组织模式,测算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研究结论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密度较大且不够均衡,“核心-边缘”现象显著,呈现出“东南强、西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沿着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形成了具有较强吸引力的“Z字形”旅游经济廊道;“一核三极四轴”是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空间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组织模式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紧凑度动态分析及驱动力因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鹏飞 周国华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78-85,共8页
以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河南省2006—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熵值法建立多指标复合测度模型,重点考察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经济紧凑度,利用SPSS软件使用偏相关系数分析了影响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紧凑度的主要驱动力因子。研究表... 以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河南省2006—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熵值法建立多指标复合测度模型,重点考察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经济紧凑度,利用SPSS软件使用偏相关系数分析了影响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紧凑度的主要驱动力因子。研究表明,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紧凑度总体得分不高,且内部差异显著,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影响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紧凑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结构力和内源力,其次是市场力,而行政力和城市经济紧凑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今后中原城市群要继续提高内源力作用,合理使用行政力,提升结构力和市场力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四化"协调,促进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紧凑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经济紧凑度 熵值法 偏相关分析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格局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晓燕 刘文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3-61,共9页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法设计了地区间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在ESDA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各城市化因素对区域经济格局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表现为正的空间自相关,88.2353%的地市处于高-...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法设计了地区间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在ESDA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各城市化因素对区域经济格局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表现为正的空间自相关,88.2353%的地市处于高-高、低-低聚集状态;整体上城镇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临沂、泰安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公路交通运输、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环境污染制约经济发展。今后要有序有步骤的分层实施农业人口转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统筹经济与环境、交通、信息产业的关系,稳步推进山东省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模糊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计量分析 山东省
下载PDF
2003年以来山西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秀芳 张仲伍 +2 位作者 高涛涛 王东华 史雅洁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经济城镇化的指标,以历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围绕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利用EXCEL、SPSS、MAPGIS等软件,对2003年到2012年山西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定量分析.从时间的... 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经济城镇化的指标,以历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围绕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利用EXCEL、SPSS、MAPGIS等软件,对2003年到2012年山西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定量分析.从时间的对比来看,2006年以来山西的人口城镇化发展较快,经济城镇化水平带动效率处于较高的阶段.从空间上看,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在提高.太原市、阳泉市、大同市10年来人口城镇化发展一直阻力小.临汾市、长治市、晋城市、阳泉市的城市经济城镇化水平高,而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运城市、吕梁市的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时间分析 空间分析
下载PDF
Q型聚类分析法在城市经济空间分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学良 许礼刚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找出多个城市之间的比较优势和差距,为有关政策机构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采用Q型聚类分析法,以江西省为例,将其11个地级城市分成4个区域。这种方法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将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Q型聚类分析法 城市经济 空间分区
下载PDF
转轨体制国家中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发展模型——以长三角为例的逻辑推演
12
作者 陈前虎 周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经济地理空间的多中心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长期计划体制与思想的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呈现出相对滞后性。文章以长三角为假想案例,以西方标准的区域空间理论为原型,从制度经济学视角... 经济地理空间的多中心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长期计划体制与思想的影响,城市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呈现出相对滞后性。文章以长三角为假想案例,以西方标准的区域空间理论为原型,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审视多中心化的经济地理空间现象,通过理论逻辑推演,建立起一个立足于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区域空间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模型对理论研究的启示,提出了长三角构建成熟发达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的一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区域 交易成本 地方化经济 空间分析模型 中心—外围 长三角
下载PDF
城市的制度原型 被引量:56
13
作者 赵燕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8,共10页
一座理论大厦所能达到的高度,往往在其安放最初一块奠基石时,就已经决定了。城市研究今天所遇到的瓶颈,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对城市本质认识的不足。城市与非城市的差异,不在于其规模的大小、密度的变化;也不在于其分工的不同、产业的差... 一座理论大厦所能达到的高度,往往在其安放最初一块奠基石时,就已经决定了。城市研究今天所遇到的瓶颈,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对城市本质认识的不足。城市与非城市的差异,不在于其规模的大小、密度的变化;也不在于其分工的不同、产业的差异,而在于其公共产品的本质。城市是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集合。城市政府就是生产和提供这些公共产品的"企业"。同所有企业一样,城市政府的核心要素,就是其商业模式。不同商业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城市的成长路径。城市的制度原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城市问题,拓展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制度原型 空间分析
下载PDF
高铁网络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被引量:16
14
作者 兰秀娟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28,共23页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对度数中心度测度2008—2018年9个城市群高铁网络联系强度,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铁网络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对度数中心度测度2008—2018年9个城市群高铁网络联系强度,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铁网络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且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城市群高铁网络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加,高铁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大;高铁网络对城市群中心、发达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于对外围、欠发达城市的影响;高铁网络对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机制分析发现,高铁网络可以通过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功能分工来提升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高铁网络 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经济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下载PDF
西南地区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建琴 明庆忠 吴艳芳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西南地区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模型,并借助UCINET 6.0与ArcGIS软件分析其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8年西南地区整体网络结构逐渐趋于均衡,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网络空间...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西南地区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模型,并借助UCINET 6.0与ArcGIS软件分析其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8年西南地区整体网络结构逐渐趋于均衡,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网络空间分布呈“东密西疏,北密南疏”的特征,整合进程呈点状—集聚—旅游圈模式.将层次体系划分与核心-边缘分区结果进行结构对等性分析,划出了5个功能与地位属性相似的等级群体.基于分析结果并结合现有交通网络布局、旅游资源条件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提出空间一体化发展模式为4角增长极、3级廊道、3圈集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经济网络 空间结构 旅游地角色 社会网络分析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迎新 秦青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6-93,共8页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集聚分析和Getis⁃Ord G_(i)^(∗)指数分析三种方法对河南省2013年~2019年城市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河南省城市经济差异较为明显,...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集聚分析和Getis⁃Ord G_(i)^(∗)指数分析三种方法对河南省2013年~2019年城市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河南省城市经济差异较为明显,且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2)通过Lisa集聚图分析可知,河南省城市经济总体集聚模型只有高高和低低两种类型,表现为高高型集聚模式的城市始终为焦作和洛阳两个城市,驻马店一直为低低型集聚模式;(3)通过Getis⁃Ord G_(i)^(∗)指数分析河南省城市经济内部空间格局可知,城市经济热点区域一直分布在郑州和济源地区,次热点区域和0点区域随着年份的增长有所减少,而次冷点和冷点区域在增多.基于以上结果,为解决河南城市经济差异这一现状,提出针对性地建议对策,来促进河南省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GIS 全局空间自相关性 Lisa集聚分析 Getis⁃Ord G_(i)^(∗)指数
下载PDF
2010—2019年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经济发展趋势演变
17
作者 尹正 孙睿 管盈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3-49,共7页
为研究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的经济差异,探究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以中原经济区30个主体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2010—2019年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为研究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的经济差异,探究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以中原经济区30个主体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2010—2019年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其中,核心区内部差异较辐射区明显。区域经济重心在郑州境内不断向东南转移,椭圆呈现收缩态势。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高值区(HH类型)主要集聚在中原经济区西部,经济发展低值区(LL类型)主要分布在经济区东南部,而经济发展低高值区(LH类型)主要围绕在高值区附近。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呈现趋同现象,多数城市会维持原有的经济类型。在不同邻域环境的影响下,与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为邻会增加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并抑制其向下转移的可能性,反之则会抑制其向上转移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 空间马尔科夫模型 时空演变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彭十一 俞雅静 赵琪琪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15,共17页
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均呈现缓慢平稳增长... 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和城乡融合的时空演化特征,探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均呈现缓慢平稳增长态势,但是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均衡,呈现“东-中-西”的梯度下降趋势,空间分异特征也较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由东到西辐射扩张的显著趋势。②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总效应显著为正。即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城乡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数字技术也为城乡全面融合提供了条件。③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东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乡融合,而中部地区的数字发展水平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呈现抑制作用,对城乡融合水平高的地区显著为正,对邻近地区显著为负,在低城乡融合水平地区不显著。④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及产业数字化应用程度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实施数字化驱动战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系统GMM估计 异质性分析
原文传递
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平军 丁四保 +1 位作者 修春亮 魏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2-1179,共8页
城市化的内在协调性是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国民生计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基于对城市化概念与内涵的认知———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中人是行为主体,经济是驱动力,空间是载体,构... 城市化的内在协调性是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国民生计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基于对城市化概念与内涵的认知———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中人是行为主体,经济是驱动力,空间是载体,构建了城市化综合测度指标,并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城市化层级结构演变过程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城市化具有如下特征:①城市化总量时序演变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存在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综合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变化趋势,但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粗放增长的内在特征;②整个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由人口城市化导向型向经济城市化导向型转变的过程;③城市化相关系数的时序演变与人口城市化集聚程度>空间城市化集聚程度>经济城市化集聚程度的演变趋势密切相关,表明综合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地域协调性最高,而与经济的最低;④城市化等级体系空间结构及其时序演变具有首位度城市层级结构、城市层级结构动态演变,以及城市化地域协调性不强等特征;最后就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湖北省今后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 城市层级体系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湖北省
原文传递
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时空差异演变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谢磊 李景保 +2 位作者 何仁伟 赵中花 史文涛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73,97,共8页
建立了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992-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县域的经济综合得分,后用标准差和聚类分析法、ESDA结合SPSS和ArcGIS软件等分析其时空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发现在时间上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心... 建立了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992-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县域的经济综合得分,后用标准差和聚类分析法、ESDA结合SPSS和ArcGIS软件等分析其时空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发现在时间上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差异同步波动缩小,但前者远大于后者。并指出在空间上高、低水平县域分别向中心和外围区域集中,呈现"凸"字形空间格局;低水平县域占多数,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形;外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低,高水平县域一般是地级市市区。全域自相关分析的Moran’s I值从1992年的0.183963上升至2010年的0.417067,这说明空间结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研究时段内呈现出明显的两级"核心—边缘"结构,且第一级居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长株潭城市群 县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时空差异 空间结构 空间自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