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Ili River Valley,Xinjiang,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SUN Guojun LI Weihong +1 位作者 ZHU Chenggang CHEN Yan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529-538,共10页
Soil carbon to nitrogen(C/N) rati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reflecting soil quality and ecological function,and an indicator for assessing carbon and nitrogen nutrition balance of soils.Its variation ref... Soil carbon to nitrogen(C/N) rati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reflecting soil quality and ecological function,and an indicator for assessing carbon and nitrogen nutrition balance of soils.Its variation reflects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of soil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N ratio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Ili River valley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Northwest China,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including correlation analysis,geostatistic alanaly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C/N ratio varied from 7.00 to 23.11,with a mean value of 10.92,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31.3%.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ongitude,altitude,precipitation,soil water,organic carbon,and total nitroge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il C/N ratio(P < 0.01),whereas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soil C/N ratio and latitude,temperature,soil bulk density and soil p H.Ordinary Cokriging interpolation showed that r and ME were 0.73 and 0.57,respectively,indicating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was high.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the soil C/N ratio was 6.4 km,and the nugget effect of the soil C/N ratio was 10% with a patchy distribution,in which the area with high value(12.00–20.41) accounted for 22.6% of the total area.Land uses changed the soil C/N ratio with the order of cultivated land > grass land > forest land > garden.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factors,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ould independently explain 26.8%and 55.4% of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soil C/N ratio,while human activities could independently explain 5.4% of the spatial features only.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N ratio in the study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managing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and for improving ecological function to similar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 伊犁河谷 碳氮比 驱动因素 新疆 西北 多元回归分析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of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ld Industrial Base:A Case of Jili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LI Linshan MA Yanj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486-497,共12页
The primary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of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Industrial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dex and concentration rat... The primary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of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Industrial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dex and concentration ratio are used in this paper.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are also applied to try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driving mechanisms on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degree of Jilin Province is increasing gradually.The spatial polarization structure is visible;and the central region is the agglomeration area,in addition,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Changchun Proper present a trend of dispersion;2) the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as changed,and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declining,while the proportions of technology-intensive and capital-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relatively rising;3) marketing level,location accessibility,labor resources,capit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scale economy and the level of globalization affect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with different degree.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ffects about employment,technology,the quality of residents and the export-oriented market on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ratio;4) in the future,the impact of policy and institution,export-oriented market and quality of resident on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pattern will be more pro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集聚 时空格局 制造业 吉林省 影响因素 地理 演变 产业集聚
下载PDF
Digit Ratio Predicts Spatial Memory Performance in Women
3
作者 Lili Tcheang Neil G. Muggleton Vincent Walsh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3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of the 2nd and 4th digits of the hand is an indicator of prenatal testosterone exposure and has been shown to be a within sex correlate of various abilities, such as visuo-spatial processing in...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of the 2nd and 4th digits of the hand is an indicator of prenatal testosterone exposure and has been shown to be a within sex correlate of various abilities, such as visuo-spatial processing in men. However, a number of studies report such links also exist in women, whilst others show no link for either sex. Using a unique paradigm that sub-divides visuo-spatial processing into a distinct subset of component skills we foun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finger ratio and spatial memory performance specifically under stereo viewing conditions in women. We argue that the current ambiguity regarding links between digit-ratio and visuo-spatial ability is the result of a lack of clarity between the component skills recruited in different visuo-spatial tasks. Our task independently tested a subset of the component skills used in visuo-spatial tasks such as: mental rotation, cross-dimensionality processing and feature detec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digit-ratio, a physical parameter linked to prenatal testosterone levels, indicates performance on a distinct aspect of visuo-spatial processing in women, without contradicting previous links for visuo-spatial processing in men. These results offer an explanation for the differences in previous findings linking visuo-spatial processing in both men and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 ratio VISUO-spatial MEMORY spatial MEMORY MENTAL Rotation SEX DIFFERENCES
下载PDF
Using the Spectral Similarity Ratio and Morphological Operators for the Detection of Building Locations in Very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s 被引量:1
4
作者 Katia Stankov Dong-Chen He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3年第3期309-324,共16页
关键词 高空间分辨率 数学形态学 图像检测 多光谱 地点 遥感影像 相似比 IKONOS影像
下载PDF
基于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钢板多阵元Lamb波电磁超声换能器设计与优化
5
作者 石文泽 李淇鑫 +2 位作者 卢超 胡博 刘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71-2387,共17页
为了解决传统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受脉冲功率放大器额定参数(占空比,最大脉冲宽度等)限制而导致的脉冲压缩效果下降、检测速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多阵元Lamb波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建立了基于tone-burst... 为了解决传统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受脉冲功率放大器额定参数(占空比,最大脉冲宽度等)限制而导致的脉冲压缩效果下降、检测速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多阵元Lamb波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建立了基于tone-burst信号激励-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多阵元Lamb波EMAT检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永磁体的配置形式、阵元序列长度、激励信号周期数、曲折线圈匝数等因素对脉冲压缩后的主旁瓣比和主瓣宽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曲折线圈匝数为4和Barker码序列长度为13位的多阵元EMAT在配置3对外置永磁体后,其信噪比(SNR)可提高9.8 dB。综合考虑检测回波的空间分辨率和SNR,多阵元Lamb波EMAT最佳参数为:曲折线圈匝数为10、激励信号周期数为11、Barker序列为13位,并配置3对外置永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Barker码脉冲压缩 多阵元Lamb波EMAT 信噪比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Raptor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光通信系统设计
6
作者 郝兵 吴迪 萧威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复用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固定比例像素化VLC系统。系统首先执行空间角度映射,使数据的传送可在角域中进行;同时利用R...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复用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固定比例像素化VLC系统。系统首先执行空间角度映射,使数据的传送可在角域中进行;同时利用Raptor编码方法来跟踪由于窗口截断而引起的数据信道特性变化;然后对于使用高速相机捕捉到的一系列时变图像,利用散景效应获得所有链路距离上的固定比例图像。实验利用液晶显示器和高速相机,对所提出的VLC系统进行了验证。与传统的像素化MIMO系统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在未对准朝向的情境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从而在多路复用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可见光通信 Raptor编码 空间角度映射 固定比例
下载PDF
街道界面与街道网络的形态关联性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7
作者 周钰 卢曼 唐诗 《新建筑》 2024年第3期142-146,共5页
街道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其街道界面与街道网络的形态关联性。街道界面形态的测度参数为界面密度与近线率,街道网络形态的测度参数为整合度与选择度。结果显示:界面... 街道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其街道界面与街道网络的形态关联性。街道界面形态的测度参数为界面密度与近线率,街道网络形态的测度参数为整合度与选择度。结果显示:界面密度与整合度、选择度在全局尺度下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分区尺度下仅与整合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近线率与整合度、选择度在全局尺度下均未呈现出相关性,但在分区尺度下与整合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总体而言,街道可达性越高,则对应的街道界面也越密集;但街道界面是否也越整齐则因不同的城市肌理类型而呈现出差异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城市形态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项形态要素在不同城市尺度上与城市空间活力的关联性,可为我国建设充满活力的街道空间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界面 街道网络 界面密度 近线率 空间句法 城市更新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水平、耦合协调度与空间分布特征
8
作者 李洪伟 闵婷 +1 位作者 马冬阳 陶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以全国282个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熵权法与加权秩和比法测算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中国城市经济韧性三大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其空间分布的... 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以全国282个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熵权法与加权秩和比法测算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中国城市经济韧性三大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其空间分布的整体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9年,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整体处在中等水平且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同时区域差异较大;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总体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但各地区三大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增长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正相关性,且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方向性。由此建议采取措施扎实推进城市经济韧性及城市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全方位提升,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加权秩和比法 耦合协调模型 空间分析
下载PDF
信江多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河流氮磷输出响应
9
作者 李梦冰 周丙娟 +3 位作者 孙聪康 陈勇 罗凯 王金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5-798,共14页
【目的】近年来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总氮和总磷已成为水体污染衡量指标之一,河流氮磷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流域土地利用的影响,为保障信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开展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氮磷输出响应研究对判定流域养分流失风险级别... 【目的】近年来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总氮和总磷已成为水体污染衡量指标之一,河流氮磷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流域土地利用的影响,为保障信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开展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氮磷输出响应研究对判定流域养分流失风险级别、划定流域优先治理区、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方法】选取信江流域的16个子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20年地表覆盖数据、高程数据、河网数据和2020年河流断面总氮与总磷监测数据,参考“源-汇”理论并利用洛伦兹曲线,构建土地利用空间负荷比指数,最后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探讨流域氮磷输出与土地利用的时空关系。【结果】①相对高程、坡度、相对距离和综合的LWLI指数均值不超过0.3,表明流域当前土地利用的氮磷污染风险较低。②从三类空间要素对污染负荷贡献的角度来看,结果显示由大到小依次为LWLI_(s)、LWLI_(e)和LWLI_(d),表明相对高程和坡度对流域空间污染负荷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流域内位于中高海拔、坡度陡峭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③从“源-汇”地类结构和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与氮磷输出的Pearson关系,发现土地利用空间负荷比指数同氮磷浓度的相关系数要比源汇地类面积结构的更高,存在更显著的相关性,能更有效表征流域的总氮、总磷流失量。【结论】从“源-汇”视角出发,将“源-汇”理论应用于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负荷时空演变分析,定量分析多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负荷与河流水质的关系,为水污染的治理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可进一步为信江流域区划研究提供基础,为信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提供借鉴经验,为信江流域改善生态环境和水质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江流域 土地利用格局 “源-汇”理论 土地利用空间负荷 洛伦兹曲线 氮磷
下载PDF
空间整形飞秒激光高效制备纳米光栅
10
作者 赵昶栋 刘永刚 +6 位作者 魏文卿 张航 邓琥 刘泉澄 胡建波 尚丽平 李占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针对常规物镜聚焦飞秒激光光斑较小,难以单次直写加工成型大面积纳米光栅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空间狭缝整形的飞秒激光脉冲直写方法。通过开展单晶硅表面纳米光栅结构对加工系统的参数依赖关系研究,获得入射整形飞秒激光能量密度8.00μ... 针对常规物镜聚焦飞秒激光光斑较小,难以单次直写加工成型大面积纳米光栅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空间狭缝整形的飞秒激光脉冲直写方法。通过开展单晶硅表面纳米光栅结构对加工系统的参数依赖关系研究,获得入射整形飞秒激光能量密度8.00μJ/cm^(2)、扫描速度9 mm/s、狭缝宽度0.40 mm的优化条件。采用SEM、AFM等手段对光栅进行微观表征,结果表明,单次扫描所制备的纳米光栅结构具有极高的宽度(41.20μm),说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提升一次成型大面积纳米光栅结构的制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直写 空间整形 纳米光栅 纵横比
下载PDF
旅游生态效率评价与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11
作者 王巧 陈琦 +2 位作者 赵蓉蓉 陈秋华 王楠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以2014—2020年福建省及毗邻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一比值法评价旅游生态效率,借助引力矩阵、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空间网络结构,并讨论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明显,闽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高于闽... 以2014—2020年福建省及毗邻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一比值法评价旅游生态效率,借助引力矩阵、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空间网络结构,并讨论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明显,闽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高于闽南、闽东、闽西地区,且仅有闽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优于邻市;旅游生态效率呈现“沿海势弱,内陆均衡,北端聚强,南端落后”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内绝对差异仍然存在,低值城市间差异有所缩小;旅游生态效率网络结构发育程度低,但关联度不断上升;核心节点控制作用有所削弱,愈来愈多的城市“核心化”发展,网络结构日益稳健。因此,建议扩大规模经济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联结区域发展,打造优劣互补、互通有无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效率 单一比值法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青海省湟水流域潜在地质灾害识别与易发性评价
12
作者 高崇越 赵健赟 +2 位作者 王志超 温兰冲 姜传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7,共13页
[目的]明确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为该地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识别地质灾害点,结... [目的]明确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为该地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识别地质灾害点,结合地形因素、地质因素、环境因素、气象因素、人类活动因素进行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建立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频率比(frequency response,FR)模型并检验,利用返回概率值进行易发性评价。[结果]①湟水流域所分布的潜在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为主,多种类型潜在地质灾害并生。滑坡与不稳定斜坡通常发育于坡度较缓的山坡上,通常伴有大量张拉与剪切裂缝,尤其在雨季发育明显,对山体下方交通、居民安全构成威胁。发育于河谷两岸的滑坡与不稳定斜坡还可能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进一步加剧灾害风险。崩塌多发育在岩石结构较为疏松或风化严重的陡峭山壁,因地质脆弱,加之降雨等自然因素刺激,易使山体土块、岩石块下落,对下方的居民区和交通线路构成威胁。②研究区2425—3650 m高程区间的地质灾害分布较多,东北向为地质灾害易发坡向;地质灾害易发性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gital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加而降低,随坡度、地形起伏度、日降水量增加而升高,随距断层距离增加而减少。③湟水流域高易发区及较高易发区,面积约5937.60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约38.78%,主要集中在湟水流域南、北边缘地区,湟中、大通、海晏交界处,以及建筑区周边边坡上。④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模型预测性能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7,易发区由高至低FR逐级减小,与实际灾害点的分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⑤断层核密度为湟水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子,坡向、地形起伏度、道路核密度次之,剖面曲率对地质灾害发育影响最小。[结论]①利用SBAS-InSAR技术能有效识别湟水流域潜在地质灾害,LR-FR模型获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可靠。②湟水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植被覆盖率较低、降雨量较大、距离断层近的地区,断层核密度为地质灾害易发性的主控因子。③湟水流域的地质灾害具有多发性、突发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给当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流域 SBAS-InSAR 逻辑回归—频率比 空间分布 易发性评价 地质灾害
下载PDF
纵横比自适应的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
13
作者 许凯 李婷 葛洪伟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22,共14页
在目标跟踪中,传统相关滤波算法无法感知运动目标尺度纵横比变化,且易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跟踪失败。为此,提出了纵横比自适应的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首先,参考平均峰值相关能量(Average peak-to-correlation energy,APCE)和响应峰... 在目标跟踪中,传统相关滤波算法无法感知运动目标尺度纵横比变化,且易受复杂环境影响导致跟踪失败。为此,提出了纵横比自适应的时空正则化相关滤波算法。首先,参考平均峰值相关能量(Average peak-to-correlation energy,APCE)和响应峰值对每个特征的响应图进行加权融合,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其次,结合近正交性和空间正则化提出一种新的一维边界滤波器,通过定位目标包围框的四个边界位置实现对目标尺度和纵横比变化的自适应检测,有效抑制了边界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响应输出的峰值旁瓣比(Peak-to-sidelobe ratio,PSR)独立地调节各边界滤波器的学习率,防止模型退化。在OTB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该算法表现出理想的跟踪效果,在各个挑战属性上相较于其他优秀算法均取得了更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相关滤波 空间正则化 自适应纵横比 模板更新 响应融合
下载PDF
成分数据的变系数地理加权空间滞后模型
14
作者 黄婷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56-2264,共9页
针对已有模型无法刻画面类型空间依赖下成分数据的空间异质性,提出模型参数可变的成分数据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假定空间滞后参数、成分型系数、数值型系数为位置坐标的函数,允许空间效应和变量关系在全局空间上非均匀分布。基于等距对... 针对已有模型无法刻画面类型空间依赖下成分数据的空间异质性,提出模型参数可变的成分数据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假定空间滞后参数、成分型系数、数值型系数为位置坐标的函数,允许空间效应和变量关系在全局空间上非均匀分布。基于等距对数比(ilr)变换、工具变量法和局部线性地理加权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数值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模型的表现优于已有的成分数据空间自回归模型,并且参数估计量是有效的。基于一组实际数据,说明所提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数据 面数据 空间异质性 等距对数比变换 地理加权模型
下载PDF
地磁异常识别技术在松原5.7级地震前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于畅 吕铁鑫 +2 位作者 马小溪 朱彤 朱玉玲 《防灾减灾学报》 2024年第1期16-20,28,共6页
运用地磁异常识别技术对2018年5月28日松原5.7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展开研究。采用加卸载响应比法、逐日比法、日变化空间相关法、异常叠加法对吉林省三岗台、通化台及东北地区邻近的大连台、营口台、朝阳台、铁岭台等台站,运用松原5.7级... 运用地磁异常识别技术对2018年5月28日松原5.7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展开研究。采用加卸载响应比法、逐日比法、日变化空间相关法、异常叠加法对吉林省三岗台、通化台及东北地区邻近的大连台、营口台、朝阳台、铁岭台等台站,运用松原5.7级地震前18个月内的地磁预处理分钟值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异常判定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卸载响应比法、逐日比法和日变化空间相关法的基础上,运用异常叠加法提取的地磁异常,其预测的位置与真实值更加接近,预测结果对省内地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逐日比 日变化空间相关 地磁 异常叠加 异常识别
下载PDF
择伐对尖峰岭马占相思和杉木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杨佳 彭文成 +4 位作者 廖立国 王如 黄士绮 段左俊 吴彪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为探索尖峰岭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择伐对马占相思和杉木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文章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3种空间结构指标,分析尖峰岭马占相思、杉木次生林10块标准地的林分空间结构,并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马占相思... 为探索尖峰岭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择伐对马占相思和杉木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文章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3种空间结构指标,分析尖峰岭马占相思、杉木次生林10块标准地的林分空间结构,并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马占相思和杉木试验样地,择伐样地中的马占相思和杉木,分析择伐对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马占相思和杉木次生林混交度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水平;从大小比数来看,林分以中庸状态为主;从角尺度来看,林分以团状分布为主。(2)两个试验样地均表明择伐可促进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比较不合理的,人为措施干预后,优化效果明显;林分空间结构较为稳定的,人为措施干预效果较弱。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不同林分的空间结构状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林分结构优化和向顶级群落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整体空间桁架体系在某大跨悬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廖振 兰海涛 +1 位作者 朱筱俊 路琪 《江苏建筑》 2024年第1期24-28,36,共6页
文章以某大跨悬挑工程为背景,对比分析了实腹工字钢钢梁体系、大跨平面圆管桁架体系、整体空间桁架体系等3种不同的大跨悬挑结构承重体系,最终选用整体空间桁架体系。系统阐述了其建筑造型特点及结构布置形式,并基于计算软件开展了受力... 文章以某大跨悬挑工程为背景,对比分析了实腹工字钢钢梁体系、大跨平面圆管桁架体系、整体空间桁架体系等3种不同的大跨悬挑结构承重体系,最终选用整体空间桁架体系。系统阐述了其建筑造型特点及结构布置形式,并基于计算软件开展了受力性能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空间桁架体系设置合理,在满足建筑功能造型的条件下,构件应力比均得到合理控制,结构安全冗余度较高。同时,结合建筑自身造型特点,重点介绍了本工程中应用的3种增强大跨悬挑结构抗倾覆性能的措施。文章对此类大跨悬挑结构提出的相关设计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悬挑结构 整体空间桁架体系 应力比 抗倾覆性能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8
作者 孟长青 董子娇 +3 位作者 刘柯莹 王远坤 张验科 钟德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0,58,共9页
为探究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可识别特性与时空演变特征,基于标准化蒸发胁迫比研究了1980—2020年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密度聚类算法提取骤发干旱斑块分析了斑块质心的轨迹变化,并探讨了骤发干旱暴发初期气象要素的异常... 为探究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可识别特性与时空演变特征,基于标准化蒸发胁迫比研究了1980—2020年嘉陵江流域骤发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密度聚类算法提取骤发干旱斑块分析了斑块质心的轨迹变化,并探讨了骤发干旱暴发初期气象要素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流域西北部骤发干旱强度更高且发展速度更快,流域南部骤发干旱持续时间更长;流域骤发干旱事件主要发生在4—11月,且骤发干旱事件的质心主要沿东北和西北方向迁移;嘉陵江流域的骤发干旱主要由高温和降水共同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发干旱 标准化蒸发胁迫比 密度聚类算法 质心迁移 时空演变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土石坝蓄水饱和湿化变形探讨
19
作者 孙向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土石坝在蓄水期产生的过量变形会导致坝体结构应力重分布,进而使得某些部位损坏。对此,大量学者在筑坝料室内湿化特性及土石坝初期蓄水阶段应力变形的有限元模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土石坝蓄水阶段变形控制水平,对现有... 土石坝在蓄水期产生的过量变形会导致坝体结构应力重分布,进而使得某些部位损坏。对此,大量学者在筑坝料室内湿化特性及土石坝初期蓄水阶段应力变形的有限元模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土石坝蓄水阶段变形控制水平,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坝料室内湿化试验技术的核心在于湿化变形测量、含水量测量及应力控制方法,在这些方面仍待进一步优化;关于湿化机理,目前仍缺乏有力的验证;按不同的湿化变形分解模式,会得到各异的湿化变形经验模型;“初应变法”数值模拟需假定湿化应变分解法则,“初应力法”得到的湿化变形较小。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以湿化孔隙比取代湿化变形,研究浸水饱和全过程中的孔隙比—饱和度关系的新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蓄水饱和 三轴湿化试验 湿化变形 湿化孔隙比 有限元模拟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覃青连 徐斌 +4 位作者 韦雪 苏玉璐 林越东 李峤 唐咸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44,共7页
目的比较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四种模型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价值,为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为例,收集南宁市行政区... 目的比较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四种模型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价值,为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模型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为例,收集南宁市行政区划矢量地图、道路交通网络矢量图、妇幼卫生资源及需求人口等资料,采用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从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多尺度上综合评估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结果四种模型均发现南宁市妇幼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呈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可及性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但不同模型和不同空间尺度下探测到的可及性高值/低值区域,可及性递减趋势,可及性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等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供需比例法、重力模型、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及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在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不同,测算出的空间可及性强度亦不同。应用时需参考四种模型结果从多维空间尺度上仿真现实情景,综合评估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空间可及性 供需比例法 重力模型 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