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isotropic creep behavior of soft-hard interbedded rock masses based on 3D printing and digital imaging correl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1
1
作者 TIAN Yun WU Fa-quan +5 位作者 TIAN Hong-ming LI Zhe SHU Xiao-yun HE Lin-kai HUANG Man CHEN Wei-zh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1147-1158,共12页
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used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ompared to other materials,3D layer-by-layer printing specimens are extremely similar to the inherent... 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used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Compared to other materials,3D layer-by-layer printing specimens are extremely similar to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of natural layered rock masses.In this paper,soft-hard interbedded rock masses with different dip angles were prepared based on 3D printing(3DP)sand core technology.Uniaxial compression creep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its anisotropic creep behavior based on digital imaging correlation(DIC)technolo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isotropic creep behavior of the 3DP soft-hard interbedded rock mas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dip angles of the weak interlayer when the stress is at low levels.As the stress level increases,the effect of creep stress on its creep anisotropy increases significantly,and the dip angle is no longer the main factor.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long-term strength and creep failure strength always appears in the weak interlayer within 30°–60°,which explains why the failure of the layered rock mass is controlled by the weak interlayer and generally emerges at 45°.The tests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oretical and other published studies.The feasibility of the 3DP soft-hard interbedded rock mass provides broad prospects and application values for 3DP technology in future experimental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rinting Soft-hard interbedded rock mass Digital imaging correlation technology Weak interlayer Anisotropic creep
下载PDF
Fine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Drying Strain of the ELM Board via DIC Technology
2
作者 Yuanchu Liu Xiaodong Zhu +5 位作者 Zhengmin Jin Yingying Liu Qingjian Wei Bonan Liang Yingchun Cai Jingyao Zhao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SCIE EI 2023年第2期567-580,共14页
In this paper,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train on the cross-section during the wood drying is explored.Therefore,strain regularity on the cross-section of 50 mm thickness elm(Ulmus rubra)board at the... In this paper,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train on the cross-section during the wood drying is explored.Therefore,strain regularity on the cross-section of 50 mm thickness elm(Ulmus rubra)board at the temperature of 40℃and 80℃is detected via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ology.Hence,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ngential and radial strain at surface and core layers was deno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distribution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board is uneven.Moreover,a large drying shrinkage strain occurs at the near-core layer,while the maximum strain difference reaches 4.08%.Hence,the surface of the board is cracked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The radial strain of the board is higher than the tangential strain in the early stage of drying,while these strains are reversed in the later stage of drying.The temperature i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angential and radial strains of the elm board.These differences at the core layer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surface layer.The conducted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cess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ology drying strain fine characterization moisture content distribution
下载PDF
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下层理页岩的致裂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国梁 毕京九 +3 位作者 董智文 赵桐德 赵建宇 赵康朴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共15页
为探究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下层理页岩的爆破致裂机理,采用切缝药包,对四种切缝角度下的页岩立方体试件进行爆破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页岩试件表面应变场的演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了微裂纹孕育至宏观裂纹贯通的内在机理,并基于... 为探究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下层理页岩的爆破致裂机理,采用切缝药包,对四种切缝角度下的页岩立方体试件进行爆破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页岩试件表面应变场的演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了微裂纹孕育至宏观裂纹贯通的内在机理,并基于盒维数理论计算了不同切缝角度下页岩试件表面裂纹的分形维数,采用Matlab软件对爆后块度的筛分方法进行了编程分析,开发了全自动的粒径分析程序,实现了粒径圈定的可视化。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不同比例爆距内的裂纹总密度与比例爆距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切缝方向与层理弱面的夹角对微观损伤区域出现的位置影响显著,当层理弱面与切缝方向平行时,损伤区域多集中于层理弱面处,对宏观裂纹的扩展路径影响显著,易于形成单一裂纹;层理弱面处的能量泄漏是造成页岩爆破破碎效果较差的重要因素,当切缝方向与层理弱面一致时,试件爆后的大块占比较高,爆后块度的分形维数平均值在各组间最低,仅为0.7843,而当切缝方向与层理面垂直时,试件的爆后块度分布较为均匀,爆后块度的分形维数平均值达到了2.5233,爆破破碎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爆破 裂隙场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块度筛分程序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和DIC的金属材料氢脆性能测试实验
4
作者 蒋鹏 吴爽 +2 位作者 黄洋 邢雷 张丰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7,共8页
该实验针对天然气掺氢管道混输过程中产生的临氢金属氢脆问题,以X80管线钢为对象,采用声发射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氢脆性能的动态测试。实验设计为对材料进行充氢后拉伸,采用电化学充氢法充氢,并设置4种不同充氢时... 该实验针对天然气掺氢管道混输过程中产生的临氢金属氢脆问题,以X80管线钢为对象,采用声发射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氢脆性能的动态测试。实验设计为对材料进行充氢后拉伸,采用电化学充氢法充氢,并设置4种不同充氢时间。拉伸过程中通过DIC技术测量并计算静态氢脆性能参数和氢脆敏感系数,同时利用等效应变云图和声发射计数峰值时域分布的变化规律作为氢脆性能的动态参量,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金属氢脆性能动态测试系统。该实验适合作为学生研究型教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充氢 声发射监测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实验设计
下载PDF
温拌再生沥青砂浆二次老化前后抗反射开裂性能评价
5
作者 李超 田泽华 +3 位作者 王岚 高杰 谢晓枫 郭莹莹 《市政技术》 2024年第9期183-190,共8页
为研究温拌再生沥青路面的抗反射开裂性能,结合Overlay Tester(OT)试验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研究了长期老化后废旧沥青混合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砂浆抗反射开裂性能的... 为研究温拌再生沥青路面的抗反射开裂性能,结合Overlay Tester(OT)试验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研究了长期老化后废旧沥青混合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砂浆抗反射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二次老化后,RAP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砂浆的抗反射开裂性能影响显著,二者成负相关关系;在相同的老化条件下,不同RAP掺量的再生沥青砂浆裂缝扩展规律基本一致,二次老化后再生沥青砂浆的反射裂缝在初期开裂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温拌再生沥青砂浆 二次老化 反射开裂 DIC技术
下载PDF
2D-SiC/SiC复合材料的弹丸冲击损伤及冲击后拉伸性能
6
作者 李广宇 岳一凡 +3 位作者 王波 张程煜 索涛 李玉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4-500,共7页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等高温部件处,但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异物碎片冲击,这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轻气炮对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SiC/SiC试样进行弹丸冲击,利用高速摄像机...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等高温部件处,但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异物碎片冲击,这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轻气炮对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SiC/SiC试样进行弹丸冲击,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冲击过程,使用光学显微镜和CT观察异物损伤(FOD)的表面和内部结构,探讨了2D-SiC/SiC复合材料的高速冲击损伤特性。结果表明,2D-SiC/SiC复合材料的高速冲击损伤形式包括锥形裂纹、层间分层、纤维断裂以及基体压溃等。通过表征损伤发现,试件背部损伤和边缘处分层损伤由反射拉伸波造成,随着冲击速度提升,弹丸与拉伸波共同作用会造成试件穿透,试件边缘分层损伤减弱。对高速冲击后的试件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明确了剩余力学性能与冲击速度、弹丸直径的关系,表明剩余拉伸强度是表征冲击损伤程度的有效参数。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获得拉伸过程中的应变分布,并结合不同弹丸直径、冲击速度冲击后的剩余拉伸强度,进一步对比探究不同变量对冲击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丸直径是高速冲击损伤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高速冲击 异物损伤 剩余拉伸强度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膨胀土三维裂隙扩展特性研究
7
作者 张红日 杨济铭 +4 位作者 徐永福 肖杰 韩仲 汪磊 林宇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9-323,共15页
为探究膨胀土三维裂隙动态扩展特性及机制,搭建恒温恒湿环境箱,通过双目相机实时采集4、8、16mm厚度下矩形和圆形膨胀土裂隙图像,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重建裂隙三维形态,量化裂隙扩展机制和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三维裂隙动态拓展特... 为探究膨胀土三维裂隙动态扩展特性及机制,搭建恒温恒湿环境箱,通过双目相机实时采集4、8、16mm厚度下矩形和圆形膨胀土裂隙图像,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重建裂隙三维形态,量化裂隙扩展机制和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三维裂隙动态拓展特征方面,土体开裂时存在时空各异的收缩中心,收缩中心的数量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减少,收缩中心数量越多,裂隙网络形态越复杂;收缩中心运动形式呈纵向沉降,沉降量与裂隙土块含水率相关;裂隙土块周围颗粒运动矢量呈碗状朝收缩中心运动。各收缩中心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土体收缩时产生剪切应力,部分裂隙发育方向发生偏转,导致裂隙网络衔接呈多样性。膨胀土开裂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裂隙土块的翘曲,裂隙土块翘曲形成及运动机制如下:裂隙土块发育形成后,土块整体呈现“外干内湿”湿度差,随之产生的剖面基质吸力差引起了垂直方向收缩变形梯度,进而产生驱动裂隙土块上凹的曲卷力矩并朝着收缩中心聚拢,促使土块翘曲形成。该试验和分析结果可以为膨胀土裂隙发育规律认知、分析和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三维动态拓展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干燥翘曲
下载PDF
内置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变形协调及损伤行为研究
8
作者 李文博 刘朝晖 +3 位作者 柳力 赵华 张允宝 王观次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2283,共12页
为揭示应变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协同工作性能的演化规律,提高传感器实测数据的应用价值和环境适应性,基于数字图像关联技术和小梁直接拉伸试验,对内置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多重受力模式下的应变响应研究,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传感器... 为揭示应变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协同工作性能的演化规律,提高传感器实测数据的应用价值和环境适应性,基于数字图像关联技术和小梁直接拉伸试验,对内置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多重受力模式下的应变响应研究,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的变形协调性能;并利用四点弯曲试验下的声发射信号和数字图像特征,揭示内置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置应变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变形协调特性与荷载类型、大小及响应时间紧密相关,传感器应变响应具有强烈的温度敏感性,在30~50℃的环境中,传感器应变响应的精准度会急剧衰减,其测量平均绝对误差Eˉa和相对误差Eˉr可分别增大3.49~11.79倍和2.01~2.91倍。利用声发射能量信号准确地刻画了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协同受力下的4阶段损伤演化特征,反映出温度作用会改变结构损伤形式向非稳定开裂的态势发展;不同温度下声发射RA和AF的分布特征表明,内置应变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结构破裂模式受温度影响显著,呈现为拉-剪混合、剪切破裂为主的破裂机制,且随温度不断增大,剪切破裂持续增强,剪切事件由55.7%增长至84.4%,增幅达1.52倍。研究成果对实现内置应变传感器与沥青路面协同工作性能的合理评判,推进传感器技术深度赋能传统沥青路面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数字图像关联技术 声发射特征 应变传感器 变形协调
下载PDF
渗碳热处理后18CrNiMo7–6合金钢表面变质层J–C损伤失效参数研究
9
作者 陈雷 张建伟 王冰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6-72,共7页
合金钢在经过渗碳热处理后会在表面形成变质层。在表面变质层内,材料的力学性能沿深度方向发生变化。针对渗碳热处理后的18CrNiMo7-6合金钢的表面变质层,提出了确定Johnson-Cook损伤参数分层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变质层进行分层线切割,... 合金钢在经过渗碳热处理后会在表面形成变质层。在表面变质层内,材料的力学性能沿深度方向发生变化。针对渗碳热处理后的18CrNiMo7-6合金钢的表面变质层,提出了确定Johnson-Cook损伤参数分层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变质层进行分层线切割,得到不同变质层深度下的薄板试样;为获得不同应力三轴度下的拉伸结果,预制了不同断裂方向的拉伸剪切试样,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考虑应变累积效应的应力三轴度并测定了材料失效应变与应力三轴度的关系;采用宽脉冲拉伸系统测定了拉伸试样的失效应变与应变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层材料的失效应变随应力三轴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同一应力三轴度水平下,失效应变随层深增大而增大;不同层深处的试样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弱化效应,且在同一应变率水平下,失效应变随层深增大而增大;基于测量参数的拉伸过程数值仿真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测定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热处理 18CrNiMo7-6合金钢 表面变质层 Johnson-Cook损伤模型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不同亚型肾癌及其病理学分级的诊断效能
10
作者 武宝华 吴博云 +1 位作者 邵亚军 郑星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目的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不同亚型肾癌及其病理学分级的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经B超初检为可疑肾细胞癌的90例患者,开展多模态CT和MR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单独CT、MR检查与多模态CT、MR技术在可... 目的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不同亚型肾癌及其病理学分级的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经B超初检为可疑肾细胞癌的90例患者,开展多模态CT和MR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单独CT、MR检查与多模态CT、MR技术在可疑肾细胞癌良恶性质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不同亚型、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不同TNM分期肾癌与多模态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肾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AUC>0.85,预测价值较强,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61%、94.44%。(2)肾癌亚型与强化程度、囊性坏死呈正相关性(r=0.865、0.841,P<0.05)。(3)肾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与病灶直径、边界不清、明显强化、出血、囊性坏死呈正相关性(r=0.832、0.828、0.826、0.823、0.812,P<0.05)。(4)不同亚型ADC值、rADC值比较无差异(P>0.05);与病理学Ⅰ+Ⅱ级比较,Ⅲ级ADC值、rADC值较高(P<0.05)。结论不同亚型、组织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与多模态影像学强化程度、囊性坏死等特征存在一定关联,且多模态影像学技术在肾癌性质预测价值较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肾癌疾病性质、亚型、分级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技术 肾癌 亚型 影像学特征 病理学相关性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X射线CT原位试验的平纹SiC_(f)/SiC压缩损伤演化机理
11
作者 程相伟 张大旭 +2 位作者 杜永龙 郭洪宝 洪智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为揭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及失效机理,开展了平纹SiC_(f)/SiC复合材料X射线CT原位压缩试验,得到了材料加载过程中和破坏后的CT原位图像数据;采用数字体积相关(DVC)技术获得了材料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建立复合材料... 为揭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及失效机理,开展了平纹SiC_(f)/SiC复合材料X射线CT原位压缩试验,得到了材料加载过程中和破坏后的CT原位图像数据;采用数字体积相关(DVC)技术获得了材料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内部三维可视化模型,借助深度学习算法获得纤维束劈裂等损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压缩损伤演化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向压缩过程中,材料在厚度方向出现较大鼓出变形,在宽度方向则发生较小的收缩;厚度方向鼓出变形是引起材料压缩损伤的主要原因.载荷较大时出现表层基体脱落、纤维束劈裂、分层等损伤;纤维束压缩弯折导致材料压缩失效,断口处出现明显V形剪切带.平纹SiC_(f)/SiC的压缩损伤演化分析表明,DVC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陶瓷基复合材料压缩损伤演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数字体积相关技术
下载PDF
尾砂粒级、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力学性质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永密 金爱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9,共9页
为研究尾砂粒级、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程度,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粒级尾砂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和应变场分布特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充填体微观结构特征,揭示尾砂粒级对充填体力学特性... 为研究尾砂粒级、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程度,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粒级尾砂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和应变场分布特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充填体微观结构特征,揭示尾砂粒级对充填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尾砂粒级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阶段延长、塑性阶段缩短;裂隙演化过程可分为微裂隙闭合、微裂隙发育、微裂隙扩展和裂隙贯通4个阶段,充填体开裂程度在峰值应力前较小、峰值应力后较大;随着尾砂粒级增大,充填体面孔隙率降低,C-S-H凝胶数量逐渐增多;多因素作用对充填体强度影响强弱为:尾砂粒级与灰砂比>尾砂粒级与料浆浓度>料浆浓度与灰砂比。研究结果可为矿山井下充填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粒级 胶结充填体 力学特性 微观结构 DIC技术
下载PDF
A novel indirect optical method for rock stress measurement using microdeformation field analysis
13
作者 Yujie Feng Peng-Zhi Pan +2 位作者 Zhaofeng Wang Xufeng Liu Shuting Miao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9期3616-3628,共13页
Stress measure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geo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especially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rock projects.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tress r... Stress measure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geo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especially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rock projects.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tress relief approach,for indirectly measuring rock stress using optical techniques.The proposed method allows for the acquisition of full-field strain evolution on the borehole’s inner wall before and after disturbance,facilitat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3D)stress information at multiple points within a single borehole.The study focuses on presenting the method’s theoretical framework,laboratory validation results,and equipment design conception.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mprises three key components:the optical imaging method of the borehole wall,the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method,and the stress calculation procedure.Laboratory validation tests investigate strain field distribution on the borehole wall under varying stress conditions,with stress results derived from DIC strain data.Remarkably,the optical method demonstrates better measurement accuracy during the unloading stag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train gauge methods.At relatively high stress levels,the optical method demonstrates a relative error of less than 7%and an absolute error within 0.5 MPa.Furthermore,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optical method and the conventional contact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method highlights the optical method’s enhanced accuracy and stability,particularly during the unloading stage.The proposed optical stress measurement device represents a pioneering effort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C technology to rock engineering,highlighting its potential to advance stress measurement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stress measurement Optical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technology Micro-deformation field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固废粒料包裹格栅加筋试验研究
14
作者 谭鹏 李海 +2 位作者 李享平 顾凡 张军辉 《中外公路》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了控制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老路基拼接后的差异沉降,该文针对老路台阶松散、含水率过高,提出一种层状处置结构,即在老路台阶面设置一层固废层包裹格栅,对比了其与砂包裹、掺入消解石灰等措施的处置效果,并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DIC)观测... 为了控制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老路基拼接后的差异沉降,该文针对老路台阶松散、含水率过高,提出一种层状处置结构,即在老路台阶面设置一层固废层包裹格栅,对比了其与砂包裹、掺入消解石灰等措施的处置效果,并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DIC)观测加筋影响带,进而确定路基不同层位固废包裹层厚度。进一步分析颗粒旋转与位移情况,验证DIC观测所确定加筋影响带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①在提高老路台阶筋土界面强度的措施中,效果由优至劣依次为:固废C(粒径为10~20 mm)>固废B(粒径为5~10 mm)>砂>固废A(粒径为1~5 mm)>掺灰6%>掺灰4%,增强效果随包裹固废粒径的增大而提升;②DIC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影响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且格栅上方厚度大于格栅下方,发生旋转的颗粒主要集中在格栅下方3 cm内,格栅上方5 cm内;③基于加筋影响带厚度确定固废包裹层最佳厚度建议值:对于路基中部约为20 cm,路基底部铺设厚度约为15 cm,路基上部铺设层厚度应不小于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建筑固废 改扩建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土工格栅
下载PDF
基于VIC-3D监测的相似材料模拟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
15
作者 范相如 李宪国 +2 位作者 许峰 高树磊 党亚堃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229-234,241,共7页
东胜煤田呼吉尔特矿区煤层厚度大、埋深大,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存在超高发育现象。为研究呼吉尔特矿区某深埋矿井煤层开采覆岩裂隙的动态演化规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模拟过程中采用VIC-3D技术监测采动裂隙的动态发育规律。相似材料... 东胜煤田呼吉尔特矿区煤层厚度大、埋深大,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存在超高发育现象。为研究呼吉尔特矿区某深埋矿井煤层开采覆岩裂隙的动态演化规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模拟过程中采用VIC-3D技术监测采动裂隙的动态发育规律。相似材料模拟显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88 cm,裂采比为30.8,裂隙带形态呈对称“梯形”;VIC-3D监测结果表明,在裂隙发育处,拉张应变较集中,基于VIC-3D监测的导水裂隙带应变云图形态与裂隙带形态相似,与模拟试验结果相吻合,VIC-3D监测技术能够进一步验证实际开挖中裂隙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吉尔特矿区 导水裂隙带 相似材料模拟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应变
下载PDF
四维STIC联合SNP array技术对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诊断效能
16
作者 刘继忆 田术 王燕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NP array)技术对孕24~28周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诊断效能。首先选取进行孕检且提示可能存在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80例孕24~28周孕妇,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四维超声STIC技... 探讨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SNP array)技术对孕24~28周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诊断效能。首先选取进行孕检且提示可能存在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80例孕24~28周孕妇,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再对提示为畸形的胎儿行SNP array技术检查。然后以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四维STIC技术单独及联合诊断孕24~28周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表明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四维超声STIC技术对孕24~28周胎儿心脏发育畸形进行筛查,可提高诊断效能,进一步行SNP array技术,可为产前诊断与临床干预提供遗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分析技术 胎儿 心脏发育畸形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曲率对成形极限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姚林晓 张晨阳 +1 位作者 丁明明 林健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0-12,26,共4页
高强度钢因具有强度高、相同强度下质量更小的特点,成为目前车身及零部件上使用最多的材料。起皱、破裂是汽车覆盖件在弯曲成形及曲面翻边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而曲率是影响其成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起皱、破裂等缺陷,提高高强... 高强度钢因具有强度高、相同强度下质量更小的特点,成为目前车身及零部件上使用最多的材料。起皱、破裂是汽车覆盖件在弯曲成形及曲面翻边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而曲率是影响其成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起皱、破裂等缺陷,提高高强度钢的成形性能,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及Nakajima试验研究曲率对高强度钢成形极限的影响。以DP780高强度钢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不同直径的冲头下对其进行胀形试验,利用DIC技术实时监测板材的应变状态,通过位置相关法求得DP780在不同曲率下的成形极限曲线(Forming Limit Curves,FLC),并绘制各曲率下DP780板材的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 Diagrams,FLD)。通过对比各曲率下的FLC可知,DP780高强度钢板的成形性能随着曲率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780高强度钢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 成形极限图(FLD) 曲率
下载PDF
混凝土粗糙表观对DIC测量误差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蔡兴健 马丽莎 +2 位作者 杨乙 李明辉 周阳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6期100-102,共3页
混凝土构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受到风浪、温度应力、腐蚀等外部环境侵蚀,导致混凝土表观粗糙不平。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计算力学响应下的混凝土表面应变场时,粗糙表观超过相机景深会引起离焦现象致使散斑退相关,使得DIC测量误差增... 混凝土构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受到风浪、温度应力、腐蚀等外部环境侵蚀,导致混凝土表观粗糙不平。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计算力学响应下的混凝土表面应变场时,粗糙表观超过相机景深会引起离焦现象致使散斑退相关,使得DIC测量误差增大。针对此问题,基于3D-DIC系统计算物体表面三维形貌并以Z轴高度极差与平均灰度共同表征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结合DIC成像规律与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的大小预留足够的景深并通过混凝土三点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粗糙度R_(S)(4.37mm,139)的混凝土,预留景深0.81mm,DIC数据平均偏差高达42%;预留景深4.48mm,DIC数据平均偏差仅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混凝土表面应变场 景深 散斑退相关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分析钢纤维对混凝土轴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文昊 安风娇 +1 位作者 谢俊 陈俊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38,43,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掺量钢纤维对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纵向、横向和体积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测试,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研究了单轴受压破坏过程中试件表面的应变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可以... 为了分析不同掺量钢纤维对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纵向、横向和体积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测试,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研究了单轴受压破坏过程中试件表面的应变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可以改变试件单轴受压过程中的应变分布;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桥接裂缝两侧应力的能力增加,混凝土试件的残余抗压强度增大;相比试件Y方向的应变云图,X方向的应变云图能更准确表征试件裂缝的开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应力-应变全曲线 残余抗压强度 应变云图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掺玄武岩纤维水工沥青混凝土劈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柳江 张清远 +2 位作者 毛航宇 徐思远 沈超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7-186,共10页
【目的】为了解温度和纤维掺量对水工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长度6 mm的玄武岩纤维,开展了0℃、5℃、10℃下的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巴西劈裂试验,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试样表面变形进行测量。【结果】结果显示:试... 【目的】为了解温度和纤维掺量对水工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长度6 mm的玄武岩纤维,开展了0℃、5℃、10℃下的掺纤维沥青混凝土巴西劈裂试验,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对试样表面变形进行测量。【结果】结果显示:试验加载初期,试样的水平向变形不明显,当达到峰值荷载后,试样在上下压条之间的直线上出现明显的水平向应变,与裂缝扩展路径相对应,且掺入纤维增加了裂缝扩展路径的曲折程度;相同温度下,沥青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0℃时,掺量0.8%对应的劈裂抗拉强度最大,5℃和10℃时,掺量0.6%对应的劈裂抗拉强度最大;在0℃的低温条件下,掺入0.2%的纤维可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破坏拉伸应变,然而,当温度升高到5℃和10℃时,沥青混凝土的破坏拉伸应变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沥青混凝土断裂能随纤维掺量变化规律同样受温度影响,0℃和10℃时,断裂能随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大,且掺量为0.6%~0.8%时,断裂能最大,但5℃时,断裂能随纤维掺量变化不明显。【结论】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掺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随纤维掺量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温度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劈裂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