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工专用型双青大豆齐农绿1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随着特用型双青大豆商品原料需求量日益增多,现有双青豆品种的商品产出量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尤其是双青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与育成数量不及普通类型品种,现有生产应用的品种相对单一,老品种在生产上连年种植,种性退化,对病虫草... 随着特用型双青大豆商品原料需求量日益增多,现有双青豆品种的商品产出量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尤其是双青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与育成数量不及普通类型品种,现有生产应用的品种相对单一,老品种在生产上连年种植,种性退化,对病虫草害的抵抗能力减弱,造成产量和品质降低,有碍于双青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团队开展了双青大豆育种工作,选育出双青大豆齐农绿1号,该品种属特用型绿种皮绿子叶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左右。株高89 cm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亚有限结荚习性,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绿色有光泽,种脐褐色,百粒重20.6 g左右。2020—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30.4 kg·hm^(-2),较对照品种广石绿大豆1号增产9.8%;中抗灰斑病;平均蛋白质含量39.39%,脂肪含量20.04%。该品种的育成,既为特用型双青大豆生产提供新品种支撑,满足市场对新品种的需求,提升品种对产业的贡献度,又为双青大豆育种特供优异的亲本资源,拓宽了遗传基础,加快了双青大豆新品种的培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农绿1号 双青大豆 特用型大豆
下载PDF
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青7号的选育研究
2
作者 朱旭 李楠 +5 位作者 杨春明 禚绍刚 王梓钰 李毅丹 牛陆 贺红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0-516,共7页
近年由于青大豆营养成分丰富,销售价值高,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为满足种植户需求,急需特用豆新品种,提高青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吉育102为母本,以优异品系公品20002-1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结合系谱法... 近年由于青大豆营养成分丰富,销售价值高,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为满足种植户需求,急需特用豆新品种,提高青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吉育102为母本,以优异品系公品20002-1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结合系谱法与混合法选育出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青7号。该品种种皮与子叶均为绿色,外观色泽青绿,属双青大豆又名绿色豆,是特用大豆的一种。2019年和2020年,该品种参加了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2377.7 kg·hm^(-2),较对照品种吉青1号增产9.0%。2020年,该品种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403.6 kg·hm^(-2),较对照品种吉青1号增产8.5%。另外,吉青7号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也明显优于对照品种。2021年,吉青7号通过吉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中晚熟地区种植,推广区域辐射面积大。该品种加工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43.64%,脂肪含量19.55%,蛋白质和脂肪总合63%以上,属于双高青豆品种,可作为芽豆、豆奶、豆粉等豆制品的最佳原料品种,可大量出口日本和韩国,极具市场开发潜力。吉青7号的大面积推广将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豆农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用大豆 吉青7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展望
下载PDF
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4号选育过程及方法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元刚 乐光锐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20,共3页
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黔豆4号是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蛋白优质大豆品种。其亲本的选配是严格地根据育种目标而定的;杂交后代的选择采用综合选择法与摘英法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同时结合南繁加代以加快育种进程。这两个品... 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黔豆4号是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蛋白优质大豆品种。其亲本的选配是严格地根据育种目标而定的;杂交后代的选择采用综合选择法与摘英法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同时结合南繁加代以加快育种进程。这两个品种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早熟与高产,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为专用型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选育 综合选择法 黔豆3号 黔豆4号
下载PDF
特用大豆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璇 金素娟 +2 位作者 牛宁 付雅丽 李占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93-95,共3页
我国大豆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短期内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蛋白质含量较进口大豆高2~3个百分点。对我国特用大豆的分类、品种特性、功能功效、存在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对特用大豆产业的前... 我国大豆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短期内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蛋白质含量较进口大豆高2~3个百分点。对我国特用大豆的分类、品种特性、功能功效、存在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对特用大豆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用大豆 分类 存在问题 前景展望
下载PDF
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肥中主要成分配比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景云 索全义 林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1-65,共5页
采用4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微机模拟计算,建立了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肥中氮、磷、钾、褐煤等主要成分用量的数学模型。对参试因素及其产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获得了最高产量施肥量;筛选出大豆产量12001800kg/... 采用4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微机模拟计算,建立了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肥中氮、磷、钾、褐煤等主要成分用量的数学模型。对参试因素及其产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获得了最高产量施肥量;筛选出大豆产量12001800kg/hm2时,以150kg/hm2为间距的5组专用肥主要成分优化组合方案;当大豆产量≥1800kg/hm2时,专用肥中主要成分最佳用量为:氮肥(N)38958823kg/hm2,磷(P2O5)为477610625kg/hm2,钾(K2O)为14044517kg/hm2,褐煤为15905318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专用肥 主要成分配比 产量
下载PDF
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马继凤 王悦 +1 位作者 罗红兵 屠乃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的增产潜力。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没计,研究了播种期、栽培密度、苗前期追施复合肥、苗后期追施尿素4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早熟春大豆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的增产潜力。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没计,研究了播种期、栽培密度、苗前期追施复合肥、苗后期追施尿素4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早熟春大豆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明显缩短,与其他参试因子无显著相关;四因子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密度、播种期、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特早熟春大豆适合高密度、高肥水平下栽培;中等土壤肥力下单产30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32个,其主要决策因素的取值范围是:播种期3月25日至4月18.日,种植密度57.3—61.2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232.5-395.55kg/hm^2,苗后期追施尿素138-209.8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因子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特早熟春大豆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大豆种间杂交新品种龙小粒豆一号的选育 被引量:25
7
作者 林红 来永才 +2 位作者 齐宁 杨雪峰 姚振纯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龙小粒豆一号(原代号龙品977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采用大豆优良品种与野生大豆种间杂交选育出的特用极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产量高;秆强抗倒伏、不炸荚;粒径 5.5mm通过率90%以上;可溶糖含量高、化学品... 龙小粒豆一号(原代号龙品977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采用大豆优良品种与野生大豆种间杂交选育出的特用极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产量高;秆强抗倒伏、不炸荚;粒径 5.5mm通过率90%以上;可溶糖含量高、化学品质好,符合日本制纳豆、韩国做豆芽对原料的品质要求。并总结了特用小粒大豆品种选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间杂交 新品种 龙小粒豆一号 选育
下载PDF
特用型小粒大豆品种齐农2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明 韩冬伟 +2 位作者 王淑荣 张迪 王连霞 《大豆科技》 2021年第4期46-49,共4页
大豆品种齐农28号是以九三00-48为母本,顺小粒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该品种百粒重为8.6克,蛋白质含量42.44%,脂肪含量17.74%,适宜作为豆芽、纳豆等食品的加工原料,中抗大豆灰斑病,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33.7公斤/公... 大豆品种齐农28号是以九三00-48为母本,顺小粒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该品种百粒重为8.6克,蛋白质含量42.44%,脂肪含量17.74%,适宜作为豆芽、纳豆等食品的加工原料,中抗大豆灰斑病,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33.7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东农60平均增产10.8%,由于该品种具备品质优良、产量突出、抗倒伏性好、成熟不炸荚等优点,于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用型 小粒大豆 高蛋白
下载PDF
特早熟春大豆新品种湘春豆25号的选育 被引量:5
9
作者 马继凤 赵政文 +3 位作者 窦铁生 胡正明 李小红 王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4,163,共3页
为了选育更适合于湖南省栽培条件下种植的春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用丰产性较好、中熟偏早的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与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7号杂交,经多代选择、产量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多点试验,于2006年育成了比普通早熟品种早熟6 ... 为了选育更适合于湖南省栽培条件下种植的春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用丰产性较好、中熟偏早的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与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7号杂交,经多代选择、产量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多点试验,于2006年育成了比普通早熟品种早熟6 d以上,且丰产稳产性好,适合湖南及南方类似地区种植,蛋白质、脂肪双高的春大豆新品种,2007年2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春豆2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湘春豆25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兴涛 曹萍 +3 位作者 王伟 李春红 王晓光 曹敏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4-966,970,共4页
以耐低钾型品种沈农6和低钾敏感型品种铁丰31为材料,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低钾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学响应。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敏感型品种叶片叶面积较高钾处理显著降低,而比叶重显著升高,耐性品种2个指标在处理间没有... 以耐低钾型品种沈农6和低钾敏感型品种铁丰31为材料,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低钾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学响应。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敏感型品种叶片叶面积较高钾处理显著降低,而比叶重显著升高,耐性品种2个指标在处理间没有明显变化;低钾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耐性品种表现更为突出。此外,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而敏感品种的淀粉含量显著升高;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处理间的Ca2+-ATPase、Mg2+-ATPase活性没有显著下降,而敏感品种下降达到了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低钾 比叶重 可溶性糖 Ca2+-ATPase Mg2+-ATPase
下载PDF
中国专用大豆品种培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滕卫丽 《大豆科技》 2013年第5期4-11,共8页
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缩小,总产量减少,混种混收,大豆品种专用性差,难以满足市场加工企业的需求,且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加工特性的要求,研究培育大豆专用品种原料,促进大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大豆 专用大豆品种 品质特性
下载PDF
不同肥料对连作大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兰 赵萍 王晶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21-23,共3页
化肥种类和用量均对连作大豆生长有影响,大豆专用肥促进大豆营养生长,提高产量,可以部分取代化肥。高施肥量和专用肥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连作障碍。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专用肥 施肥量 产量
下载PDF
大豆重迎茬专用肥肥料效应试验
13
作者 安景文 解占军 +3 位作者 刘慧颖 华丽民 王秀娟 季相金 《杂粮作物》 CAS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6个环保型大豆专用肥配方和2个药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能达到杀死孢囊线虫或有害真菌的效果。在重茬发病地块,大豆专用肥能够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其中,配方1、4、6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增产375.2%、400.8%... 6个环保型大豆专用肥配方和2个药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能达到杀死孢囊线虫或有害真菌的效果。在重茬发病地块,大豆专用肥能够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其中,配方1、4、6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增产375.2%、400.8%和383.6%;施用量以撒施450kg/hm2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迎茬专用肥 肥料效应试验 大豆 孢囊线虫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我国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洁 张佳环 +3 位作者 马贵龙 王中武 李秀岩 袁美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2,23,共4页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199个菌株,经过反复在国际鉴别品种上接种鉴定,确定134个菌株分属于生理小种1号(2个菌株)、2号(9个菌株)、...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199个菌株,经过反复在国际鉴别品种上接种鉴定,确定134个菌株分属于生理小种1号(2个菌株)、2号(9个菌株)、4号(112个菌株)、5号(1个菌株)、9号(2个菌株)、10号(2个菌株)、11号(2个菌株)、12号(4个菌株)。其中生理小种4号为我国及吉林省的优势小种,占分离频率的56%,广泛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武汉等大豆主产区;生理小种10号、11号、12号经反复测定与国外报道的所有小种均不同,是我国新命名的小种。有些菌株还需进一步测定。同时发现,目前国际上采用的鉴别品种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小种的划分,应筛选我国自己的鉴别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菌性斑点病菌 鉴别品种 生理分化
下载PDF
环保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淑香 彭德良 +5 位作者 张东升 朱知运 王秀芳 王雅维 刘利民 马玉新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3,28,共7页
2001年在内蒙乌兰浩特(试验1)、吉林省公主岭(试验2)、辽宁昌图县(试验3)进行了环保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专用肥配方1~6对"火龙秧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配方的产量均明显高于无肥对照和传统施肥二铵,除... 2001年在内蒙乌兰浩特(试验1)、吉林省公主岭(试验2)、辽宁昌图县(试验3)进行了环保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专用肥配方1~6对"火龙秧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配方的产量均明显高于无肥对照和传统施肥二铵,除配方5处理外,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试验2和3的结果也表明,与无肥对照和传统施肥相比,该专用肥在大豆的生物学性状以及产量方面均表现明显优势,配方1和配方6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在这三个试验中增产幅度有较大差异,试验1和3(孢囊线虫重度和中度),大豆产量的增产幅度为1.48倍~9.4倍,优于药肥1大龙和药肥2的增产效果(1.11倍到7.0倍),试验2(轻度发病)各配方增产幅度为2.3%~15.9%,其中有几个配方的效果好于药肥1大龙和药肥2。另外环保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提高了大豆籽粒中粗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 大豆重迎茬专用肥 大豆 产量 品质 大豆孢囊线虫 连作障碍
下载PDF
转基因大豆BPS—CV127-9PCR定量检测研究
16
作者 李宁 赵蕾 +3 位作者 孙红炜 李凡 杨淑珂 路兴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12,共5页
采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内标准基因1ectin和BPS.CV127-9的5’侧翼序列,建立2种基因的拷贝数-CT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的转基因含量,... 采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内标准基因1ectin和BPS.CV127-9的5’侧翼序列,建立2种基因的拷贝数-CT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的转基因含量,并且通过熔解曲线分析扩增反应特异性。结果表明,1ectin基因和侧翼序列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酽值分别为0.999和0.998,变异系数(CV)1.50%~18.51%、标准偏差(SD)0.02~0.07。检测4个已知BPS.CV127-9含量(1%、0.5%、0.1%、0.05%)的转基因混合样品,实测值与实际值接近。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特异、高通量等优点,可以作为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特异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转基因大豆
下载PDF
农艺措施对大豆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宁海龙 杨庆凯 +3 位作者 李文霞 宋喜清 王继安 孔凡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2-335,共4页
探讨了栽培密度、撒可富专用肥、思德富多元长效肥等农艺措施对大豆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密度对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脂肪总含量的影响不大。在各种栽培密度中 ,品种九三 97- 6 0是在 30万株 /hm2 时籽粒的蛋... 探讨了栽培密度、撒可富专用肥、思德富多元长效肥等农艺措施对大豆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密度对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脂肪总含量的影响不大。在各种栽培密度中 ,品种九三 97- 6 0是在 30万株 /hm2 时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脂肪总含量均达到最高值 ,而对于品种九三 96 - 12 7来说 ,是在 2 5万株 /hm2 时三者达到最高。并且 ,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蛋白脂肪总含量对栽培密度敏感程度因品种而异。撒可富专用肥和思德富多元长效肥均使蛋白质含量增加 ,使脂肪含量降低。施用撒可富专用肥后 ,蛋白脂肪总含量变化因处理而异。施用思德富后 ,蛋白脂肪总含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大豆 籽粒 蛋白质 脂肪含量 影响因素 栽培密度 专用肥 思德富多元长效肥
下载PDF
东北特产许氏大酱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洁雯 杨克玉 +1 位作者 李燕敏 刘玉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5-120,共6页
为了研究作为东北特产的许氏大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许氏大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考察了原料量和提取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提取物经气-质联用仪分析,结合计算保留指数和NIST11谱库检索,确定了许氏大酱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 为了研究作为东北特产的许氏大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许氏大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考察了原料量和提取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提取物经气-质联用仪分析,结合计算保留指数和NIST11谱库检索,确定了许氏大酱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采用内标法确定了挥发性成分在许氏大酱中的含量。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成分,在许氏大酱中含量为24.41μg/g,包括酯类13种(8.24μg/g)、醛类5种(11.74μg/g)、杂环类4种(0.87μg/g)、酮类3种(0.85μg/g)、含硫化合物2种(0.36μg/g)、其他类6种(2.35μg/g)。其中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乙酸乙酯含量较大,且香气活性值(OAV值)>1,且数值较高,属于许氏大酱特征性香气成分。此外,己醛、苯乙醛、3-辛酮、二甲基二硫、2,3-戊二酮、2-戊基呋喃虽含量较少,但OAV值>1,且数值较高,对许氏大酱整体香气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特产 许氏大酱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质联用(GC-MS) 香气活性值(OAV值)
下载PDF
高寒地区专用型大豆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洪斌 孙浩月 +4 位作者 张宏雷 张安宏 闫洪睿 宋豫红 杜吉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筛选出黑龙江高寒地区适于豆浆、豆腐生产的专用型大豆品种,试验以2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以豆浆得率、豆浆感官评分等指标进行豆浆专用品种分析;以豆腐得率、豆腐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11S球蛋白含量、7S球蛋白及粗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 为筛选出黑龙江高寒地区适于豆浆、豆腐生产的专用型大豆品种,试验以2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以豆浆得率、豆浆感官评分等指标进行豆浆专用品种分析;以豆腐得率、豆腐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11S球蛋白含量、7S球蛋白及粗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豆腐专用品种筛选分析。结果表明:黑河52和黑河43适宜作为高寒地区豆浆豆专用品种。黑河52的产量为3787.30 g·hm^(-2)、蛋白质含量为41.17%、脂肪含量为21.27%、豆浆得率为81.28%及豆浆感官评分为74.73,黑河43的产量为3764.55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1.63%、脂肪含量为21.27%、豆浆得率为81.65%及豆浆感官评分为79.07;龙垦356、龙垦356和龙垦330适宜作为高寒地区豆腐豆专用品种,龙垦356的产量为3761.48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2.53%、脂肪含量为20.30%、豆腐得率2.11、豆腐含水率为81.92%、保水率为77.11%及豆腐感官评分为74.33,龙垦330的产量为3775.10 kg·hm^(-2)、蛋白质含量为42.20%、脂肪含量为21.33%、豆腐得率2.06、豆腐含水率为80.97%、保水率为75.57%及豆腐感官评分为7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豆腐 专用品种
下载PDF
专用油脂对冷冻面团焙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葛瑞宏 吴文民 +1 位作者 王德志 马传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4-117,共4页
将以棕榈油和大豆油为原料制备的专用油脂应用于冷冻面团中,研究专用油脂对冷冻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及对冷冻面团焙烤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专用油脂制备的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大、纹理细腻、口感柔和、品质良好;专用油脂可以有效... 将以棕榈油和大豆油为原料制备的专用油脂应用于冷冻面团中,研究专用油脂对冷冻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及对冷冻面团焙烤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专用油脂制备的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大、纹理细腻、口感柔和、品质良好;专用油脂可以有效地提高冷冻面团的筋力和延伸性,并能延缓冷冻面团因冻藏导致的焙烤品质下降,对延缓面包老化效果良好;确定专用油脂在冷冻面团中的添加量为配方中面粉质量的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油脂 棕榈油 大豆油 冷冻面团 流变学特性 面包比容 抗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