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temperature solid-phase sintering of sintered metal fibrous media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彪 汤勇 +3 位作者 周蕤 陆龙生 刘彬 屈修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755-1760,共6页
A procedure of low temperature solid-phase sintering(LTSS) was carried out to fabricate sintered metal fibrous media(SMFM)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Stainless steel fibers which were produced by cutting proc... A procedure of low temperature solid-phase sintering(LTSS) was carried out to fabricate sintered metal fibrous media(SMFM)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Stainless steel fibers which were produced by cutting process were first plated with a coarse copper coating layer by electroless plating process.A low-temperature sintering process was then completed at about 800 °C for 1 h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hydrogen atmosphere.The results show that a novel SMFM with complex surface morphology an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0.2 m2/g) can be obtained in this way.The effect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MFM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Brunauer-Emmett-Teller.The damage of micro-structure during the sintering process mainly contributed to the loss of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SMFM and the optimal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800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ed metal fibrous media low temperature solid-phase sintering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surface morphology specific surface area
下载PDF
Dispersion and Polar Component of Specific Surface Free Energy of NaCl(100), KCl(100), and KBr(100) Single Crystal Surfaces
2
作者 Takaomi Suzuk Yuya Yamada 《Journal of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Technology》 2015年第3期43-47,共5页
Contact angle of ethylene glycol and formamide on (100) faces of NaCl, KCl, and KBr single crystal was measured,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free energy (SSFE) was calculated. Dispersion component of the SSFE was 90.57, ... Contact angle of ethylene glycol and formamide on (100) faces of NaCl, KCl, and KBr single crystal was measured,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free energy (SSFE) was calculated. Dispersion component of the SSFE was 90.57, 93.78, and 99.52 mN&#183m-1 for NaCl, KCl, and KBr, respectively. Polar component of the SSFE was 1.05, 0.65, and 0.45 mN&#183m-1 for NaCl, KCl, and KBr. Such a large ratio of dispersion component of SSFE results from the neutrality of the crystal surface of alkali halide. Lattice component of alkali halide is 780, 717 and 689 kJ&#183mol-1 for NaCl, KCl, and KBr. The larger lattice enthalpy decreases dispersion component, and increases polar component of the SSFE. The larger lattice enthalpy is considered to enhance the rumpling of the crystal surface more strongly, and such rumpling is considered to decrease the neutrality of the crystal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NENT specific surface Free Energy Crystal Growth MINERAL Salt morphology
下载PDF
Study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Biochar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3
作者 Xue YANG Huihe L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1年第5期115-119,共5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biochar from different sources.[Methods]Four kinds of materials including rice husk and corn stra...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biochar from different sources.[Methods]Four kinds of materials including rice husk and corn straw were prepared at 450℃by the limited-oxygen program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into biochar,and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biochar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studied.[Results]All four kinds of biochar were alkaline(pH=8.7-10.0).Corn straw biochar had the highest organic carbon content(653.6 g/kg),while rice husk biochar had the lowest organic carbon content(486.1 g/kg).Corn straw biochar had the highest nitrogen content(2.7%),while rice husk biochar had the lowest nitrogen content(0.75%).Corn straw biochar had the highest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5.64 g/kg),while rice husk biochar had the lowest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1.1 g/kg).Rice straw biochar had the highest total potassium content(53.1 g/kg),while rice husk biochar had the lowest total potassium content(10.6 g/kg).The four types of biochar were all porous,but their pore structure sizes and shapes were different to certain degrees.The order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s of the four types of biochar was rice stalk biochar>corn stalk biochar>wheat stalk biochar>rice husk biochar;the order of the pore volumes was rice stalk biochar>corn stalk biochar>wheat stalk biochar Charcoal>rice husk biochar;and the pore sizes ranked as wheat stalk biochar>corn stalk biochar>rice husk biochar>rice stalk biochar.The biochar from different sources ranked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ll indicators as corn straw biochar>wheat straw biochar>rice straw biochar>rice husk biochar.[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data fo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biochar from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Pore size
下载PDF
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形貌演变规律研究
4
作者 范伟鑫 姚喆赫 +3 位作者 潘成颢 洪锦源 刘云峰 姚建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5-186,197,共13页
目的针对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增厚现象,揭示激光热输入、弯曲角度和成形机制对弯曲过程的影响,以及弯折区域形貌的演变规律,为提高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域的形貌可控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成形过程中热输入和弯曲角度对弯... 目的针对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增厚现象,揭示激光热输入、弯曲角度和成形机制对弯曲过程的影响,以及弯折区域形貌的演变规律,为提高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区域的形貌可控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成形过程中热输入和弯曲角度对弯折区的宏/微观形貌的作用效果,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宏观形貌,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微观组织,通过维氏显微硬度计测量弯折区附近材料的硬度分布情况,同时结合温度场数值模拟和表面张力理论分析,揭示弯折区形貌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结果在低比能作用下,弯折区的熔融材料在激光扫描结束后快速凝固,并在扫描次数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其表面逐渐隆起,并形成凸起状形貌,表面粗糙度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由5.5μm增至37.6μm。在高比能作用下,熔融材料的流动性得到提升,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充分铺展,宏观形貌由凸变平,最后呈现凹形形貌,表面粗糙度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由31.7μm减至5.8μm。此外,在塑性成形过程中,熔池流动仍受到成形角两侧壁面的限制。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热应力成形弯折熔凝区域的硬度略高于基体的硬度,热影响区的硬度比基体的硬度降低了40%。结论激光热输入、弯曲角度和成形机制会影响弯折区材料表面的挤压、熔化、流动、凝固过程,以及材料内部的温度梯度和界面表面张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弯折区域的轮廓形貌、成形粗糙度、显微组织和硬度分布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热应力成形 弯折区 比能 表面张力 形貌 硬度分布
下载PDF
钼粉粒度与比表面积的关系
5
作者 王波 左烨盖 行亚宁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对钼粉的费氏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尺寸、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测量,并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钼粉的粒度与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钼粉的比表面积与平均粒度成反比例函数关系,颗粒尺寸与实测比表面积规律大致符合理论计算的趋势... 对钼粉的费氏粒度、粒度分布、颗粒尺寸、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测量,并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钼粉的粒度与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钼粉的比表面积与平均粒度成反比例函数关系,颗粒尺寸与实测比表面积规律大致符合理论计算的趋势;当钼粉颗粒形状为球形时,颗粒尺寸越均匀、团聚程度越低,实测的比表面积结果越接近理论计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粉 费氏粒度 微观形貌 粒度分布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及图像处理技术的机制砂形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照 张云升 +3 位作者 乔宏霞 冯琼 薛翠真 尚明刚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2-87,共6页
目前关于机制砂形貌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以球形度为代表的宏观参数上,这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为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研究机制砂形貌,本工作将砂形貌参数分为四个维度,即球形度、凸率、粗糙度、比表面积;基于CT扫描采集了三种岩性、两个粒... 目前关于机制砂形貌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以球形度为代表的宏观参数上,这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为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研究机制砂形貌,本工作将砂形貌参数分为四个维度,即球形度、凸率、粗糙度、比表面积;基于CT扫描采集了三种岩性、两个粒级的砂样数字图像,使用Avizo、Matlab软件经图像处理后定量计算出砂粒形貌参数;建立了形貌参数函数公式,揭示了四个维度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该图像处理方法可以较高精度地计算出砂形貌参数;将砂粒表面通过SEM分别放大50倍、200倍后,可以进一步发现凸率适合于描述放大50倍的砂形貌,表面粗糙度适合于描述放大200倍的砂形貌;球形度、凸率、粗糙度与粒级无关,比表面积与粒级成反比;球形度与凸率服从Weibull分布,而粗糙度与比表面积服从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CT扫描 图像处理 形貌参数 球形度 凸率 粗糙度 比表面积
下载PDF
生石灰消化反应条件对氢氧化钙特性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熊爽 严金生 +3 位作者 周洲 周保弟 陈小鹏 童张法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58,共9页
以工业级生石灰为原料,考察了消化水初始温度、搅拌转速、水灰质量比和加压消化方式对反应产物氢氧化钙的形貌结构、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产物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 以工业级生石灰为原料,考察了消化水初始温度、搅拌转速、水灰质量比和加压消化方式对反应产物氢氧化钙的形貌结构、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产物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消化速率随着消化水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搅拌转速为500 r/min、水初始温度为45~80℃、水灰质量比为4∶1时,所制得的氢氧化钙粒径分布最窄,最大比表面积为18.23 m^(2)/g;当消化水初始温度为25~45℃时,产物氢氧化钙形貌呈现“树枝状”,当消化水初始温度为65~80℃时,产物氢氧化钙形貌为“颗粒状”;加压消化方式能获得较大比表面积的氢氧化钙且其形貌为“花瓣状”,最大比表面积为29.32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灰 氢氧化钙 消化反应 比表面积 形貌
下载PDF
济南市城市扬尘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特征分析
8
作者 张怀成 韩红 +5 位作者 王在峰 韩立钊 刘克 张桂芹 范晶 魏小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5-555,共11页
城市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探究济南市不同区域城市扬尘物理特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采集了济南市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域(钢铁集聚区、城郊结合部、市区和县区)2021年不同季节的... 城市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探究济南市不同区域城市扬尘物理特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采集了济南市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域(钢铁集聚区、城郊结合部、市区和县区)2021年不同季节的扬尘样品,分析了扬尘的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扬尘颗粒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钢铁集聚区PM_(2.5)占比最高,为5.26%,比表面积为351.3 m^(2)·kg^(-1);其次为市区PM_(2.5)占比较高,为3.49%,比表面积为247.5 m^(2)·kg^(-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钢铁集聚区和市区扬尘颗粒主要有规则的“块状”“簇状”“片状”的矿物颗粒、不规则的“链状”和“蓬松状”的烟尘集合体以及“球状”燃煤飞灰颗粒,钢铁集聚区链状密集的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市区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春季矿物颗粒比例较大,冬季密集链状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较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其他季节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体较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各区域扬尘PM_(2.5)中水溶性离子Ca^(2+)、SO_(4)^(2-)和Na^(+)含量较高。4个区域中各季节AE/CE值均小于1,说明济南市扬尘PM_(2.5)呈碱性,市区冬季的AE/CE最高为0.36。扬尘PM_(2.5)中碳组分均以O_(C)为主,济南市各区域扬尘中O_(C)/E_(C)比值在5.4-17.5之间,均存在明显的二次有机碳的生成,且碳组分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扬尘PM_(2.5)中金属元素Si、Al和Fe含量较高,主要受土壤风沙、燃煤和钢铁冶炼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扬尘 季节变化 比表面积 形貌特征 碳组分 金属元素
下载PDF
形貌可控金粉的制备及其对LTCC导体浆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那华 海韵 +4 位作者 韩滨 郭恩霞 吕金玉 徐博 祖成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13-4121,共9页
金导体浆料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可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中。金粉的表面形貌、粒径等性质会对金导体浆料产生较大影响。以氯金酸为原料、D-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采用不同试验条件制备了纯度较高的... 金导体浆料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可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中。金粉的表面形貌、粒径等性质会对金导体浆料产生较大影响。以氯金酸为原料、D-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采用不同试验条件制备了纯度较高的三种类球形金粉,且三种金粉的表面形貌、粒径与比表面积均不同。金粉生长过程属于种子介导的生长方法,控制Cl-浓度与反应液pH值最终可获得不同形貌与粒径的金粉。研究表明,三种金粉的比表面积分别为0.740、0.418、0.447 m^(2)·g^(-1)。金粉比表面积显著影响金浆的黏度,以三种金粉为功能相,在相同配比下制备LTCC用金导体浆料,其黏度分别为326、209及214 Pa·s。试验结果表明,以NaOH溶液溶解氯金酸并调整氯金酸溶液pH值为2,30%(质量分数)二乙二醇乙醚溶液作还原剂溶剂时制得的金粉为功能相来制备金导体浆料,烧结后膜层致密度最高、方阻较低以及金丝键合强度最高,其方阻与金丝键合强度分别为1.11 mΩ/□与8.66 g,三种金导体浆料均具有较好的可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金粉形貌 比表面积 金导体浆料 膜层致密度 金丝键合强度
下载PDF
煤基碳量子点衍生炭的形貌控制及电化学性能
10
作者 张耀杰 贾建波 +4 位作者 孙悦 曾会会 蒋振东 张传祥 董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8,共10页
以太西无烟煤为碳源,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得煤基碳量子点,探讨煤基碳量子点水溶液质量浓度及干燥方式(冷冻干燥和高温烘干)对煤基碳量子点形貌的影响,并将质量浓度为10 g/L的煤基碳量子点水溶液分别冷冻干燥与高温烘干再进行高温炭化,制备... 以太西无烟煤为碳源,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得煤基碳量子点,探讨煤基碳量子点水溶液质量浓度及干燥方式(冷冻干燥和高温烘干)对煤基碳量子点形貌的影响,并将质量浓度为10 g/L的煤基碳量子点水溶液分别冷冻干燥与高温烘干再进行高温炭化,制备煤基碳量子点衍生炭,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结果表明:在冷冻干燥条件下,煤基碳量子点的形貌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点—线—面”的趋势发展;在高温烘干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煤基碳量子点水溶液干燥后的形貌均呈三维块状。冷冻干燥条件下的煤基碳量子点衍生炭的形貌呈二维片状,比表面积为268.8 m^(2)/g,中孔率为19.1%;而高温烘干导致煤基碳量子点团聚紧缩成结构致密的块状,因此,炭化后仍为块状结构且不易脱除含氧官能团形成孔隙,高温烘干条件下的煤基碳量子点衍生炭的比表面积为192.5 m^(2)/g,中孔率为8.9%,但C=O和COOH含量丰富。二维片状形貌以及较高中孔率可以保证冷冻干燥条件下的煤基碳量子点衍生炭的倍率性能,初始比电容只有115.5 F/g,但在20 A/g时的容量保持率可达71.5%;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使得高温烘干条件下的煤基碳量子点衍生炭赝电容更高,从而致使比电容更高,0.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32.4 F/g,到20 A/g时比电容仍达90.3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碳量子点 形貌 比表面积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原油浸泡对煤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双海清 魏萌萌 +3 位作者 白杨 张瑾 田雨 张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21,共9页
为研究原油浸泡对煤体孔隙结构的影响,首先选用典型煤油伴生矿井煤样,对煤样进行不同天数的原油浸泡处理;然后采用压汞、低温氮吸附等仪器,研究浸油前后煤的孔隙形态、类型、孔容积及比表面积等变化特征,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揭示原油侵... 为研究原油浸泡对煤体孔隙结构的影响,首先选用典型煤油伴生矿井煤样,对煤样进行不同天数的原油浸泡处理;然后采用压汞、低温氮吸附等仪器,研究浸油前后煤的孔隙形态、类型、孔容积及比表面积等变化特征,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揭示原油侵入煤体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煤样通过原油浸泡后,进退汞曲线及低温吸脱附曲线均有滞后环且明显的滞后现象,煤样的微小孔隙由原来的平行板孔转为尖劈形孔,孔隙间连通性变差。随着浸油天数的增加,原油浸泡对煤孔隙影响明显,与原煤样相比,煤样的总孔容积降低32%~80%,其中大孔、中孔孔容下降程度显著;煤样的总孔比表面积降低87%~94%,其中小孔、微孔比表面积下降程度显著;原油在煤体中的流动大致分为较大孔裂隙的贯通-中大孔的填充-微小孔隙的堵塞等3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浸泡 浸油煤样 孔隙结构 孔隙形态 孔容 孔比表面积
下载PDF
沉淀条件对稀土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形貌的影响(Ⅱ)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亚文 严铮光 +4 位作者 李昂 姜晓成 谷洛 廖春生 严纯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1-473,共3页
以稀土元素Nd ,Eu和Y为对象 ,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考察了各种沉淀条件对稀土氧化物的比表面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沉淀温度和提高加料速度有利于获得较大比表面积的产品 ,但不利于产品颗粒晶型的完整化。稀土与草酸的... 以稀土元素Nd ,Eu和Y为对象 ,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考察了各种沉淀条件对稀土氧化物的比表面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低沉淀温度和提高加料速度有利于获得较大比表面积的产品 ,但不利于产品颗粒晶型的完整化。稀土与草酸的比例以及陈化时间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但增加陈化时间 ,有利于改善氧化物颗粒的晶型以及尺寸分布。因此 ,在工业生产中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 ,陈需控制灼烧条件外 ,还应注意控制沉淀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土氧化物 沉淀条件 比表面积 形貌 生产工艺 草酸盐
下载PDF
灼烧温度对单一稀土氧化物粒度、比表面积和形貌的影响(Ⅰ)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亚文 严铮洸 +2 位作者 廖春生 贾江涛 严纯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80,共3页
分别以稀土元素Y ,Pr ,Nd ,Sm ,Eu ,Tb ,Dy ,Er和Lu的草酸盐为前体原料 ,固定灼烧时间为 3h ,在 80 0~ 15 0 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了系列单一稀土氧化物。利用Coulter计数法、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 分别以稀土元素Y ,Pr ,Nd ,Sm ,Eu ,Tb ,Dy ,Er和Lu的草酸盐为前体原料 ,固定灼烧时间为 3h ,在 80 0~ 15 0 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了系列单一稀土氧化物。利用Coulter计数法、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比表面积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稀土氧化物的中位粒径和团聚程度随灼烧温度升高而增大 ,而比表面积则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土氧化物 灼烧温度 粒度 比表面积 形貌 热分解 制备
下载PDF
玉米多孔淀粉颗粒结构及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忠 缪铭 +1 位作者 刘明丽 张海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多孔淀粉是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各种淀粉形成的一种中空的变性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的新型有机吸附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造纸等行业。本文探讨原淀粉被生淀粉酶水解后颗粒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多孔淀粉是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各种淀粉形成的一种中空的变性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的新型有机吸附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造纸等行业。本文探讨原淀粉被生淀粉酶水解后颗粒结构和性质的变化,为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和拓宽其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酶解前后的玉米淀粉颗粒进行结构和性能分析。通过BET法测定的多孔淀粉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大小均比原淀粉增大,淀粉颗粒表面呈蜂窝状,孔密度均一,结晶度提高,糊化温度范围变窄,但是吸热焓无显著变化。原淀粉通过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得到的多孔淀粉缓释载体,其颗粒结构及性质均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多孔淀粉 比表面积 颗粒形貌 结晶度 热焓特性
下载PDF
灼烧时间对稀土氧化物粒度、比表面积和形貌的影响(Ⅲ)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亚文 李昂 +2 位作者 严铮洸 廖春生 严纯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将在一定沉淀条件下制备的稀土草酸盐在 85 0℃下灼烧 1~ 2 4h ,得到了Nd2 O3,Eu2 O3和Y2 O3样品。利用Coulter计数法、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灼烧时间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比表面积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时间灼烧虽有... 将在一定沉淀条件下制备的稀土草酸盐在 85 0℃下灼烧 1~ 2 4h ,得到了Nd2 O3,Eu2 O3和Y2 O3样品。利用Coulter计数法、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灼烧时间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比表面积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时间灼烧虽有利于改善颗粒的粒度分布 ,但会导致颗粒的比表面积急剧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土氧化物 灼烧时间 粒度 比表面积 形貌
下载PDF
纳米银粉的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智强 夏天东 +4 位作者 姜金龙 沈婕 徐仰涛 张鹏林 闫鹏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77-1680,共4页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法成功制备了银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性能表征。利用静态表面吸附仪测试样品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依据...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法成功制备了银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性能表征。利用静态表面吸附仪测试样品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依据BJH理论模型分析样品的孔结构;利用BET吸附公式计算出样品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银纳米粉末的晶体结构与相应的块体材料基本相同,为fcc结构,其粒度主要分布在10~50nm,平均粒度为26nm,比表面积为23.81m^2/g,呈规则的类球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粉 形貌 粒度 比表面积 孔结构
下载PDF
基于根系竞争的云杉幼苗细根内部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南宏伟 刘庆 肖群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526-531,共6页
以亚高山森林优势树种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根系竞争试验,结合4种施肥处理,基于细根亚径级、根序分级等根系分类方法,从根系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等方面探究树木细根在应对根系竞争时体现出的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云杉幼苗细根内部... 以亚高山森林优势树种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根系竞争试验,结合4种施肥处理,基于细根亚径级、根序分级等根系分类方法,从根系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等方面探究树木细根在应对根系竞争时体现出的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云杉幼苗细根内部组分在亚径级、根序层次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规律;竞争区同非竞争区间0~0.5,0.5~1.0,1.0~2.0 mm细根亚径级生物量,1.0~2.0 mm细根亚径级长度和比表面积对根系竞争产生显著响应,而在0~0.5 mm细根亚径级内部,根系竞争对根系生物量、长度及表面积等指标产生影响的作用点主要集中于前两级根序上,特别是一级根上。根系竞争同土壤养分浓度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根系竞争研究中需单独分析土壤养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竞争 云杉 细根异质性 根系生物量 根系形态 根系比表面积
下载PDF
新型水煤浆添加剂的性能及作用机理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铭 李寒旭 +3 位作者 钱宁波 赵瑞 潘宗林 吴建霞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5-287,共3页
通过比较新型添加剂GT与市售添加剂NF制备神华煤水煤浆的成浆效果,以及2种添加剂制得浆体的表观形貌、铺展面积和失水速率的差异,揭示新型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表观形貌 铺展面积 失水速率 比表面积
下载PDF
类球状和棒状Eu_2O_3和Sm_2O_3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云生 戴洪兴 何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和超声波辅助的沉淀法合成了类球状和棒状多晶Eu2O3和Sm2O3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技术表征了其物理性质.结果表明,以十二... 采用表面活性剂和超声波辅助的沉淀法合成了类球状和棒状多晶Eu2O3和Sm2O3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技术表征了其物理性质.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表面活性剂所得产物为类球状体心立方晶相Eu2O3和单斜晶相Sm2O3纳米粒子,比表面积为44-49 m^2/g;而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表面活性剂所得产物则是棒状正交晶相Eu2O3和体心立方晶相Sm2O3纳米粒子,比表面积为34-37 m2/g.除了在紫外光区(λ〈390 nm)有较强的吸收外,类球状和棒状Eu2O3和Sm2O3纳米粒子在可见光区(390 nm〈λ〈535 nm)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该吸光性能差异与所得稀土氧化物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表面活性剂 沉淀法 特定表面形貌 棒状纳米粒子
下载PDF
常见农药制剂填料的表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腾 张博 +3 位作者 李跃超 李红玉 张雷 任天瑞 《世界农药》 CAS 2014年第6期29-33,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BET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包括硅藻土、海泡石、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蒙脱石和玉米淀粉等7种常见农药制剂填料的表面形貌、晶型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性质。用不同填料制备了80%烯酰吗啉WDG,比较了不同填... 利用扫描电镜(SEM)、BET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包括硅藻土、海泡石、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蒙脱石和玉米淀粉等7种常见农药制剂填料的表面形貌、晶型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性质。用不同填料制备了80%烯酰吗啉WDG,比较了不同填料制备的WDG的悬浮率、分散性和崩解性等性能,结果显示用玉米淀粉制备的WDG其物理悬浮率最高,达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填料 比表面积 表面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