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JA-and BTH-induced resistance of Rosa rugosa‘Plena’to powdery mildew(Sphaerotheca pannosa) 被引量:6
1
作者 Junxin Yan Yanan Deng +2 位作者 Jia Yu Yongqiang Zhang Defu Ch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813-821,共9页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jasmonic acid(JA)and benzothiadiazole(BTH) were sprayed on 2-year-old Rosa rugosa‘Plena’ seedlings. The induced resistance of JA and BTH to 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 and 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jasmonic acid(JA)and benzothiadiazole(BTH) were sprayed on 2-year-old Rosa rugosa‘Plena’ seedlings. The induced resistance of JA and BTH to 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related physiological indice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JA and BTH treatments had inhibitory impacts on S. pannosa infection.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JA and BTH was 0.5 mmol/L for the disease-resistance induction of the leaves, its inductive effect was up to 66.36% for BTH and 54.49% for JA.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exogenous JA and B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 rugose ‘Plena’ resistance to S. pannosa. When treated with JA and BTH,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defense enzymes(POD, PPO, and PA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Contents of total phenolics, flavonoids, and lignin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t is inferred from these results that exogenous JA and BTH could improve the resistance of R.rugose ‘Plena’ to S. pannosa through enhancing activities of the defensive enzymes and accum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le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OTHIADIAZOLE Defensive enzyme Jasmonic acid Powdery mildew 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 Rosa rugosa ‘Plena’ Secondary metabolism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Infection Process of Sphaerotheca pannosa in Rose leaves
2
作者 ZHANG Xi ping,GONG Shu fang,CUI Li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30,PRC)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The researches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indicated that Sphaerotheca pannosa directly intrude in the place of concave of rose leaves,form filiform haustorium... The researches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indicated that Sphaerotheca pannosa directly intrude in the place of concave of rose leaves,form filiform haustorium in the epidermal cells,absorb the nutrient and water,and destor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mitochondrions,etc.when epidermal cells are filled with filiform hausto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E sphaerotheca pannosa process of infection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月季白粉菌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喜萍 龚束芳 曲娟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77,共2页
在无菌条件下 ,研究了月季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与温度、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月季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15℃ ,最低、最高温度分别为 4和 33℃。月季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 98%~10 0 % ,相对湿度小于 93%时萌... 在无菌条件下 ,研究了月季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与温度、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月季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15℃ ,最低、最高温度分别为 4和 33℃。月季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 98%~10 0 % ,相对湿度小于 93%时萌发率很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条件 月季 白粉菌 影响因素 孢子萌发 温度 湿度 萌发率
下载PDF
月季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初侵染来源初探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喜萍 郭玉莲 许修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1-233,共3页
月季白粉病的消长规律 (1997年 3月~ 1998年 3月 )的调查表明 ,在大庆温室内月季白粉病春季 2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 ,秋季 9月中旬再次进入发病盛期。全年共出现 5个高峰期。月季白粉病菌以菌丝形态在越冬芽的芽鳞下越冬 。
关键词 月季 白粉病 发生规律 初侵染来源 消长规律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抗性 被引量:5
5
作者 严俊鑫 迟德富 +2 位作者 张永强 宇佳 张晓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101,共7页
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研究其引发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诱导处理均对重瓣玫瑰白粉病有抑制效果,SA处理显著减低了重瓣玫瑰叶片白粉病病情指数,0.5 mmol/L SA诱导效果最好。不同浓度SA诱导(接菌)后,... 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研究其引发重瓣玫瑰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诱导处理均对重瓣玫瑰白粉病有抑制效果,SA处理显著减低了重瓣玫瑰叶片白粉病病情指数,0.5 mmol/L SA诱导效果最好。不同浓度SA诱导(接菌)后,对重瓣玫瑰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显著影响,且对总酚质量分数、木质素相对值的影响明显。经0.5 mmol/L SA诱导后,叶片PPO活性、总酚质量分数均在诱导(接菌)后第7(5)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是CK1(喷施清水)的1.55、1.71倍,是CK2(喷施清水+接种白粉菌)的1.33、1.50倍,且与CK1、CK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0 mmol/L SA诱导(接菌)后PAL、POD活性在第7(5)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是CK1的1.68、2.06倍,是CK2的1.35、1.56倍,且与CK1、CK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0.5 mmol/L SA处理在整个试验期间诱导的木质素相对值均显著高于CK1、C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白粉病 重瓣玫瑰 防御酶 次生代谢
下载PDF
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菌鉴定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岩 徐克东 +5 位作者 常云霞 牛伟 史庆浩 贾书召 李成伟 叶永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99,105,共4页
为了给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区月季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病原菌经形态鉴定和分子ITS鉴定均为月季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该病原菌的ITS序列(G... 为了给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区月季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病原菌经形态鉴定和分子ITS鉴定均为月季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该病原菌的ITS序列(Genbank No.KF571742)与月季白粉菌的ITS序列100%同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周口地区月季白粉菌ITS与来自比利时、日本、法国、阿曼、匈牙利和英国月季白粉菌的ITS序列聚为同一进化枝,而与来自同属另3个种覆盆子白粉菌(S.Aphanis)、醋栗白粉菌(S.mors-uvae)和夹竹桃白粉菌(S.db-2011)的ITS序列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白粉菌 ITS序列 系统进化 河南
下载PDF
月季白粉病孢子形态观测与病害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忠义 赵伟 +6 位作者 罗尧幸 韩凯 杨杰 刘涛 王静波 刘榕晨 纪薇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选取山西农业大学不同区域生长的月季,对其病情指数进行调查,同时设置不同温度梯度进行月季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培养试验,显微观测其白粉病菌孢子的萌发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2℃;栽培区域位于A(N 37.424°,E... 选取山西农业大学不同区域生长的月季,对其病情指数进行调查,同时设置不同温度梯度进行月季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培养试验,显微观测其白粉病菌孢子的萌发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2℃;栽培区域位于A(N 37.424°,E 112.579°),B(N 37.422°,E 112.584°)和C(N 37.422°,E 112.580°)的月季感病程度分别为中抗(MR)、抗病(R)和高抗(VR)。研究可为了解月季白粉病发生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对筛选抗白粉病月季品种和指导月季栽培管理、白粉病防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白粉病 发病指数 白粉病孢子形态
下载PDF
白粉菌侵染中国月季对甜菜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发忠 杨德强 +1 位作者 杨斌 孙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78,共4页
采用光度法研究中国月季感染白粉菌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为寄主植物介导的间接的病虫互作机制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国月季感染月季白粉菌后对取食中国月季的甜菜夜蛾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幼... 采用光度法研究中国月季感染白粉菌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为寄主植物介导的间接的病虫互作机制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国月季感染月季白粉菌后对取食中国月季的甜菜夜蛾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幼虫蛋白质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取食感病中国月季叶片9 d后,与取食健康叶片相比,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下降了81.77%(P<0.01),同时,AChE比活力为8.89μmol/(mg·min),下降了68.03%(P<0.01)。AChE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_(max))也受到明显影响,Km增大(P<0.001)、v_(max)减小(P<0.001),均表明AChE活性降低。从昆虫生理学角度证明,白粉菌侵染中国月季对甜菜夜蛾造成的抑制作用与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变化和AChE活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中国月季 白粉菌 乙酰胆碱酯酶 病虫互作
下载PDF
设施栽培月季白粉病田间发生消涨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斌 李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103,共3页
为了解设施栽培条件下月季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影响因子及田间消涨规律,2006-2007年在白云区麦架镇高坡村月季生产基地进行了调查,并对该病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在贵阳市设施栽培条件下周年发生,危害程度重,每年春季... 为了解设施栽培条件下月季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影响因子及田间消涨规律,2006-2007年在白云区麦架镇高坡村月季生产基地进行了调查,并对该病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在贵阳市设施栽培条件下周年发生,危害程度重,每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出现2个危害高峰期,田间消涨主要受温湿度的影响,不同品种对白粉病表现明显的抗性差异;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应在做好规范栽培和水肥管理,加强温湿度调控和田园清洁的基础上,强化日常药剂熏蒸预防措施,选择对路农药实施科学的化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月季白粉病 田间消涨规律 品种抗性 防治技术
下载PDF
腈菌唑防治月季白粉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娥 史记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1,共1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腈菌唑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4000和6000倍处理对月季白粉病活性均高于对照药剂15%粉锈宁2000倍处理(施药两次)。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剂型防效有差异,乳油的防效(9528%和9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腈菌唑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4000和6000倍处理对月季白粉病活性均高于对照药剂15%粉锈宁2000倍处理(施药两次)。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剂型防效有差异,乳油的防效(9528%和9730%)好于可湿性粉剂的防效(9028%和9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菌唑 月季 白粉病 药效试验 杀菌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