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相机成像的红提串缺陷检测
1
作者 高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寻快速、准确的葡萄串褐斑及损伤腐烂检测方法。方法:通过近红外工业相机采集红提串的彩色图像(RGB)和近红外图像(NIR)。利用近红外图像(NIR)运用Sobel算子提取清晰葡萄串的边缘和褐斑及损伤腐烂部分的边缘,然后将图像通过自适... 目的:探寻快速、准确的葡萄串褐斑及损伤腐烂检测方法。方法:通过近红外工业相机采集红提串的彩色图像(RGB)和近红外图像(NIR)。利用近红外图像(NIR)运用Sobel算子提取清晰葡萄串的边缘和褐斑及损伤腐烂部分的边缘,然后将图像通过自适应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实现图像分割,通过归一化超绿法和寻找大连通域去除葡萄串边缘及果梗,分别提取红提串缺陷和果粒边缘的圆形度、矩形度和外接矩形长宽比的形状特征参数,并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缺陷和果粒边缘判别分类模型,通过建立的分类模型实现果粒边缘的剔除,获得褐斑及损伤腐烂的图像信息。结果:利用上述检测方法对60个葡萄串样本进行验证,完好葡萄串判别准确率为90.00%,褐斑及损伤腐烂葡萄串判别准确率为93.33%,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91.67%。结论:研究建立的褐斑及损伤腐烂图像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红提葡萄的分级挑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提串 近红外相机成像 褐斑 损伤腐烂 无损检测
下载PDF
葡萄穗轴褐枯病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俊义 朱晓华 +5 位作者 赵林忠 梅岩 帕提古丽 阿曼古丽 朱瑞荣 王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3-354,F003,共3页
葡萄穗轴褐枯病是我国葡萄产区一种新的病害,近几年在哈密市蔓延迅速。通过对哈密市回城乡采集的葡萄受害穗标样进行鉴定,葡萄穗轴褐枯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生链格孢霉(AlternariaviticolaBrun)。主要为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田... 葡萄穗轴褐枯病是我国葡萄产区一种新的病害,近几年在哈密市蔓延迅速。通过对哈密市回城乡采集的葡萄受害穗标样进行鉴定,葡萄穗轴褐枯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生链格孢霉(AlternariaviticolaBrun)。主要为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田间出现症状在5月下旬~6月下旬,病菌能以分生孢子在葡萄枝蔓表皮或芽鳞片内越冬,借风雨传播,不同品种对葡萄穗轴褐枯病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穗轴 褐枯病 葡萄生链格孢霉 症状 流行病学 防治
下载PDF
北疆沿天山北坡一带葡萄穗轴褐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超 张国丽 +5 位作者 任毓忠 钟杨琼 高祥雷 李卓 张亚平 李国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5,共7页
2015年在新疆沿天山北坡一带的‘夏黑’葡萄上,出现了一种果穗穗轴变褐、枯死、幼果萎缩的病害,部分果园发病率达到100%,减产30%~50%。为了查明其发病原因,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的穗轴进行了病原分离和纯化,共获得104个链格孢属真菌... 2015年在新疆沿天山北坡一带的‘夏黑’葡萄上,出现了一种果穗穗轴变褐、枯死、幼果萎缩的病害,部分果园发病率达到100%,减产30%~50%。为了查明其发病原因,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的穗轴进行了病原分离和纯化,共获得104个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spp.菌株,选取其中10个代表性菌株,通过常规形态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ITS1/ITS4)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该病害的病原有两个,分别是Alternaria tenuissima和A.alternata,与国内大部分葡萄产区报道的A.viticola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穗轴褐枯病 病原鉴定 链格孢菌
下载PDF
兰州地区葡萄褐斑病发生为害及菌种鉴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柴兆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1-64,99,共5页
1998~2000年对兰州地区葡萄褐斑病进行了系统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最初于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为8%~36%,病情指数为3.0%~17.8%。对采集的病害标样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观察,证明目前兰州... 1998~2000年对兰州地区葡萄褐斑病进行了系统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最初于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发病率为8%~36%,病情指数为3.0%~17.8%。对采集的病害标样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观察,证明目前兰州地区的葡萄褐斑病是由葡萄拟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vitis(Lev.)Speg.)为害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褐斑病 发病规律 葡萄拟尾孢菌 病原鉴定 症状 危害 致病性
下载PDF
葡萄穗轴褐枯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秋娥 段胜男 严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006-1006,1008,共2页
论述了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葡萄穗轴褐枯病 症状 病原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葡萄褐斑病研究
6
作者 张川云 司民真 +1 位作者 李伦 李家旺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研究了葡萄褐斑病病叶和正常叶片。测试分析了大褐斑病叶病斑处和非病斑处、小褐斑病叶病斑处和非病斑处、未染病正常叶片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葡萄叶片光谱主要由碳水化合物...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研究了葡萄褐斑病病叶和正常叶片。测试分析了大褐斑病叶病斑处和非病斑处、小褐斑病叶病斑处和非病斑处、未染病正常叶片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葡萄叶片光谱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吸收带组成。褐斑病叶片光谱与正常叶片红外光谱变化主要在1 800-1 500 cm-1范围脂类、蛋白质酰胺的吸收区和1 200-900 cm-1范围多糖的吸收区。用1 800-1 500 cm-1范围拟合峰的峰面积比A1657/A1517考察蛋白质相对含量变化,A1738/A11517考察脂类相对含量变化,用吸光度比I1066/I1441考察多糖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患褐斑病的葡萄叶中脂类、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含量降低。褐斑病和正常葡萄叶红外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利用1 800-1 500 cm-1与1 200-900 cm-1范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正常叶片与患褐斑病叶片准确区分开。证明褐斑病叶片红外光谱在1 800-1 500 cm-1与1 200-900 cm-1范围为敏感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褐斑病 葡萄病害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葡萄褐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占仕发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41-42,共2页
介绍葡萄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并分析了葡萄褐斑病在福安市晓阳镇的发病条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葡萄 褐斑病 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葡萄房枯病、褐斑病、栓皮病、扇叶病、蔓枯病和白纹羽病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金苹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9期14-16,22,共4页
介绍了葡萄房枯病、褐斑病、栓皮病、扇叶病、蔓枯病和白纹羽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提出防治这些病害应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方法。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葡萄 房枯病 褐斑病 栓皮病 扇叶病 蔓枯病 白纹羽病 识别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