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融合器沉降及融合率的影响
1
作者 刘芳宏 韩志杰 +3 位作者 尚振国 安小刚 丁文义 张海霞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融合器沉降及融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6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行单节段后路...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融合器沉降及融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6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行单节段后路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融合固定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观察组患者行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单节段TLIF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ODI指数、疼痛VAS评分、融合器沉降情况、融合率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0%(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6个月的ODI指数和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融合器沉降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17%(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融合器移位、感染、血肿、神经根性疼痛及钉棒断裂或松动等不良反应事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TLIF手术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功能障碍,减少融合器沉降度,提高椎间融合器的融合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融合器沉降 融合率
下载PDF
前路经病椎短节段有限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耘 刘立岷 郑万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658-3660,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经病椎短节段有限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2012年103例脊柱结核患者经前路(第12胸椎以上经胸,第1腰椎以下经腹膜后)结核病灶清除和椎管减压术,椎间结构植骨,残余患椎短节段内固定。结果结核患... 目的探讨前路经病椎短节段有限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2012年103例脊柱结核患者经前路(第12胸椎以上经胸,第1腰椎以下经腹膜后)结核病灶清除和椎管减压术,椎间结构植骨,残余患椎短节段内固定。结果结核患者接受手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影像学结果显示病灶平均后凸角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发现,半年后植骨已融合,局部的后凸平均角度为13°,与术后相比无明显改变。此外,1年后患者内固定位置并无松动断裂,植骨无位移脱落,四肢活动正常,局部无叩、压痛。结论前路经病椎短节段有限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 有限固定 植骨 脊柱结核 融合率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慰光 胡奕山 姚迦勒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7期949-950,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手术治疗。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手术治疗。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5.57±15.7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0.95±21.58) m L,术后3个月脊柱融合率为97.92%。术后3个月、6个月、 12个月后,患者的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P <0.05),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保持C级4例, C→D级5例, C→E级1例,保持D级7例, D→E级19例。结论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经伤椎固定 脊柱融合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在椎体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鹤飞 田庆华 +3 位作者 易飞 王涛 何煜 吴春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治疗病情严重椎体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的椎体转移瘤患者,手术通过经椎弓根或椎旁途径在病变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内建立穿刺通道,随后向椎体及椎间盘内注入...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治疗病情严重椎体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的椎体转移瘤患者,手术通过经椎弓根或椎旁途径在病变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内建立穿刺通道,随后向椎体及椎间盘内注入骨水泥,将2个或多个病变椎体融合形成一个整体,手术部位包括46个椎体,24个椎间盘,术后使用椎体骨水泥覆盖率评价骨水泥病灶填充情况,随访过程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3~5 mL,平均(4.39±0.61) mL,椎间盘骨水泥灌注量为2~4 mL,平均(2.63±0.58) mL。部分患者水泥渗漏至椎体前缘周围组织,未引起明显不适。术后椎体水泥覆盖率评级为优的手术椎体44个(95.7%),评级为良的手术椎体2个(4.4%),评级为不足的手术椎体0个。术前VAS评分及ODI指数分别为:7.23±0.81,75.15±4.88。术后3 d,术后1、3和6个月的VAS及ODI指数分别为:4.77±1.02、2.86±0.71、2.50±0.51、2.59±0.80和57.88±12.78、38.59±7.84、35.35±7.78、35.86±10.09。所有患者术后相关评价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2例(9.9%)患者随访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但较术前均有一定改善。术前与术后评价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无法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的病情严重患者,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病灶骨水泥覆盖率,恢复患者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 脊柱稳定性 椎体转移瘤 骨水泥覆盖率
下载PDF
椎间混合植骨对微创腰椎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豪杰 庞祖才 +3 位作者 冯学烽 邹伟民 孙丙银 梁景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9期8-11,共4页
目的评价椎间混合植骨对微创腰椎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混合骨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体骨... 目的评价椎间混合植骨对微创腰椎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混合骨植骨治疗,对照组采用自体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型Brantigan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结果术后第9、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3.45±0.39)、(2.67±0.46)分,低于对照组的(3.67±0.15)、(2.92±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治疗组ODI为(21.53±3.25)%低于对照组的(23.45±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12个月两组ODI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混合植骨可有效解决微创腰椎融合术自体骨量不足的问题,是解决微创腰椎融合术自体骨量不足和减少手术创伤的安全、可行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植骨 脊柱微创 腰椎融合术 术后椎间融合率
下载PDF
单纯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术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友才 王国新 +2 位作者 罗宝宁 邓海涛 张佐格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534-3538,共5页
目的研究使用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 目的研究使用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后给予9个月以上的抗结核化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比较2组并发症、术前和随访后后凸畸形Cobb’s平均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Cobb’s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对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达到与前后路联合术式相近的术后植骨融合率,且患者手术创伤更轻、后凸畸形纠正效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融合率
下载PDF
脊柱椎间融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7
作者 唐小勇 何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8期38-41,共4页
脊柱椎体间融合技术是治疗脊柱创伤、脊柱肿瘤、退行性病变及脊柱发育畸形的常规技术。脊柱椎体间融合能使植骨融合节段达到坚固骨性固定,又可撑开和维持正常椎间融合高度。但脊柱融合失败是脊柱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脊柱椎体间融合技术是治疗脊柱创伤、脊柱肿瘤、退行性病变及脊柱发育畸形的常规技术。脊柱椎体间融合能使植骨融合节段达到坚固骨性固定,又可撑开和维持正常椎间融合高度。但脊柱融合失败是脊柱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大量临床观察表明目前脊柱融合在使用内固定的情况下有10%~15%的不融合率。许多研究者在动物体内探讨新的手术方式、融合器及植骨材料对融合率的影响。但动物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大型动物更能模拟骨移植材料或脊柱器械在人体的生物力学情况,而小型动物在概念策略方面的研究更有优势。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但对动物的选择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就以不同动物构建脊柱椎间动物模型的特点作一相关综述,以期为动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脊柱椎间融合术 融合率 动物脊柱特点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颈前路扩大纵向减压范围植骨融合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觅 赵承斌 +2 位作者 张捍军 李华哲 张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473-2478,共6页
背景: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因其疗效确切,术中创伤较小,减压明确,被脊柱外科医生奉为经典的手术方式。此次研究在遵循原有经典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式基础上扩大纵向减压范围,进而与经典术式的临床疗效相比较。目的:比较2种颈前... 背景: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因其疗效确切,术中创伤较小,减压明确,被脊柱外科医生奉为经典的手术方式。此次研究在遵循原有经典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式基础上扩大纵向减压范围,进而与经典术式的临床疗效相比较。目的:比较2种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其中A组接受经典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B组接受颈椎前路扩大纵向减压范围手术。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从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颈椎曲度、颈椎屈伸活动度、椎间植骨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等方面对2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A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②术后B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术后椎间植骨愈合时间B组短于A组(P <0.05),而在融合率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⑤2种方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经典的颈前路术式术中创伤较小,患者在术后离床活动方面存在一定优势;术后颈椎曲度恢复及椎间植骨融合率上2种术式无明显差异;但是在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功能恢复及椎间植骨愈合时间方面,颈前路扩大纵向减压范围术式存在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颈前路减压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损伤 椎间植骨愈合时间 椎间植骨融合率 减压范围
下载PDF
补肾壮督中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健 张文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壮督中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72例经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老年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接受补肾壮督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壮督中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术后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72例经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老年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接受补肾壮督中药治疗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JOA)比较2组手术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估术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Brantigan评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cage移位、终板塌陷等并发症。(2)术前及术后3 d,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及术后6个月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根据改良Brantigan评分,术后6个月,治疗组融合率为71.79%,高于对照组的48.48%(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融合率为87.18%,依然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补肾壮督中药能提高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改良TLIF术后椎间融合率,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椎间融合率 补肾壮督
原文传递
前后路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海永 宋利群 +3 位作者 张斌 王文瑞 李明明 杨寿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9期914-91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前后路不同内固定方式在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自2011-10—2014-05采用前后路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144例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按前后路不同固定方式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对患者的脊柱矫形效果,椎... 目的对比分析前后路不同内固定方式在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自2011-10—2014-05采用前后路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144例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按前后路不同固定方式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对患者的脊柱矫形效果,椎管减压程度,治疗后坐立、行走持续时间及脊柱融合率等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率,固定准确率及心肺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后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在脊柱矫形、脊柱融合率、患者恢复中坐立和行走时间以及椎管的减压程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后路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内固定方法对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的脊柱矫形、椎管减压、运动恢复、脊柱融合等效果理想,在维持脊柱正常功能、提高骨骼运动能力、改善脊柱脊髓质量、提高愈合和康复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 前入路 后入路 内固定 脊柱矫形 脊椎融合率
原文传递
有效内固定长度对颈前路椎间融合术早期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强 高延征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MC+型椎间融合器有效内固定长度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诊疗中心收治的102例(单节段86例,双节段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 目的观察MC+型椎间融合器有效内固定长度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早期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诊疗中心收治的102例(单节段86例,双节段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共植入118个MC+型椎间融合器,分别测量各患者术后内固定嵌片的有效内固定长度(Effective Internal Fixed Length,EIFL定义为内固定嵌片远端与下位椎体上终板平面的垂直距离),根据EIFL的不同,分为a、b、c三组,记录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统计分析各组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率。结果手术前后VAS、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组植骨融合率有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术中尽可能延长内固定嵌片的有效内固定长度,可增加患者早期骨性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内固定长度 脊髓型颈椎病 脊柱融合术 早期融合率
原文传递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12
作者 张俊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发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 目的探讨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发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给予改良侧方腰椎融合手术,对照组给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腰腿功能、滑脱角、滑脱率、并发症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少,且术后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疼痛程度、腰腿功能分值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滑脱角、滑脱率数值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较对照组(20.93%,9/4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结论改良侧方腰椎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引流量,并能减轻疼痛度,避免滑脱、改善腰腿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椎管狭窄症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手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