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凡 罗振中 +5 位作者 卢俊 陈受琳 黄丹 周斌 陈琴琴 华福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S组为假手术组,O组为手术对照组,D1、D2组分别为低剂量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O组、D1组和D2组大鼠行左后足切开术制备切口痛...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S组为假手术组,O组为手术对照组,D1、D2组分别为低剂量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O组、D1组和D2组大鼠行左后足切开术制备切口痛模型,D1、D2组于术前10 min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μg/kg及50μg/kg。S组和O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建立切口痛模型前(T0)及术后2、6、12、24 h(T1-4)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于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取L4-6脊髓进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测定IL-1β、IL-6和TNF-α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O组大鼠T1-3时MWT值下降,脊髓OX42表达上调,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5);与O组比较,D1组及D2组大鼠T1-3时MWT值升高,脊髓OX42表达下调,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在切口痛模型中,右美托咪定主要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OX42的表达及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切口痛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
下载PDF
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中枢神经系统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小亮 刘洋 +4 位作者 王晔 崔月 张莹 孙丹丹 王丹巧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及其脑脊液、脊髓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氯诺昔康组(Lornoxicam,8mg·Kg-1)、青藤碱高剂量组(Sin-H,20mg·Kg-1)和青藤碱低剂量组(Sin-L,10mg...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及其脑脊液、脊髓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氯诺昔康组(Lornoxicam,8mg·Kg-1)、青藤碱高剂量组(Sin-H,20mg·Kg-1)和青藤碱低剂量组(Sin-L,10mg·Kg-1)。采用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测试,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放免法检测大鼠脑脊液及脊髓L6-L8中P物质含量。结果切口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撤足阈值、热刺激痛感缩足时间明显改变。青藤碱高、低剂量和阳性药投与后均显示了明显的镇痛效果,其中青藤碱高剂量组镇痛效应指标优于阳性对照药氯诺昔康;给药各组大鼠脑脊液、脊髓中的P物质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都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青藤碱高剂量组的脑脊液P物质浓度抑制最为明显。结论青藤碱能够减轻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减少P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释放,后者可能是青藤碱产生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青藤碱 P物质 脑脊液 脊髓
下载PDF
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聂富祥 贺海怿 +5 位作者 朱文辉 李想 张凯 张鹏飞 郭强 郭高升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冲洗引流在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早期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早期深部感染患者经扩创、持续闭式冲洗引流加有效抗生素应用等措施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23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控... 目的探讨持续闭式冲洗引流在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早期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早期深部感染患者经扩创、持续闭式冲洗引流加有效抗生素应用等措施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23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内固定均得以保留。结论持续闭式冲洗引流加有效抗生素应用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深部感染 脊柱内固定 闭式冲洗引流
下载PDF
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云龙 《西南军医》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总结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5月脊柱内固定、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为切口脓性分泌物、体温升... 目的总结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5月脊柱内固定、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为切口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和局部疼痛等,血液学及细菌学检查确定有无细菌性感染;所有患者在诊断切口深部感染明确后,全部行切口拆开,清创,闭式冲洗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的治疗。结果随访4个月~3年,平均2.1年。闭式冲洗引流后7日局部症状消失,引流液清亮后拔管4例,7~14日拔管13例,14~21日拔管9例;引流后21日,全身症状消失、血常规、CRP、血沉正常后停用抗生素13例,36日停用抗生素13例。5例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1年后取出内固定后愈合。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见断钉与断棒。结论联合敏感抗生素加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有利于及时控制感染,疗效肯定且没有必要取出内固定物及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 切口深部感染 闭式冲洗引流 脊柱内固定移除
下载PDF
Nrf2-自噬通路在大鼠切口痛-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喜燕 王志宏 于泳浩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模型大鼠脊髓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自噬通路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盐水+切口痛组(Ⅰ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组(RI组)、Nrf2激动剂t-BHQ组(t-BHQ组),每组8... 目的探讨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模型大鼠脊髓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自噬通路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盐水+切口痛组(Ⅰ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痛敏组(RI组)、Nrf2激动剂t-BHQ组(t-BHQ组),每组8只。Ⅰ组和RI组建模前分别经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 L/(kg·min)和瑞芬太尼1μg/(kg·min),连续输注60 min。t-BHQ组于输注瑞芬太尼前0.5 h腹腔注射t-BHQ(15 mg/kg),12 h 1次,连续4次,余处理同RI组。3组输注同时于双侧后足建立Brennan切口痛模型。分别于输注前24 h(T_0)、输注后2 h(T_1)、6 h(T_2)、24 h(T_3)和48 h(T_4)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测试完毕后将大鼠处死,取L4~6脊髓节段,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Beclin-1、Nrf2及其下游分子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组PWT、PWL呈总体下降的趋势。从T_1开始,与Ⅰ组相比,RI组PWT下降、PWL缩短,T_4时LC3Ⅱ、Beclin-1表达升高、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RI组相比,tBHQ组PWT升高、PWL延长(P<0.05),同时Nrf2、HO-1、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Nrf2-自噬通路的激活可明显改善切口痛-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脊髓 自噬 切口痛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叔丁基对苯二酚
下载PDF
新生大鼠手术切口对脊髓背角BDNF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丁绪 李松 +2 位作者 蔡捷 邰隽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48-654,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手术切口对脊髓小胶质细胞、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新生SD大鼠12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后足切口组(Incision组)。后足切口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钙离子结合蛋白1的免疫荧...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手术切口对脊髓小胶质细胞、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新生SD大鼠12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后足切口组(Incision组)。后足切口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钙离子结合蛋白1的免疫荧光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DNF含量;测定两组痛阈。术前预先给予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检测BDNF含量。结果:Incision组大鼠术后1、3 d钙离子结合蛋白1阳性染色增加。术后1 d、3 d、7 d、14 d脊髓背角BDNF含量上调,3 d到达顶峰,之后逐渐降至Sham组水平。术前预先给予米诺环素可缓解手术切口造成的BDNF上调。术后6 w、10 w热痛阈升高。结论:新生大鼠手术切口导致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多,BDNF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背角 新生大鼠 术后切口痛
下载PDF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张兆川 赵腾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3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分析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山东健康集团枣庄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 目的 分析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山东健康集团枣庄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实施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方案,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77.14%)的治疗优良率,观察组(94.26%)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指标结果更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更低,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用于急性脊柱创伤的治疗,对改善关节功能,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性结构具有较高价值,且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急性脊柱创伤 临床疗效 术后康复 术后疼痛
下载PDF
电针对甲状腺区切口痛大鼠颈段脊髓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永升 乔丽娜 +3 位作者 王俊英 陈淑萍 谭连红 刘俊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7-733,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不同穴位对甲状腺区切口痛大鼠颈段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 目的: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不同穴位对甲状腺区切口痛大鼠颈段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组、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余组沿大鼠颈中线做长约1.5cm的纵行切口,制作甲状腺区切口痛模型。扶突组、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于造模后4h、24h、48h分别电针双侧"扶突"、"合谷""内关"穴、"足三里""阳陵泉"穴,1次/d,连续3d;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其他处理。采用热辐射测痛仪测量大鼠切口部位热痛阈;用荧光定量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B)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颈段(C_2-C_6)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Iba1、CD11b)及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颈部的热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C_2-C_6脊髓内Iba1、CD11b及GFAP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扶突组和合谷-内关组大鼠的热痛阈值显著升高(均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的热痛阈值变化不明显(P>0.05),扶突组Iba1、CD11b、GF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合谷-内关组大鼠脊髓中Iba1 mRNA、CD11b蛋白、GFA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脊髓Iba1、CD11b和GFAP蛋白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大鼠C_2-C_6颈段脊髓内Iba1mRNA、CD11b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扶突组(P<0.01,P<0.05),Ibal mRNA、CD11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合谷-内关组(P<0.05),GFAP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扶突穴组与合谷-内关组(均P<0.05)。结论:电针"扶突"或"合谷""内关"可缓解大鼠颈部急性切口痛,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脊髓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切口痛 针刺 镇痛 脊髓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Iba1 CD11B GFAP
原文传递
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1拮抗剂对大鼠切口痛模型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伟 赵鑫 +1 位作者 顾小萍 马正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 观察足底及鞘内注射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1(TRPAl)拮抗剂对大鼠切口痛模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250 9,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Ⅰ组)、鞘内注射二甲基亚砜组(DMSO1组)... 目的 观察足底及鞘内注射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1(TRPAl)拮抗剂对大鼠切口痛模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00~250 9,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Ⅰ组)、鞘内注射二甲基亚砜组(DMSO1组)、足底注射二甲基亚砜组(DMSO2组)、鞘内注射HC-030031组(H1组)、足底注射HC-030031组(H2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切口痛模型制作.DMSO1组和H1组于术后24 h鞘内分别给予10% DMSO 20μl和50 μgHC-030031,DMSO2组和H2组于术后24 h足底分别给予10% DMSO 40μl和100 μg HC-030031.观察各组在给药前1 h(T0),鞘内或足底注射后0.5 h(T1)、1.0 h(T2)、2.0 h(T3)、4.0 h(T4)、6.0h(T5)的机械缩足刺激阈值(PWMT).各组大鼠随机取4只于T4时处死取脊髓腰膨大,Westem blot法检测脊髓TRPA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C组[(34.4±4.7)g]比较,Ⅰ组[(23.8±4.3)g]、DMSO1组、DMSO2组PWMT明显降低,脊髓TRPA1表达上调(P<0.05);与DMSO1组[(24.6±3.5)g]、DMS02组[(22.1±4.7)g]比较,H1组[(28.3±2.4)g]和H2组[(29.1±4.2)g]在T4时间点PWMT明显升高,脊髓TRPA1表达下调(P<0.05).结论 足底或鞘内注射TRPA1拮抗剂可抑制大鼠切口痛模型所致的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脊髓 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1
原文传递
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部脊髓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俊英 高永辉 +3 位作者 乔丽娜 张金铃 荣培晶 刘俊岭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3-708,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部脊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切口痛大鼠镇痛作用的抗炎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突组和足三里-阳陵泉组,每... 目的:观察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部脊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切口痛大鼠镇痛作用的抗炎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突组和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21只。采用颈部甲状腺区域切口复制切口痛模型,电针组分别在手术时,术后20、44 h时电针"扶突"或"足三里"-"阳陵泉"治疗,30 min/次。采用甩尾测痛仪测定大鼠颈部甲状腺区域热痛阈值,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颈部脊髓背角TNF-α、IL-10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TNF-α、IL-10、IL-4、IL-4R mRNA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点颈部切口区域痛阈值降低(P<0.05)。术后24 h,与模型组比较,扶突组颈部切口区域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主要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上)、IL-10的表达升高(P<0.05),IL-4R mRNA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突组TNF-α、IL-10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IL-4和IL-4R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足三里-阳陵泉组TNF-αmRNA、IL-10 mRNA、IL-10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扶突"穴对颈部切口痛的镇痛效应,可能与抑制颈部脊髓中TNF-α、促进IL-4/IL-4R的表达有关,并且电针"扶突"镇痛效应优于"足三里"-"阳陵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切口痛 脊髓背角 炎性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后足切割痛大鼠脊髓及下丘脑室旁核内缩宫素及其受体表达变化
11
作者 魏小洁 郭曲练 张艳峰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0-14,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后足切割后中枢神经系统内缩宫素(oxytocin,OT)及其受体(oxytocin receptor,OTR)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切割痛组(n=70)和对照组(n=20),切割痛组大鼠在切割后的30 min、1、3、6、24 h取脊髓腰膨大和下... 【目的】观察大鼠后足切割后中枢神经系统内缩宫素(oxytocin,OT)及其受体(oxytocin receptor,OTR)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切割痛组(n=70)和对照组(n=20),切割痛组大鼠在切割后的30 min、1、3、6、24 h取脊髓腰膨大和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检测OT、OTR阳性细胞表达,及OT、OTR转录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切割痛大鼠PVN内的OT阳性细胞数量及OT蛋白总量在切割后30 min^6 h明显下降,而m RNA却在切割后30min^1 h内升高;脊髓背角内OT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量在切割后30 min^6 h上升,而OT m RNA无表达;切割前后PVN内均未见OTR的表达,而脊髓腰膨大背角Ⅰ、Ⅱ板层内OTR在切割后30 min^12 h表达上升。【结论】切割痛大鼠PVN内合成的OT可转运至脊髓发挥痛觉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产素受体 切割痛 脊髓 下丘脑视旁核
原文传递
脊髓细胞外调节激酶1/2在大鼠后足切割痛中的表达和作用
12
作者 李顺元 施旭丹 +3 位作者 陈英勒 杨玉欣 张燕玲 戴茹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后足切割后脊髓ERK的表达情况。方法:以大鼠右后足切割作为急性疼痛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试脊髓磷酸化ERK(pERK)表达情况。ERK抑制剂U0126(1μg)在切割前20min或切割后20min鞘内注射。用von Frey纤维测试大鼠机械性痛... 目的:探讨大鼠后足切割后脊髓ERK的表达情况。方法:以大鼠右后足切割作为急性疼痛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试脊髓磷酸化ERK(pERK)表达情况。ERK抑制剂U0126(1μg)在切割前20min或切割后20min鞘内注射。用von Frey纤维测试大鼠机械性痛敏。结果:大鼠后足切割后1min,在切割侧L4-L5脊髓浅层背侧角(板层Ⅰ和板层Ⅱ)ERK被迅速地激活,并在5min达到峰值,随后恢复到基础值。切割前鞘内给予U0126能显著减轻机械性痛敏,然而,切割后鞘内给予U0126对机械性痛敏的作用并不明显。结论:脊髓ERK在大鼠后足切割痛中产生机械性痛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痛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脊髓 机械性痛觉过敏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陈百红 陈雄刚 林财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5期2824-2826,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醉,按Brennan法手术,建立大鼠手术切口疼痛模型。20min后,对照(D)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另5组注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K1组为2mg/kg,K2组为4mg/kg,K3组为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醉,按Brennan法手术,建立大鼠手术切口疼痛模型。20min后,对照(D)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另5组注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K1组为2mg/kg,K2组为4mg/kg,K3组为8mg/kg,K4组为16mg/kg。每组在尾静脉注射后2h时,以3%戊巴比妥钠100mg/kg腹腔注射深麻醉下迅速切取脊髓L4-S1节段,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背角Fos样免疫反应(FLI)阳性细胞在脊髓上的变化情况。结果:外科手术刀口诱发的FLI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与痛刺激同侧的脊髓浅层(Ⅰ-Ⅱ层),各剂量组同D2组比较,脊髓背角浅层FLI阳性细胞数目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抑制脊髓Fos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切割疼痛 原癌基因蛋白c-fos 脊髓
原文传递
脊髓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促进切割损伤导致的痛觉过敏
14
作者 梁纯波 傅迪 +1 位作者 郭曲练 戴茹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9期1635-1637,1656,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在急性切割损伤导致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在异氟醚麻醉下纵行切割大鼠后足,在手术不同时段观察大鼠切割足50%缩足阈值,并取腰髓节段采用实时定量RT-PCR观察TNF-α的mRNA水平。另外一组实验... 目的:研究脊髓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在急性切割损伤导致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在异氟醚麻醉下纵行切割大鼠后足,在手术不同时段观察大鼠切割足50%缩足阈值,并取腰髓节段采用实时定量RT-PCR观察TNF-α的mRNA水平。另外一组实验,鞘内给予可溶性TNF受体蛋白(依那西普,Etanercept)观察其切割后足大鼠的痛觉行为学改变。结果:大鼠后足切割导致其同侧腰段脊髓TNF-α基因水平上调,鞘内注射依那西普显著抑制切割损伤引起的机械性痛觉过敏。结论:脊髓内TNF-α参与了切割损伤导致的痛觉过敏,抑制上调的TNF-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术后疼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 切割疼痛 脊髓 实时定量PCR 依那西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