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入性烧伤导致的喉气管狭窄疗效分析
1
作者 邢园 郭志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0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吸入性烧伤导致喉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22年3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由吸入性烧伤导致的16例喉气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17~57岁,平均38.4岁。支撑喉镜下... 目的探讨成年人吸入性烧伤导致喉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22年3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由吸入性烧伤导致的16例喉气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17~57岁,平均38.4岁。支撑喉镜下喉剪或激光切除瘢痕并球囊扩张4例;气道前壁加宽喉气管重建术9例,其中肋软骨加宽4例,肌皮瓣2例,甲状软骨翼板3例;气管-气管端端吻合1例,环气管吻合1例,甲状软骨气管吻合1例。结果拔管13例,拔管率81.25%(13/16),失败3例,失败率为18.75%(3/16)。T型硅胶管放置时间为9~24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3个月~10年,所有拔管者均未见复发,进食、呼吸正常。结论对于成年人吸入性烧伤导致的喉气管狭窄患者进行气道重建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时机及对应的手术方法,效果满意,T型管放置时间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Burns Inhalation) 喉狭窄(Laryngostenosis) 气管狭窄(Tracheal stenosis)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治疗结果(Treatment Outcome)
下载PDF
雌激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培鑫 赵军 +4 位作者 王兴盛 徐世红 姜朝阳 王小强 杨红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IS)作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影响因素复杂,给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雌激素作为影响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通过异常调节骨代谢、经受体作用... 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IS)作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影响因素复杂,给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雌激素作为影响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通过异常调节骨代谢、经受体作用于椎旁肌肉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脊柱侧弯的发生、发展。研究雌激素对脊柱侧弯进展的影响,可为脊柱侧弯病因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雌激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脊柱疾病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肛门直肠畸形合并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探讨
3
作者 张桃桃 赵清爽 +2 位作者 应建彬 陈帆 荆俊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合并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收治的105例ARM患儿病...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合并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收治的105例ARM患儿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按照Wingspread分类法分型,将ARM患儿分为中高位和低位两类;按照Krickenbeck分类法分型,将ARM患儿分为伴瘘管和不伴瘘管两类;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TCS组和无TCS组。统计分析TCS与年龄、ARM分型及合并其他畸形的相关性及相关治疗意义。结果105例ARM患儿中,29例(27.6%)存在TCS,76例(72.4%)无TCS。55例(52.4%)合并其他畸形,其中37例合并1种畸形,18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畸形。Wingspread分型及合并其他畸形是ARM患儿合并TCS的独立影响因素,中高位ARM合并TCS的概率是低位ARM的3.223倍(OR=3.223,95%CI:1.128~9.210,P=0.029),合并2种及以上其他畸形的患儿患TCS的概率是合并1种其他畸形的10.120倍(OR=10.120,95%CI:2.715~37.729,P=0.001)。无TCS的ARM患儿与合并TCS的ARM患儿比较,两组在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有效率、病死率及术后2个月排便功能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排便功能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位ARM患儿及合并多系统畸形的患儿TCS发生率较高。建议ARM患儿常规行腰骶部MRI检查,以尽早发现TCS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上,ARM患儿合并TCS应先治疗ARM,建议行脊髓栓系松解术,以防止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带来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脊髓栓系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内窥镜下单通道入路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研究进展
4
作者 贾凯 李利军 常峰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2-277,共6页
内窥镜下单通道入路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Endo-ULBD)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减压效果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Endo-ULBD切口更小,对椎旁肌损伤更小,内窥镜的放大视野及水环境下的手术视野更加清晰,且最大程... 内窥镜下单通道入路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术(Endo-ULBD)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减压效果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Endo-ULBD切口更小,对椎旁肌损伤更小,内窥镜的放大视野及水环境下的手术视野更加清晰,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脊柱的稳定结构;较单侧双通道内窥镜(UBE)技术对软组织的破坏更少^([1-2])。随着Endo-ULBD的普及,对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Endo-ULBD在临床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策略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Endo-ULBD并发症的认识,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手术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术后并发症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内窥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5
作者 张青山 张亚宁 常建军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39-245,共7页
目的 探讨脊柱内窥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4例DLS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ndo... 目的 探讨脊柱内窥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4例DLS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ndo-LIF组和MIS-TLIF组,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1匹配,剔除不匹配的患者,每组53例。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和术后1 d、3 d检测肾上腺素E、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等创伤应激指标。于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痛及下肢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在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横截面积、椎间孔面积。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12个月。Endo-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MIS-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 d、3 d血清前列腺素E、皮质醇、CRP、TNF-α水平较术前升高,且Endo-LIF组术后1 d、3 d各创伤应激指标水平低于MIS-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Endo-LIF组较MIS-TLIF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横截面积、椎间孔面积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Endo-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均100%融合。结论 与MIS-TLIF相比,Endo-LIF治疗DLSS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加速康复进程,减轻创伤应激及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全内窥镜下后方经椎板间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2
6
作者 雷登强 贺元 +2 位作者 阿海 韩翔 关炳瑜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2-15,31,共5页
目的评估全内窥镜下后方经椎板间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FE-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采用FE-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7例,记录术前和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 目的评估全内窥镜下后方经椎板间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FE-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采用FE-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7例,记录术前和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评估椎间融合率。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较术后3 d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术后血肿1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或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1年25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2.6%(25/27)。结论FE-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术后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术后早期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殷杰 乔林 +2 位作者 封慧玲 徐军鹏 王彦鹏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82-188,共7页
目的分析采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术后早期效果不良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36例LSS患者资料,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分为疗效不良组(疗效... 目的分析采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术后早期效果不良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36例LSS患者资料,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分为疗效不良组(疗效为差,n=38)和疗效良好组(疗效为优、良、可,n=98)。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疾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差异性分析构建预测术后早期效果不良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体质量指数(BMI)>23.10/(kg·m^(-2))、病程>4年、有糖尿病史、重度LSS、术前合并终板炎、手术时间>68 min、双节段手术、术后过度活动评分>3分、手术前后椎管横截面积差<0.15 cm^(2)、手术前后硬膜囊横截面积差<0.25 cm^(2)、手术前后椎间孔矢状径差<1.15 mm、手术前后侧隐窝宽度差<1.15 mm为术后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多重共线性诊断分析结果发现,各因素之间无共线性关系。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BMI偏大(31分)、有糖尿病史(36分)、手术时间长(55分)、病程长(82分)、术后过度活动评分高(64分)、术前合并终板炎(46分)、双节段手术(68分)、重度LSS(58分)、手术前后椎管横截面积差小(83分)、手术前后硬膜囊横截面积差小(29分)、手术前后椎间孔矢状径差小(93分)、手术前后侧隐窝宽度差小(56分),总分701分,对应术后早期疗效不良概率为73.97%。结论TESSYS治疗LSS术后早期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较多,为降低术后复发及再手术的风险,应对患者术前临床资料以及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相应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新型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手术治疗伴基础疾病的腰椎退行性疾病
8
作者 贾瑞平 马添乐 +2 位作者 顾宇彤 连小峰 许国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295-301,共7页
目的评估新型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手术(PTES)治疗伴基础疾病的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新型PTES治疗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196例单节段LDD患者临床资... 目的评估新型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手术(PTES)治疗伴基础疾病的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新型PTES治疗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196例单节段LD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9例伴基础疾病(A组),107例不伴基础疾病(B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下肢疼痛程度;术前、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下肢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在术后1、2、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后即刻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2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伤口感染、永久性神经损伤、腹部器官损伤、大血管破裂等并发症。结论新型PTES治疗伴基础疾病的LDD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骨科手术实践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建平 刘孝文 +2 位作者 赵天翌 史国栋 侯洋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人工智能(AI)技术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1-3]。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不断发展,AI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医学、金融、交通等。骨科手术实践是培养骨科医学专业... 人工智能(AI)技术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1-3]。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不断发展,AI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医学、金融、交通等。骨科手术实践是培养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主要应用集中在骨创伤、关节重建、骨肿瘤、运动医学等方面[4]。本文通过查阅AI技术在骨科手术实践领域应用方面的文献,从AI技术在骨科手术操作、手术规划、疾病诊断及AI的优势与不足等方面展开分析,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外科手术 人工智能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前路切开复位治疗下颈椎关节交锁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寅 王彦金 +3 位作者 郝宇鹏 陈勤 杨磊 周英杰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由屈曲牵张及旋转暴力造成的一种急性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临床多需手术治疗[1-2]。目前,下颈椎关节交锁的手术复位方式主要有前路切开复位、后路切开复位和前后路联合复位,其中前路切开复...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由屈曲牵张及旋转暴力造成的一种急性脊柱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临床多需手术治疗[1-2]。目前,下颈椎关节交锁的手术复位方式主要有前路切开复位、后路切开复位和前后路联合复位,其中前路切开复位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损伤风险低、并发症少及颈椎矢状位平衡保持好等优点,被更多地运用于临床[2-3],然而前路切开复位也存在术中复位困难、术后易融合失败等问题,一直被临床医师所关注[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脱位 脊柱骨折 手法 骨科 外科手术 荟萃分析
下载PDF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冯宁宁 李文浩 +3 位作者 俞兴 许卢春 仇子叶 姜国正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84-288,共5页
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CSCIWFD)的概念于1982年由美国学者Pang^([1])首次提出,并将此类损伤归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脊髓损伤,指患者具有颈椎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但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上却没有骨折、脱位等异常发现^([2]... 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脊髓损伤(CSCIWFD)的概念于1982年由美国学者Pang^([1])首次提出,并将此类损伤归结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脊髓损伤,指患者具有颈椎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但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上却没有骨折、脱位等异常发现^([2])。儿童和成人是CSCIWFD的好发人群,成人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常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颈椎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等病理基础,发生率较高,实际发生率常被低估^([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老年OLI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苏佳俊 秦晓云 +4 位作者 赵全明 黄辉 薛骏 吴洁石 徐瑞生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老年OLI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OLI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老年OLI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OLI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在术后3 d开展五点支撑法腰背肌锻炼指导;观察组将腰背肌功能锻炼指导前置于入院当天实施,同时指导患者根据遗忘曲线规律进行复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背肌锻炼错误次数、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感、改良腰腿痛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5 d和1个月时五点支撑法锻炼错误次数低于对照组,骨科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分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当天、术后5 d改良PRO量表评分和ODI两组相近(P>0.05),但术后1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前置化腰背肌锻炼模式应用于老年OLIF手术患者,可有效增强功能锻炼准确度,提高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改善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 椎管狭窄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脊柱融合术 遗忘曲线 前置化指导
下载PDF
Current status of full-endoscopic techniques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k herniations and Spinal Canal stenosis 被引量:3
13
作者 Ruetten S Komp M Oezdemir S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71-584,共14页
Degenerative constrictions of the spinal canal with compression of neural elements arise as a result of bony,disk,capsular or ligament structures.The most frequent causes are disk herniations and spinal stenoses.The l... Degenerative constrictions of the spinal canal with compression of neural elements arise as a result of bony,disk,capsular or ligament structures.The most frequent causes are disk herniations and spinal stenoses.The lumbar and cervical spine is the most prominent cause.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have been exhausted,surgical intervention may be necessary.Today,microsurgical or microscopically-assisted decompression is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 procedure for disk herniation and spinal stenosis in the lumbar region,while in the cervical spine,microsurgical or microscopically-assisted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re standard.Both procedures demonstrate good clinical results but present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operation.Decompressions in the area of the spine must be carried out under continuous visualization and must entail the possibility of adequate bone resection.Taking this into account,completely new endoscopes and instrument set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full-endoscopic operations in tand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ral transforaminal and interlaminar approaches for the lumbar spine and the posterior,contralateral and anterior approaches for the cervical spine.The possibilities and results of comparable and established standard procedures have been used as a benchmark in the course of clinical validation.The development of surgically created approaches and the new rod lens endoscopes combined with appropriate instrument sets have laid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s for full-endoscopic operation in the lumbar spine on all primary and recurrent disk hernia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pinal canal and on spinal stenoses.This development has also permitted resection of soft disk herniations in the cervical spine.The use of the relevant approaches depends on anatomical and pathological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The clinical results of standard procedures are achieved,which must be regarded as a minimum criterion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On the basi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criteria,it can be established that using the full-endoscopic techniques developed,adequate decompression is achieved in the defined indications with reduced traumatization,improved visibility conditions and positive cost benefits.Today,fullendoscopic operations may be regarded as an expansion and alternative within the overall concept of spinal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rtebral disc displacement surgical procedures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tenosis spinal diseases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1
14
作者 胡德新 郑琦 +2 位作者 朱博 应小樟 汪翼凡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72~83岁,平均(66.7±2.5)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72~83岁,平均(66.7±2.5)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椎间孔镜组,每组30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手术切口VAS评分(术后12、24、48、72 h),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24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椎间孔镜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椎间孔镜组切口疼痛程度较传统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60例患者均获得至少24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于术后1、24个月时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椎间孔镜组患者OD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微创优越性,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老年人 内窥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大通道内镜经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5
15
作者 叶丙霖 王想福 +5 位作者 李淑玲 李盛华 孙凤歧 范有福 李晨旭 雒永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评价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32例L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14例,年龄65~84(7... 目的:评价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经大通道内镜系统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32例L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8例,女14例,年龄65~84(70.6±8.4)岁,病程1~12年。32例患者均伴有下肢麻木或疼痛,其中28例伴间歇性跛行,以下肢症状为著。狭窄节段:L3,42例,L4,519例,L5S113例,其中2例双节段狭窄。术前影像学资料显示中央管狭窄型3例,双侧侧隐窝狭窄型21例,混合狭窄型8例。记录手术用时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复查X线、CT和MRI;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单次连续步行距离(single continuous walking distance,SCWD),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手术时间70~160(85.64±11.94)min,随访时间12~24(17.68±2.43)个月。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术后减压通道对侧下肢短期内感觉障碍2例,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术后影像学显示较术前责任节段的椎管明显扩大,神经根松解充分。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1年腰痛VAS评分分别为4.62±1.41,2.73±1.35,1.21±1.17,1.11±0.34;腿痛VAS评分分别为6.83±1.71,3.10±1.50,1.08±0.19,0.89±0.24。腰腿痛VA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3 d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1年ODI评分分别为38.40±6.48,18.42±2.40,5.48±0.77,3.05±0.28;SCWD分别为(47.48±5.32)m,(52.89±11.23)m,(245.43±18.94)m,(468.97±55.87)m。ODI评分及SCW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3 d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优15例,良14例,可3例。结论:采用大通道后路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LSS是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减压充分,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最大限度减少对腰椎稳定结构的破坏,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内窥镜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63
16
作者 韩广 汤锋武 +4 位作者 张赛 蒋显锋 云晨 陈旭义 苗翠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6例经X线、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和腰椎间孔狭窄(8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6例经X线、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和腰椎间孔狭窄(8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减少[1.00(0.00,1.50)分对8.50(7.75,9.25)分;Z=2.825,P=0.050];Macnab标准优良率达95.45%(273/286)。286患者中神经损伤8例(2.80%)、术区出血和神经根周围血肿形成6例(2.10%)、硬脊膜囊破裂1例(0.35%)、肌肉痉挛3例(1.05%)、感染1例(0.35%)、术后复发4例(1.40%),均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总体疗效满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柞问鼎切除术 绛皮 内窥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做创性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4
17
作者 欧云生 蒋电明 +2 位作者 权正学 安洪 刘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4-1089,共6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重建伤椎结构和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对42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n-HA/P...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重建伤椎结构和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对42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钛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脊柱前路重建手术。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3.6岁。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节段:T125例、L117例、L214例、L36例。椎体前缘高度为椎体的29%~47%,平均40.6%。矢状面Cobb角为21~38°,平均27.6°。术前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9例、C级8例、D级6例、E级2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6~25个月,平均13个月。36例伤椎近解剖复位,6例复位良好。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为椎体的87%~96%,平均91.7%,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术后矢状面Cobb角为9.5~18.5°,平均13.4°。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除7例A级及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改善。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于术后3~5个月骨性融合。无感染、椎体移位和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的结构和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能与邻近椎体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生物材料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卫星 卢笛 +4 位作者 王健 吴震 祝卫民 张春 卢子荣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60~81岁,平均67.5岁。36例中行潜行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60~81岁,平均67.5岁。36例中行潜行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6例、单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0例、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20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4例:3例脑脊液漏,1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心律失常,1例呼吸系统感染,4例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症状,2例泌尿系感染,1例焦虑等精神症状。经对症及内科联合处理好转。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0.5~5年,平均2.5年。Oswestry评分从术前(45.66±7.12)分改善至(16.80±5.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身体条件不是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绝对禁忌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在积极控制并存疾病的基础上,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椎管狭窄 手术期间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麻醉高风险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高尚聚 李文毅 +2 位作者 张隆 魏景超 曹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33-3439,共7页
背景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不断增高,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多需手术减压治疗。因为高龄患者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术前麻醉评估风险较高,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的椎管减压术风险很高。许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 背景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不断增高,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多需手术减压治疗。因为高龄患者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术前麻醉评估风险较高,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的椎管减压术风险很高。许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全麻的开放手术,使日常生活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随着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局部麻醉(简称局麻)下的微创椎管减压术有望对此类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 探讨术前评估麻醉高风险的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18例,均为术前麻醉风险评估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P3及以上,手术方式采用经椎间孔入路16例,经椎板间入路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6个月、1年进行腰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30~81 min,平均(49.5±17.0)min;1例患者术中出现颈项痛,中止手术后症状消失,无术后感染及椎管内血肿、腰椎不稳定等并发症,围术期合并疾病病情稳定。术后6个月、1年腰VAS低于术后6周(P<0.05);术后6周、6个月、1年下肢VAS、ODI低于术前(P<0.001),术后1年ODI低于术后6周(P<0.001)。结论 对于麻醉高风险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疗效确切,可降低疼痛程度,缓解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椎间盘退行性变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麻醉
下载PDF
全椎板切除后椎板重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0
20
作者 林勇 赵永生 +1 位作者 历强 彭国栋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7期5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后采用硬膜外植骨重建椎板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术后3个月)及中期(术后>1年)疗效。方法:选择22例中重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男12例,女10例;年龄55~76岁,...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后采用硬膜外植骨重建椎板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术后3个月)及中期(术后>1年)疗效。方法:选择22例中重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男12例,女10例;年龄55~76岁,平均65.8岁;病变节段为L3-S1,包括单节段(6例)、双节段(13例)、三节段(3例)。全椎板切除后在切除椎板间硬膜外植骨重建椎板。随访时间1~3年,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情况及膀胱功能等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并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椎管矢状径变化。结果:22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下腰痛评分分别为(5.3±1.6)、(23.2±2.0)、(22.9±2.4)分;术后3个月优18例,良3例,可1例;末次随访优17例,良3例,可2例。狭窄节段术前椎管矢状径为(6.8±0.9)mm,术后3个月为(17.6±2.5)mm,末次随访时为(16.9±1.8)mm。经统计学检验,JOA评分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管矢状径改变椎板重建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椎板重建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学变化:末次随访时的CT片示椎管无狭窄,神经根、硬膜囊无压迫,椎板重建后骨质已大片融合,未发现明显的骨质吸收,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情况。结论:椎板切除后椎板间植骨重建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同时达到充分减压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能有效预防术后瘢痕压迫和粘连形成椎管再狭窄,中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减压 椎板切除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