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治疗ⅡC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洪庆南 郑耿阳 +2 位作者 李达 卢宜哲 赵枫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1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观察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治疗ⅡC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95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治疗ⅡC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95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术,47例)和观察组(接受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术,4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骨折愈合率、骨折端和颈部稳定性及寰枢椎旋转度。比较两组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颈椎障碍指数(N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45/48)vs 78.72%(37/47);χ^(2)=4.540,P=0.033]。术后6个月,颈椎屈伸动态X线片显示观察组所有患者骨折端和颈部稳定性良好,对照组有4例患者骨折端稳定性欠佳。在骨折愈合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寰枢椎旋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13±6.32)°vs(82.96±7.10)°;t=0.849,P=0.398]。两组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组间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ASIA评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术后NDI均呈下降趋势(P<0.05),在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N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在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2/48)vs 14.89%(7/47);χ^(2)=2.058,P=0.151]。结论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治疗ⅡC型齿状突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及颈椎生理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内固定 骨折愈合 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
下载PDF
椎板切开复位固定椎管成形在椎管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超 步星耀 +5 位作者 闫兆月 周伟 马春晓 周志龙 郭晓鹤 屈鸣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537-539,共3页
目的总结椎板切开复位固定椎板成形在椎管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椎管手术病例,其中颈段9例,胸腰段28例;21例采用椎板成形术(椎板成形组),16例采用传统的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组)。术后复查CT、MRI,并随访6个月~1年,其... 目的总结椎板切开复位固定椎板成形在椎管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椎管手术病例,其中颈段9例,胸腰段28例;21例采用椎板成形术(椎板成形组),16例采用传统的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组)。术后复查CT、MRI,并随访6个月~1年,其中28例胸腰段椎管内病变,对比术前及术后1年脊柱X-线正侧位片,测量正侧位Cobb角。结果椎板成形组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椎板切除组术后有血肿瘢痕入侵及不明原因的腰腿疼痛等情况。28例胸腰段椎管内病变中,15例采用椎板成形术,手术前后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13例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术,术后Cobb角较术前有所增大(P<0.05)。结论椎管内病变应用椎板成形术从解剖上重建椎管结构,对比传统的椎板切除术,有利于保留椎管完整性,保护脊柱稳定性,减少并发症,该方法简便实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成形术 椎板棘突回植 椎管
下载PDF
带蒂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在椎管内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宜保 祝孟坤 +3 位作者 常晓盼 代耀军 周晓光 杨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7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在椎管内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09—2019-10治疗18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超声骨刀经骨切开病变节段及上、下椎体棘突椎板复合体,以一侧棘上韧带为蒂掀开棘突椎板复合... 目的探讨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在椎管内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09—2019-10治疗18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超声骨刀经骨切开病变节段及上、下椎体棘突椎板复合体,以一侧棘上韧带为蒂掀开棘突椎板复合体打开椎管,肿瘤切除后将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术后定期影像学复查了解截骨面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2个月,术后行X线、CT及MRI检查提示肿瘤无残留或原位复发,回植椎板位置良好,平均4.5个月回植椎板骨性愈合,未见继发医源性椎管狭窄、节段不稳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骨刀切开、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椎管,有助于重建脊柱的解剖结构,维护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超声骨刀 棘突椎板复合体 椎扳切除术 回植
下载PDF
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选荣 陆显祯 +2 位作者 苏松 袁川 杨云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住回植,予钛条钛钉固定,恢复椎管正常解剖...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住回植,予钛条钛钉固定,恢复椎管正常解剖结构。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因铣刀卸下椎板,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固定而导致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未见回植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钛条钛钉固定的方法简便、实用,有利于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原位回植 椎管成形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星 万趸 +4 位作者 梅国龙 石华刚 邓轩赓 顾韬 熊小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行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5例)和对照组(术中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3例)。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行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5例)和对照组(术中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3例)。比较两组术后24个月椎间融合情况、术后各时间点腰椎JOA评分、末次随访时邻椎退变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47(40.2±5.3)个月。术后24个月椎间融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JOA总分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为24.53%,观察组为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邻椎退变发生率对照组为15.09%,观察组为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不影响椎间融合率,且对于中后期腰骶部术后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韧带复合体 经椎间孔腰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少明 邱玉金 +1 位作者 刘亚 刘文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B组共17例接受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为(52·0±21·4)%,B组为(52·7±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者的比例为22·2%,B组为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87±2·32)%,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5·51±2·1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7·58±3·65)%,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5·51±2·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对于其发挥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棘突韧带复合体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轴性症状 生理曲度
下载PDF
改良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在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国强 谢垒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45-146,14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改良棘突椎板回植治疗,术中保留一侧棘上棘间韧带,摘除肿瘤后将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双侧微型钛板固定。术后根据影... 目的探讨改良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改良棘突椎板回植治疗,术中保留一侧棘上棘间韧带,摘除肿瘤后将带蒂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双侧微型钛板固定。术后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估椎管容积、椎板愈合情况及有无移位。结果手术时间80~140(120±15)min,术中出血量150~500(250±35)ml。所有患者肿瘤切除完整,切口愈合良好。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患者均椎板固定牢靠,无移位,无继发椎管容积减小,回植椎板16例双侧骨愈合,5例单侧骨愈合。术后1年JOA评分由术前(12.4±2.6)分上升至(23.4±3.5)分。结论改良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对重建脊柱的解剖结构及维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回植
下载PDF
X线片和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5
8
作者 唐一村 林本丹 +4 位作者 林慰光 胡奕山 郑干轩 罗勤瑜 洪笃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1-806,共6页
目的:评价X线片和CT影像在评估胸腰椎骨折中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脊柱外科诊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胸椎或腰椎骨折病例;(2)有明确外伤史;(3)5d内完... 目的:评价X线片和CT影像在评估胸腰椎骨折中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脊柱外科诊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标准:(1)胸椎或腰椎骨折病例;(2)有明确外伤史;(3)5d内完成X线片、CT和MRI检查。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2)陈旧性椎体骨折;(3)伤椎或其邻近椎体合并有棘突骨折;(4)典型或非典型Chance骨折;(5)骨折合并椎体明显脱位或旋转;(6)2个及以上椎体骨折;(7)先天性或退变性脊柱侧凸。以MRI诊断作为参考标准,将PLC完整或部分损伤患者与PLC完全断裂患者的X线片或CT影像学征象进行比较,对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的参数进行组合,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预测概率为分析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不同组合对PLC损伤的诊断价值,找出诊断价值最高组合,在不同截止点上行平行、系列诊断试验。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16-67岁(43.4±16.2岁)。交通伤62例,高处坠落伤40例,压砸伤18例。骨折部位:胸椎30例,胸腰段64例.腰椎26例。X线片上测量的上下终板角(SIEA。)、椎体高度下降百分比(LOVBHX)和CT影像上测量的棘突间距差值(1SDFCT)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参数组合中,SIEAX±ISDFCr的组合诊断效能最好.ROC曲线面积为0.844(0.746~0.942),与三参数组合无显著性差异,其截止点处Youden指数为0.675。选取该组合行平行诊断试验,在X线片上SIEA〉20。或CT影像上ISDF大于2mm时,其灵敏度为953%,特异度为62.8%,Youden指数为0.581。结论:X线片上测量SIEA〉20。或CT影像上测量ISDF〉2mm可作为PLC完全断裂的初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韧带复合体 脊柱骨折 上下终板角 棘突间距 Logistic模型 X线
下载PDF
颈椎棘突骨折累及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对羊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荣 闵继康 +6 位作者 黄曙峰 朱建祥 李强 王朝阳 沈彦 张文 杨惠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羊标本模拟颈椎棘突骨折累及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损伤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探讨颈椎后方结构在维持颈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将新鲜羊颈椎C3~6标本24具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 目的通过体外羊标本模拟颈椎棘突骨折累及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损伤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探讨颈椎后方结构在维持颈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将新鲜羊颈椎C3~6标本24具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颈椎棘突骨折组(B组);颈椎棘突骨折合并PLC损伤组(C组)。在1.5 N·m力矩加载下,分别测量各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ROM差异。结果单纯颈椎棘突骨折对羊颈椎稳定性影响不大,各工况下ROM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棘突骨折合并PLC损伤组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工况下ROM显著增加,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棘突骨折合并PLC损伤组在左右侧弯工况下同正常对照组比较ROM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颈椎棘突骨折本身并不影响颈椎整体稳定性,但颈椎棘突骨折伴有PLC损伤时可造成颈椎不稳,需要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棘突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体 颈椎不稳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杰多 罗雨桥 +2 位作者 黎伟文 黎全猛 钟小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采取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病变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与末次随访的VAS、JOA以及ODI评分;分析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采取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病变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与末次随访的VAS、JOA以及ODI评分;分析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的进展情况。结果随访6~36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00±0.75)分,末次随访为(1.10±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JOA评分术前为(7.45±5.73)分,末次随访为(23.10±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DI评分术前为(30.10±10.40)分,末次随访为(5.10±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结果以Mac-Nab标准评定,优22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26例患者中,24例融合邻近节段UCLA分型无进展,1例患者由术前B级进展为C级,1例患者由术前C级进展为D级,无一例需要手术治疗。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在有效减压、松解神经根、融合手术节段的同时,可有效保护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邻近节段退变(ASD),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变性疾病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弓根钉 腰椎融合术 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手术效果
下载PDF
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乐宇 任航 +8 位作者 池辉 于泰隆 马妮娅 Subedi Dipendra Prajapati Ravi Kumar 祖佳宁 徐公平 闫景龙 由长城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4期4951-4957,4963,共8页
目的观察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颈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10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 目的观察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颈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10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侧位X线片分为K线阴性组(36例)和K线阳性组(65例)。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指标[Cobb角、C_(2)~C_(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T_(1)倾斜角]、C_(2)~C_(7)脊髓矢径和椎管矢径。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结果①术前与末次随访时Cobb角、SVA、T_(1)倾斜角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bb角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A、T_(1)倾斜角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的时点间与组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间JOA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②K线阳性组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优于K线阴性组[83.3(68.5,100.0)%比75.7(50.0,90.0)%](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Cobb差值、SVA差值、T_(1)倾斜角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_(2)~C_(7)脊髓矢径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节段脊髓矢径均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间C_(2)~C_(3)脊髓矢径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线阳性组C_(2)、C_(3)节段改善明显优于K线阴性组;C 6~C_(7)脊髓矢径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K线阳性组变化更明显。④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_(2)~C_(7)椎管矢径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C_(2)~C_(7)椎管矢径均较术前增加(P<0.05)。⑤两组末次随访C_(2)~C_(7)脊髓后移距离和椎管矢径扩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线阳性组C 6脊髓膨胀程度高于K线阴性组(P<0.05)。结论颈后路棘突悬吊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够有效保持颈椎的曲度和稳定性,可以安全有效扩大椎管矢径,使受压脊髓充分减压,为受压脊髓提供康复条件,并可显著改善K线阳性及无明显颈椎后凸的K线阴性颈椎OPLL患者的JOA评分,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 K线 脊髓后移 潜式减压 肌肉韧带复合体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冲 杨福兵 +3 位作者 王斌 包长顺 郑晓梅 刘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观察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5例手术(超声骨刀组),不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6例手术(非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观察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5例手术(超声骨刀组),不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6例手术(非超声骨刀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非超声骨刀组(P〈0.05)。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骨刀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作用,并且精度高,对软组织保护好,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楚。术后患者症状得到较明显改善,未出现因使用超声骨刀而导致脊膜、脊髓及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回置椎板棘突复合体愈合良好,未见塌陷、移位、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结论超声骨刀能顺利有效地卸下椎板棘突复合体,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能力,并对神经、血管及其他软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椎管内肿瘤 椎管手术 椎板棘突复合体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椎板解剖学复位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忠 苏宁 +2 位作者 张晓军 吴日乐 张仲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棘突椎板复合体解剖学复位回植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椎板后路切开,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钛片固定,完成椎管成形。...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棘突椎板复合体解剖学复位回植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椎板后路切开,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钛片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随访3~12个月,定期复查X线及MRI检查见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后达到解剖复位,未见回植物移位、塌陷,未见继发性椎管狭窄等并发症,回植局部无疼痛。16例显示椎板铣骨断面部分或完全融合,骨痂形成。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采用显微切除肿瘤,钛片钛钉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解剖学复位技术简便、安全、可靠,有利于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稳定性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椎板切除术 椎板棘突复合体 复位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保安 王予治 +1 位作者 刘其明 孙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病人,随机分成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组(A组)14例和全椎板切除组(B组)17例,分别行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固...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病人,随机分成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组(A组)14例和全椎板切除组(B组)17例,分别行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对2组病人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变化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变化值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椎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满意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棘突韧带复合体 椎管减压 椎体间融合 腰痛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锋 龙耀武 +3 位作者 赵睿 刘湘 袁智锐 赵晓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47例)和...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47例)和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治疗,47例)。以JOA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取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4~48(31.5±15.4)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4~50(32.5±17.6)个月。(1)临床疗效:两组JOA评分术后3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及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治疗效果优良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 ADL评分:两组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且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3)术前颈椎活动度、椎管侵占率、致压物最大直径、术后3个月JOA评分等因素与JOA改善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可使颈椎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患者能获得更佳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能有效避免门轴侧下陷、颈椎生理曲度进一步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 ARCH钛板内固定 颈椎病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建辉 胡建山 胡永召 《右江医学》 2010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月间将符合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诊断标准且具有手术适应证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月间将符合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诊断标准且具有手术适应证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治疗。两组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ODI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优1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对照组30例,优18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DI分数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辨证论治 外科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手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69) 枢椎棘突综合征诊断标准
17
作者 芦文娟 杨才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和规范枢椎棘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方法通过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式,在万方论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及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1999—2017年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文献,运用SPSS 22.0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 目的探究和规范枢椎棘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方法通过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式,在万方论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及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1999—2017年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文献,运用SPSS 22.0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枢椎棘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结果收集的425例病案中,完全符合相应颈椎病分型诊断的只有23.06%,其余的都可以归入"枢椎棘突综合征"范畴。结论在颈椎病领域"枢椎棘突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见,以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退行性病变及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等症状为主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棘突综合征 诊断标准 痹证
下载PDF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何震宇 张功恒 +3 位作者 张亮 甘心荣 汪逃芳 唐本雨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65-68,72,共5页
目的探究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各15例。A组采用传统全椎板... 目的探究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各15例。A组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钛板内固定术,C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术后脊柱活动度。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及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JOA评分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脊柱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腰椎冠状面侧屈、矢状面屈伸,胸椎冠状面侧屈、水平面旋转度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应用中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小,利于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的恢复,且不影响术后脊柱活动度,对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椎管内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 螺钉固定 腰椎功能评分
下载PDF
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张剑 刘艺 吕游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63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椎管减压成形术的患者,其中33例行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即重建组,30例行椎管单开门式减压成形术,即传统组。比较... 目的探讨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63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椎管减压成形术的患者,其中33例行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即重建组,30例行椎管单开门式减压成形术,即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与1年的颈椎活动度、过屈位曲度、中立位曲度与过伸位曲度,颈部VAS疼痛、神经功能JOA评分,同时对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轴性症状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的颈椎过屈位曲度、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VAS疼痛评分、过伸位曲度等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疼痛VAS评分、过屈位曲度、中立位曲度与活动度和过伸拉曲度方面、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重建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椎管减压成形术能够很好的让神经症状趋于良好,同时维持其运动能力,可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并减少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椎板成形术 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 轴性症状 颈椎运动功能
下载PDF
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疗效分析(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3
20
作者 韩易 姜之全 +3 位作者 郑夏林 李小绪 娄飞云 张少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白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1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白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1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椎管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采用脊柱CT三维重建或脊柱X线检查观察椎管成形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Franke1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8例肿瘤均在显微镜下全部切除,术中无硬脊膜破损及神经根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肿瘤复发,无椎管狭窄、脊柱失稳,术后3个月Franke1分级显示患者脊髓功能恢复D级4例,E级14例。结论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可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及减少脊髓损伤,术后椎管成形且脊柱稳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棘突椎板复合体 椎管成形 神经鞘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