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are Case of Cervical Dumbbell Meningioma with the C2 Spinous Process Preservation
1
作者 Tatsuya Sato Takatoshi Okuda +6 位作者 Tsuyoshi Saito Ikuho Yonezawa Shingo Onda Yukitoshi Shimamura Kei Yoshikawa Hiromitsu Takano Kazuo Kaneko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Dumbbell growth is often observed in schwannoma but rarely in meningioma. In particular, the occurrence of dumbbell meningioma at the cervical cord level in Japan is markedly rare. We reported an elderly case with sym... Dumbbell growth is often observed in schwannoma but rarely in meningioma. In particular, the occurrence of dumbbell meningioma at the cervical cord level in Japan is markedly rare. We reported an elderly case with symptomatic meningioma that developed in a dumbbell shape from cervical spine and was treated successfully by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mbbell Meningioma spinous Process Preservation Cervical Spine Spinal Tumor Spinal Surgery
下载PDF
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根生 李青 +5 位作者 邹胜菊 许冬娣 汪丹 陈早琴 许红玲 高传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2-195,200,共5页
目的分析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6例阴道顶端脱垂患者,研究组58例予以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对... 目的分析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6例阴道顶端脱垂患者,研究组58例予以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8例予以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1年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表(PFDI-20)、性功能问卷表(PISQ-12)评分、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以及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PFDI-20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ISQ-12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提示2组手术前后最具代表性的C点及D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手术前后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比较,Ap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手术时间虽然延长,但可更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性生活更加满意,并且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前后壁修补 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基于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3
作者 李忠 尹祖昌 +3 位作者 闫菁辉 王铁铸 孟宪卿 王清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137例,L223例,L1121例,L1235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行椎弓根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定位椎弓根钉。观察组患者给予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钉。对比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骨代谢、骨愈合、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低于对照组[(9.8±2.9)°vs(13.5±3.0)°。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高于观察组[(14.2±3.4)%vs(8.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骨钙素(BG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19.23±6.34)μg/L vs(182.54±5.17)μg/L、(112.72±2.18)μg/L vs(93.67±2.69)μg/L、(7.52±0.36)μg/L vs(4.21±0.14)μg/L。P<0.05]。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107.58±4.25)μg/L vs(92.12±4.19)μg/L、(296.57±8.04)μg/L vs(237.28±7.82)μg/L。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指标均低于对照组[(1.20±0.27)μg/L vs(1.52±0.51)μg/L、(1.06±0.14)μg/L vs(1.35±0.28)μg/L、(0.98±0.27)μg/L vs(1.19±0.42)μg/L。P<0.05]。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除第1天观察组肿胀程度高于对照组外[(3.88±0.54)分vs(3.31±0.43)分。P<0.05],其他不同时间对照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降低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提高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促进骨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高度 骨代谢 COBB角 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 椎弓根技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胸腰段椎管硬膜外囊肿显微手术中尾端技术应用(附12例分析)
4
作者 王林 彭楠 +2 位作者 曾明慧 梅翠竹 何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6-1249,1256,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囊袋、囊肿尾端与正常硬脊膜交界处微小切口贯通脑脊液后常规缝合)的12例患者资料,结合文献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期间影像学囊肿完全消失9例,大部分消失1例,椎间孔内侧残留囊肿2例,无1例存在硬膜囊受压表现,无复发病例。术前腰背痛和/或下肢痛11例,出院时疼痛缓解或消失,随访3个月后疼痛改变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下肢无力及排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椎板棘突解剖复位良好、无椎管狭窄和畸形病例。结论: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活瓣问题,闭合囊肿,无明显并发症,临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硬膜囊肿 囊肿尾端技术 椎板棘突复位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海马ICAM5对小鼠饮酒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胡佳佳 杨转芳 +4 位作者 孙喜喆 袁娟娟 程燕 张宇 殷丽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 分析小鼠海马组织中ICAM5对小鼠饮酒偏好、运动能力等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将小鼠分为饮水组和饮酒组,建立双瓶饮酒模型。检测ICAM5在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海马及杏仁核脑区的... 目的 分析小鼠海马组织中ICAM5对小鼠饮酒偏好、运动能力等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将小鼠分为饮水组和饮酒组,建立双瓶饮酒模型。检测ICAM5在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海马及杏仁核脑区的表达改变。构建ICAM5过表达腺相关病毒,通过脑立体定位方法注射至海马脑区。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ICAM5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旷场实验、条件位置偏爱实验和翻正反射实验,观察小鼠对酒精的偏好性以及ICAM5对小鼠行为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树突棘F-actin/G-actin比值,高尔基染色方法检测树突棘形态。结果 在双瓶饮酒模型中,与饮水组相比,饮酒组小鼠海马脑区ICAM5的表达显著下降(P<0.001)。结果显示,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ICAM5在小鼠海马脑区特异性表达。在旷场实验中,AAV-ICAM5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在旷场中心位置停留时间(P<0.01)和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01)。在CPP实验中,测试期AAV-ICAM5小鼠在伴药箱的停留时间较对照组小鼠明显降低(P<0.001)。在LORR实验中,过表达ICAM5可以明显降低小鼠镇静潜伏期(P<0.01),但同时显著缩短镇静作用的持续时间(P<0.001)。与AAV-mCherry+Water组相比,饮酒后小鼠海马F-actin/G-actin比值显著升高(P<0.01),而ICAM5过表达后这一比值显著降低(P<0.001)。与AAV-mCherry+Water组相比,饮酒后小鼠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增加(P<0.001),但是AAV-ICAM5+Alcohol组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海马ICAM5可能通过调节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形成树突棘结构可塑性改变,最终引起小鼠饮酒和运动行为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ICAM5 海马 树突棘结构 CPP模型
下载PDF
17例马背痛病例的病因学分析
6
作者 李沛旗 彭聪 +4 位作者 贾旭晨 李梦玥 蔡恩嘉 李靖 朱怡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4,共6页
背痛是马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关于马背痛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尚无关于马背痛的发病情况调查,使得相关从业人员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本试验旨在通过临床和X线诊断,分析马背痛发病情况和原因,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马背... 背痛是马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关于马背痛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尚无关于马背痛的发病情况调查,使得相关从业人员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本试验旨在通过临床和X线诊断,分析马背痛发病情况和原因,从而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马背部健康的重视。本试验开展时间为2022年7—12月,通过走访北京市各大马场,对患有背痛的马进行一系列临床检查,将背部触诊检查、跛行检查和背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评分,量化马背痛程度,并将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17例马背痛病例,按病因大致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骑乘问题,其中以原发性背痛为主(82.4%,14/17),包括椎体病变(棘突吻合综合征)和背部肌肉问题,原发性背痛马中有21.4%(3/14)的马存在跛行;11.8%(2/17)的马为继发背痛;5.9%(1/17)的马由于骑乘不当引起背痛。经分析,棘突吻合综合征评分与棘突吻合的病变数量相关性极显著(P<0.001)。本试验调查的原发性背痛病例中,比赛马和教学骑乘马由于长期负重且剧烈运动更容易发生背痛。与马背痛相关性最高的是椎体病变伴随肌肉异常。随着病程发展,棘突病变愈发严重,同时棘突吻合的病变数量也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痛 临床评分 跛行 棘突吻合综合征
下载PDF
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研究
7
作者 何为 仇雅晨 +3 位作者 杨颖 王青元 邹俊驰 王文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对照组(SSL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分期法(POP-Q)客观评价手术疗效,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和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得分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ISFF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SS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客观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12~41个月),ISFF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77%,主观满意度为96.23%,SSLF组复发3例,失访2例,复发率4.34%,主观满意度为95.65%。SSLF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直径约5 cm盆腔血肿,予以止血等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两组均无脏器损伤及输血的患者。结论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式,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 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腔器官脱垂 脱垂生活质量问卷 妇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患者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X线研究
8
作者 杜春晓 梁咏珊 +1 位作者 许伟丹 黄君瑶 《广州医药》 2024年第5期494-499,共6页
目的研究颈源性头痛患者颈椎X线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为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影像学理论支持。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颈椎X线片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用统计软件分别对... 目的研究颈源性头痛患者颈椎X线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为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影像学理论支持。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颈椎X线片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用统计软件分别对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颈源性头痛患者较常出现棘突偏歪,右侧偏歪明显多于左侧偏歪。其中C2棘突偏歪最常见,出现比例为66.7%。C2棘突偏歪率与C3~C7分别进行χ2检验,其中C5、C6与C2均有显著差异。C3、C4、C7与C2均无显著差异。椎体滑脱亦常出现于颈源性头痛患者,其中C7椎体向前Ⅰ度滑脱最常见,出现比例为50.0%。C7椎体向前Ⅰ度滑脱率与C2~C6分别进行χ2检验,其结果均有显著差异。结论C2棘突偏歪和C7椎体向前Ⅰ度滑脱较常出现于颈源性头痛患者。在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时,与C2和C7相关的软组织损伤和关节紊乱应引起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X线片 棘突偏歪 椎体滑脱
下载PDF
胸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黄健楠 魏民 +3 位作者 黄春艳 王杏东 王晓东 张恒柱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胸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具新鲜冰冻标本的胸椎逐个节段沿棘突后正中切开,使用专用椎板撑开器撑开缝宽8mm、10mm、12mm后测量。3具新鲜冰冻标本模拟胸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显微镜下... 目的研究胸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具新鲜冰冻标本的胸椎逐个节段沿棘突后正中切开,使用专用椎板撑开器撑开缝宽8mm、10mm、12mm后测量。3具新鲜冰冻标本模拟胸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显微镜下观察暴露范围和术区结构。结果撑开缝宽12mm以内为实验所得的安全距离,无骨折发生。缝宽12mm手术操作空间足够,器械自由度较高,可以进行椎管内肿瘤的切除。结论胸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治疗胸椎椎管内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胸椎 棘突 撑开器
下载PDF
新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的影像解剖学测量研究
10
作者 马仁财 马向阳 +4 位作者 邹小宝 付索超 邓琛府 陈钧麟 陈泽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目的使用CT影像解剖测量及数字三维重建探究新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20例成人(男59例,女61例)的颈椎CT数据,使用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重切片及数据测量、三维重建及模拟置钉。测量数据包含枢椎椎板厚... 目的使用CT影像解剖测量及数字三维重建探究新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20例成人(男59例,女61例)的颈椎CT数据,使用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重切片及数据测量、三维重建及模拟置钉。测量数据包含枢椎椎板厚度、高度及长度、棘突根部宽度、模拟的螺钉长度、螺钉内倾及头倾角度、椎板与矢状面的夹角。分析枢椎棘突椎板螺钉置钉的可行性。结果左右两侧的测量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枢椎椎板高度、厚度、长度以及棘突宽度、螺钉长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女性的螺钉的头倾、内倾角度,以及椎板与矢状面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的钉道长度男性为(27.16±3.92)mm,女性为(23.90±4.25)mm,螺钉内倾角度为(61.88±6.93)°,螺钉头倾角度为(28.26±5.95)°。枢椎棘突椎板螺钉的钉道长度与椎板高度及下部厚度呈中等正相关,与椎板上、中部厚度呈强正相关。结论新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在影像学解剖研究上是可行的,CT测量及计算机模拟置钉的结果为后续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新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 CT 解剖学
下载PDF
定量CT骨性影像学参数和骨密度对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继发骨折的预测效能
11
作者 杨海青 李海波 +2 位作者 张瑞 赵建辉 张志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78-83,共6页
目的 探讨定量CT骨性影像学参数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术后继发骨折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135例,根据术后1年是... 目的 探讨定量CT骨性影像学参数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术后继发骨折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135例,根据术后1年是否继发椎体再骨折分为继发组27例和未继发组108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术前定量CT骨性影像学参数、BMD,分析各参数与BMD对PVP术后继发骨折的预测效能。结果 继发组年龄大于未继发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未继发组(P<0.05);继发组定量CT骨性影像学参数大于未继发组,BMD小于未继发组(P<0.01)。椎体压缩率、椎体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棘突间距增加值、椎弓根间距增加值与BMD呈负相关(r=-0.688、-0.463、-0.519、-0.481、-0.504,P<0.001)。椎体压缩率、椎体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棘突间距增加值、椎弓根间距增加值、BMD预测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继发骨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833、0.808、0.847、0.814、0.782。椎体压缩率、椎体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棘突间距增加值、椎弓根间距增加值高水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继发骨折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5.445、15.164、5.105、7.722、8.800倍;BMD低水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继发骨折风险是高水平患者的6.214倍。定量CT骨性影像学参数与BMD联合预测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继发骨折的AUC大于各参数及BMD单独预测,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76.85%。结论 定量CT骨性影像学参数联合BMD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术后继发骨折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预测术后继发骨折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再骨折 椎体楔变角 椎体压缩率 棘突间距增加值 椎弓根间距增加值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Cobb角与直线棘突角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应晓明 吕立江 +6 位作者 张浩阳 潘英森 李帅林 李晓明 叶鑫 杨超 何丽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49-953,共5页
目的:分析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Cobb角与X线片直线棘突角(spinous process angle,SPA)、体表直线SPA相关性,探讨直线SPA评估脊柱侧弯的可能性。方法:Cobb角与X线片直线棘突角相关性研... 目的:分析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Cobb角与X线片直线棘突角(spinous process angle,SPA)、体表直线SPA相关性,探讨直线SPA评估脊柱侧弯的可能性。方法:Cobb角与X线片直线棘突角相关性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的AIS患者,测量患者直线SPA与Cobb角,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Cobb角与体表直线SPA相关性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9日就诊的AIS患者,测量Cobb角与站立位下体表直线SPA,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回顾性研究中共纳入113例AIS患者,男26例,女87例,年龄10~18(14.02±2.16)岁;轻度AIS患者71例,中度AIS患者42例。AIS患者Cobb角与直线SPA存在明显负相关(r=-0.564,P<0.001),两者线性回归方程为:Cobb角=169.444-0.878×SPA;轻度侧弯患者Cobb角与直线SPA存在明显负相关(r=-0.269,P=0.012),其线性回归方程为:Cobb角=46.832-0.185×SPA;中度侧弯患者Cobb角与直线SPA也具有明显相关性(r=-0.417,P=0.003),其线性回归方程为:Cobb角=113.889-0.516×SPA。前瞻性研究纳入38例患者,Cobb角11.3°~36.0°(18.70±6.98)°;体表直线SPA 162.1°~177.7°(170.34±4.57)°;两者存在明显负相关(r=-0.651,P<0.00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Cobb角=187.91-0.99×SPA。结论:X线片直线SPA、体表直线SPA与Cobb角均呈明显负相关,其相关程度略低于曲线SPA,为中等强度相关;两者回归方程拟合性欠佳,不适合用于脊柱侧弯的诊断;但是直线SPA可能适合用于评估自身对照的治疗效果以及脊柱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棘突角 COBB角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棘突球囊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孙彦利 李凤玲 黄俊伟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究棘突球囊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处理冠脉分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球囊扩张术,... 目的探究棘突球囊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处理冠脉分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球囊扩张术,观察组行棘突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支架置入操作特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短于对照组,造影剂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扩与后扩占比、前扩球囊直径、支架释放力、后扩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球囊滑脱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球囊在老年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及球囊滑脱频次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球囊 老年冠心病 经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脉分叉病变
下载PDF
腰椎棘突偏斜与年轻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志杰 陈春美 +4 位作者 毕中胜 刘妲 林涛 鲁明 王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斜与年轻患者(<30岁)腰椎间盘突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0例年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年轻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筛选纳入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老年组)和非退行性病变的年轻脊柱...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斜与年轻患者(<30岁)腰椎间盘突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0例年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年轻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筛选纳入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老年组)和非退行性病变的年轻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年轻非退变组)各30例作为对照组。在CT上测量目标棘突的偏斜角度,通过各类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轻组病变节段的棘突偏斜角度为(3.89±3.77)°,中老年组病变节段的棘突偏斜角度为(3.72±2.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年轻非退变组棘突偏斜角度为(2.20±2.28)°,明显小于年轻组患者(P=0.040)。年轻组病变节段的上位椎体棘突的倾斜角度为(4.10±3.44)°,与中老年组的(3.47±2.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年轻组有19例患者病变节段和上位椎体棘突的倾斜方向相反,而中老年组仅有7例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年轻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病变或者上位腰椎的棘突偏斜方向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棘突偏斜可能是年轻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相邻腰椎棘突的偏斜方向相反是年轻患者的重要解剖特征,在此基础上会产生椎旁肌发育失衡,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类型与病变椎体和上位椎体的棘突的偏斜方向无明显关联。有该解剖变异者可以通过合理锻炼,加强脊柱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偏斜 年轻人 腰椎间盘突出 易感因素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球囊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殿儒 戈美琴 +3 位作者 申巧丽 冯翔宇 杜荣生 马桂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9期925-930,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球囊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非顺应性球囊组、棘突球囊组和切割球囊组,每组50例。...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球囊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非顺应性球囊组、棘突球囊组和切割球囊组,每组50例。在放置药物球囊治疗前分别给予非顺应性球囊、棘突球囊、切割球囊预处理。于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三组介入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球囊一次性通过率、弹性回缩率、病变血管最小内径、冠脉狭窄率、靶血管再狭窄,以及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分级(TIMI)3级、血管夹层、紧急靶血管重建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切割球囊组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P<0.017)。切割球囊组术后即刻TIMI 3级比例高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P<0.017)。切割球囊组弹性回缩率、血管夹层和紧急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顺应性球囊组(P<0.017或P<0.05),但切割球囊组球囊一次性通过率低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P<0.017),切割球囊组手术时间长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P<0.05)。三组术后病变血管最小内径逐渐减少,冠脉狭窄率逐渐增加,切割球囊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病变血管最小内径大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冠脉狭窄率低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割球囊组靶血管再狭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顺应性球囊组(P<0.017)。结论与非顺应性球囊和棘突球囊比较,切割球囊预扩张可降低血管夹层发生率和弹性回缩率,提高冠脉介入治疗的即时效果并维持病变管腔通畅,降低靶血管再狭窄和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冠状动脉病变 非顺应性球囊 棘突球囊 切割球囊
下载PDF
MSCT对腹部刺状异物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管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15-116,共2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腹部刺状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1~2020.1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或消化道内镜证实为腹部刺状异物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使用MSCT进行检查,通过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腹部刺状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1~2020.1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或消化道内镜证实为腹部刺状异物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使用MSCT进行检查,通过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成像,对比分析内镜及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结果与影像诊断结果。结果 90例腹部刺状异物均表现有骨样高密度影,MSCT对腹部刺状异物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其中胃内异物24例,小肠异物42例,结肠异物17例,十二指肠2例,消化道外5例。经手术或内镜取出异物74例,其中53例异物为鱼刺,9例为牙签,9例为枣核异物,3例为不明骨性异物。结论 MSCT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在腹部刺状异物的诊断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作为腹部刺状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刺状异物 腹部 消化道
下载PDF
挥铲工人颈胸段棘突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
17
作者 周华乔 余浪波 +3 位作者 任相 陈金跃 周玲 蒲焱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2期1-4,95,共5页
目的:分析酿酒行业挥铲工人颈胸段棘突骨折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仁怀市2家公立医院(仁怀市人民医院、仁怀市中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的颈胸段疼痛患者资料,将明确诊断棘突骨折... 目的:分析酿酒行业挥铲工人颈胸段棘突骨折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仁怀市2家公立医院(仁怀市人民医院、仁怀市中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的颈胸段疼痛患者资料,将明确诊断棘突骨折与否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15例患者,体质量的大小及专业的颈背部专业锻炼史对比中,2组资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阳性组治疗前后的VS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阳性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的颈部、上肢功能恢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发生单纯颈胸椎棘突骨折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应力导致的疲劳性骨折,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了连续工作时间、加强岗前教育或进行专业的颈背肌群的锻炼减少骨折发生率,即使发生骨折,我们通过为患者进行支具固定、针灸理疗、卧床休息、对症止痛等保守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骨折 颈胸段 挥铲工人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受体结合域抗原含量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欢 李文东 +3 位作者 李玉立 邵天舒 梅婕 李潇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3期84-87,共4页
目的建立通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受体结合域(RBD)抗原含量检测方法。方法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RBD的重组抗体为标准品,先将疫苗中的蛋白解吸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疫苗中的RBD蛋白含量,并验证方法的线性、定... 目的建立通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受体结合域(RBD)抗原含量检测方法。方法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RBD的重组抗体为标准品,先将疫苗中的蛋白解吸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疫苗中的RBD蛋白含量,并验证方法的线性、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度和稀释可靠性,同时对部分上市新冠疫苗进行检测。结果3次试验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66,0.9958,0.9975(n=6);定量下限为7.81 pg/mL;批内和批间准确度均值为质控标示值的91.98%~110.16%(精密度试验)和93.68%~101.01%(稀释可靠性试验),X,Y,Z公司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6.81%,82.97%,105.41%,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X,Y,Z公司新冠疫苗中RBD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2.96 pg/mL、1010.80 pg/mL、42.92μg/mL。结论该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指标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9012指导原则相关要求,可用于多种技术路线新冠疫苗的RBD抗原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受体结合域蛋白 抗原含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棘突蛋白
下载PDF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何震宇 张功恒 +3 位作者 张亮 甘心荣 汪逃芳 唐本雨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65-68,72,共5页
目的探究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各15例。A组采用传统全椎板... 目的探究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各15例。A组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钛板内固定术,C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三组围手术期指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术后脊柱活动度。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性愈合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及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JOA评分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脊柱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腰椎冠状面侧屈、矢状面屈伸,胸椎冠状面侧屈、水平面旋转度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螺钉固定在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应用中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小,利于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的恢复,且不影响术后脊柱活动度,对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椎管内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 螺钉固定 腰椎功能评分
下载PDF
一种鉴别腰椎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的临床诊断方法
20
作者 张国龙 林虹 +1 位作者 蒋珊 裴莉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介绍运用腰椎X线侧位片快速鉴别诊断腰椎真、假性滑脱的方法,并明确腰椎滑脱的部位及其程度。方法通过测量腰椎侧位片上滑脱椎体的椎骨前后径和观察滑脱椎骨棘突与相邻棘突的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手法触诊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在腰椎... 目的介绍运用腰椎X线侧位片快速鉴别诊断腰椎真、假性滑脱的方法,并明确腰椎滑脱的部位及其程度。方法通过测量腰椎侧位片上滑脱椎体的椎骨前后径和观察滑脱椎骨棘突与相邻棘突的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手法触诊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在腰椎侧位片上,腰椎真性滑脱时滑脱椎体的椎骨前后径增大,并且滑脱椎体椎骨的棘突与上位棘突形成阶梯状改变;腰椎假性滑脱时滑脱椎体的椎骨前后径不变,并且滑脱椎体椎骨的棘突与下位棘突形成阶梯状改变。结论通过在腰椎侧位片上观测滑脱腰椎椎骨前后径的改变以及其棘突与相邻棘突的位置关系即可快速鉴别腰椎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以及诊断腰椎滑脱的部位和程度,大大提高了腰椎滑脱的临床诊断效率,避免医务人员因阅片经验不足或投照技术等问题造成误诊或漏诊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侧位片 腰椎滑脱 椎骨前后径 棘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