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ith a contrast agent at a low concent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
1
作者 韩萌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7年第1期27-28,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ith dual-source dual-energy CT and a contrast agent at a low concent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Methods On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ith dual-source dual-energy CT and a contrast agent at a low concent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Methods Onestop cardiac imaging with dual-source CT was conducted in 138 elderly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between October 2015 and May 2016.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with a contrast agent at a low concent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elderly
原文传递
Use of various CT imaging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被引量:21
2
作者 Gang Wang Xue Cheng Xianglin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55-661,共7页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18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ere examined by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By CT perf...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18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ere examined by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CT angiography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By CT perfusion imaging, 29 cases in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10 cases in th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group presented with abnormal blood flow perfusion,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clinical symptoms. By CT angiography, various degrees of vascular stenosis could be detected in 41 patients, including 33 in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eight in th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group.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The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was located predominantly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d carotid artery siphon, while the ex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bifurcation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the opening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There were 34 cases (83%) with convict vascular stenosis and perfusion abnormalities, and five cases (45%) with perfusion abnormalities but without convict vascular stenosis.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s 〉 5 points during onse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s 〈 5 points. These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CT imaging methods allows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hich ca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and severity of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t the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NEUROIMAGING clinical practice multi-slice spiral ct ct perfusion imaging ctangiography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is cerebraJ infarction transient ischemicattack perfusion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grants-supported 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g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时建文 杨忠泽 刘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TPI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CTPI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I参数对ACI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比较CTPI参数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与DSA检查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I患者的CTPI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CBV、CBF均高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MTT、TTP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及联合检测对ACI侧支循环均有预测效能(P<0.05),其AUC分别为0.793、0.705、0.841、0.669、0.879,单独检测中MTT效能最高,但仍低于联合检测效能。CTPI参数联合检查对ACI侧支循环的诊断灵敏性为84.78%、特异性为90.00%、准确率为87.74%、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88.52%、Kappa值为0.750。有侧支循环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BV、CBF与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MTT、TTP与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有侧支循环患者的CBV、CBF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高,MTT、TTP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低,CTPI参数用于评估ACI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有侧支循环患者近期预后较好,同时CBV、CBF、MTT、TTP与ACI患者近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CBV、CBF、MTT、TTP预测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评估价值 近期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颅脑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荆梅 顾欣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颅脑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03—2023-05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及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 目的分析颅脑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03—2023-05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及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制作3种影像学检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综合诊断确诊,8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中脑梗死阳性69例(86.25%),脑梗死阴性11例(13.75%)。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率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联合检查、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联合检查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9、0.7688、0.8682。结论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及AU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GE Revolution ct 颅脑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灵敏度 准确率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继发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常小娜 何文进 +8 位作者 蔡炜琼 钟立清 丁庆社 代琳玉 郑美娴 邱广美 曹玉竹 卢睿 杨世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06—2023-0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发病7 d内临床诊... 目的探究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06—2023-0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发病7 d内临床诊断继发性脑梗死状况分为脑梗死组(n=22)与非脑梗死组(n=48),对比2组全脑CT灌注参数,经ROC曲线分析全脑CT灌注参数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最佳阈值,对比全脑CT灌注参数、DWI及两项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并通过Kappa值分析其一致性。结果脑梗死组CBF、CBV低于非脑梗死组,TTP、MTT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采用ROC分析获取CBF、CBV、TTP、MTT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670、0.854、0.681、0.754,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AUC为0.925。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全脑CT灌注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77.27%,特异性95.83%,Kappa值0.75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81.82%,特异性97.92%,Kappa值0.828;两项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95.45%,特异性95.83%,Kappa值0.902,一致性较好。结论全脑CT灌注及DWI诊断TIA继发脑梗死均具有一定价值,且两项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全脑ct灌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周田 王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在患者治疗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后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组28...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在患者治疗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后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组28例。均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脑CT灌注成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脑梗死区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为(3.01±0.82)mL/(min·100g)、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为(43.57±10.35)mL/(min·100 g),低于脑健侧区的(5.69±1.23)mL/(min·100g)、(85.36±18.24)mL/(min·10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区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为(6.12±1.34)s、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为(18.62±2.21)s,长于脑健侧区的(2.59±1.32)s、(7.24±1.3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CBV为(2.35±0.24)mL/(min·100 g)、CBF为(21.35±4.52)mL/(min·100g),低于预后良好组的(3.12±0.21)mL/(min·100 g)、(47.26±5.26)mL/(min·10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MTT为(6.53±2.41)s、TTP为(24.53±4.62)s、长于预后良好组的(4.13±1.52)s、(9.34±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CBV参数诊断敏感度最高,为96.40%,MTT参数特异度最高,为77.40%。结论脑CT灌注成像指标可作为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中CBV指标对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其他影像学指标对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预后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灌注成像参数 急性脑梗死 颅内大血管闭塞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纪律 胡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21-825,共5页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3-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以mRS评分>2分...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3-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以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NIHSS评分、基础疾病史等一般资料以及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传输时间(MTT)等CT灌注成像检查相关参数。结果2组患者性别、基础疾病史、健侧CT灌注成像检查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54.35±8.74)岁]、NIHSS评分[(9.23±4.75)分]及患侧TTP[(18.27±3.62)s]、MTT[(6.85±2.43)s]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分别为(60.64±9.90)岁、(12.08±4.79)分、(20.68±4.03)s、(8.21±3.22)s],患侧的CBV[(4.16±1.25)mL/100 g]、CBF[(60.24±12.57)mL/(100 g·min)]高于预后不良组[分别为(3.39±1.14)mL/100 g、(38.86±9.43)mL/(100 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V、CBF、TTP、MTT等CT灌注成像检查相关参数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CBF、TTP、MTT等CT灌注成像检查相关参数预测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预后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818、0.9217、0.9043、0.8775。结论CT灌注成像可较好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神经功能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TIA近期进展ACI患者血小板微粒和血清RGMa及CTP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李腾 付厚秀 韩荣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31-836,共6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近期进展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微粒和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及CT灌注成像(CTP)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01—2023-06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18例,根据是否发生ACI将患者...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近期进展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微粒和血清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及CT灌注成像(CTP)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01—2023-06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18例,根据是否发生ACI将患者分为ACI组(35例)及非ACI组(8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影像学结果、血小板微粒和血清RG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A患者近期进展A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微粒和RGMa诊断TIA患者近期进展ACI的临床价值。结果ACI组TIA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小板微粒计数以及血清RGM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CI组(P<0.05),CBF、CBV均低于非ACI组(P<0.05),MTT、TTP均高于非AC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次数≥3次、持续时间≥60 min、CBF和CBV降低、MTT和TTP升高、血小板微粒计数高以及血清RGMa水平高是TIA患者进展为A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小板微粒及血清RGMa对TIA患者近期进展为AC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8.84×10^(9)个/L、5.22μg/L,血小板微粒、血清RGMa及联合CTP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71.43%、74.29%、80.00%,特异度分别为91.56%、83.13%、95.18%,准确度分别为85.59%、80.51%、90.68%,AUC分别为0.849、0.825、0.912。结论TIA患者进展ACI后CBF、CBV降低,MTT、TTP升高,血小板微粒计数及血清RGMa水平显著升高,均对TIA患者进展AC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小板微粒计数及血清RGMa联合CTP检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微粒 排斥性导向分子a ct灌注成像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结合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9
作者 徐丽莎 刘巧真 赵静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结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一站式CTA+CTP检...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结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一站式CTA+CTP检查。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一站式CTA+CTP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诊断符合率,比较急性脑梗死确诊患者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的患侧、健侧相关参数。结果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检出75例为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A+CTP检查共检出72例急性脑梗死。一站式CTA+CTP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为90.67%(68/75),特异度为84.00%(21/25)、准确度为89.00%(89/100),kappa值为0.718。一站式CTA+CTP检查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2%(32/34)、96.30%(26/27)、100.00%(9/9)、100.00%(5/5)。梗死区患侧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低于对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血半暗带区患侧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低于健侧,且达峰时间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一站式CTA+CTP检查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及诊断符合率,可以对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准确快速区分,并有效评估动脉狭窄程度与闭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一站式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状态及溶栓后出血转化评估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罗 刘东清 翟跃杰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状态及溶栓后出血转化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其分为出血组(n=48)和未出血组(n=52)。均进行CT灌注检查,并记录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的CT灌...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状态及溶栓后出血转化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其分为出血组(n=48)和未出血组(n=52)。均进行CT灌注检查,并记录患者侧支循环状态的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2组患者的CT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以及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出血组患者的患侧及健侧的rCBV、rCBF、rMTT以及rTTP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上述指标的独立预后情况。结果出血组患者的rCBV和rCBF水平均小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的rTTP水平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rM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的患侧rCBV和rCBF水平均小于健侧,患侧的rMTT和rTTP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CBV、rCBF以及rTTP均可作为独立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P<0.05),其中rCBV、rCBF越小则独立溶栓后出血转化程度越大,rTTP越大则独立溶栓后出血转化程度越大,而rMTT无法作为独立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CT灌注参数中的rCBV、rCBF以及rTTP均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状态及溶栓后出血转化评估的指标,为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灌注参数 侧支状态 溶栓后出血转化 脑血容量 脑血流量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效能
11
作者 杨榕 周琳 +1 位作者 周海伟 王一鸣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舟山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2例,均在入院24h内行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检查。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舟山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2例,均在入院24h内行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检查。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的评分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CT灌注成像测量值,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两组患者CT血管成像指标[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绘制ROC曲线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166例,预后不良组46例。预后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TP、MTT高于预后良好组,CBV、CBF、ASPECTS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灌注成像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AUC分别为0.745、0.820,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AUC分别为0.902、0.919,均高于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可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预测
下载PDF
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扫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李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扫描(CTP)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未发...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扫描(CTP)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未发生HT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CTA联合CTP检查。统计两组相关资料、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死面积大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低于对照组,平均流通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渗透性表面乘积(P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CBV、CBF、MTT、TTP、PS、NIHSS评分是溶栓后H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CTA联合CTP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P<0.01)。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预测使用CTA联合CT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ct血管造影 ct灌注扫描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用于诊断脑梗死合并脑出血临床诊断指导价值
13
作者 李靖华 张书会 洪念全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核磁共振(MRI)用于诊断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SCT和MRI检查,由影像科专业医师阅片,以临床...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核磁共振(MRI)用于诊断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SCT和MRI检查,由影像科专业医师阅片,以临床观察和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MRI单独诊断和MSCT联合MRI诊断的检出结果准确性,探讨MSCT、MRI、MSCT联合MRI在脑梗死合并脑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能及价值。结果 金标准诊断结果为脑梗死合并脑出血53例(61.63%),单纯脑梗死21例(24.42%),单纯脑出血12例(13.95%)。MSCT联合MRI诊断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34%、90.91%、93.02%,MSCT联合MRI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诊断(P <0.05)。MSCT联合MRI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0.792,P <0.05)。MSCT联合MRI的检出率高于MSCT、MRI单独诊断(P <0.05)。结论 MSCT联合MRI在脑梗死合并脑出血中能达到较理想的检出效果,相比于MSCT、MRI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吴高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5期162-164,共3页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莲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CT和16排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莲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CT和16排螺旋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CT和16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病灶检出率。结果:数字减影血管诊断结果显示,115例患者中,86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常规CT检查显示,92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16排螺旋CT检查显示,87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16排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CT扫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病灶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6排螺旋CT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诊断中的效果较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病灶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16排螺旋ct 常规ct
下载PDF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吉学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6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针对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7例,根据是否出血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n=23)和非出血转化组(n=74)。本研究对所有患... 目的研究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针对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7例,根据是否出血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n=23)和非出血转化组(n=74)。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CT诊断效能、影像学表现及脑梗死出血转化性危险因素。结果多层螺旋CT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中的诊断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86.49%、准确度为86.60%,阳性预测值为66.67%,阴性预测值为95.52%。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患者在性别、BMI、缺血再灌注时间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史、吸烟构成比方面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NIHSS评分及梗死面积方面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NIHSS评分及梗死面积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患者、NIHSS评分≥21分及梗死面积≥40mm^(2)可使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风险升高。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中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断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提供指导,年龄、NIHSS及梗死面积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 多层螺旋ct 诊断效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修德 袁湘湘 +1 位作者 顾峰 陆健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7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疑似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多模态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及多模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疑似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多模态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及多模态MRI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及一致性结果。结果MSCT诊断病灶分布主要为基底节区,病灶形态主要为类圆形;多模态MRI诊断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征主要为混合信号,病灶周围DWI高信号水肿带。MSCT诊断急性期脑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88.62%、77.78%、98.20%、33.33%;MSCT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410(P<0.05),一致性一般。多模态MRI诊断急性期脑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5.12%、88.89%、99.15%、57.14%;多模态MRI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668(P<0.05),一致性一般。MSCT联合多模态MRI诊断急性期脑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7.56%、88.89%、99.17%、72.73%;MSCT联合多模态MRI诊断与手术结果的Kappa值为0.866(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MSCT及多模态MRl可用于急性期脑出血诊断,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模态MRI 急性期 脑出血 诊断
下载PDF
颅脑CT灌注成像参数与TIA患者颈动脉IMT的关系及对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静 刘巧珍 +3 位作者 苗耀巍 王帅 王友明 唐英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颅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的关系及对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与清远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216例TIA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h内行颅脑CTP检查... 目的 探讨颅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的关系及对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与清远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216例TIA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h内行颅脑CTP检查,并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IMT值。TIA患者均接受随访3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有无进展为ACI将其分为ACI组和非ACI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TIA患者CTP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max)]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对比ACI组和非ACI组CTP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参数对TIA患者进展为ACI的预测价值。结果 216例TIA患者有36例进展为ACI,TIA患者ACI发生率为16.67%(36/216);ACI组CBV、CBF均低于非ACI组(P<0.05),MTT、Tmax、IMT值均高于非ACI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TIA患者CBV、CBF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P<0.05);MTT、Tmax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CBV、CBF、MTT、Tmax联合预测TIA患者进展为AC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44%、83.89%和0.869,联合预测的AUC和灵敏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单独预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IA进展为ACI患者相比未进展患者CBV、CBF降低,MTT、Tmax、IMT升高。TIA患者CTP参数CBV、CBF、MTT、Tmax与颈动脉IMT具有相关性,且CBV、CBF、MTT、Tmax对TIA患者进展为AC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参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急性脑梗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分析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明瑞 崔运福 +1 位作者 任文 沈善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07-209,共3页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未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64层螺旋CT平扫方式诊断,观察组实施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方式诊断,评估2组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监测结果异常率更高,且患者对诊断方式的满意度也更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正常脑区相比,观察组患者梗死区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及峰值时间均更低,且ESS评分、MoCA评分及微觉醒指数均更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取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还可以更好地了解梗死病灶的实际情况,评估患者是否伴随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诊断意义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意义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定量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勇军 钟根龙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1期999-1002,F0002,共5页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定量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为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脑CT检查并进行CT定量分析,观察梗死部位、大小情况并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半暗...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定量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为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脑CT检查并进行CT定量分析,观察梗死部位、大小情况并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半暗带(IP)区血容量(CBV)与健侧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P>0.05),而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明显延长,脑血流量(CBF)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76、11.13、-28.22,P均<0.05);IP区与脑梗区比较,CBV、CBF值明显升高,MTT值延长,TTP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29、17.20、16.86、-23.79,P均<0.05);IP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 TTP)、相对血容量(rCBV)与脑梗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32、12.82、12.17、6.66,P均<0.05)。结论 CT脑灌注成像定量分析能够准确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通过区分患者脑组织灌注IP区、健侧区与脑梗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病变部位、范围与有无IP区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ct脑灌注成像 定量分析 诊断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清CTRP-3、LDL-C及MMP-9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凯 毛炜 周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脑梗死(ACI)后出血转化(HT)的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06例AC...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与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脑梗死(ACI)后出血转化(HT)的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06例ACI患者,根据患者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45例)和非HT组(161例),对比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CTRP-3、LDL-C及MMP-9;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模型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CTRP-3、LDL-C及MMP-9诊断HT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HT组的BF、BV低于非HT组,而MTT、PS高于非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41,t=-5.777,t=5.863,t=6.954;P<005)。HT组的CTRP-3、LDL-C均低于非HT组,而MMP-9高于非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8,t=-5.835,t=6.93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F、BV、MTT、PS、CT综合参数、CTRP-3、LDL-C及MMP-9诊断HT的AUC值分别为0.790、0.779、0.738、0.775、0.949、0.692、0.777和0.785;灵敏度分别为88.90%、100.00%、53.30%、66.70%、100.00%、88.90%、66.70%和78.60%;特异度分别为64.60%、51.60%、91.30%、77.60%、81.40%、47.80%、78.90%和75.80%;CT灌注图像参数与CTRP-3、LDL-C和MMP-9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202,Z=4.563,Z=3.704;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TRP-3、LDL-C及MMP-9水平与ACI后HT具有密切关联,监测其变化程度有助于为预测ACI患者溶栓后发生HT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急性脑梗死(ACI) 出血转化(H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