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irodiclofen Derivatives as Highly Potential Acaricides: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Bioactivity 被引量:1
1
作者 FENG Xian-guo XU Liang-zhong KONG Fan-rui LI Hong-xin YIN Rui-f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968-972,共5页
A series of new compounds as highly potential acaricides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spiro-diclofen.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 analysis. The bioassay indicated t... A series of new compounds as highly potential acaricides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spiro-diclofen.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 analysis. The bioassay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 compounds exhibited excellent acaricidal activities, what’s more, the bioactivities of some new compound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mmercial spirodiclofen at a concentration of 20 μg/m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wa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odiclofen derivative ACARICIDE Aricidal activity Multiple methyl
下载PDF
五种喷雾助剂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防治木瓜秀粉蚧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石有 张蕊 +3 位作者 张贺 王红刚 王洪星 陈银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1-537,共7页
为探索喷雾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及防治木瓜秀粉蚧的增效作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添加5种喷雾助剂[芦荟精油、有机硅助剂silwet408、渗透剂JFC-2、氮酮和增效醚(PBO)]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表面张力、扩展直径以及最... 为探索喷雾助剂对药液物理性状的影响及防治木瓜秀粉蚧的增效作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添加5种喷雾助剂[芦荟精油、有机硅助剂silwet408、渗透剂JFC-2、氮酮和增效醚(PBO)]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表面张力、扩展直径以及最大持留量的影响,并测定了添加喷雾助剂对2种供试药剂防治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5种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扩展直径并提高药液持留量;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助剂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的毒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达5.1%~26.1%和22.7%~41.8%,其中JFC-2和PBO的增效作用较为明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JFC-2和PBO可提高2种供试药液对木瓜秀粉蚧的田间防效,尤其对高浓度药液的增效作用更为明显,其中JFC-2对240 g/L螺螨酯悬浮剂防效的增效比在10.3%~24.6%之间,增效醚对15%哒螨灵乳油防效的增效比在12.1%~28.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助剂 渗透剂 增效醚 螺螨酯 哒螨灵 木瓜秀粉蚧 增效作用 田间防效
下载PDF
柑桔与土壤中螺螨酯农药残留量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济宁 韩志华 +2 位作者 吴冠群 石利利 单正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647-650,共4页
采用混合提取剂(乙腈:水=4:1)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建立了螺螨酯在柑桔与土壤中残留量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螺螨酯在0.01—1.0mg·L^-1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农药浓度呈现良好的... 采用混合提取剂(乙腈:水=4:1)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建立了螺螨酯在柑桔与土壤中残留量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螺螨酯在0.01—1.0mg·L^-1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农药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仪器最低检出量为1×10^-12g;柑桔全果与土壤中螺螨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0.8%~93.8%和87.2%-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85%-11.0%和2.05%~5.17%(n=5),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5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螨酯 气相色谱 柑桔 土壤
下载PDF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药性及对18种杀螨剂交互抗性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志刚 沈慧敏 +2 位作者 段辛乐 杨顺义 高新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自甘肃兰州兴隆山公园的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用雌雄单系培养敏感品系(S),用螺螨酯处理二斑叶螨种群培养抗性品系(SP-R),用室内生测法对二斑叶螨S和SP-R品系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发展初期... 采自甘肃兰州兴隆山公园的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用雌雄单系培养敏感品系(S),用螺螨酯处理二斑叶螨种群培养抗性品系(SP-R),用室内生测法对二斑叶螨S和SP-R品系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发展初期较慢,中期稳定,后期较快,选育至26代抗性指数(RI)达58.83。SP-R对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有一定的交互抗性,RI分别为11.54和10.03;对苯丁锡、四螨嗪、苦皮藤生物碱、阿维菌素、氯氟氰菊酯、哒螨.四螨嗪、哒.水胺硫磷、三唑锡、三氯杀螨醇、哒螨灵、氧化乐果无交互抗性(1<RI<5.00);对浏阳霉素、毒死蜱、噻螨酮、柴油、哒螨灵、唑螨酯可能存在负交互抗性(R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螺螨酯 抗药性 交互抗性
下载PDF
苹果及土壤中的螺螨酯残留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白芸 许鹏军 +2 位作者 高晓莎 孙微 张红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研究并建立了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苹果和土壤中螺螨酯残留的分析方法。螺螨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1%~100.36%和79.27%~94.5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29/5~6.84%... 研究并建立了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苹果和土壤中螺螨酯残留的分析方法。螺螨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1%~100.36%和79.27%~94.5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29/5~6.84%和1.89%~8.57%。该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以及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螨酯 苹果 土壤 残留分析
下载PDF
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的抗性选育及增效剂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段辛乐 张志刚 +1 位作者 高新菊 沈慧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索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种群的抗性机理和抗性治理途径。[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采自兰州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二斑叶螨为敏感种群(S),在室内用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分别对二斑叶螨进行抗性选育;用增效醚(PBO)、顺丁烯二... [目的]探索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种群的抗性机理和抗性治理途径。[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采自兰州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二斑叶螨为敏感种群(S),在室内用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分别对二斑叶螨进行抗性选育;用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磷酸三甲苯酯(TPP)、有机硅、噻酮进行增效作用研究。[结果]二斑叶螨经室内甲氰菊酯和螺螨酯抗性选育45代和30代后,抗性倍数分别达到314.50倍和77.92倍。TPP、PBO、DEM 3种增效剂对二斑叶螨抗甲氰菊酯种群的抗敏增效比分别为12.15、7.78和3.09,推测其抗性机理涉及的主要解毒酶是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DEM对二斑叶螨抗螺螨酯种群的抗敏增效比大于TPP和PBO,分别为4.87、3.67和1.91,二斑叶螨对螺螨酯产生抗性机理可能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增强有关。有机硅和噻酮对二斑叶螨抗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种群的抗敏增效指数比分别为1.38、1.42和1.18、0.92,说明二斑叶螨的抗性与表皮通透性改变关系不密切。[结论]上述结果可以为二斑叶螨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甲氰菊酯 螺螨酯 增效剂 增效作用
下载PDF
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寿芳 沈修婧 +2 位作者 蔡瑜如 付麟云 沈慧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2,共5页
在室内研究了甲氰菊酯和螺螨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成螨和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成螨后,二斑叶螨的卵期、幼螨期、若螨期、成螨期及寿命均显著缩短,处理卵后各发育历期均显著低于对照;亚致死剂量LC20... 在室内研究了甲氰菊酯和螺螨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成螨和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成螨后,二斑叶螨的卵期、幼螨期、若螨期、成螨期及寿命均显著缩短,处理卵后各发育历期均显著低于对照;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成螨后二斑叶螨的卵期、若螨期、成螨期及寿命均显著缩短,处理卵后各发育历期均低于对照,处理后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191 9增至0.193 4~0.205 9,对种群有刺激增殖作用。螺螨酯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成螨后,卵期、若螨期显著延期长,处理卵后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均长于对照;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成螨后卵期、幼螨期显著延长,处理卵后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均长于对照,螺螨酯两亚致死剂量处理成螨和卵后成螨期和寿命均缩短,处理后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191 9降低至0.149 9~0.150 8,对种群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亚致死效应 甲氰菊酯 螺螨酯 生命表
下载PDF
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莉 杨仁斌 +2 位作者 傅强 肖少怀 柳王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1期271-276,共6页
为了评价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柑橘中的使用规范,于2010、2011年在长沙、杭州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 为了评价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柑橘中的使用规范,于2010、2011年在长沙、杭州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55%~9.84%;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035mg/kg。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18~8.49天,5.19~7.85天。螺螨酯最终残留在橘肉、橘皮和土壤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未检出(<0.0035mg/kg),未检出(<0.0035mg/kg)~0.1978mg/kg,未检出(<0.0035mg/kg)~0.2401mg/kg,均低于欧盟规定的在柑橘上的最大残留限量0.5mg/kg。参考欧盟制定的柑橘中螺螨酯的最大残留限量(0.5mg/kg),按推荐施药剂量和次数施用螺螨酯,防治柑橘红蜘蛛,施药后20天以后收获柑橘,食用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螨酯 柑橘 土壤 消解 残留
下载PDF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种群相对适合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符海波 张志刚 +1 位作者 沈慧敏 杨顺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7,123,共4页
[目的]研究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与适合度的关系,为该螨的抗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14 h条件下通过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的生... [目的]研究二斑叶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与适合度的关系,为该螨的抗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14 h条件下通过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参数,用净增殖率(R0)来确定抗性种群的生物适合度。[结果]二斑叶螨抗性种群的若螨期和全世代较敏感种群分别延长0.92 d和0.82 d;雌螨存活时间较敏感种群缩短3 d;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种群的相对适合度为敏感种群的0.76倍,存在适合度缺陷。[结论]在生产上应注意对螺螨酯的合理使用,以延缓其抗性进程,实现可持续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螺螨酯 相对适合度
下载PDF
螺螨酯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谷清义 陈文博 +2 位作者 王利军 焦旭东 张建萍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85-689,共5页
为了解螺螨酯亚致死量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实验种群的影响,采用室内叶碟饲养的方法,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螺螨酯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螺螨酯LC20和LC10处理成虫后,雌螨寿命明显缩短,卵、幼螨和若螨的发育时间明显延长;... 为了解螺螨酯亚致死量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实验种群的影响,采用室内叶碟饲养的方法,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螺螨酯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螺螨酯LC20和LC10处理成虫后,雌螨寿命明显缩短,卵、幼螨和若螨的发育时间明显延长;次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3659分别降低至0.2363和0.2162;存活率明显降低,LC10处理对次代种群的平均每雌日产雌率有刺激作用。螺螨酯LC20和LC10处理卵后,对若螨期没有影响,但卵期、幼螨期和产卵前期都明显延长,成螨期和雌螨寿命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内禀增长率(rm)由0.3183分别降低至0.2207和0.2131,生存率和平均每雌日产雌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斯坦叶螨 亚致死效应 螺螨酯 生命表
下载PDF
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相对适合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玉书 李忠洲 +2 位作者 田如海 朴静子 高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24℃条件下,饲养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系统观察2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其一系列生命、生殖及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二斑叶螨抗性品系(R)的孵化率、幼螨成活率、有效产卵量、内禀... 在24℃条件下,饲养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系统观察2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其一系列生命、生殖及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二斑叶螨抗性品系(R)的孵化率、幼螨成活率、有效产卵量、内禀增长率等均具有不利性,抗性品系(R)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S)的0.582倍,存在适合度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螺螨酯 抗性 相对适合度 动态参数
下载PDF
乙唑螨腈与螺螨酯混用对柑橘全爪螨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涛 赵明平 +2 位作者 黄生空 王培 符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2-287,297,共7页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螨,已对多种常用杀螨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为有效控制该害螨的危害,本研究于2017年-2018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30%乙唑螨腈SC、240 g/L螺螨酯SC、1.8...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螨,已对多种常用杀螨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为有效控制该害螨的危害,本研究于2017年-2018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30%乙唑螨腈SC、240 g/L螺螨酯SC、1.8%阿维菌素EC及43%联苯肼酯SC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柑橘树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浓度下,叶面喷施1次上述药剂均对柑橘树安全。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及30%乙唑螨腈SC能有效控制柑橘全爪螨危害,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达30 d,药后1~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55%~100%和81.21%~98.30%。240 g/L螺螨酯SC和43%联苯肼酯SC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较好,速效性一般而持效期可达30 d,药后1~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15%~91.55%和64.63%~88.46%。1.8%阿维菌素EC难以控制柑橘全爪螨危害,速效性较差,持效期约15 d;药后1~30 d对该害螨的防治效果为57.08%~83.39%。综上所述,在柑橘生产实践中,为有效控制柑橘全爪螨为害,应于害螨初发期叶面喷施1次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 75 mg/kg或30%乙唑螨腈SC 1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乙唑螨腈 螺螨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螺螨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龙飞 李薇 +2 位作者 李莉 许瑞翔 石凯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449-3454,共6页
目的研究螺螨酯通过喷雾施药方式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及消解动态,制定螺螨酯悬浮剂防治苹果叶螨的安全间隔期。方法在北京、安徽及山东3地进行农药残留的田间消解试验。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电... 目的研究螺螨酯通过喷雾施药方式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及消解动态,制定螺螨酯悬浮剂防治苹果叶螨的安全间隔期。方法在北京、安徽及山东3地进行农药残留的田间消解试验。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election capture detector,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添加水平为0.01-2 mg/kg范围内,螺螨酯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1.6%-104.6%,相对标准偏差为1.4%-4.2%;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在北京、安徽及山东3地试验中,螺螨酯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苹果中的半衰期为11-1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4.1 d。按照推荐高剂量及其1.5倍剂量施药1次和2次,在距末次施药间隔为30、40、50 d苹果样品中,螺螨酯的残留量均低于0.071 mg/kg。结论参照国际食品法典、美国及欧盟规定的螺螨酯在苹果上的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均为0.8 mg/kg,在推荐施药条件下,采收间隔30 d之后的苹果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螨酯 消解动态 残留 苹果 土壤
下载PDF
螺螨酯和螺虫乙酯在覆膜金橘中的降解残留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运儒 邓有展 +5 位作者 李乾坤 吴静娜 杨秀娟 吴凤 陆仲烟 秦玉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4,共8页
为评价螺螨酯和螺虫乙酯在覆膜金橘中使用的安全性,研究了螺螨酯、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在覆膜金橘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和残留动态规律,建立了金橘中螺螨酯、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表... 为评价螺螨酯和螺虫乙酯在覆膜金橘中使用的安全性,研究了螺螨酯、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在覆膜金橘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和残留动态规律,建立了金橘中螺螨酯、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0.002~2.5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螺螨酯、螺虫乙酯及其4种代谢产物在金橘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6.9%~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2.3%~6.8%,方法检出限为0.1~5.0μg/kg,定量限为0.5~1.0μg/kg。螺螨酯和螺虫乙酯母体在覆膜金橘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1 d和23.1 d。最终残留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推荐的施药剂量使用,施药2次后15 d收获,螺螨酯和螺虫乙酯在覆膜金橘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均为0.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螨酯 螺虫乙酯 覆膜金橘 消解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柑橘和土壤中螺螨酯残留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莉 杨仁斌 +2 位作者 傅强 肖少怀 柳王荣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丙酮为提取剂,二氯甲烷为萃取剂,采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柑橘和土壤中的螺螨酯残留,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方法在0.141μg/L~5.6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03 5 mg/kg,空白样品在0.050 mg/kg... 以丙酮为提取剂,二氯甲烷为萃取剂,采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柑橘和土壤中的螺螨酯残留,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方法在0.141μg/L~5.6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03 5 mg/kg,空白样品在0.050 mg/kg、0.500 mg/kg、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2.2%~110%,平行测定的RSD为2.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螨酯 气相色谱法 柑橘 土壤
下载PDF
新型杀螨剂螺螨酯的合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陆一夫 徐旭辉 +1 位作者 孙楠 赵金浩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环己酮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成、酰化、酯化、环合等反应制备得到螺螨酯中间体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醇,其与2,2-二甲基丁酰氯反应制得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2,2-二甲基丁酸酯... 以环己酮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成、酰化、酯化、环合等反应制备得到螺螨酯中间体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醇,其与2,2-二甲基丁酰氯反应制得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2,2-二甲基丁酸酯即为螺螨酯。工艺路线适合产业化生产螺螨酯,5步反应总收率达到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螨酯 杀螨剂 合成
下载PDF
5%螺螨双酯微乳剂的研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关立婷 梁静静 +2 位作者 陈蔚燕 范井旺 许良忠 《现代农药》 CAS 2013年第5期12-14,共3页
介绍了5%螺螨双酯微乳剂配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通过对乳化剂、助溶剂、介质及防冻剂等的筛选,确定了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试。
关键词 螺螨双酯 微乳剂 配方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4种农药的残留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颖俊 龚道新 +2 位作者 郑琛 袁雅洁 杨丽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为了全面评价土壤质量安全,及时、准确地测量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种类和含量水平,采用添加回收率试验,借助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建立了同时分析和检测己唑醇、稻瘟酰胺、螺螨酯和苯醚甲环唑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 为了全面评价土壤质量安全,及时、准确地测量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种类和含量水平,采用添加回收率试验,借助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建立了同时分析和检测己唑醇、稻瘟酰胺、螺螨酯和苯醚甲环唑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用乙腈经超声波提取15 min,再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用50 m L乙腈分次淋洗),在优化后的气相色谱条件(初始温度180℃,保持3 min,以20℃/min升至260℃,保持7 min,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N2)流速为5 m L/min,尾吹流速30 m 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下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当4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为0.02-1.00 mg/L时,4种供试农药的浓度与相应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6 7,均达极显著水平),在0.05、0.50、1.00 m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9.9%-100.2%,相对标准偏差为2.7%-8.6%,最小检出量均为0.05 ng,方法的定量限均为0.0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药残留量 己唑醇 稻瘟酰胺 螺螨酯 苯醚甲环唑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动物源食品中4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丙军 黄海珠 +2 位作者 何燕 林冰 陈丽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0-134,共5页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食品中的4种新型农药氯虫苯甲酰胺、螺螨酯、联苯三唑醇和噻菌灵残留的方法。样品通过乙腈提取,采用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进行净化,经C18超高效液相柱分离后,使用电喷雾正离...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食品中的4种新型农药氯虫苯甲酰胺、螺螨酯、联苯三唑醇和噻菌灵残留的方法。样品通过乙腈提取,采用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进行净化,经C18超高效液相柱分离后,使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螺螨酯、联苯三唑醇和噻菌灵的定量限(10倍信噪比)分别为0.30、3.00、0.50、0.10μg/kg;在0.005 mg/L^0.200 mg/L浓度范围内,4种农药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05、0.050、0.20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牛奶、猪肉、猪肝和鸡蛋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2%~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8.5%之间(n=5)。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能够满足动物源食品中4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氯虫苯甲酰胺 螺螨酯 联苯三唑醇 噻菌灵 动物源食品
下载PDF
三种杀螨剂及其复配对苹果全爪螨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焦蕊 李立涛 +3 位作者 于丽辰 贺丽敏 许长新 刘金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1,共3页
以当前常用的3种杀螨剂螺虫乙酯、螺螨双酯、乙螨唑及其复配药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苹果园进行了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螺螨双酯悬浮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论是单剂还是与其它... 以当前常用的3种杀螨剂螺虫乙酯、螺螨双酯、乙螨唑及其复配药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苹果园进行了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螺螨双酯悬浮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论是单剂还是与其它药剂混用,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很好;110g·L^(-1)乙螨唑悬浮剂单独使用速效性很差,不能迅速的降低螨口密度,需要与速效性好的杀螨剂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虫乙酯 螺螨双酯 乙螨唑 苹果全爪螨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